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南双洞伏击战


本站公告

    第四旅团旅团长铃木通美少将接到澄田的求援电报时大吃一惊。。c澄田的电报是越级发来的。如果不是情况非常紧急,澄田绝对不会这样无礼。澄田虽然不是一个有能力的人,但却是一个谨慎而守规矩的军官。铃木少将当即回电,令澄田坚守待援。同时命四十二联队立即增援。一面又向师团长西义一发电,请求师团长令驻承德的第十六师团也发兵救援。

    此时日军的分布情况是:第八师团师团长西义一中将率师团司令部驻浑源;第十六旅团驻承德,主攻古北口。三月十二日已将古北口夺下,但因中方守军为中央军精锐第十七军二十五师,死战之下,令十六旅团伤亡惨重。据情报,中方第十七军另两个主力师也已到达古北口后方之南天门驻守。十六旅团暂时已无力发起大的进攻,正在调整部署;第四旅团驻宽城,以一部守备喜峰口一线。另以四十二联队主力汇合混成十四旅团一部,集结半壁山镇,正在攻击中方二十九军刘汝明部所防守的罗文峪。今天激战一天,因守军顽强抗击,未能有所进展。

    兴隆是承德至唐山公路上的重要中继站,此地有失,不仅将使会攻罗文峪的日军腹背受敌,而且等于切断了前线各部队的补给线,将会给日军带来非常严重的后患。

    这就不能不说到日军兵力不足的缺陷,两个师团不过五万兵力。(另有张海鹏、程国瑞等两、三万伪军,但其战斗力低劣,日军不敢信任,担心其一旦溃败,反冲击日军部署,故只将之作为牵制兵力。)。却要攻击并守备如此广大的区域,那里能顾得过来?守备兴隆,用了一个步兵大队主力(两个满编中队)近六百人,另有一个骑兵大队近四百人,再加部分后勤人员,总数一千有余,已经是重兵了。

    第四十二联队小泉有利联队长接到澄田第一份求救电报的时候,刚躺下,尚未入睡。今天对罗文裕的攻击未能取得战果,也在预料之中。今天本就含有试探之意。守军二十九军刘汝明部,虽为支那杂牌军,武器装备极其低劣,但战斗意志坚决,加之罗文峪地形易守难攻。一时难以取得进展,这样的结果也不能说是不可接受。明天要加大进攻的强度,同时分兵向马兰峪方向进攻,争取给敌人更大的压力;另外要请航空兵进行更为猛烈的轰炸,摧毁支那军的抵抗意志。支那军没受过防空训练,更没有防空武器,这对他们来说将是可悲的。

    澄田的电报将他惊得从行军床上一跳而起。怎么可能?从哪里钻出这么一支火力强大的支那军?澄田的报告说敌军使用了数十门火炮进行猛烈的轰击,骑兵大队山本中佐已联络不上,他自己的指挥部也被摧毁。城里火光冲天,敌人如同潮水般涌进。按支那军的装备情况这最起码是一个师以上的正规中央军部队。难道蒋介石暗中又调来了其它的中央军部队?小泉百思不得其解,但不管如何,先得救援兴隆。他向澄田发去了坚守待援的电令,同时急令第三大队集结登车。并命第一战车小队(有八辆95式轻型坦克)和骑兵第四大队随同出发。凌晨一点,发电向铃木旅团长报告之后,以八辆坦克打头,三十辆卡车和三百多匹战马随后,小泉大佐亲率第一批救援队伍向兴隆急赶。至于第二批救援队伍的两个步兵大队和炮兵第八联队第二大队,因汽车不够,只能徒步行军,随后跟进。

    在此期间,澄田的求救电一封接着一封。他已转移到关帝庙傍边的一栋民房指挥。但全城各部联络大多中断,判断已进入各自为战状态。他手上的兵力仅一百多人,估计坚持不了多久。

