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消失的乘客


本站公告

    (声明一下,我写的不是灵异,虽然会有灵魂之类的,但和灵异故事不一样)

    说到引起萧秋水兴趣的那件“公交奇谈”,的确是件骇人听闻的怪事。。事件才过去两天,不但全市的人都知道了,连网上都已经出现了几种版本的谣传。

    事情一旦上了网络,就无可避免地会越传越离奇,鸡毛蒜皮的小事都能被渲染成惊天秘闻。狗咬人传**咬狗只能算正常,在网络上传出人咬狮子都不稀奇。何况发生在城的这件事本身就已经很诡异,自然是被传得很离谱。

    有些版本的谣传还可以说是合理想象,有些就纯属瞎编了。比方说,出事的公交车的车牌号就被传得很邪,有说是“14948(要死就死吧)”的,有说后四位数是1748(一起死吧)的。何不在却知道,那辆车的车牌号很普通,普通得说一两次都记不住。其实出事的那辆公交车所属的线路都是个人承包的,在这个小城,能承包得起几辆公交车的可以算是有点财势了,就算弄不到太好的牌号,也不可能会让自家的车上个不吉利的号。

    事情发生在大前天的傍晚,开端就和何不在描写的差不多。当时正是下班时间,那辆公交车载着61名乘客,从郊区开往市里。据事后从乘客家属处了解得知,车在行进中似乎并无异常(事发前有几名乘客正在和家人、朋友通话)。

    但是这辆车并没能开进市里,在某一个路段,它和车上的一名司机、一名售票员(车上没安装无人售票机),以及61名乘客一起消失了。

    63个人整晚没有回家,音讯全无,数十个家庭寝食不安。第二天早上,公交公司的员工、承包公交车的老板,以及一些特别着急的乘客家属,开始沿着公交车路线搜索。由于未满二十四小时,警方不能以失踪立案,所以没有介入。

    上百人在公路沿线搜索了一天,一无所获,没找到那辆车和车上的任何一个人,也没有发生事故的痕迹。奇怪的是,到了傍晚,那辆车却出现在了百里之外的S市。车上没有一个人,空荡荡地停在S市市郊的路边上。两个城市的警方各自派人进行了现场取证后,车被开回了城。

    开车的是城警方派去的一个司机,开过运尸车,横死尸体拉过不少。可是这趟不过是开了辆空车,车开回来后居然腿软得自己下不来了。刚被人拖下车来就吐了一地,浑身衣服都被汗浸透了,当时在场的人都说他这一路上没出事算是命大。

    一般人都以为警察胆子大不信邪,其实干这一行时间长了,都会接触到不少怪事,对这些怪力乱神的事也都能接受。看到这个司机的表现,再加上几个老警察都觉得那辆车挺邪,“有股阴气儿”,大家心里都认为那六十多人恐怕都遇难了。

    随着这一结论得出,更多的谜团摆在了人们面前。

    车上的人究竟是如何遇难的?既然车上有那么重的“阴气”,说明事情肯定是在车上发生的,但车上却没有任何可以证实发生过事件的痕迹。没有血迹,没有挣扎打斗的迹象。六十多人,其中有不少壮年男子,不可能无声无息地一起被人干掉。

    而且不管是在城,还是在S市,目前都没有找到车上任何一个人的遗体。这就让警方为难了,虽然大家都心知肚明,这些人是不大可能有机会生还了,可是警方立案是有规定的,总不能把“阴风阵阵”当成立案依据,那就闹了大笑话了。没有遗体,没有现场,没有证据,不但不能立案,即使立案了,又怎么破这个案子?这不是给自己添堵吗?

    所以城警方对这件事只是以“集体失踪”立案,如果没有其他线索的话,这六十三个人要到四年后才能被判定死亡。失踪案跟命案的追查力度是大有不同的,失踪者的家属们为此非常不满,这两天都堵在公安局门口抗议。

    何不在替三姨看着的复印部在学校门口,那些学生和老师都很八卦,光是听他们路过时的议论就能把这件事的所有细节摸清了。而且何不在还有别的消息渠道,他的初中同学张思国现在是长途客车司机,和出事的那辆公交车正好是同一个老板。古老大委托何不在来协助萧秋水取材,算是找对人了,换上别人不一定能问出什么情报,毕竟这是个挺不吉利、犯忌讳的事儿。

    何不在看看表,也快到接站的时间了,就把店门一锁,到火车站接萧大美女去了。

    走出出站口的萧秋水让人眼前一亮,照片上的她就已经很漂亮了,本人更是风姿绰约。至于举手投足之间表现出来的仪态和气质,更不是照片所能表现出来的。这样的美女在职场上打拼,多多少少都会伴随着些难堪的传闻、或是龌龊的猜想。但萧秋水却几乎没有,不知道是她的侠气折服了别人,还是她的“疯气”震慑了别人。

    何不在举着上一期的杂志,这是他想出的“联络暗号”。萧秋水四处张望了一下,看见拿着杂志的何不在,就向他走了过来,何不在一边接过萧秋水的行李,一边自我介绍:“侠姐你好,我是何不在。”为了这个称呼,何不在还特地请教了一下古老大,怕得罪了偶像。古老大建议他喊“侠姐”,杂志社里的新人一般都这么称呼她。

    萧秋水笑了笑:“你好。听古风说起过你,你的名字很特别,是笔名吗?”

    何不在无奈地说:“和你一样,是真名……”

    萧秋水很理解他这种无奈,在上学时期,她自己也曾经因为名字而遭到同学调侃,很是烦恼过一段时间。可是这又能怪谁呢,父亲给她取名时,温瑞安的小说还没在内地流行,况且她父亲也不看武侠小说。

    何不在给萧秋水找了家安全、干净的旅店。一切安顿好已经下午五点多了,本打算回家吃饭休息,等第二天再带萧秋水去取材。萧秋水却提出当晚就想和当事人见见面。何不在感到有点不理解:“侠姐,咱又不是抢新闻,那么着急干什么?”上期杂志刚出不久,就算取了材写出了东西,也得下月才能发表,何必抢这一晚上时间呢。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