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暗流涌动


本站公告

    北京紫京城,虽然夜是半夜时分,但南书房的灯火依然通明,宫里的太监宫女知道这一定是皇帝还在批奏各地的奏折,康熙这段时间经常批阅奏章直到深夜,连皇后那里都很少去了。.

    南书房内,康熙将之前批过的折子放到一边,见案前还有两份奏章,便顺手拿起上面的一份折子看了起来,折子是工部尚书陈铣上的,里面说的事让康熙很恼火也很无奈。

    太和殿因去年的地震塌坍了一角,当时康熙便下诏给工部,让他们即刻修复。陈铣便派了工部侍郎徐倬去户部要银子,准备动工修复太和殿。哪知徐倬去了之后银子没要到,还遭到户部尚书邱进的一番白眼,说户部眼下是库中无银,工部想讨皇帝的欢心就自个去找银子,反正户部是一毛不拔的。这可把陈铣气坏了,什么叫我工部想讨皇帝的欢心?你户部管着全天下的税赋,怎么可能没这点修复银子。。。一气之下就上了折子,告邱进个抗旨不遵。

    邱进说的是实话,户部真没银子了,南边的三藩每天都要吃掉朝庭三分之二的税赋,这剩下的三分之一不仅要支付文武官员的俸禄,还要拔给受灾的一些府县,再加上还有一大帮子王公权贵要养,你说这户部的帐上还能有银子吗?!康熙不是不知道自己的国库空虚,不过他万万没想到竟然会穷到连给太和殿小小修复一下的银子都拿不出来。一想到让自己这个皇帝做得毫无滋味的就是吴三桂,尚可喜、耿精忠这三个藩镇,康熙就恨得不行,三藩一定要撤!坚决要辙!不撤我就不姓爱新觉罗。。。。。。。。。。。。。

    将陈铣的折子丢到一边,康熙拿起另一份看时,不禁一怔,原来竟是帝师陈庭敬的折子。

    陈陈廷敬原名陈敬,生于明崇祯十一年,山西阳城县中道庄人。陈氏以诗书、耕读传家,家风淳朴,家教甚严。陈廷敬从小受到良好教育。顺治十五年,陈廷敬科举中进士,同科进士中有两个陈敬,顺治帝为阳城人陈敬改为陈廷敬。陈廷敬以其学识、人品成为康熙皇帝的老师。陈廷敬提倡廉政,选拔人才,重视教育,提高从政官员素质,考察德政,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倡导节俭民风,豁免钱粮赋税和严惩贪官污吏,用经济手段治理经济犯罪等一系列有效意见为康熙亲政后政权的稳固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康熙设计扳倒敖拜后,亲自任命陈庭敬巡抚山西,一则是对自己老师的恩宠,另一则用意却是对地方督抚的换血考虑。不过不论康熙的初发点是什么,无疑对陈庭敬恩宠与期望都是非常高的。

    陈庭敬出任山西巡抚已经三年,康熙对其非常挂念,眼下见到老师的折子,不由很是兴奋,见字如见人,真是有久别重逢之感,急忙细看起陈庭节的奏子。

    “臣蒙陛下厚爱,巡抚山西,为任以来,安民劝业,鼓励农商,缉盗捕犯,不敢掉以轻心,有一日安乐,恐有负君臣相识,陛下信任。近听闻朝庭欲行汉文之法,削藩强国,陛下心意,天下无人不知。然臣以为攘外必先安内,三藩据西南之地,虽只数省,但经二十年治理,财政充沛,军力尤盛。三藩跋扈,必不甘俯首称臣,移出驻地,事必武力相拒。

    因此欲靖三藩,必先聚财,如无财饷,不可轻言削藩,兵事一起,朝庭必四处为难,难以接济。臣以外柔内劲,蓄而后发八字奉予陛下,吾主乃天下圣君,当自有明断。

    看完陈庭敬的折子,康熙长叹一声:“还是我师知朕!”想到陈庭敬折子上让自己保持忍耐,不要急于一时,又心生感慨:老师如果知道朕现在心境,不知作何感想?朕不是不想忍耐几年再削藩,可是现在国库连修复太和殿的银子都没有,这让朕岂能安心坐等!三藩像蚂蝗一般吸尽我大清国力,朕若再不动手,恐怕这江山都要不稳。可是朕若现在动手,国库却又没银子支撑这场战事,老师,你到底教教朕到底该如何做呢?是隐忍不发还是长痛不如短痛,快刀斩乱麻呢。。。

    康熙的贴身太监,乾清宫的首领太监穆有光见皇帝一直坐在御桌旁,拿着手上的折子一动不动,一时气愤一时却又愁眉苦脸,不知道什么事让皇帝如此苦恼,生怕自己出声会惹得皇帝不高兴,不过想到图海刚才赏给自己的金锭分量不轻,这才小心翼翼的上前禀报道:

    “启禀皇上,九门提督图海大人有事请奏!”