    “快!快!快!”小泉心急如焚,一叠声催促。“连师团长阁下都发来了措词严厉的电文。真是个令人烦恼的夜晚。”小泉心想。

    与此同时,承德的十六旅团也接到了西义师团长的电令。川原侃旅团长不敢怠慢,即令六十八联队派一个大队附炮兵一个中队登车出发,前往参予救援。

    一时间,察南、冀东的日军几乎全线震动。

    南双洞,李智勇指挥的三团正张网以待。

    三团是十五日晚上悄悄集结在黄崖关东北面的九拨子隐蔽待命的。此地是群山环抱中的一个小山坳,仅有两、三户山民,一条隐密险峻的羊肠小道可通南双洞。

    十六日下午五时,在暮色苍茫中,三团开始向南双洞悄然进发。十余里山路,花了三个小时,于晚上八点到达南双洞。立即开始忙碌起来。

    南双洞西到兴隆十八里,东到半壁山镇一百里,黄云龙选择此地设伏,看中的就是这个距离。他要打时间差。半壁山的日军从接到报告,集结出发,再快也得一小时。首批部队乘车到此,约一小时半,也就是大概在凌晨二点半左右到达;后续部队无车可用(这几天,潜伏在公路两侧野地里的特战队员,已经观察统计过日军过往车辆的数量,半壁山的日军最多不过三、四十辆车),只能步行,强行军也要六个小时以上才能到达。中间有四个多小时的空挡,首批日军的人数,按每车三十个人算,最多一千余人,也就是一个多大队。为了多载人,只能少载炮,因此炮兵必然不多。再将少量的几辆豆战车加上,其战斗力怎么也不会强到哪里去。用一个近三千人的精锐大团,配备强大的火力,(黄云龙知道,以迅雷部队的装备,绝对要强过现在的日军。当然空中优势不算,有空中优势早跟他当面干了,还用得象现在这样躲躲藏藏?)以预设阵地伏击,四个多小时还不能解决一个多大队的日军,那还谈什么抗日?回家钻床脚算了。至于承德方向的日军,二百六十里的距离,步行根本不用考虑。用车运送,他已命人将柳河上的几座大桥都炸毁了。即使有少量日军能用骑马等其它的方式赶来,那也黄花菜都凉了。更何况,安堡还有二团的一个营在那里堵着呢。

    小泉大佐接到澄田诀别电的时候,已经到了离兴隆只有四十多里的白庙子。他心痛如绞,一千多名忠勇的皇军,就这样被卑鄙的支那人杀害了!他愤怒欲狂,一定要消灭这支卑鄙的支那军队!“这些只敢向后勤守备部队下手的胆怯的家伙!”他有意的忽略了澄田所部和骑兵大队都是野战部队这一事实。这是他的狂妄,也是他的悲哀。

    半小时后,小泉和他的首批救援队一头闯进了南双洞——三团的伏击圈。

    南双洞这里的地形并不怎么适合打伏击。公路两侧的山太陡、太高,没有隐蔽大批部队的地方。反倒比较适合打阻击。一条直道,两翼无法迂回,只能硬冲,没有取巧之处。小泉就是这么考虑的,所以他将第一战车小队的八辆坦克全带来了,准备一旦遇到阻击,即以战车强行开路,以支那军低劣的装备,怎能挡得住战车的冲击?

    但是,小泉想错了,他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黄云龙打的不是普通的伏击战。他打的是牛刀宰鸡之战。

    早在带着一众军官看地形的时候,黄云龙就有了此战的构想。后来与各团主官们多次研讨并反复进行沙盘推演,最终确定了作战方案。

    这个方案最大的特点就是火力和爆破。他将全军九个爆破队全部集中,随三团行动。今晚一到南双洞,各爆破队就在工兵的帮助下埋开了地雷和炸药。由于早就划分好了各自的区域并熟悉了埋雷的地点,这事进行得极其高效、快速。

    又将全军二十七门三十七毫米战防炮集中前沿,每三门一组,划分好区域,以对付日军的坦克。

    再把三团及司令部炮兵团所有的七O口径步兵炮、七五口径的山炮、一二O口径重迫击炮等共计四十八门火炮,采用分散部署,火力集中的方式安置。炮兵团长周江鹏忙得脚不沾地,亲自带人划分各炮的阵地所在,并标好射击诸元。他向黄云龙抱怨说,因为山路崎岖,害得他无法把七五野炮和一O五重炮也带来。否则,他保证在十分钟内把鬼子都炸成粉碎。

    晚上十一点多钟,所有的准备工作全部完成,静等着日军来临。

    伏击战的结果毫无悬念,几乎等于一场设计好的演习:

    日军打头的坦克到了南双洞出口处时,发现路被挖断了。一道两米多宽,一米多深延伸到两边山脚的壕沟横亘在路中,把路整个截断了。于是,他在沟边停了下来,后面的坦克和汽车也相跟着停下。原本拉开近一公里长的车队,很快猬集到不足三百米。小泉大佐刚从第一辆汽车的驾驶室下来,还没来得及问话,地下就炸开了。爆破队引爆了地雷和炸药。小泉大佐是第一批被炸得粉身碎骨的人之一。

    随即,二十七门战防炮对着猬集在一起的坦克和汽车猛烈射击。

    四十八门各式火炮对着各自标好射击诸元的地方猛烈射击。炮兵团长周江鹏兴奋得满脸通红,手舞足蹈,“真他奶奶的过瘾,从来没这么爽过!”他后来说。

    十分钟,峡谷中天摇地动,犹如地狱之火爆发。

    十分钟以后,骑兵支队冲锋。

    紧接着步兵跟随冲锋。

    日军的反抗非常微弱,因为大部分人都已被炸得支离破碎。

    不到一小时,三团开始打扫战场。而炮兵已经提前撤离。

    凌晨四点半,各部均从容向黄崖关撤离。

    此役,耗费炮弹上千发,地雷二百多颗,炸药二千余斤,子弹数万发。

    日军小泉所部一千余人悉数被歼。迅雷部队伤亡不到一百人。

    早晨六点半,日军侦察机到达南双洞及兴隆上空,看到的是满目疮痍。

    上午八点,精疲力竭的日军四十二联队第二批救援队到达南双洞伏击现场,许多官兵面对惨状痛哭失声。

    中午十二点,承德来的六十八联队救援队终于到了兴隆,发回的报告说:“惨不忍睹”。

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