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忻口大战(十三)


本站公告

    陈凯防空团和周江鹏重炮团的血战与牺牲,只给叶逢春带来了一天的好日子。。从十月十八日开始,叶逢春的二团和整个独立师,陷入了两天的苦战。

    板垣征四郎不是一个容易气馁的人,他咬牙咽下了十七日这一天黄云龙给他带来的苦果(其实,公平的说,坂垣和黄云龙应该是两败俱伤。只是坂垣不知道黄云龙伤得有多重而已)。他连夜将布置于左翼的混成十五旅团所属野炮兵第二联队和步兵三十联队的两个中队调到正面加强给大场四平。并命令大场四平无论如何,必须拿下南怀化。

    大场四平不能不拼命了。他的第一次进攻,就用大队规模摆出了“猪突”阵型,也就是用三个中队组成三段式波浪冲锋的阵型。这个阵型虽然伤亡较大,却令叶逢春的“添油”战术失去了作用。双方只能以命博命。

    守在前沿的是二团四营。营长关玉,是一个红脸膛的关东大汉,人皆呼为“关二哥”。不仅因为他的长相,更因为他为人十分仗义。他是在中原大战中黄云龙突袭菏泽时抓到的俘虏,后来加入了迅雷部队,参加过长城抗战。这是个打起仗来不要命的家伙。此时,他亲自抓着一挺通用机枪,看着一步步逼近的日军人浪,鼻子里发出一声声的冷哼。待日军来到二百米线时,他大喊一声“开火!”手里的机枪率先“哒哒哒”的叫了起来。对付日军的“猪突”式攻击,不能将其放近了再打。因为,距离太近,没等守军把日军的第一波人浪打完,对方第二波,第三波已接踵而来。那样,守军优势的轻武器火力得不到充分的发挥,只能与日军进行短兵相接的白刃战。这对具有白刃战优势的日军来说,是求之不得的。

    随着守军密集的枪声,四营机炮连和各连炮排的迫击炮也开始射击。在周江鹏重炮团损失之后,黄云龙下令十一师重炮团隐蔽待命,他要在关键的时候再用。而各团的炮兵营,则采用分散游击,打一炮换一个地方的方式小规模使用。这种方式,一门炮一天打不了几炮。虽然自己损失不大,但也无法给日军造成什么打击。前线的火力支援,就只有靠各营连自己的小口径火炮提供。日军成串成群的被打倒或炸飞,但其他的日军官兵却不为所动,反而加快步伐,向阵地上冲来。而日军的步兵炮和掷弹筒也开始对守军的机枪阵地和迫击炮阵地进行压制和清除。这两种近战支援火力,确实是好东西。尤其是掷弹筒,轻便而且操作简易,在四百米左右的距离,由经验丰富的老兵操作,一分钟竟然能发射近二十颗榴弹。而且准确度很高,给守军造成了很大的伤亡。就这样,双方的地域上都是一串串连声爆炸,一团团尘土飞溅,一块块血肉横飞······

    日军在损失了将近两个中队的前两道人浪之后,第三波人浪终于突上了四营阵地。

    “关二哥”丢掉机枪,站起身来,从背后拔出一把大刀。“关二哥”原本有些武功底子,长城抗战时听说二十九军大刀队在喜峰口夜袭战中砍得日本兵人头滚滚,并且又听说日本人最怕被砍头(据说被砍头的人将得不到天照大神的垂顾,无法超生,永世只能成为孤魂野鬼),他就喜欢上了大刀。“弟兄们,”他大喊一声:“杀啊!”一刀向一个鬼子头上砍去······

    日军的冲击被打下去了,“关二哥”的四营连机炮连和后勤人员只剩下了二百多人。“关二哥”浑身是血,躺在军医官的怀里,艰难的喘息着,艰难地笑着,艰难的说着:“老子······老子至少······砍掉了······五······五个鬼子······的······的······”一只手努力地想要抬起来,头一歪,溘然而逝。

    “营长----!”军医官一声痛苦的呼喊,情不自禁,放声大哭······

    大场四平与叶逢春的第一个回合,双方旗鼓相当:日军一个大队伤亡过半,叶逢春的二团打残了一个营。

    没等败走的日军完全退下阵地,日军的炮兵就又开始了炮击。紧接着,日军的飞机也赶来助阵。成串的炸弹如同下雹子一样落到南怀化阵地上,阵地整个被笼罩在烟尘与火光之中·····

    炮击尚未结束,日军就发起了第二次攻击。依然是一个大队,依旧是“猪突”阵型。大场四平要像他的前辈乃木希典一样,用人命冲垮敌人的阵地!

