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像李顺这样读过一些书的工匠并不多。就连西方那大名鼎鼎的瓦特,也不过是工匠出身。朱由校很有自信,在他的光辉照耀下,李顺必将成功的研制出能加工金属的车床,成为一代宗师,被后人敬仰……
摆平了李顺,朱由校便把他打发了出去,独独留下王佐在这里谈话。
“王爱卿,海河河工准备的怎么样了?”朱由校看着王佐,平淡却又带着一丝期盼的问道。
听皇帝问起海河河工,王佐急忙提起精神,小心应对。毕竟,作为一个工部尚书,能在自己任上兴办一件大工程,可是名利双收的大好事。
“王爱卿,”静静地听王佐讲完海河河工筹备的最新进展,朱由校却状似不经意的说起了闲话,“……朕听说,你这几天家里很热闹啊?”
啊?皇上都知道了些什么?王佐心中一凛,忙从容应道:“启奏陛下,确有此事。”
偷眼看了一眼,见皇上似笑非笑的看着自己。王佐一咬牙,决定将最近几日的纠结与为难之处和盘托出。方正,那些到自己家里游说的人,自己一个也开罪不起。
“陛下,救命啊。”王佐将袍子一提,便顺势跪在了地上,低头求道:“陛下,你可一定要为老臣做主啊……”
“哦,”朱由校来了兴致,身子向前一靠,双臂支在了御案上。饶有兴趣的问道:“……王爱卿难道惹了什么仇家不成?不会是招惹了那位良家女子吧?”
“咳,咳,”王佐好悬没被呛死,他一脸无辜的看着皇帝,我都六十多的人了,又是熟读经书,尊崇礼教之人,怎么会做出那种丢人现眼的事呢?……
“陛下说笑了,”王佐虽然尴尬,却对皇帝的刻意亲近心中暗喜。他怕皇上再说出什么不荤不素的话来。便不敢再卖关子,而是平抒直述,把自己最近遇到的困扰一一道来。
“陛下应当知道,”王佐一脸苦笑,“这北直隶的田地多在勋贵、内臣、官员名下。”
朱由校微微颔首,北直隶的田赋一向不高,便是因为免税的人太多,土地兼并太厉害。而这次修缮海河,在很大程度上,也是自己收买人心之举。可是,这和王佐的困扰有关系吗?
“……修缮海河,一是要毁坏一些田地,二是要征用一些劳役,这本是应有之事。”见皇帝颔首,王佐急忙倒苦水,“可那些田主一怕土地受损,二怕征发劳役后田地无人耕种。竟然互相推诿,把这大善之政,当成了烫手之物。”
见皇上面无表情,王佐连忙举例证明,“陛下有所不知,这些日到臣家中的那些人,都是在游说臣,想让臣更改修缮计划,莫要冲了他们的地,征了他们的人……”
朱由校脸色微微的沉了下来,对那些勋贵、官员的贪得无厌心生厌恶。却觉得还有一个关节不清楚,便出声问道:“这些田主,就不知道海河修缮之后,直隶再无旱涝之灾吗?”
“他们当然知道,”王佐有些忿忿不平,“正因为他们知道,才会以邻为壑,压着工部修改修河方案。而不是反对修缮海河。”
“荒谬,”朱由校用力的一拍桌子,“他们把我大明的工部衙门当成什么了?把朕的旨意当成什么了?”抬头看到王佐正在发呆,朱由校便大发雷霆道:“王佐,朕告诉你,这修河方案怎么对大局有利,怎么省钱省工,那就怎么修。朕要的是一个百年大计,而不是一个豆腐渣。”
“如果是因为工部擅改方案,造成河工无效、国帑虚耗,朕就把你工部上下集体撤职查办……”朱由校狠狠地威胁道。
“是,是,臣遵旨。”王佐脸色一阵通红,忙迭声应允下来。
“告诉那些不知好歹的东西,”朱由校余怒未消,“这海河,要么不修,要么就按照原计划修。该毁地毁地,该征役征役,谁也不能说个不字。”
“臣遵旨,臣一定照办。”王佐连忙抱头鼠窜……
王佐早已走了多时,朱由校却还是余怒未消。
自金元以来,北地原有的水利设施便被破坏殆尽,农业生产技术也严重后退,致使北方农业再次回到靠天吃饭的地步。有明一朝,南北经济、文化差异极大。就连京师用粮,也完全靠南方供给。千里漕运,便成了大明的生命线。
作为一个外来者,朱由校明白其中的危险所在。如不乘着国库有钱,先把北方的水利修缮一下,那漫长的小冰河期便是大明的噩梦。便是圣贤再世,也难以挽救大明灭亡的命运。
至于海河,原名直沽河。它和滦河合称海河水系,亦称海滦河水系,是中国华北地区流入渤海诸河的总称。海河和其上游的北运河、永定河、大清河、子牙河、南运河五大河流及300多条支流组成海河水系,以卫河为源,全长1090公里。海河流域东临渤海,西倚太行,南界黄河,北接蒙古高原,地跨后世的京、津、冀、晋、鲁、豫、辽、内蒙古八省区,所涉及的区域均为大明腹心之地。
因海河上游支流繁多分散,而下游集中,河道容泄能力上大下小,尾闾不畅。每到夏季雨期,海河便会形成洪峰,或造成决口,或倒灌运河,严重威胁到京畿安危。可以说,海河的修缮,已到了非修不可的地步。
而按照工部提出的计划,海河治理要按照“上蓄、中疏、下排、适当地滞”的方针,根治海河,杜绝海河“洪、涝、旱、碱”四大顽症。因工程规模巨大,故分两步完成。
首先,是在上游地带借着山谷地势,修建大的蓄水库,以便在丰水期存水,而在中游河道,则要截弯取直,避免水流不畅,产生洪涝;至于下游沿海地带,则要开挖七条河道泄洪。同时,还要整修河堤。据户部和工部预计,在这一时期,需要动用民工劳役达百万之众,耗费白银二百万两以上,计划用五年时间完成。
其次,才是各府各县根据自身需要,在沿途开挖渠沟,引水灌溉。
投资虽然巨大,可朱由校却一点都不在乎。
因为他知道,在海河修缮完工之后,不但能使大运河北段畅通无阻,还能在北直隶杜绝大规模的旱涝灾害,使原有的旱地变为水浇地,新增良田达百万亩。使京师对南方粮食的需求,也将大大减少。
可是,这一美好愿望,却被那些勋贵大臣们来了当头一击。
朱由校的好心情全被毁了,对于那些贪得无厌、鼠目寸光的狗东西,朱由校感到阵阵无能为力。毕竟,那些勋贵也好,士绅也好,都是大明赖以立国的根本。就是那些微不足道的内臣,朱由校也只能对其中的个体进行处罚,而不能将他们集体逼得无路可退。
更何况,这修缮海河,原本就是为了拉拢、扶持这些北方佬,以便和江南的那些大地主、大商人进行抗衡……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