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 位置


本站公告

    入关中,对于汉军来说,是决定命运的一场大战略。重点正如陈平当日所说,是时间。

    只有抢在项羽急着解决齐国问题,一时无暇东顾的时候拿下关中,取得这块至关重要的地盘,否则项羽一旦腾出手来,以昔日诸侯大将军的余威,联合关东诸多势力联合攻打汉军,刘邦肯定要重蹈秦王子婴的覆辙,落得个兵败身亡的下场。

    所以时间,就是胜与负的关键。

    作为汉军的头等机密,东进之事在普通士卒与百姓间虽无声息,但是对于那些有资格参与谋划这件事的汉军高层们来说,时间就像是悬在他们头上的一柄利剑,固然能以之杀人,但若一不留神,却也能轻易为之所伤,所以没有人敢稍加懈怠,都竭尽全力的为东进做着准备。尤其是萧何主抓的后勤粮草部门,几乎忙得人人都马不停蹄。

    根据从陈平那里得来的消息,在刘邦召开的军事作战会议上,韩信大将军提出的东进路线由南郑出发,溯褒水西上,转故道而越大散关,再渡渭水而袭陈仓,攻击雍军侧后。这条道路的优点是知道的人少,可以出其不意,攻其不备,而缺点则是过于迂远,路途所需时间较长。由于优缺点同样明显,所以支持与反对的也明显分成了两个阵营,争执不下。

    最后,萧何说道:“路虽远些,但粮秣可借水力运输,倒轻省很多。”此话一出。帐内便没了声音,且不说萧何的身份如今在汉中仅在刘邦之下,就说后勤粮秣之事,向来都是由萧何总揽地,有着绝对的话语权。而且蜀道艰难,大家都知道,走人倒也罢了,运送粮草那是难上加难。所以若能以水路运输,那倒是解决了一个很大的问题。

    于是东进路线就此择定。

    而整个东进军的前锋选定的则是范目的步战营。

    并不是说步战营是整个汉军中最精锐的部队。而是因为范目率领的巴人步战营更适应山地作战,不论是在栈道上行军,还是步战冲杀,这些生长在巴蜀大地上的战士们都更善于利用环境打击敌人。从而获得胜利。所以,韩信需要巴人地行军速度替他抢夺时间,快速抵达陈仓,更需要巴人的战力为他赢得东进的第一场胜利。

    这场胜利对整个东进战略来说至关重要。

    为此。由范目出面,替汉王刘邦游说巴蜀七大姓士族,又额外征召了一万名巴人族兵加入步战营,形成了有两万人规模的前锋。而这支步战前锋则由周勃和范目共同指挥。周勃是打起仗来就不要命地人,而范目身上则流着彪悍的巴人土族之血,这支队伍的攻击力可想而知。

    ……

    八月。

    东进的队伍静悄悄地离开了南郑。

    继周勃与范目的前锋之后。韩信率领的中军随之而行。再以后则是曹参负责的后军。至于粮秣辎重等。除了一小部分随军之外,大部分都将由水路运往前线。

    刘邦和我则随韩信地中军而行。

    原本刘邦并不愿带我同行。还亲自到我屋里,想劝说我留守南郑。我只微笑道:“汉王到关中,身边总得有人伺侯,莫非夫君觉得范姬她们比妾身更适应行军作战?”

    刘邦瞅瞅我,叹了口气。若从这点来说,范姬、赵姬她们确实都不如我,毕竟我跟随他经历了整个灭秦战争,一路而行也从没给他添过多少麻烦。他只沉默了一会儿,道:“既然你定要如此,那就这样吧。只是这一路我顾不上你,你需得自己多加小心。”

    我依旧微笑着:“妾身明白。”

    但我没想到,临行还多了个拖油瓶,那就是小如意。

    如意这些日子一直跟灌婴学习骑射。灌婴身为骑兵营的将军,对于这次东进的战略把骑兵放到一边颇有些微词,可能难免在如意面前漏了一言半句。如意现在也大了些,学了些骑射地皮毛,大概觉得自己也是个小男子汉了,听得又要打仗,便兴冲冲地跑到我这里要求也跟着大军一起进关中。

