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是皇上怪罪下来,也不过是丢官罢职,却与宗族无关。
可徐光启信奉夷人宗教,也和夷人来往密切、关系颇深。
这要是弄个不好,便是个里通外国、诛灭九族的下场……想到这里,黄嘉善看向徐光启的眼神便多了几分探究、几分怜惜。
可突然间,黄嘉善心头一动,却暗叫一声不好。
“这大臣府邸之外,都有厂卫坐探在盯梢,自己却大摇大摆的进来。
这要是落入小人眼中,在皇上嚼了舌头,岂不是……”刹那间,黄嘉善的头上便冒出了丝丝冷汗。
偷眼看了看徐光启,见他没有察觉,黄嘉善的心才放了下来。
可再也不敢和徐光启闲聊下去,便趁个时机,起身告辞道:“徐阁老,今日天色尚早,正好入宫求见,也好了却一件心事。
黄某告辞了。”
徐光启不疑有他,便起身相送。
黄嘉善却急着入宫向皇上表白心迹,也不等徐光启把自己送出府门,便急匆匆的向外走去。
见黄嘉善如此不顾大臣体统,徐光启心中大为惊讶,却不知道黄嘉善是在发哪门子疯。
只好抬起老腿,紧紧地跟在后面相送。
黄嘉善低头猛冲,只想着快快离开这是非之地。
可刚一出客厅门口,便听到前面一身断喝,“什么人?站住。”
伴随着喊声,还有着一声尖锐的钢刀出鞘之声。
黄嘉善心中一凛,抬头看时,却发现一个身穿飞鱼服的精壮男子,正手提着一把绣春刀,冷冷看着自己。
而男子的身后,几个同样打扮的男子,也是一副凶神恶煞般的看着自己,大有一言不合,便刀剑伺候的架势。
“锦衣卫?”黄嘉善大声失色,心中却疑云四起,这锦衣卫,跑到这里做什么?黄嘉善猛的停在那里,可他身后的徐光启却没有收的住脚。
一个措手不及,便撞在黄嘉善的背上,两人当场滚做一团。
“两位爱卿,你们这是怎么了?”徐光启、黄嘉善两人刚想挣扎起来,便听到一个戏谑的声音响起,“就不怕地上凉,受了风寒吗?”“是皇上,”黄嘉善一愣,当即便听出了声音主人的身份。
“皇上怎么来了?”黄嘉善心中一紧,却不敢怠慢,忙和徐光启一起行了大礼。
可心中却还是忐忑不定,“这徐府,今天真的是来错了……”不管黄嘉善心中怎么想,朱由校只是绕过了二人,在客厅主位上坐定后,才淡淡的吩咐道:“徐爱卿、黄爱卿,平身吧。”
朱由校今天出宫,是因为刚接到陕西的奏章。
据陕西官员联名上奏,今年入冬以来,陕西干旱少雨,明天大灾已成定局。
朱由校心中郁闷,便想出来散散心,又想着徐光启精于农事,便寻思着过来看看,讨个主意。
至于黄嘉善在徐府出现,朱由校却并没有放在心上。
同僚嘛,在一起聚聚,也是常事……黄嘉善却不知道皇上所想,他只觉得自己被皇上撞个正着,实在晦气。
站起身后,也不等皇上问话,便开口奏道:“启奏陛下,臣此次前来拜访徐阁老,乃是有正事相商,还请陛下明察。”
朱由校一愣,心中寻思着,我也没说什么啊?难道,这大明朝,不允许大臣私下往来?心中琢磨着,朱由校却一脸好奇的问道:“哦,是吗?什么事啊?说来听听。”
“是,”黄嘉善心中一喜,忙将自己的来意道出,也好在皇上面前开脱自己和徐光启的关系。
“前些时,微臣受陛下指点,知道了海防空虚,漕运危悬一线,臣便寻思着如何筹备海防。”
见皇上饶有兴趣的看着自己,黄嘉善更是来劲,“这几日,臣终于有了点眉目,可有一事不明,便来向徐阁老请教……”“黄爱卿忠于王事,朕心甚慰,”朱由校脸上闪过一丝异色,却满口嘉奖的问道:“却不知,爱卿寻得了什么门径?又向徐爱卿请教何事?”朱由校前番敲打黄嘉善,本就是杀鸡儆猴,以引起国人对海洋的重视。
