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军仪式进入第二阶段,奏唱军歌。张謇命令:“唱《定武军进行曲》!”
张謇开始在主席台上打起节拍,士兵显然都是受过训练的,在张謇的指挥下,嘹亮的歌声弥漫在操场上,响彻在天空中!
“向前向前向前!
我们的队伍向太阳,
脚踏着祖国的大地,
背负着人民的希望,
我们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
我们是工农的子弟,
我们是人民的武装,
从无畏惧,绝不屈服,英勇战斗,
直到把反动派消灭干净,
定武军的旗帜高高飘扬。
听!风在呼啸军号响,
听!战士歌声多嘹亮!
战士们整齐步伐奔向浴血的战场,
战士们整齐步伐奔赴祖国的边疆,
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
向最后的胜利,向祖国的富强!”
豪迈、威武、奔放的歌声感染着在场的每一个人。李鸿章感到热血沸腾,有一种兴奋得要窒息的感觉,他激动地对盛宣怀说:“这首歌词曲浑然一体,如大江洪流,磅礴大气,尽显我大清军队一往无前、无坚不摧的战斗精神,塑造了我大清男儿的英雄形象。这是一首好歌啊!”
盛宣怀连忙说:“是啊,每一次听到这首歌,宣怀都难以抑制心中的激动。”
李鸿章问:“这首歌是何人谱写?”
盛宣怀回答:“是徐志摩所作。”
“又是他?”李鸿章的目光不觉看向了站在主席台一侧的林海,这个年轻的商人穿上军服以后,俨然有一种万军统帅的气魄,这种气魄他只在自己的老师曾国藩身上看到过,甚至连他自己都没有。
“这个徐志摩能文能武,是个难得的人才。杏荪,当初你把他推到湖广那边去,是看走眼了啊。”
“是。是宣怀之过。”盛宣怀虚心承认,说道:“不过据我所知,徐志摩在湖广的几个企业运转得都很好,并不需要由他亲自统管,他这几个月也很少去湖广。而在天津,他已有一家报纸,又筹备办学堂,现在还成了定武军统领,短期内不会离开这里。宣怀愿意想办法让他长驻天津,为中堂所用。”
李鸿章说:“荒唐,徐志摩是皇上器重的人,我还能和皇上争抢人才?”
盛宣怀笑道:“中堂,为皇上所用和为中堂所用,其实并不矛盾。徐志摩在天津办洋务,是为天津出力,为中堂出力,又岂非是为国家,为皇上出力?只要用这个人时,不与皇上的意愿相冲突,那就没有问题。”
“嗯,这样说也说得通……”李鸿章抚了抚胡须:“杏荪,你有什么办法令徐志摩长留于天津?”
“办法总是有的,目前只想到一个,只是不知道当说不当说。”盛宣怀看起来有些犹豫。
李鸿章瞪了他一眼:“你还和我来这一套?说吧。”
盛宣怀忐忑地说:“中堂,宣怀与徐志摩接触颇多,对此人颇有了解。此人不缺钱,对权势也看的很淡,用常规手段是无法笼络的。但此人是家欣小姐的知己,所以宣怀就想,若是家欣小姐能回到天津来,并且亲自请他……”
盛宣怀点到为止,涉及到皇家的事情他可不敢往深里说。李鸿章端起茶杯,缓缓递到口边,在这个过程中,他一直在思考着盛宣怀的话。
“缓一缓,还是缓一缓吧……”
盛宣怀心中微微叹了一口气,心想:中堂大人老了。如今中日已是剑拔弩张,一旦开战,正是徐志摩这样的带兵之人飞黄腾达之时,虽然以中堂的实力,到那时未必就不能拉拢此人,但雪中送炭和锦上添花的效果是不一样的。
李鸿章盛宣怀正在小声谈论时,《定武军进行曲》已经演唱完毕,成军仪式进入第三个阶段:宣读命令。
林海走到李鸿章身前:“中堂,可以宣读圣旨了。”
李鸿章点了点头,从怀中取出一个小巧的长方形锦盒,那锦盒是顶盖的,有两个象牙制成的插扣。李鸿章取下插扣,打开锦盒,只见红绸制成的内盒中静静躺着一卷绸册。
取出绸册,李鸿章走到主席台前端。双手将绸册牵开,这是一卷五彩龙边绸册,是一种规格很高的圣旨。”
李鸿章朗声宣读了圣旨。
很多电视剧里,圣旨都是由太监宣读的,其实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圣旨就是一份文书,谁都能宣读。
封建社会由皇帝下达的文书主要由两种,一是圣旨,二是诏书。诏书就相当于公告,是让老百姓看的,而圣旨一般是正对一个人或者一个群体下达的命令。一般情况下,诏书通常是半文半白的,而圣旨就是之乎者也,要很高的文化才能看懂。
