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欲望何去


本站公告

    天色昏暗,如血般的夕阳背景下,三百多骑兵停在远处不断对废墟指指点点,他们分出五骑缓缓地靠近。.

    停在原地的胡骑根本没有作战前的紧迫感,嬉闹指着同伴战马双侧的人头攀比。个别胡骑随手抓起血淋淋的头颅用匕首比划着,他们随心所欲,不喜欢耳朵便刨掉,不喜欢鼻子就割掉,任何残忍和野蛮行为变成理所当然。

    受到刺激之后刘彦情绪波动很大,面对缓缓靠近的胡骑他也不知道怎么想竟是站立起来摆出一幅拼命的架势,这样冒失的作为看得拓跋秀有些目瞪口呆……

    从一开始拓跋秀就从刘彦身上看到明显的敌意,在族群观念淡薄的年代她不清楚刘彦为什么会对从未蒙面的人怀有敌意。说刘彦是针对所有人(胡人)吧,刘彦对那个胡仆似乎又不错,她不禁怀疑是他们做了什么让刘彦反感的事情。

    现在,拓跋秀开始慢慢理解了,这个从始至终自称“汉人”的怪家伙敌意来自哪里,他是在同情自己的族人,对一切带给族人伤害的人都怀有深刻的杀意。可是,她还是不明白一点,他自称“汉人”,但那些是“晋人”啊,汉人和晋人是同一族群吗?是同一族群又怎么样,同样是鲜卑人的拓跋氏、慕容氏、段氏不也互相仇杀吗?不得不说,他真的是一个怪人,可以利用的怪人……

    缓慢靠近的胡骑看见突然冒出一个凶悍模样的人先是一愣,随后他们竟然还笑着对刘彦打招呼,这让原本摆出拼命架势的刘彦脸色变幻不定。

    不难理解,一头平发上身**的刘彦看上去还真不像是晋人,晋人之中不是没有凶悍的人物,只是大多数晋人都显得有些弱不禁风。晋人面对数百骑兵时不管是畏惧还是聪明绝对不会表现得凶悍,不是晋人那就是国人(胡人)了,胡骑只当又是一个孤身收割晋人头颅的狠角色。

    在刘彦做出下一步反应之前拓跋秀也站了起来,她不断用眼神示意刘彦不要冲动,那边五骑看见又冒出一个女人来开始“哈哈”大笑。显然,胡骑将这对男女当成在荒野交媾的妙人儿。

    当前一胡骑猥琐地“嘿嘿”笑着想说什么,一阵苍凉的号角声却在这时响起。

    胡骑们听见号角声先是一愣随后脸色大变,他们一改刚才嬉闹的神态大声对着刘彦和拓跋秀呼喝些什么,随即掉转马头向本阵驰骋而去。

    苍凉的号角声接连不断的响起,如血夕阳的背景下连绵的号角声充满了急迫的味道,预示着这个原本惬意的旁晚将会变得不同。

    站在废墟之间的刘彦定定地看着前方,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致使原本气势汹汹的胡骑掉转马头正准备离去,他看到什么似得眼瞳突然一缩……

    在殷红夕阳的那头,一条火龙慢慢从地平线出现,火龙奔腾着直指显得有些慌乱的三百胡骑,天地之间开始响彻呐喊声。

    拓跋秀脸色复杂地遥指远方:“是讫活军的旌旗。”

    旌旗也就是军旗,原先是用羽毛和兽尾装饰的旗帜,在中国汉语中叫“旌夏”,这才是汉语“旗帜”的本初意义。当然,这也是原始社会留下的“氏族狩猎”痕迹。经过历史的演变,现在的旌旗早就不是羽毛和兽尾装饰的旗帜,现在的旌旗只是简单的一块布,布上写着军队的番号或者军队主将的官职和姓氏。

    刘彦似乎是没反应过来一般,他怔怔地转头看着拓跋秀默然无语。

    在石赵政权流浪一个多月的刘彦当然知道讫活军是一支什么样的军队,可是地位身份的差距注定他无法得到什么消息。他隐约知道石虎的死亡让石赵政权陷入内乱,但是也仅仅是知道这么多而已。

    任何时代身份都是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拓跋秀是拓跋鲜卑战败的公主不假,问题是战败的公主那还是公主,哪怕她身处逃亡之中还是有自己的渠道获得消息,而这恰恰是刘彦所不能比拟的。

    刘彦并不了解讫活军,仅是知道讫活军是石赵政权麾下的一支汉军,而这支汉军的历史并不怎么光彩……

    “看!”