    前来接替“关二哥”四营的,是张良的五营。当张良看到“关二哥”的遗体时,两眼一下变得血红。张良跟“关二哥”是生死兄弟,当年参加长城抗战,在守黄酒馆的时候,张良负了重伤,是“关二哥”把他从阵地上背下来的。“狗日的日本鬼子,我操你祖宗!”张良仰天呐喊,泪如雨下。

    五营的战斗,打的同样惨烈。中等身材文文静静的张良,战斗中却状如疯虎。他带着全部用冲锋枪装备的警卫班,不知疲倦的满场飞奔,那里形势危急就冲向哪里。仇恨填满了他的胸膛,危险他已视而不见。

    “轰!”一枚榴弹在他身边爆炸,他一个跟头摔倒,但立即又站了起来。一块弹片扎进他的头盔,一股鲜血顺着耳边流下脖子。但他浑如未觉,依然端着枪不停地向日军扫射。

    张良的悍勇,愈加激发了五营官兵们本就高昂的斗志。裹伤而战者比比皆是。重伤者一个接一个拉响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

    中**人的勇敢和牺牲,令日军为之气夺。他们终于顶不住了,丢下三,四百具尸体,溃败而去。

    五营伤亡近三百人,十个人的警卫班只剩下两个,张良头部负伤,失血过多,陷于昏迷······

    第二个回合,双方再次打成平手:日军又一个大队伤亡过半,叶逢春又打残了一个营。

    大场四平惊怒交加,气急败坏,挥起指挥刀,把败退的大队长小渊少佐一刀劈成了两段。然后,不顾溅得满脸的血污,领着联队部的官佐们,又踢又打的,把前两次退下来的部队,组成了三个混编中队,作为第一个“猪突”阵型,命令他们打头阵。在他们之后,又以一个大队的生力军,作为第二个“猪突”阵型,紧随其后。共计六个中队,六波人浪。他要用人潮淹没南怀化!

    没有重火力支援的二团,再次被日军涌上了阵地。叶逢春亲自率领警卫连,工兵连等团部直属部队展开反击,与日军混战一处。以大量的冲锋枪装备的警卫连,强大的近战火力,很快就把日军压住了。然而,就在他们即将再次把日军打下去的时候,无法接受又一次失败的日军二十一旅团三浦敏事旅团长,残忍的向炮兵联队下达了无差别炮击的命令。数十门大炮长达半个多小时的轰击,使近千名在南怀化阵地上舍死忘生混战不休的中日双方官兵,生命化作了硝烟,血肉变为了尘土······其中,有六营长郭彪,有尖刀英雄杜德伟······

    一个上午,三次攻防。日军伤亡二千余人,独立师二团彻底打残。叶逢春失去一只胳膊,身负重伤。

    接到报告的黄云龙,愤怒的一巴掌拍在桌子上,把桌子拍散了架。他真的没有想到,日本人会如此凶残,如此丧心病狂。

    下午,替换二团上阵的独立师周青云第三团,打得依然惨烈,与日军反复争夺阵地达十三次。到晚上与十一师刘正六十四团换防时,能完整走下阵地的,不到一千人。周青云重伤,三个营长阵亡两个,连排长几乎换了一茬······

    而日军大场四平的四十二联队,也几乎打光了。

    坂垣一面向方面军司令寺内寿一大将请求战术指导,一面把大泉支队,骑兵第五联队,以及配属混成十五旅团的骑兵第二联队都加强给三浦敏事,令其继续加强进攻。三浦敏事出尽法宝,飞机大炮轮番轰炸,步兵骑兵轮流冲击。却任然无法攻占南怀化阵地。最后,他甚至下令向守军阵地发射了“特种弹”,也就是毒气弹。但因为六十二军都配有防毒面具,而且接受过防化训练,所以,在以往的战斗中屡屡得手的毒气攻势,这次却没能得逞。只不过,从沈阳,北平等地增援而来的日军航空兵飞行战队,一次次在忻口上空肆虐,也是给六十四团带来了不小的伤亡。

    当天,六十四团打退日军多次进攻,本身伤亡近千。团长刘正轻伤。晚上,六十四团被六十三团换下去休整。中央战线也僵持起来。

    (真实的历史上,204高地的争夺战打得比尾巴写的惨烈得多。**十来个小时里,增援上去十个团。当地的老百姓说:“几乎就没有活着下来的。”向抗日英烈们致敬!)

    ***编辑部通知说,本书今天上分类强推。很高兴,总算有了好消息。谢谢编辑大大!第一章更新3000字奉上。下午还有一章。除了谢谢编辑大大,更要谢谢看书的朋友们。没有你们的支持,这本书恐怕还会在书堆里。谢谢!还请继续支持。再次谢谢!

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