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绥远独立骑兵师(三)


本站公告

    胡汉山圆胖的脸上满是横肉,右眼戴了一个黑色的眼罩,使他的脸色愈加显得凶狠狰狞。不过,他今天心情很好。几年了,他终于报仇了,而且报得是如此的酣畅淋漓!想起来他就“嘿嘿”直乐。那个叫巴图的狗东西,这时大概正对着一家子的尸体呼天抢地的痛哭吧!对于有的弟兄担心“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胡汉山毫不在意,一个蝼蚁一样的的穷牧民,以胡汉山现今满蒙军新编骑兵第三师独立旅旅长的地位和势力,随时可以象捻死一只蚂蚁一样的捻死他。

    当年,胡汉山伤愈之后,怀恨离开了清阳镇。经道上的朋友介绍,去绥东“草上飞”的绺子入了伙。由于他心怀仇恨,又见过生死,行事倒也狠辣,不久就闯出了“独眼龙”的名号。几年下来,竟然是混到了三当家的位置。他心中一直念念不忘回来报仇,但一来大当家不愿为这点事兴师动众的长途奔袭,二来傅长官的部队看得很紧,他也不敢冒险,就拖了下来。

    去年,日本人和满蒙军派人来和绺子接触,大当家“草上飞”却不愿投靠日本人。胡汉山一看是个机会,就暗中联络了一帮愿意跟着日本人吃香的喝辣的的弟兄,与日本人和满蒙军里应外合。干掉了不识时务的大当家和大当家的铁杆兄弟二当家。随后,整编绺子,投向了日本人。日本人真是大方,马上委了他一个旅长的职位,又是给钱又是给枪,并且许诺,只要他的队伍发展到一千人以上,就任命他当师长,达到三千人马,就让他当军长!

    如今,他胡汉山可以说是威风八面,叱咤风云,比起当年在清阳镇上当混混,那可真是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这次,奉日本人和德王的命令,向归绥附近渗透。趁机快意恩仇,报仇雪恨,何等的爽啊!“弟兄们,加把劲!回到家我请大伙喝三天的酒,不醉不休!”胡汉山拉着嗓子一声高喊。

    “嗬—嗬--!”······杂乱无章的马匪队伍中,响起一阵呼喊和唿哨,速度加快起来。

    巴图是在“独眼龙”胡汉山的匪巢附近碰到伊文忠的。巴图在那一带转悠了好几天,也没找到匪巢,就在他人困马乏,又饥又饿,也看就要撑不下去的时候,伊文忠带着他的团奉命剿匪来了,他救下了巴图。

    “长······官······官,”巴图用磕磕巴巴的的汉语对伊文忠说:“你们······来,焦······焦匪吗?”语气中充满了希翼。

    伊文忠笑了笑,喊来一个汉语流利的蒙族士兵,“你跟这位大哥讲讲。”虽说来到蒙古草原已经四年了,伊文忠的蒙语还是不大好。

    巴图听明白之后,坚决要求加入剿匪的队伍。而巴图的遭遇令所有官兵都义愤填膺,伊文忠毫不犹豫的收下了他。

    “巴图,”伊文忠拍了拍巴图的肩膀,“你的仇,就是我们的仇。”他用手指了指自己,又指了指周围的官兵,“我们一起去报!”

    剿匪很快获得了胜利,三百多名马匪在伊文忠的打击下灰飞烟灭,巴图亲手砍下了“独眼龙”胡汉山的脑袋。从那以后,伊文忠的团里,就增加了这个勇敢的蒙古汉子。

    梨树沟战斗是令冯二柱和王大喜都痛悔终生的一场战斗。说痛,是因为在这场战斗中,他们不仅失去了绥远抗日义勇军独立骑兵师一半的弟兄,还失去了他们三驾马车中的一位,他们最好的朋友,战友和兄弟——宋二将军宋得胜。说悔,是因为他们在战前觉得什么都想清楚了,什么都算明白了,却偏偏算漏了一个致命的敌人——轻敌。也许因为很久没打过败,有些人甚至于是从没打过败仗。尤其是长城抗战,面对日本人,别的部队都是十打九输,可晋南部队却是连战皆捷。怀柔之战,更是令当年骑兵支队的官兵自豪万分。那确实是一个空前的大胜利,阵斩日军三个联队长,逼死日军一个旅团长,砍下了几千颗日军的脑袋!那是何等的功绩!胜利,鼓舞了士气,但胜利,也带来了骄傲。由当年骑兵支队的英雄官兵为骨干扩编组建而成的绥远抗日义勇军独立骑兵师,上上下下,从师长冯二柱、旅长宋德胜、王大喜,到下面的士兵们。说到日本兵,不仅没有任何惧怕,反而很轻蔑。似乎只要自己骏马一冲,战刀一挥,就能将日本鬼子砍得人头滚滚,鬼哭狼嚎。几个决策者在制定计划的时候,嘴里虽然都说,“打不过就跑”。但却并没有认真想过怎么跑?也就没有认真制定一个万一打不赢时的撤退计划。这就充分说明,在他们几个决策者的内心深处,根本就没有打败的准备。而这一点,正是后来造成大量伤亡,并导致宋二将军舍命断后而最终阵亡的原因。

    梨树沟战斗的打响时间是十月十四日的下午三点。十月中旬,正是秋高气爽的时节,天特别蓝,云也特别白。一列从归绥开来的火车“哐哧哐哧”的喘息着,缓缓爬过梨树沟。

    梨树沟的地形很适合打伏击,两边都是小山包,草木繁盛,正好隐藏人马。归绥通往包头的铁路从中而过,向西行走是上坡路,火车跑不快。

    战斗一开始很顺利,正如计划中一样。随着冯二柱一声令下,梨树沟两头先后响起两声巨大的爆炸,铁路被炸断了。火车头和其后的几节车厢七歪八扭的翻倒在铁路上,各种撞击声,呼喊声,叱骂声,哨声……现场一片混乱。骑兵师的官兵们驱动骏马,挥着马刀,呐喊着。从两边的山包上、山沟里蜂涌而出,开始关门打狗。

    但接下来,战斗的进程却越来越不顺。十来节没翻倒的车厢里,一群群的鬼子不停的跳出,并在军官和军曹的指挥下立即展开战斗队形,开始同骑兵师官兵战斗。距离远的,就爬着,跪着,站着开枪射击;距离近的,就三五成群,挺起刺刀拼杀,虽然接二连三的被打倒、砍倒,却死战不退。预想中把敌人堵在车厢的情况,没有出现。随着时间的推移,从车厢里出来的鬼子越来越多,火力也越来越强。每节车厢顶上都有鬼子爬上去,架起机枪和掷弹筒对后续的骑兵师部队开火,骑兵师的伤亡大了起来。由于冲上去的部队已经同鬼子展开了混战,骑兵师的火力支援不得不停止。一时间,日军的火力反倒越来越强。

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