    拓跋秀遥指前方,那里出现一条疾速奔驰的黑幕,大量的骑军径直冲向准备逃跑的三百胡骑,奔雷声中双方很快接触,战马的嘶啸声拌杂的人的惨叫,演绎着夕阳下厮杀的一幕。

    “帝位(羯族石赵)之争如火如荼,此番事态之下……”拓跋秀尽力压制心里的得意,她的表情平淡之极,声音却是充满了诱惑:“郎君非赵人(羯族)亦非晋人(东晋),食无鼎(权),手无樽爵(身份),身无息榻之处犹如飘萍。郎君**何去?”

    春秋之期,诸侯贵族吃饭用的是鼎,吃饭时鼎的数量越多代表身份越尊贵,拥有鼎慢慢成了权力的象征;樽爵是贵族饮酒作乐时使用的特殊器皿,平凡庶民不能用樽爵,因此樽爵变成身份地位的象征。

    现在还没有碗的名称,碗大约出现于隋朝年间,在此之前碗不叫碗而称呼为瓜瓢,瓜瓢一般是瓜果被使用后留下来的壳,有些则是树木刨成的器具,北周时期陶瓷开始出现可以代替瓜瓢的器皿,不过那时能用得起陶瓷的人并不多。

    至于杯,它出现在唐朝时期,这也是陶瓷技术发展成熟之后出现的产物。杯与的发音为“b”同白,白自然是白酒,因此杯在唐朝时期的意思就是酒杯。

    现在是三国之后的东晋十六国时期,自然没有“碗”和“杯”,那么拓跋秀也可以用“瓜瓢”和“盏”,可是以上称呼并不能意喻出她想要表达的意思,因此想要使语气充满诱惑只能用鼎和樽爵最为恰当。

    刘彦似乎没有听出拓跋秀想要表达的意思,事实上他根本不知道鼎和樽爵所代表的“含金量”,只是神情严肃且热切的注视前方的厮杀……

    `

    `

    `

    天色昏暗,如血般的夕阳背景下,三百多骑兵停在远处不断对废墟指指点点,他们分出五骑缓缓地靠近。

    停在原地的胡骑根本没有作战前的紧迫感,嬉闹指着同伴战马双侧的人头攀比。个别胡骑随手抓起血淋淋的头颅用匕首比划着,他们随心所欲,不喜欢耳朵便刨掉,不喜欢鼻子就割掉,任何残忍和野蛮行为变成理所当然。

    受到刺激之后刘彦情绪波动很大,面对缓缓靠近的胡骑他也不知道怎么想竟是站立起来摆出一幅拼命的架势,这样冒失的作为看得拓跋秀有些目瞪口呆……

    从一开始拓跋秀就从刘彦身上看到明显的敌意,在族群观念淡薄的年代她不清楚刘彦为什么会对从未蒙面的人怀有敌意。说刘彦是针对所有人(胡人)吧,刘彦对那个胡仆似乎又不错,她不禁怀疑是他们做了什么让刘彦反感的事情。

    现在,拓跋秀开始慢慢理解了,这个从始至终自称“汉人”的怪家伙敌意来自哪里,他是在同情自己的族人,对一切带给族人伤害的人都怀有深刻的杀意。可是,她还是不明白一点,他自称“汉人”,但那些是“晋人”啊,汉人和晋人是同一族群吗?是同一族群又怎么样,同样是鲜卑人的拓跋氏、慕容氏、段氏不也互相仇杀吗?不得不说,他真的是一个怪人,可以利用的怪人……

    缓慢靠近的胡骑看见突然冒出一个凶悍模样的人先是一愣,随后他们竟然还笑着对刘彦打招呼,这让原本摆出拼命架势的刘彦脸色变幻不定。

    不难理解,一头平发上身**的刘彦看上去还真不像是晋人,晋人之中不是没有凶悍的人物,只是大多数晋人都显得有些弱不禁风。晋人面对数百骑兵时不管是畏惧还是聪明绝对不会表现得凶悍,不是晋人那就是国人(胡人)了,胡骑只当又是一个孤身收割晋人头颅的狠角色。

