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月亮公子


本站公告

    从京城到燕城,

    书信来往需一个月的时间。

    这六年来,

    杨朔和易铃儿来往书信数十封。

    每隔一段时间,易铃儿便要求杨朔出对子考考自己。

    丫头一开始是心高气傲,不肯认输,便到京城书院向才子们求解。

    杨朔搬用的诗句诗词,都是前世古代名家呕心之作,岂是一般才子能对上的?

    再说,两个世界人文地理截然不同。比如,‘西塞山前白鹭飞’中的西塞山在何处,无人知道。

    他人对不出,杨朔自己也对不出,

    书本上学过的唐诗,宋词,他只记得上半句,或者下半句,有些干脆只记得内容,连题名和作者是谁都忘记了。

    他只好瞎编乱造。

    ‘西塞山前白鹭飞,东村河边爬乌龟。’

    可是,

    他越是这样‘高深莫测’,越是被易铃儿误解。

    ……

    ……

    “铃儿妹妹,擦擦你的口水,小心打湿了桌子。”

    女子的嬉笑声,让易铃儿一惊,她回头一看,这才发现李若水和闫芊不知为何已经来到自己身后。

    见自己陶醉的样子被姐妹撞见,易铃儿脸上飞起一片红霞,赶紧把手中的书信往身后一藏:“你们…你们什么时候进来的?”

    “藏什么藏?我们都看完了,信上又没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李若水笑道。

    “你们…你们…”

    “好了,铃儿妹妹,我看不如,你让他来京城游玩一趟,让我们姐妹见一见这位杨才子,也好一解某人的相思之苦。”李若水呵呵笑道。自己这位小妹的心思,早已不是什么秘密。

    这些年,京城多少风流才子,豪门公子对她表示出爱慕之心,甚至还有不少王公贵族上门说媒,都被易铃儿挡了回去。

    有些事儿,易铃儿何尝没有考虑过,但,一个姑娘家总不能先表白自己的心意吧?

    在她心中,以杨朔的才学考取功名,是轻而易举之事,身为庶子的他,在杨府没有出头的日子。

    可是,

    杨朔既不学武,又不考取功名,让易铃儿十分费解。他今年已经十四了,他将来到底想做什么?再说,他比自己小了两岁,纵然爷爷疼爱自己,将来要爷爷答应此事,他必然要有所建树。

    这两年,杨朔写在信中的诗句,易铃儿都是以‘月亮公子’的名义发布出去。

    为难才子们,帮杨朔炫耀一番才学。

    这样,

    京城的才子们才知道作出一句句举世之作的人,不是易铃儿,而是这位神秘的‘月亮公子’。

    月亮公子还未到京城,名气却震惊京城文坛。

    这些都是易铃儿使的小心眼,给杨朔提前挣了一个好名声。

    其后,一首‘卧春’,更被才子们广为流传,当然,易铃儿才女的身份起了关键性的作用。

    京城‘儒香书院’甚至把这首‘卧春’裱了起来,和历代文豪的诗句悬挂在一起。

    善良的才子们不会把诗和骂人联系到一起,再说,这首‘卧春’不用陕西话读,就没有那种味道了。

    以至于杨朔后来踏入‘儒香书院’的时候,都不敢把这诗真正的含义告诉书院的大学士知道,怕被才子们的唾液星子淹死。

    ……

    ……

    “小姐,小姐。”一名丫鬟脸带喜色,急冲冲地跑了进来。“小姐快…快…有一位年轻的公子拜访,从燕城来的,姓杨,现在正在大厅用茶。”

    燕城?姓杨?

    三位千金大小姐一愣,脑中同时想到了一个人。

    书信是半个月前寄来的,半个月时间,足以从燕城赶到京城。

    “真是心有灵犀一点通,说来就来。”

    “快!翠儿,帮你家小姐梳洗一下,闫芊,你也不要闲着,过来帮忙。”

    “小翠,把我那件新衣裳那出来。”

    “不要用玉簪,太俗,用木簪。”

    一时间,

    闺房中的几个丫头都兴奋地慌乱起来。

    ……

    易府古色古香的大厅中,

    一身穿白袍锦袍,目如星辰,风度翩翩的公子端坐在椅上,不时用修长白锡的手指整理一下仪容,不时伸长脖子望望门外。

    而,在这位公子身旁的茶几上,摆放着一个精致的盒子,盒子用正方形的红绸锦布包裹着,从四角缝隙处可以看见,盒子是用精细的紫檀木雕刻而成,不知盒子中装着什么贵重之物,仅仅是这盒子也值数百两银子。

    年轻公子端坐了一会儿,喝了几口香茶,却还不见相见之人,有些按耐不住,便站起身来,欣赏起墙壁上的字画。

    “杨公子远道而来,铃儿怠慢了。”

    盈盈之声传来,年轻公子脸色一喜,转身过来,只见,一位身穿紫纱衣裙,上身套着一件绣花小甲,头戴红木簪,香发垂肩的婀娜女子,走进厅内朝自己欠身一礼道。

    来人正是精心打扮一番的易铃儿,而李若水,闫芊和一群丫鬟们,此刻,正躲在大厅窗外偷看着。

    “啊!怎么…是你?”

    当年轻公子转身过来的时候,一丝失望的神色浮现在易铃儿的脸上。

    来人自然不是杨朔,而是对易家千金朝思暮想的杨家四少爷,杨天宇。

    杨天宇被女子绝世的容颜震住了,愣了片刻,才回过神来,拱手一礼,笑道:“铃儿妹妹,多年不见,别来无恙啊?”

    易铃儿毕竟是大家闺秀,瞬间收起失落的神色,转而客气道:“原来是天宇哥,多年不见,差一点没有认出来。”

    杨天宇一笑:“我也差一点没有认出铃儿妹妹。”

    两人坐下一番闲聊之后,

    易铃儿才知道,这一次杨天宇是奉了父亲之命,来京城打理大商号的分号,会在京城待很长时间。

    她本想从杨天宇口中问一问杨朔的近况,但,心想两兄弟之间的关系,就不敢开口问。

    这些年,姑娘大了,心思细密,杨天宇此行的目的,她自然也看出来了。

    特别是看见杨天宇所带的紫檀木盒中,那支价值万金的玄冰紫金簪的时,她便肯定眼前这位杨府四少爷来京城的目的不是管理分号,而是为了她。

    京城之中,王孙贵族,豪门公子多如牛毛,谁不知易府的千金,爱才不爱金,杨天宇此举,就像地方土财主的儿子,让易铃儿颇感不快。

    可是,杨家和易家乃世代之交,易铃儿也不敢有失礼节,应付杨天宇的同时,却心猿意马:不知他此刻在做什么?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