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写得好,未必就当得了好官。.王勃他们那一个文章写得不是很好,可仕途呢?
武则天沉默不语。过了一会儿才说道:“难道写出三篇《马说》的人没有才能吗?”
你想为大臣们求情,但也别想忽悠我。你不是要才能吗?就凭这个少年写出三篇《马说》,就发人深思。不相信,将朝中大臣全部集中起来,都未必能想出明白这样深刻的道理。
吉顼又说道:“陛下,自从陛下发动革命至今。朝中大臣基本上都是大唐的精锐,也是陛下一手亲自任命的。虽然有所失误,可人非圣贤,孰能无错?”
吉顼也不敢说,不是大臣不想说,而是怕你因为这个少年来路不明,最后有可能因为推荐,而受到池鱼之殃。因此,他转移了方向,从另一角度来阐述道理。其实武则天发动的所谓“革命”,也就是杀人,将所有潜在的危险,和反对她的势力全部扫除。现在剩下的大臣,基本上都是对她忠心的大臣,也都是武则天本人允许的。你说这些大臣不好,也等于说你没有眼光。
这句话说得很婉转,实际内容尖锐。
吉顼又说道:“这个少年虽然很聪颖,但处在成长阶段。陛下不闻昔日甘罗年少为相,成年后却泯然于众人矣。”
少年再聪明,也没有甘罗本事大啊。可因为拨苗助长,成年后却没有作为,消失不见了。反而象韩信苏秦他们正因为年青时吃过许多苦,以后发奋图强,却有了更大的作为。也许现在将这个少年带到朝廷,也未必是一件好事。这是从人才的成长角度,劝说武则天的。
“亡羊补牢,未失已晚,现在这个少年并没有出事,立即派人寻找到他就行了。陛下,大臣是陛下的大臣,不能因为一个少年,将满朝大臣斥责成一无是处。纵然将满朝文武加在一起,也没有陛下的英明神武。如果大臣做错了,请陛下指出。现在请陛下给各位大臣一个机会,还有那个少年现在也失踪了,还要等待陛下圣旨,如何处理。”
先拍一个马屁。你是皇帝啊,你最聪明,现在大臣做错了,你将他们改正过来。实际意思是你现在不要讴气了,大臣等着你指示完毕散朝,那个少年逃亡在外,还需要你下旨保护。正事要紧吧。
武则天让他说得气乐了。
吉顼一看武则天笑了起来,乘杆子上树,将她衣服一牵说:“臣请陛下回殿。”
确实这个大臣也是一名酷吏,可周俊臣他们这些酷吏与他是无法相比的。
看到武则天回来了,大臣们才松了一口气。
显然武则天这回也不想在这个问题上纠葛了,反而再次一问三不答,徒自生气。她看着洛阳的司户参军、司法参军事,问道:“你们俩人将前天发生的案情,祥细向朕禀报。”
两个官员一听,脸色一变。连前天都说出来了。因此俩个人老老实实地将事情前后经过说了一遍。
接到报案后,先是衙役赶过去的。但赶到后,不但剩下的一个凶手逃走了,连遇刺的少年也逃走了。两个官员听闻此事后,立即乘马而来,连轿子也没有坐了。
当时还有许多人围着看热闹,并没有散去。因此很容易地将事情的前后问清楚了。并且查出一个死亡的刺客,也就是抓住王画衣服领子的那个大汉,叫沈老四,是洛阳南门外郊区人氏。自小练武,加上品性不好,便成了乡里的一个恶霸,因此还挨过两次官府的处罚,被责打了几十大棍。可每次释放后,并没有悔改。还有一名刺客,也就是被王画击杀的那个,到现在还没有查明身份。逃走的刺客,也就是有可能真正的主使人,同样也没有查出身份。
因为王画英勇的表现,许多百姓议论纷纷,导致有一些怪异之说。也就是吹得没有边没有际,连鬼神都出来了。最主要的原因,当时王画被沈老四揪住衣服领子,逃走的刺客从王画的背后偷袭。可是王画却象背后长了眼睛似的,突然倒在地上,并且将沈老四顺势拽倒,用沈老四做了活盾牌,才躲了过去。
这个原因,昨天也查出来了。因为案发的现场,东面有一家店铺,店铺里摆着一面铜镜,当到了下午时,阳光正好照在铜镜上,使铜镜格外明亮。因此可以稀疏地站在巷子对面,看到巷子里面的投影。估计这个少年就是从铜镜的倒影里看到刺客行刺的。
剩下唯一活着的刺客不知来历,又逃走了。因此他们带着手下,去寻找这个少年。只有从这个少年身上找到线索了。