可朱由校心中却知道,如今的大明朝远非二百多年后的满清那样不堪。
明朝虽有海禁,却并不严格,南方出海经商者甚多,士人中放眼世界的更不在少数。
至于那些西方殖民者。
一事初来东方、立足未稳,二是国力尚弱、霸气未成,在面对大明这庞大之物时,还有着几分敬畏之心。
而不是像满清那样,国困民乏,从皇帝到大臣都愚昧不堪,一直数百人的舰队,就想挑战老大帝国的权威。
但朱由校却寻思着,此时正是大航海初起之时,地理大发现的**尚未过去,世界格局也未形成。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国家,大明应当掠取自己的那份利益,至少要确立在东亚的霸权。
可想分的利益,就要参与到这场瓜分世界的盛宴中去。
想参加这场盛宴,就要有一支强大的海军。
想建立强大的海军,就要培养国人的海洋意识。
可把一个陆地意识强大的民族转向海洋,又岂是易事?无奈之下,朱由校便想起了危机公关,想通过给大明找一个海上敌人,来引发国人的忧患意识,建立海军。
因此,朱由校才把夷人说的无比强大,大明的海防,说的务必空虚。
同时,还引发舆论,借着批判夷人之机,引导士子去关注海洋。
可朱由校万万没想到,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自己引发的关注海洋的舆论尚未达到**,黄嘉善便想出了巩固海防的办法。
带着几分急切,朱由校催促道:“黄爱卿,你有何良策,还不快快讲来。”
“臣遵旨,”黄嘉善脸色一整,从容奏道:“臣听得徐阁老讲,兽有兽道,鸟有鸟痕。
这海上行船,也必须要依照海道行使。
否则,便会迷失方向,因缺少淡水食物而死。”
黄嘉善先讲了一番道理,又接着讲道:“微臣细观海图,却发现夷人都是从南面而来,据岛而居,心中便有了定计。”
黄嘉善抬头看了看,见皇上一脸凝重,正在细听,便又讲道,“臣请在台湾设镇,以阻夷人北上,袭扰京师……”台湾?朱由校一愣,顿时便暗暗自责起来。
我怎么把祖国的宝岛忘了?这台湾不但是中华第一大岛,更是后世国人心中的一个隐痛,我怎么把他给忘了个干净?只不知,现在的台湾情况如何?荷兰人可曾在上面设置殖民点?“哼,便是设置了又如何?我一定要把他抢回来。”
朱由校暗暗下了决心。
心中胡乱想着,可朱由校的耳中却没闲着,黄嘉善正向皇上讲解着台湾的种种好处。
“台湾地处福建以东,扼守南北海道,位置十分险要。
陛下只要在上面派兵驻守,就可以防止夷人北上。
况且,台湾地广人稀,良田无数,正好从福建移民,以缓解福建地少人多之困……”黄嘉善好不容易讲完后,又给了徐光启一个眼色,示意他帮衬一二。
徐光启会意,便上前奏道:“陛下,台湾虽孤悬海外,可物产丰富。
其北端可一年两熟,而南端却一年三熟,可谓肥沃之地。
而福建无地之贫民,也多有在岛上开荒者。
黄大人提议在岛上设卫所,开垦荒地,此官民两便之事,还请陛下明鉴。”
“设卫所?”朱由校一愣,对于台湾的种种好处,他心中虽没有准确数字,可也十分相信。
可对于在岛上设卫所,却让他有点为难。
这台湾和奴儿干不同,奴儿干是荒凉之地,野人部落众多,加上气候寒冷,单独的开荒是不成的,只有以军垦的方式进行,等站稳脚步后再说。
可这台湾是肥膏之地,设置卫所能成吗?只怕是刚见成效,那些军户的土地便被军将、豪门尽数占去……思虑再三,朱由校终于下了决断,“徐爱卿、黄爱卿,依朕之见,这台湾还是不要设置卫所为好。”