    在刘彦做出下一步反应之前拓跋秀也站了起来,她不断用眼神示意刘彦不要冲动,那边五骑看见又冒出一个女人来开始“哈哈”大笑。显然,胡骑将这对男女当成在荒野交媾的妙人儿。

    当前一胡骑猥琐地“嘿嘿”笑着想说什么,一阵苍凉的号角声却在这时响起。

    胡骑们听见号角声先是一愣随后脸色大变,他们一改刚才嬉闹的神态大声对着刘彦和拓跋秀呼喝些什么,随即掉转马头向本阵驰骋而去。

    苍凉的号角声接连不断的响起,如血夕阳的背景下连绵的号角声充满了急迫的味道,预示着这个原本惬意的旁晚将会变得不同。

    站在废墟之间的刘彦定定地看着前方,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致使原本气势汹汹的胡骑掉转马头正准备离去,他看到什么似得眼瞳突然一缩……

    在殷红夕阳的那头,一条火龙慢慢从地平线出现,火龙奔腾着直指显得有些慌乱的三百胡骑,天地之间开始响彻呐喊声。

    拓跋秀脸色复杂地遥指远方:“是讫活军的旌旗。”

    旌旗也就是军旗,原先是用羽毛和兽尾装饰的旗帜,在中国汉语中叫“旌夏”,这才是汉语“旗帜”的本初意义。当然,这也是原始社会留下的“氏族狩猎”痕迹。经过历史的演变,现在的旌旗早就不是羽毛和兽尾装饰的旗帜,现在的旌旗只是简单的一块布,布上写着军队的番号或者军队主将的官职和姓氏。

    刘彦似乎是没反应过来一般,他怔怔地转头看着拓跋秀默然无语。

    在石赵政权流浪一个多月的刘彦当然知道讫活军是一支什么样的军队,可是地位身份的差距注定他无法得到什么消息。他隐约知道石虎的死亡让石赵政权陷入内乱,但是也仅仅是知道这么多而已。

    任何时代身份都是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拓跋秀是拓跋鲜卑战败的公主不假,问题是战败的公主那还是公主,哪怕她身处逃亡之中还是有自己的渠道获得消息,而这恰恰是刘彦所不能比拟的。

    刘彦并不了解讫活军,仅是知道讫活军是石赵政权麾下的一支汉军,而这支汉军的历史并不怎么光彩……

    “看!”

    拓跋秀遥指前方,那里出现一条疾速奔驰的黑幕,大量的骑军径直冲向准备逃跑的三百胡骑,奔雷声中双方很快接触,战马的嘶啸声拌杂的人的惨叫,演绎着夕阳下厮杀的一幕。

    “帝位(羯族石赵)之争如火如荼,此番事态之下……”拓跋秀尽力压制心里的得意,她的表情平淡之极,声音却是充满了诱惑:“郎君非赵人(羯族)亦非晋人(东晋),食无鼎(权),手无樽爵(身份),身无息榻之处犹如飘萍。郎君**何去?”

    春秋之期,诸侯贵族吃饭用的是鼎,吃饭时鼎的数量越多代表身份越尊贵,拥有鼎慢慢成了权力的象征;樽爵是贵族饮酒作乐时使用的特殊器皿,平凡庶民不能用樽爵,因此樽爵变成身份地位的象征。

    现在还没有碗的名称,碗大约出现于隋朝年间,在此之前碗不叫碗而称呼为瓜瓢,瓜瓢一般是瓜果被使用后留下来的壳,有些则是树木刨成的器具,北周时期陶瓷开始出现可以代替瓜瓢的器皿,不过那时能用得起陶瓷的人并不多。

    至于杯,它出现在唐朝时期,这也是陶瓷技术发展成熟之后出现的产物。杯与的发音为“b”同白,白自然是白酒,因此杯在唐朝时期的意思就是酒杯。

    现在是三国之后的东晋十六国时期,自然没有“碗”和“杯”,那么拓跋秀也可以用“瓜瓢”和“盏”,可是以上称呼并不能意喻出她想要表达的意思,因此想要使语气充满诱惑只能用鼎和樽爵最为恰当。

    刘彦似乎没有听出拓跋秀想要表达的意思,事实上他根本不知道鼎和樽爵所代表的“含金量”,只是神情严肃且热切的注视前方的厮杀……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