可发现这个少年也逃跑了。但因为王画这段时间在洛阳的风光,很快就打听到他过去这段时间发生的事情。少年十二岁,当然,现在过了正月,算是十三岁吧。可能因为家境不好,制作漆器谋生。因为漆器的精美,奇珍轩掌柜动了一些邪念。这是这个少年在洛阳第一次与人发生冲突。
虽然这样说对奇珍轩不利,但现在武则天好象什么都知道了,这两个官员也不敢隐瞒。
然后这个少年又开始将制作出来的漆器出售给翰林斋。因为翰林斋与太原王家来往密切,王家的五娘子来到洛阳后,寄住在翰林斋。在这里虽然是王家的产业,但不能明说,这是潜规则,虽然王家指一个世家,唐律只是规定官员不准经商的。有多条律法规定对官员经商的处罚,甚至只要经商叔伯以类的亲戚都不准做官。也是一纸空文,唐朝贵戚达官经商受贿的事,屡禁不绝。有的做得隐秘,有的公开经营。连史书里也多次记载。
但因为是远房子弟经营,就连武则天也不能公开指责王家是商人。这两个官员更不敢说翰林斋是王家的产业了。
他们同样也不敢隐瞒。因此又往下说,但后来王家三郎王束来到洛阳办事,耻笑了这个少年写的文章。这个少年同样也不是善主,当场给予反击,这就是那首〈梦游天姥山〉的来历。
这也是少年在洛阳第二次结仇。
但为什么王束会讽刺这个少年。两位官员继续追查下去,也找到原因。因为喜欢这个年制作的漆器,而且这个少年精通音乐,还指教过王家五娘子。因此王家五娘子与这个少年来往过一两回。这让王束造成了误会,以为少年是勾引自己的妹妹,所以才发生了那天的事情。
其实这是暗中为王束辨护,虽然出言相讽了王画,但也情有可原。为了保护自己的妹妹,难免言语会过份一点。不这样说不行啊,现在王家还有官员坐在身边呢,更不要说与王家有姻缘或者亲戚关系的官员,那就更多了。
两个官员说话极为小心,也站在“公正”的立场说了,这确实是一件误会,否则那天王画都不会给予那样激烈的反击了。
他们还想说,这件案子不可能是王束做的。毕竟他出自名门世家,可看到武则天听了这个案件后,脸色又变得苍白起来,不敢提了。两个人嗫嚅道:“大概经过就是这样的。具体情况还要等到找到这个少年,以及这个少年收留的四个地痞才知道。”
“地痞?都参军,你还有一件事没有向神皇禀报,这四个人是地痞不错,可遇到这个少年后,有什么变化?”许久没有插言的张易之突然说道。
这时候所有大臣恍然大悟,这件事是张氏兄弟向武则天透露的。
一看到张易之插言,这个都参军额头上掉下汗来,他连忙说道:“陛下,臣该死,忘记禀报另外一件事。这四个地痞本来是西市附近的小混混。可在遇到这个少年后,改变了许多。连他们的家人都感到幸庆。”
说完后,还看了一下张易之,看他满不满意。这一掉过来说就是两回事了。如果按照前一种说法,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那么有可能王画的品性也就那么回事了。但后面这一说法,那将王画拨高了许多高度。这就与点拨周处的江南名士陆机陆云二兄弟的行为十分相似,是一件美德。
都参军现在才真觉得这件案子让他窝囊,无论是太原王家,还是张氏兄弟,都不是他一个小参军能够得罪得起的。
还没有等他继续往下想法,听到“当啷”一声碎响。
武则天已经将桌案上的茶杯扔了下去。她痛心疾首地说:“一个才十二岁的小孩子,因为家贫,孤苦伶仃地跑到洛阳前来谋生。现在为了一点小钱,居然让人逼得喊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想做一名隐士了,真的很出息啊。”
许多大臣听了直皱眉头,如果按照武则天的说法,那个翰林斋与奇珍轩将会倒大霉了,有可能都牵连到王郑两大家族。这个罪恶太大了,居然为了一些钱财,迫害一个十二岁的孩子。
就是王郑两大家族最后能置身事外,名声也变得臭不可闻。
PS:关于有大大索要参考文物的图片。虽然我用的是实体资料书,不过相信在网上同样也能搜到。但为了想在字数不减少的情况下,呆在新书榜上时间长一点。下了新书榜发上去吧,还会做一些简短的介绍。新的一周开始了。我相信我有真正的铁杆朋友。有,请朋友们支持我冲榜吧。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