“陛下,”黄嘉善一愣,连忙问道,“这是为何?”“如果朕没有猜错,爱卿提议在台湾设置卫所,是想借机巩固海防,对吗?”朱由校看着黄嘉善,淡淡问道。
黄嘉善点点头,“正是,除此之外,卫所垦荒,见效极快,只需两三年便可。
而民户垦荒,事务繁杂不说,还见效极慢。”
朱由校一阵默然,这农业社会的弊端,就是社会组织力差劲,百姓自由散漫,官吏畏惧事烦。
可想了想,朱由校还是坚持了自己的决定,“黄爱卿,卫所垦荒,虽见效极快,可也容易滋生弊端。
而按照本朝惯例,这卫所垦荒,往往兴盛不到五十年,便尽数被毁坏殆尽。
台湾是海防重镇,朕不想日后有此回复。”
见皇上摇头否决,黄嘉善有点着急,“陛下,这台湾孤悬海外,如不给军士授田,又该如何驻守?”“黄爱卿,你先说说现在的台湾是如何驻守的吧?上面可有朝廷官署?”朱由校淡淡问道。
“启奏陛下,”黄嘉善连忙奏道:“这台湾岛孤悬海外,并无官府设置。
只是前些年闹倭乱,分派了一些兵卒分驻在淡水、基隆二港。
不过”见皇上脸色不善,黄嘉善又急忙解释道:“在澎湖,却设有游击,在春秋两季防守……”朱由校一阵苦笑,这大明的朝廷,对海岛还真是漠不关心啊。
想了想,又问道:“黄爱卿,你又准备如何驻防呢?”“在岛上设置卫所,令军户一边耕种,一边防范海寇。
如夷人侵犯,那就坚守待援,不让夷人上岸。
或者,诱夷人上岸后,将其围剿。”
黄嘉善侃侃而言。
“此外,在福建厦门设置台厦兵备道,统管台湾和厦门防务。”
“没有水师吗?”朱由校一愣,随即苦笑起来,这个黄嘉善,朕还以为他有多大长进呢?原来,还是一个土豹子啊。
想了想,朱由校又提点道:“如没有一支强大的水师,台湾必不可守。
即便是岛上军心民心向着朝廷,也会因海峡相隔,而与朝廷生分。”
黄嘉善脸上闪过了一丝不自然,却马上跪伏在地,“陛下圣明,非臣所能及。
这台湾岛,没有水师还真不行……”朱由校心中一喜,连忙问道:“那,这水师又如何设置?”黄嘉善垂下头,想了想后答道:“设在厦门即可,台湾不设船厂,不设水师,以防不测。”
朱由校顿时便愣住了,可仔细一想,却发现这正是防范台湾军民离心的不二之策。
心中一阵苦涩,朱由校却点点头,“黄爱卿所言甚是。
只是,这厦门水师,又需要多大规模?”“一营水师便可,”黄嘉善随口应道。
“一营水师?是不是太少了。”
朱由校刚刚翻过水师编制,知道这一营水师的规模,对黄嘉善的建议有点不满。
“不少了,”黄嘉善却没有体会到皇上的心意,“一营水师下辖两个哨,共有大小船只十艘,人员五百多人。
已经不少了,更何况,福建本身,还有水师,也可以一起震慑台湾。”
朱由校点点头,却没有再在水营的大小上纠缠。
反正,在他看来,明朝的水师编制是有问题的,等日后有了时机,是一定要大改的。
“黄爱卿,既然这台湾岛上,只是为了防备贼寇,那还是设置为州县吧。”
朱由校想了想,又重提起垦荒方式来,“可以让州县组织乡兵,农闲时训练,以备贼寇。
此外,兵部再在福建外募兵,以驻守台湾。”
“陛下,”黄嘉善一脸为难,“这募兵虽好,可是花费却很大,是不是……”朱由校淡淡一笑,却不容置疑的说道:“这是就这么定了。
明天变行文福建,让福建派人去台湾岛上勘察,设置州县。”
见黄嘉善一脸悻悻然,便又笑道:“黄爱卿,你既然设置了台厦兵备道,那这些事情就让台厦兵备道忙去吧。”
说罢,朱由校便转向徐光启,问起了和夷人交涉的事情。
PS:这两天有急事,被领导带着下乡检查去了,没有更新,给大家道个歉,明天照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