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芗铭站在一旁,良久,见萨镇冰不再有所表示,忍不住问道:“大人,黎宋卿是陆军之人,为什么称受业于您?”
萨镇冰答道:“二十八年前,黎元洪曾为北洋水师学堂学生,学机轮的,原是海军中人。后来甲午海战中黎所乘之军舰被击沉,黎浮水得脱,于旅大登岸后,南下投张南皮(张之洞为直隶南皮人,习称张南皮),才从此转入陆军的。”
汤芗铭继续问道:“大人,您看黎宋卿的信,应该怎么回?”
萨镇冰瞟了一眼汤芗铭,不再回答,示意他和自己一起出舱走走。
……
登上甲板,两人在不甚明亮的灯光下,凭栏远眺。脚下是滚滚长江东逝水,历史上无数英雄出现了,又消失了,演绎出无数兴亡的故事,留给后人凭吊,只有脚下的这条江水似乎千古如一,永恒不变。如今,长江两岸,武汉三镇,又再一次成为历史的焦点,和英雄豪杰风云际会的舞台。
“江贞”号舰上,迎着徐徐吹来的江风,两人都一时无言,默默想着各自的心事。
萨镇冰如今华发满头,想起当年风华正茂,被派赴英国学习海军之前,父亲赠语“家有健儿驰海上;国御顽夷赖栋梁”,不禁有些痴了。
想当年,自己与刘步蟾、严复、邓世昌等人同为北洋海军青年豪俊,曾经是何等的雄心万丈,欲挽天倾,以为中国海军有了吾辈,自此就是宵小辟易,中国海疆固若金汤。
何曾想,甲午一役,堂堂大清国,竟完败于蕞尔岛夷之手,丧师失藩,割地赔款,辱国之甚,一至于此!北洋海军,更是全军尽墨,当年以引为豪的军舰,全被倭夷当做战利品虏获。
国耻之大,莫过于此!然而,朝廷却并未能振励奋发,以图一雪前耻。庚子之年,朝廷失策,引来八国联军,几乎立成瓜分之祸!
自此而后,朝廷虽稍自振作,然而步百里者半九十,所谓“新政”,所谓改革,皆是虎头蛇尾,无疾而终。“皇族内阁”一出,天下人心尽失矣!
自己虽被任命为海军提督,有心振兴中国海军,却处处受到掣肘。提请朝廷加购军舰的建议被一再否决,用人上面,朝廷更恨不得全盘换上自己的人马。
190年,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先后死去,三岁小儿溥仪继位,其父载沣摄政,摄政王庸碌无能,有心整顿朝政,却举措失宜,纪纲更加废弛。
25岁的监国摄政王载沣,总理朝政,虽然昏聩,倒也懂得“枪杆子里出政权”的道理,故自任京师禁卫军统领,兼陆海军大元帅。他还知道“上阵父子兵,打虎亲兄弟”,所以让自己21岁的七弟,郡王衔贝勒载涛,担任相当于总参谋长的军咨府大臣兼训练禁卫军大臣;又让自己23岁的六弟郡王衔贝勒载洵,担任海军大臣。
载洵人称“小六爷”,因为之前朝堂上那位著名的恭亲王奕䜣,也是“六爷”,所以载洵的“六爷”前就要缀个“小”字了。然而,比起那位恭亲王奕䜣,洵贝勒岂止是“小”而已哉?
载洵是道光皇帝之孙,醇亲王奕譞第六子,3岁封不入八分辅国公,5岁晋辅国公,6岁晋镇国公,岁袭贝勒,14岁加郡王衔,要不是“大清祖制”规定,“无功不得封王”,载洵早就晋位亲王了。
然而,就是这个天潢贵胄,肚子奇大胆子其小,乃是满清末世,旗人之中腐朽无能的典型。载沣本来也有些不放心把海军交到这位“爷”手上,可是洵贝勒纠缠道:“七弟都有差事了,凭什么不给我差事?同样是一个爹养的,怎么欺负我老实呀?我要当海军大臣,这叫‘子承父业’!(按:醇亲王奕譞做过海军大臣)”载沣想了想,也是,海军交到自家兄弟手上总比交给外人放心吧。
………………
载洵不懂海军,这一点萨镇冰其实并不很在意,只要他能运用他在朝廷的影响力,给海军以大力支持,中国海军的建设,就未必不能更上台阶。
然而,洵贝勒展示给萨镇冰和海军官兵看的,却只有身为天潢贵胄爷们儿的慵懒、怠惰、骄横、昏聩、粗鲁、无知、缺乏知识、没有激情和不负责任。和载洵这个“小六爷”共事的短短一段时间,已经让萨镇冰彻底失望,几次想解甲归田,回家含孙弄儿、颐养天年算了,但重振中国海军的一片痴心,让他还是忍辱负重,坚持至今。
“大人,属下思来想去,觉得黎宋卿来信所述,的确不无道理!”静静地夜色下,汤芗铭突然开口道。数月之前,他才被萨镇冰亲自调到身边,充任参谋,很受信用。
已经26岁的汤芗铭,中等身材,外表看去,文弱清瘦,衣着整洁,头发梳理得一丝不乱,油光可鉴,典型的一副书生写照。可是,很少有人能够看穿,在他单薄的身子里面,却掩藏着一颗权势欲望极盛的心。
就在接到黎元洪递给萨镇冰的信的同时,他也接到了乃兄汤化龙着人传过来的密信,大意谓:武昌起义,各地响应,革命必成,望策动海军反正,以立殊勋云云。
汤芗铭在法国留学时有加入同盟会的经历,继又后悔,与同伙偷割孙文先生皮包,窃回名单,于是颇受同学、同志非议,无地自容,乃转赴英国学习海军。
如今,他不过时清朝海军一个小小军官,但在这样一个风云变幻的大时代,他如何不晓得,只要把握住了机会,指不定就能由他出来唱主角。
Ps:今天码字码得腰酸背痛,北方的天气真要命~汗,字数不多,先发出来,码不动了,太累,先休息一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