以前上商学院的一门课,有个教授最喜欢推销他的核心竞争力的三角形理论,其实也不是他创造的,不过他很推崇。
这个所谓的三角形理论是这样的,所谓核心的企业竞争力,有三个大的领域,一是卓越的营运管理和成本控制,说的简单点,就是同样的东西同样的质量,我可以打赢价格战;二是卓越的市场营销和市场操作,说的简单点,就是推销做的好,比如明明是差不多的东西,盖了我的标牌,价格贵一倍,大家还抢着买;三是卓越的创新,这种创新倒不只局限于高科技的创新,前所未有的用户界面设计或者组织概念的革命,等等等等,都可以属于创新的范畴。
这个理论说的就是,一个企业,应该选好一个目标,我要走哪一条路,是要像Walmart那样拚价格呢,还是要像LV那样越贵大家买的越开心。有人说,为什么不能既控制成本,又做好营销,还充满创新呢?教授跳出来说,哈哈,最蠢的就是你这样的人。要想三样同时都做好,结局永远是(很武断哦)一样都做不好,这就叫“夹在中间的失败”,是最典型的失败案例。
说这么多废话,其实是想说,开始写小说以后,觉得这个理论还是有些道理。
第一本小说,至少一部分是写给自己和曾经的记忆的,还有一部分,是希望某一个读者,在看到某一个段落,会心有说感触,或者抚掌笑曰,于我心有戚戚焉。对于我来讲,这就有得遇知己的宽慰。
但既然把小说发布出来,总是想有更多的人追看,更多的人喜欢。如果只要自己喜欢就好,那还不如写日记算了。
问题在于,有人会说,兴许是很多人会说,要写实就不要YY,要YY就再多一点,不是,要多很多,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而另一部分人会说,不准开金手指哦,最讨厌金手指了。
呵呵,以下是我的很诚实的想法和我的初衷。
在事业发展上,尽管有很多部分和细节来源于生活,学习的,工作的,创业的,投资的,成功的,失败的,色色种种。但无可避免,这里或那里,有些金手指,或者说不能推敲的太仔细的细节。如果想要看真正壮阔而写实的商业历程,大概巴菲特,盖茨,洛克菲勒,韦尔奇,或者王永庆,郭台铭的传记是更好的选择。
*******************************************
我最看重的是两点,或者说想要表达,和大家分享的是两点:阅历和感情。
江之寒可以是一个代入的棋子或者目标,随着他,我们可以经历历史的片断,成长的快乐和烦恼,成功和失败,惊险和刺激,很多于平常生活中所缺乏的,是一种基于现实又超越现实的阅历。
而另一个就是情,包括亲情,爱情,和友情。如果在某些时刻,读者能和书里的人物一起笑,一起哭,一起欢欣或者沮丧,一起感慨或者振奋,那就是最大的成功。当然我知道笔力可能达不到这样的境界,但至少这是我的初衷。即使在我的幻想世界里,主人公也决不会把职务的头衔变化,银行帐本上0的位数,或者是收集美女数量的多少,当作生活最主要的目标。要有真正的情,才会是一个活生生的人,这是底线。于这点上,我倒希望能写出些真实的人生。
*******************************************
不久前遇到一个大几届的师姐,刚刚生了孩子。她混的很不错,如果按照世俗的或者金钱的衡量标准。她给我说,她的父亲来看外孙,抱着小孩儿,就说:“你妈这一辈子是没什么好看的了,只有看你,以后能不能成为一个人物。”
虽然平平淡淡也是福,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就是长大的幻灭。你三十岁了,甚至才二十几,往前看,很多可能性已经没有了。钱能再多挣点,肯定的!房子能换大点儿?很可能。要想轰轰烈烈的做出一番大事,名留青史?咳咳,这个,你要仔细再想想。
每个人小的时候,都有无限的可能,爱因斯坦?贝多芬?莎士比亚?全球首富?虽然可能性很小,但一切皆有可能。但倏忽之间,岁月流逝,可能性越来越少。
******************************************************************************
江之寒,于我,就像这样一个婴儿。对他来说,一切皆有可能。
我希望大家能耐心的陪伴他,一起去成长,去阅历,去冒险,去成功,去失败,去爱,去恨,去伤害,去被伤害,去流放,去救赎,最后去接受最终命运的审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