    图海?什么事这么晚了还来见朕?康熙皱了皱眉:““让他进来吧。”

    “喳,奴才这就去宣。”穆有光见康熙没有发自己的火,而是宣见图海,忙应了一声就出去通传。

    九门提督图海正值壮年,走起路来铿锵有力,脚落在地面的声音隔老远都能听见,跟在穆有光的后面就那么大咧咧的进了南书房。

    人还没进来康熙就听到图海的脚步声,不过却没有生气,相反而还有些欣慰:满朝文武就属这图海真性子。。。

    见图海已经进来,康熙将陈庭敬的折子放下,问道“图海,你找朕有事吗?”

    图海跪下磕了三个响头,才开口说话:“皇上,臣有要事禀报!”

    “什么事,快说给朕听!”康熙知道图海半夜求见肯定是有十分紧要之事,不由问道。

    “回皇上话,据臣属下侦知,归义伯府中近日经常有一些不知来历的人出入,行事鬼鬼崇崇,臣听到这个消息,也感到有些奇怪。归义伯是前明降将,十几年来住在京城一直安分守己,现在府中却突然来了这么些个人,臣担心归义伯有不臣之心,便命人暗中监视。结果发现从归义伯府中出来的这些人也去了另外一个地方。”说到这里,图海顿了一下抬头看了看康熙。

    图海嘴中的归义伯指的是前明降将周全斌,投降清庭后被顺治授予“归义伯”一爵,其一家老小都住在京城。

    “你图海怎么现在讲话也顾忌了,这些人去了什么地方?快些说给朕听!不要跟朕绕什么圈子。“康熙见图海话说一半,有些不快。

    图海见康熙动怒,忙道:“臣不敢!臣这就说,这些人从归义伯府出来后又去了和硕额驸在东直门的宅子,臣怕。。。。。“和硕额驸便是吴应熊,不管怎么说吴应熊都是康熙的姑父,没有真凭实据图海可不敢随便就下定论。图海说到这小心的看了一眼康熙,见康熙脸上不变,这才接着道:“因之前明相有过吩咐,所以臣见这些人去了和硕额府,便倍加留意这些人的去向。派人跟踪他们之后才发现,这些人大多是从通州进的京,而且与乱党有关。”

    “乱党?都是些什么人,你可查明白了?”康熙很想知道这些来历不明的人是些什么人,对于周全斌和吴应熊倒没怎么放在心上。

    “回皇上话,臣派人在通州查了几天,才得到些确切消息。这些人是一个叫杨起隆的人派到京城中来的,这个杨起隆在北直隶很多地方广开香堂,结交了绿林土匪和对朝庭心怀不满的人,自称是前明朱三太子,妄言其天命所归,要反清复明。臣认为这个杨起隆派人进京与归义伯、和硕额驸勾结,是想在京师起事!因此臣这才深夜求见皇上,请皇上决断!”

    康熙听完图海的汇报,冷笑一声:“这些跳梁小丑,朕不去找他们,他们倒想来找朕了!图海,朕让你马上带兵到通州,将这个自称朱三太子的杨起隆捉拿归案!“想了一下又道:“吴应熊和周全斌暂时不要去动他们,朕倒想看看他们能玩出什么花样来!。。。。。对了,押送那个天地会反贼胡青华的人马应该也快到通州了,朕让侍卫副总管多隆随你一起去,他们到了就让多隆将他们送回京城。“

    吴六奇之死和左副都史魏象升弹劾关于山东巡抚刘芳躅勾结天地会反贼,暗通吴六奇欲谋不轨的事情让康熙也是非常震惊,所以对于这件事的唯一人证胡青华就有些上心。

    “喳!臣这就带人去通州,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图海见康熙下了旨意,忙领命三呼万岁而去。

    康熙见图海已经出去,今天的折子都已批完,也有些困了,便对伺候在一边的穆有光道:“有光,皇后那边今天谁当值?“

    呆在一边的穆有光正悄悄的摸着图海给他的那块金锭,寻思着有没有三两重,听到康熙问话,连忙双手一拢,小心的回道:“回万岁爷,今儿个坤宁宫当值的是四喜儿,万岁爷是想去皇后那边吗?奴才这就给万岁爷通传去。”

    康熙想到皇后赫舍里的身体不太好,这段时间自己忙于政事,有些冷落了皇后,便对穆有光点点头:“嗯,你这就去通传吧。”

    “奴才领旨!”穆有光作了辑立即前去坤宁宫通传,皇上今天要到皇后那,他这做奴才的心里也高兴。

    。。。。。。。。。。。。。。。。。。。。。。。。。。。。。。。。。。。。。。。。。。。。。。。。。。。。。。。。。。。。。。。。。。。。

    胡青华赶往通州的时候,心里只想早点摆脱天地会的追杀,却不知道在前面的通州,已经有人准备了天罗地网在等待他。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