林海当然听不懂圣旨的每一句话,不过大致还是能了解其中的涵义,大意是说我国要显示一下武力,所以要成立新军,你们要好好训练,多拿小红花。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
令林海比较惊奇的是:李鸿章年龄不小,中气却很足。
李鸿章读完圣旨以后,对林海说:“徐将军,接旨吧。”
林海、袁世凯、张謇三人一起上前,三人一起作了一个单膝跪倒的姿势,只不过林海耍了一个滑头,他那条腿根本就没跪在地上。林海代表定武军双手接过圣旨,三个人站起来,林海将圣旨转递给身后的张謇。
“徐将军,授旗吧?”李鸿章说。
“好。”
李鸿章向三个穿着旧式军服的清兵招了招手,三个清兵走了过来。李鸿章打开位于中间的清兵捧的锦盒,从其中取出一面折叠得整整齐齐的旗帜,并将这巨大的面旗帜展开。
李鸿章和林海各牵着军旗的一角,向全军展示了军旗的全貌。这是一面红色的军旗,红旗中心有一个黄圈,黄泉中是一条张牙舞爪的巨龙。
随后,袁世凯走上前,替代李鸿章牵住了旗角,李鸿章回到了座位上。
位于右上角的方阵中走出八名士兵,这八个人高矮胖瘦几乎一般无二。八个人走上主席台,从林海和袁世凯的手中接过军旗,回到操场上,八人牵着旗的四角和两条边沿,迈着正步走向主席台左侧的旗杆。
随着升降绳的拉动,定武军的军旗缓缓升起,旗帜在风中飘动,那巨龙随着旗帜舞动起来,好像活了一般。
庄重、严肃的氛围笼罩着整个操场。在五千余人的瞩目中,军旗终于升到了旗杆的顶端。
由李鸿章开始,主席台上,热烈的掌声响了起来。
至此,定武军才算是真正成立了。
此后,李鸿章、林海等人又观看了定远军的队列训练。定远军的状态非常好,每一个士兵都像有使不完的力气一样,李鸿章林海等人赶到非常满意。
11点左右,李鸿章与北洋的一群官员离开了小站练兵场。林海即令军中主要军官召开一个简短的军事会议。
定武军会议厅很宽敞,二十几个高级军官文职分成两派坐在长方形会议桌两侧,左首位第一个是袁世凯,第二个是史克纳,右首位第一个是张謇,其他人没有固定的位置。
林海走进会议厅时,刷的一声,所有人起立。林海面无表情的走到自己的位置,也就是相当于电视剧里国党开会时蒋委员长坐的位置。
林海将军帽取下来放在桌面上,对众人说:“今天开这个会,是想谈一谈我军的训练日程安排。几天前我和参谋长谈过这个事情,参谋长的计划是用半年进行身体训练和军纪训练,然后才能接触枪械,最后是战术训练,从成军到初步具备战斗力需要两年的时间,诸位对这个计划有什么看法,请畅所欲言。”
这些军官都是很能察言观色的,听了林海的口气,就知道他可能对史克纳的计划不是百分百的满意,可是如果自己反对史克纳的计划,也是得罪人的事情,所以都缄默不语。
林海看向袁世凯,说道:“副统领是什么意见?”
袁世凯说:“参谋长的训练计划是按照德国陆军的新军训练计划安排的,对德国士兵来说,2年是很科学的训练周期,但我们大清的士兵更能吃苦耐劳,所以我认为训练周期可以适当缩短一点。”
众人心中赞叹:副统领果然了得,两边不得罪。
林海问:“副统领认为训练周期应该定为多久才合适?”
袁世凯感到头大,说道:“这个……大约一年半吧。”
“一年半?”林海笑了一下,又问:“诸位还有什么看法,都说说。”
其他人纷纷表示副统领所言极是。
林海说:“我的意见也是周期要缩短,但不是一年半,要更短。我的计划可能很不科学,但我有我的理由。”
“诸位知道,日本垂涎于朝鲜,其狼子野心非一年半载,今又逢朝鲜‘东学党’作乱,日本一定会借平乱为理由,进军朝鲜,中日必然开战。到那个时候,无论我们定武军是否已经练好,作为一支现代化的新式军队,不被遣往前线作战是绝无可能的。如果我们的士兵连枪都没摸过,则作战失利的可能性很大,那么在座的诸位全部难逃责任。”
“我徐志摩打开天窗说亮话吧,大家当兵,除了报效国家,也希望光宗耀祖,把官当得大大的。打赢了日本人,于公于私都是好事一桩,如果打不赢,诸位这辈子的前途就算玩完了,所以我要求定武军要在最短的期限内具备战斗力,这个战斗力不需要像德国陆军那么强大,但一定要能够打败日本人。”
辜鸿铭一直在对史克纳作翻译,史克纳明白了林海的话,向辜鸿铭说了几句。辜鸿铭点了点头,对林海说:“统领,参谋长问你,最短的期限是多长的时间?”
“半年。”林海回答:“今年9月15日以前,定武军必须训练出来。”
1894年9月15日,在历史上是平壤之战爆发的时间,也是中日甲午战争全面爆发的标志。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