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迟来的对话


本站公告

    PS:第一更~感谢书友天自尤的打赏!

    ——

    见曹性说话如此‘粗暴’,纵使是平日算是比较了解他的张辽,此时也不禁被吓了一跳。.不过就在此时,从那辆停下来的宽敞马车之中,却传来了蔡邕那淡淡的声音:

    “曹将军,老夫可是等候汝多时了。”

    听蔡邕这么一说,张辽顿时便醒悟了过来:难怪方才他提议要去清河郡时,蔡邕会那么容易就答应了,敢情对方是早有预谋,因此才会容易便相信了张辽的‘鬼话’。而见蔡邕主动邀约,当下曹性便和张辽相互眼神‘交流’了一下,随即便毫不客气地上了马车。至于张辽,倒是在马车外头当起了临时的护卫。

    一上马车,曹性才发现这马车真的挺大,纵使加上他坐在里面,地方也是显得毫不拥挤。而在‘不出所料’地看到坐在正中的蔡邕以及一旁故意别过脸去的蔡琰,曹性倒是毫不客气地开口道:

    “老头,你这是要去长安?!”

    “曹将军这是明知故问了。”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刘备‘经常拜访’的原因,比起明显讨厌曹性的蔡琰来,蔡邕的态度反倒是平淡许多:“老夫倒是很想知道,此次曹将军亲自赶来,到底欲用何等手段将我父女二人留下呢?”

    这话一出,再加上蔡邕那波澜不惊的表情,曹性还真是不明白对方这话到底是褒义还是贬义。不过不管蔡邕的话是什么意思,当初既然好不容易把蔡琰给救出来了,曹性自然便不会允许她‘再进虎坑’,当下曹性很是直截了当的地对蔡邕说道:

    “蔡大人,我不管你是不是要回去为朝廷效忠,但我决不允许小姐与汝一同返回长安!”

    “笑话,奴家行事,何时还得曹将军你来允许?!”也许是不满曹性对自己父亲的无礼,再加上以前的一些‘就恨’,因此蔡琰待曹性说完话后,便很不客气地立刻回道。

    “琰儿,毋须激动。”蔡邕还是十分平静,看那样子就好像‘什么事’都和自己无关一样:“曹将军,有一件事,老夫一直不明,今日等汝前来,也是想问个清楚。”

    “请讲。”曹性现在是越来越搞不懂蔡邕的心思了。

    “敢问将军,数年前因何要出手杀害仲道?”蔡邕此话一出,蔡琰的眼睛便顿时有了一丝怒气。要不是曹性当初‘突然出手’,恐怕她已经和卫仲道成为‘恩爱夫妻’了。

    关于这个问题,其实曹性在数年前便‘已有准备’:“那卫仲道明为君子,实为小人!在和蔡小姐成亲之前,那卫仲道实已身患重疾,命不久矣。如此一来,岂不是白白毁了小姐一生?!”古人说话,最重要的便是要占住一个‘理’字,因此曹性在一开口之时,便已经抢先将卫仲道‘列入’‘卑鄙小人’的类别了。

    “一派胡言!”蔡琰怒斥刚出,便已被蔡邕止住,随后他又向曹性问道:“敢问将军,是如何得知此等私密之事?”

    ‘幸好早有准备,否则今天就要被难倒了。’其实曹性早就有想过,蔡邕或者蔡琰会找自己来‘当面对质’。因此像这类的‘相关问题’,我们的曹性童鞋早已结合过相关的‘历史资料‘,来一一做好了准备,当下见蔡邕追问,便很是坦然地答道:

    “说来惭愧,性自幼便在洛阳中学艺,在偶然遇见小姐下便已暗生倾慕之情,后来得知小姐与卫仲道成亲,性本想在心中祝福小姐,但却在偶然之中得知那卫仲道竟然身患绝症,因此才不得已下次狠手。”

    见曹性说的‘合情合理’,蔡琰倒是无话可说,不过蔡邕显然不会就此轻易相信:“那当初将军既然知道此事,为何不前来将事情告知?如此轻易便杀人,是否太过目无王法?!”

    ‘丫的,你老人家还以为这是二十一世纪?居然和我讲起法律来了。’心中暗自奸笑了一下,曹性随即回道:“说来惭愧,那时性年纪尚轻,本欲将证据呈上,不想那卫仲道的得知,竟然派人来抓拿;若非性有武艺在身,恐怕已遭其毒手,至于那证据,却是落入到了卫仲道的手中。”

    这话说来,真可谓真真假假,让人无法分辨。毕竟卫仲道有病是事实,但其余的那些,就大多都是‘虚构’了。虽然嘴里满是‘胡话’,不过曹性却毫不在乎,这也就是古人老实,若是放在后世,有几个男人追女孩子会不油腔滑调,不满嘴谎言的?所以说曹性此举,正是合乎‘时代的主流’。

    “爹,就凭他一面之词,您便深信不疑?!”比起沉吟不语的蔡邕,蔡琰显然不愿意相信曹性所说的话:“仲道对女儿有请,卫家也…..”

    “休要提那卫家!”一直平静的蔡邕,此时声音却大得把曹性都给吓了一跳:“若非那卫家暗中出言中伤,说琰儿你乃克夫不详之人,想那洛阳才俊何其之多,又怎么会让你至今还是待字闺中?”

    ‘原来是这样啊,我就说这老头怎么忽然就愿意听我解释了呢。’一听蔡邕这话,曹性顿时解开了心中的不少疑惑,心情更是变得‘无比的开朗’。要不是他不认识卫家的人,曹性还真想亲自上门去说一声:“做得好啊,真是做得太好了!!”

    被蔡邕说中伤心事,蔡琰也是一脸地黯然:虽说她本身便是才貌双全,但在古代来说,一个女儿家过了二十岁都没有人来提亲,显然是一件‘极为不合理’的事情。而且在古代,特别是名门世家,家中女儿过了二十还未出嫁,便会容易让人说三道四,而且一般来说,都很少有人愿意取像蔡琰这种‘负面新闻’颇多的女子。

    “本善,老夫再问一事。”聊天聊了这么久,蔡邕还是头一次称呼曹性的表字:“那常常飞入府中的精妙诗句,是否也是出自你手?”

    “让您老见笑了。”见蔡邕开始客气起来了,曹性立刻也变得‘很有礼貌’,同时也终于说出一番‘准备已久‘的话来:“虽说性之所为有失常理,于法更是不容;但只要能让小姐此生幸福快乐,性愿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此话一出,不禁蔡邕耸然动容,就连一向讨厌曹性的蔡琰,心中也不禁泛起一丝波澜。这种在后世‘肥皂剧’中明显已是‘泛滥’的对白,此时却让蔡邕和蔡琰的心中都感到感慨万分。

    在众人都沉寂了一番后,正当曹性在想是不是自己说的话太‘露骨’的时候,蔡邕却忽然说出一句,可以说是曹性‘期待已久’的话来:“本善,若是老夫欲将琰儿托付于汝,不知汝可愿将其娶为妻室?!”

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