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五代帝王


本站公告

    一百零五年前,前王朝昏庸**,搞得民不聊生。。c

    大秦开国皇帝秦龙本是前朝一位都指挥使,在如今大秦十三省中最偏远的川南省拉杆起义。

    秦龙凭借着自身的实力和手底下无数的优秀将领,经历十一年的艰难征战,才一统中州,建立大秦王朝,国号‘武德’,史称龙帝。

    龙帝登基封帝是已近花甲之年,其后,在位十年,便把皇位传给自己的大儿子秦序文。

    龙帝退位后,便不知去向,民间传闻他退隐山野做了世外隐士,不知是真是假?

    ……

    秦序文,号文帝,国号‘永顺’。

    文帝是大秦历史上争议颇大的一位帝王,他生于乱世,陪同父亲打下万里江山,立有不世之功,也创造了秦初盛世。

    但,文帝并非他的名号那般儒雅,他好大喜功,多疑好杀,为了巩固江山,手上沾满了鲜血。

    永顺五年,文帝便开始了扩张疆土,他一生共发动了四次北争南侵。

    永顺二十年,在第四次北争时,病逝于樟木县,在位二十年,终年五十五岁岁,被后人称为‘马上皇帝’。

    ……

    大秦第三位皇帝成宗秦阎基,乃文帝长子,出生之时正是秦龙建立王朝之时,登基时三十岁,国号‘万基’。

    成宗秦阎基好女色,即位之后他曾经让各地官员每年收罗美女送入皇宫,地方官员为了讨好成宗,都变本加厉地下达任务,一度给百姓造成了很大的负担。

    宫中佳丽曾一度达到五千余人,实乃恐怖。

    秦阎基也被百姓们称为‘美女天子’,在位八年就染上不明之症,撒手人寰,终年三十八岁,他对大秦基业没有丝毫贡献。

    唯一的贡献就是留下来一大推的子女,成宗秦阎基有九个儿子,三十几个女儿。长子才十二岁,幼子刚刚出生半月。

    正因如此,才造就了‘永昌之变’。

    在皇太后和四位辅佐大臣的帮助下,文帝秦序文第三个儿子,成宗秦阎基的弟弟,明王秦天成为大秦第四位皇帝。

    …….

    秦天登基,号元宗,国号‘永昌’。

    元宗秦天此人,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

    年轻时被父亲文帝厌恶,说他作为皇子太过严谨,不懂得享受帝王之家的生活,秦天不悦,离开京城,在中州游历四年。

    其后,虽被推上皇位,但,皇权实际却掌握在皇太后和三位辅佐大臣手中。

    于是,元宗绞尽脑汁想夺权自立。

    机会终于来了,永昌五年,当时只是户部侍郎的李卫,暗中发生有不少大臣参与私贩官盐一事,赶紧把此事禀报元宗,元宗令李卫暗中调查。

    李卫随藤摸瓜,发现过半官员牵涉其中,而,所有的矛头直指两位位高权重的辅佐大臣。

    元宗并未借此大开杀戒,反而把两位辅佐大臣叫到御书房中密谈。

    一夜密谈之后,第二日早朝两位辅佐大臣以年迈体弱为由请辞,元宗嘉奖一番让两位老臣告老回乡。

    夺回实权之后,元宗秦天改国号‘天顺’,任用了李卫等贤臣,先后平定了泗水,九漕之乱。

    他释放了从‘永昌’时就开始被囚禁的‘基庶人’(成宗帝的几个儿子)。

    永昌十九年正月,元宗病逝,在位二十四年,更加稳固了大秦的基业,终年五十岁,留下一子,便是当今天子秦萧宗。

    当今天子萧宗秦仲,二十八岁登基至今,国号‘宣武’,宣武十八年,大秦建朝八十年,正是杨朔出生之时,而,今年是宣武三十二年。

    从‘武德’到宣武三十二年,大秦王朝已经历了九十四载。

    ……

    ……

    不知为何秦家后人的寿命都很短,没有一人活过六十岁。

    太子秦元明如果没有替他老子秦萧宗挡那一箭,此刻,秦萧宗早已见了阎王,而,秦元明也早就成为大秦第六位皇帝。

    民间流传这样一种说法:正因为太子挡箭,给秦萧宗续了命,而,太子自己却活不长了。

    不知老皇帝心底是不是也是如此想的,他一直没有改立太子的念头,仿佛这是对自己儿子一种精神上的补偿。

    ……

    ……

    对方这个身份亮的太大太大。

    杨朔感觉自己有点接不住。

    皇太孙竟孤单影只的出现在洋河之上,为何?

    就算是微服私访,也不是这个访法,身边连一个侍卫都不带。

    再则,

    杨朔觉得眼前这位皇太孙如此求贤若渴,不见得是什么好事。

    老皇帝六十高寿了,总有一天是要嗝屁的,太子身体不好,是全天下人都知道的。听说,二皇子秦元庆年轻有为,继承先辈的血脉,勇猛的很。

    而且,还有一个人也不容忽视,当今天子的弟弟,川南王秦书霸。

    这位川南王今年才四十几岁,手握重兵,做了几十年的王爷,没准什么时候想当一当皇帝。

    冷血父亲和川南王之间的关系,始终是杨朔一个解不开的心结。万一将来川南王造反的话,杨家上下岂不是会落到万劫不复的地步?

    不会,不会,杨一清绝对不可能犯这种低级错误,好端端的巨商不当,干嘛要跟着去造反?

    杨朔挥去心中的猜忌,觉得自己是想多了。

    大秦王朝数年后的事情,谁能说的清楚,

    但是,将来老皇帝真的嗝屁了,这皇位由谁坐?还是一个悬疑。

    虽也想借助一点点势力,对抗恐怖的父亲,但,和皇族扯上亲密的关系,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杨朔很是犹豫,对方明显有招揽之心,至于答不答应…他还要细细考虑一番。

    也不能老这样坐着,不知者不罪,既然知道了,总要反应一下,杨朔想了想,才惶恐起身,朝青袍青年躬身一礼道:“草民拜见殿下。”

    其他人得知秦九玄的身份,只会惶恐不安,杨朔倒好,想了片刻才反应一下。

    秦九玄迟疑了一下,他在这少年眼中并未看见过多的惊色和敬色:“杨兄是不是在怀疑我的身份?”

    杨朔正色道:“草民不敢,只是不解殿下为何独自出来,殿下只怕不仅仅是为了尝尝鱼王的味道吧?”

    秦九玄摇摇头,温和笑道:“你错了,我这次出来的确是为了青蛟鱼王,民间流传,青蛟鱼王的鱼泡能治肺咳,我这次出来就是为了这鱼泡。”

    杨朔小心翼翼地打量着这位陌生地皇太孙,这才想起,割鱼的时候,对方的确从鱼腹里面取了什么,小心用锦布包好,当时,他也没有在意,原来是鱼泡。

    (第二章,十点传,在写,写得慢,慢慢想。)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