    我大是头痛。如意这孩子根本没有打仗地概念,以前在彭城时,估计

    周围的人说什么胜利大进军地故事,哪里知道战争的知道每一场胜利都是用无数的人命换来的。我实在是不想让他这么小小年纪就亲眼见证这么无情的现实。

    但这孩子也不知道到底像谁,竟然犟得可以。课也不上了,天天泡在我这里磨矶,非要跟着大军一起走不可,让我着实恼火起来,终于忍不住板起脸第一次厉声呵斥了如意一顿,让这孩子含着眼泪回去了。

    可军队行进不到两天,后军的曹参就快马赶到了中军。马上还坐着一个小萝卜头——刘如意。

    这孩子居然不屈不挠,硬是混进了辎重车队里,躲在一辆粮车里,憋了一天多,要不是随身带的干粮吃完了,饿得他偷偷溜出来找东西吃,还不会被发现呢。士卒们见他衣着不错,倒也不敢随便打骂,便报给了后军的主将曹参。曹参是在刘家常进常出的人,哪里会认不出如意,当真吓了一大跳,知道这可是个烫手的山芋,忙亲自给刘邦送了过来。

    如意一身衣服脏乱乱的,军营中自然不会有孩子的衣服更换,所以曹参也没给他换衣服。小脸还算干净,但眼神却有些怯生生地看人。我又好气,又心疼,却板着脸冷冷地道:“我怎么和你说的,你这孩子怎么就这么不听话。”

    刘邦先是呆了一下,然后倒笑了起来,招手将如意唤了过去。将他抱在了怀里,笑道:“算了,既然来了,就跟着走吧。”说着,又轻轻弹了弹如意的小脸,得意地笑道:“到底是我的儿子,这股子天不怕地不怕的劲儿像我。”

    我有些愣怔。记得历史上的那个刘盈性格温厚而懦弱,而我的这个如意,竟然会这么肆意大胆?难道改了一个名字,连性格都会变?还是因为我从小就一直鼓励他在军中玩耍,和那些军卒混得多了,气质也有所变化?

    其实我倒是喜欢现在这个如意的性格,大胆、张扬,敢作敢为。以他的身份,以后这一生必将遭遇常人难以想像的艰难,若没有这样的性格,他又怎能直面自己的人生?

    而且,至少,刘邦显然很喜欢这样的如意。

    也许他们父子的关系不会像历史上的那样糟糕。

    想到这里,心里微叹了一下,算了,就让如意见识见识一下战场也好,男孩子若不经历这一关,只怕永远都不能真正成长。而且在军中待着,或许能和刘邦多培养一下感情,对他将来也好。

    刘邦抱着如意逗弄了会儿,才把如意放下,示意他到我身边来,这才道:“夫人,如意既然来了,以后就跟着你吧,我也放心。”顿了顿,又道:“如意学的那些课都停了,他这就么瞎玩也不好,有时间到让他到我这儿来,跟着各家叔叔们学点东西。”

    我微笑道:“妾身知道了。”心里却一阵欢喜,刘邦如此说法,那也是存了培养如意的心思,虽然年纪还小,但只要见得惯了,以后真正上手总能顺遂些,而且他一个孩子在那些将领中混来混去,最是讨喜,只要和这些执掌未来大汉军权的将军们处好关系,赢得军方的支持,无疑将对他日后发展的大有好处。

    于是,如意就在汉军中赖了下来,每日都有两个时辰溜到他爹的中军大帐去陪听。我私下告诫他只许带耳朵,不许带嘴,不管听见什么,放在心里,回来和我说说就行,在中军帐里可不许胡说插嘴,不管听不听得懂,就算是他爹问他,也都说不懂。其实我也是多虑了,他一个小不点,能听明白什么?只不过是觉得在和大人一起做事,有点成就感罢了。而军中人也不会拿他当回事,谁又会认真去问他什么?

    但是,只要他呆在刘邦的身边,而且从今以后始终能够坐在刘邦的身边,那些军中的将领们就会慢慢习惯这种组合,慢慢的,从心底里认可如意在军中的位置。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