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半仙


本站公告

    中国有句古话叫“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之所以会被人们沿用至今,正是因为它的神奇。

    而我现在就又一次应验了这句话的神奇——邻桌两个中年男子开始扯到我感兴趣的话题了。

    男子甲说:“老兄,上次我做的那个梦还记得不?前些天我找胡半仙解过了,你别说,还真灵!”

    男子乙说:“哦?胡半仙怎么说?”

    男子甲说:“他说睡姿不正、入梦虚浮;四更梦蟾蜍,主凶;有碎石,主疾病;有水,主疾生肤外;有雷声隐隐,主疾发于五七日之后。果然如他所言,昨天我发了一身疱子,幸亏发现得早,不然治起来还真麻烦。”

    男子乙笑道:“凭你这不知死活的生活习惯,要不是有人提醒,疱子长在脸上都不知道。怎么样,谢过人家胡半仙没有?”

    男子甲说:“那当然!锦旗、牌匾,哪一样少的了?要我说呀,胡半仙就是一活神仙,护佑咱们丽水一方百姓!”

    我听得心中暗笑。说什么胡半仙有仙法,能趋福避祸、预知吉凶,那我是半点不信。其实他很有可能是个中医高手,会通过“望”人的气色判断一些疾病。不过这并不重要,我看重他的最主要原因是:像他这样自命半仙的算命先生,极有可能懂得传说中的一门技术——风水秘术。

    所谓风水,并不像人们想象中的那样,是算命先生骗人的把戏。郭璞《葬经》中有云:“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也是一种“灵气”的表现。古人选宅择穴,都讲究一个风水:生宅风水好,能使做官的平步青云,经商的日进斗金;阴穴风水好,则能保尸体永存,荫福子孙后代。所以我希望能通过风水学,找到赵怀礼墓的下一条线索,哪怕希望依旧渺茫。

    “请教两位大哥,不知道要怎么找到胡半仙?”我饭也没心思吃下去了,直接走到邻桌搭话。

    “看小兄弟是外地人吧,怎么也知道胡半仙的名字?”男子甲饶有兴趣地发问。

    “哦,我是从温州来的,听一个丽水朋友提起胡半仙的大名,非常敬佩。正好我有件事不能索解,于是赶来丽水想请胡半仙帮忙。”我编瞎话根本不需要经过大脑,张口就来,毫无破绽。

    两个男子听说胡半仙的名声居然传到了外地,都十分自豪,好像胡半仙的功劳也有他们一份似的,很干脆地告诉了我找胡半仙的方法:胡半仙每天晚上都会在南街口摆个测字摊,摊名醒目,非常好认。

    既然得到了有用的信息,我就不在“处州风味馆”逗留了。走出店门,我直奔南街口,寻找那个胡半仙的测字摊。

    果然摊名醒目,果然非常好认。大老远的,我便看见南街口竖了一面写着“半仙”二字的幡旗,旗下是个测字摊,摊前挂着太极八卦图,周围绘有各种道家符号。一个五十来岁的秃顶老头坐在测字摊上,不少求算命的和看热闹的人聚在跟前。

    这胡半仙的生意还真不错,我等了一个多小时,才挤到测字摊前面。我正准备编个理由和胡半仙套近乎呢,突然看到一个让我心跳加速的的东西:道家符号!

    常见的道符,都是写着“辟邪”、“如律令”之类的,辅以弯弯绕绕的符号。而这张八卦图周围的符号,竟隐含着三个无法让人相信的字。它们是用小篆写的,故意有些扭曲变形,但仍能看清是什么字:赵、怀、礼。

    千真万确!

    我心里顿时萌生出一个不好的念头:这难道是个阴谋?从拿到古卷开始,本来以为这是个大海捞针般困难的计划,想不到线索却一条接一条地冒出来。尤其是这个算命先生,简直像为我量身定做的,连风水都没扯到,就直接把答案写在测字摊上告诉了我——这会不会太巧合了点?

    我额头上冷汗直冒,不断提醒自己要冷静,不管它是不是个陷阱,先分析明白再说。

    首先,那册古卷绝对没有问题,我坚信我的鉴定事正确的,那是一件明代真品,并无现代人伪作。这么说,赵怀礼和他的神秘寿礼极可能确有其人其事。退一步讲,即使这册古卷是伪造的,那也是明代的某个家伙所伪造,和胡半仙不会有任何关系。

    那么,胡半仙为什么会在测字摊上写“赵怀礼”三个字呢?是警示,是试探,还是诱饵?这点太难猜测了,他的动机可能有成千上万种。为了进一步了解他的想法,我决定投石问路。

    “年轻人,说说看,想算什么?”胡半仙见我坐到他面前,微微抬了抬眼皮说。

    “有几个字,想请半仙算算。”我伸出手指,在半空中虚点几下,意思是不便口述,需要用手写。

    胡半仙把手伸过来,我在他手心上写了“赵怀礼”三个字。

    “哦?”胡半仙的表情似笑非笑,向围观的群众抱了抱拳说,“诸位,在下和这位年轻人借一步说话,这摊今天就摆到这儿了,请大家见谅,见谅。”

    群众们渐渐散去,胡半仙把摊子收到一块,装在架子里背到背上,对我笑道:“怎么样,年轻人,有没有兴趣去寒舍一叙?”

    这句话让我心里咯噔一跳,冷汗又不自觉地冒出来了。现在已经是晚上九点,跟这个神神秘秘的家伙回家,谁知是吉是凶?我虽然还算有些身手,但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孤身一人去个从没去过的地方,危险性可想而知。

    不过胡半仙确实多多少少知道些有关赵怀礼的内容,测字摊上的字就是明证。有道是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哪怕胡半仙家是龙潭虎穴,我也得冒险去闯一闯。

    “好,那就请老先生带路吧。”我不动声色地答应了胡半仙,右手却伸进裤袋里盲发短信,向大胖报告情况。

    胡半仙不知是真没看见还是装没看见,带着我沿着南街往回走。这片大概算是丽水的贫民窟了,穿过一条条阴暗的小巷,我们来到一座低矮破败的二层小楼前。

    胡半仙指着小楼的木门说:“这就是寒舍了,请进吧。”

    我观察了一下周围,这座小楼位于许多低矮的建筑物之间,地形更加复杂,而胡半仙那张老脸似乎也更显狰狞了。

    事已至此,担心也没用,我尽量不表现自己的紧张,跟随胡半仙走进他家门。

    一楼和寻常人家一样,有客厅、卧室、厨卫,家具也很现代,总体来说没半分仙风道骨。胡半仙没有在这层逗留,直接带我上了二层。

    二层有四个房间,其中三个是木门,一个是厚重的防盗门。不用说,胡半仙肯定会带我进那个装着防盗门的房间。

    果然,胡半仙掏出一大串钥匙,打开了防盗门。想不到这层防盗门后还有一层防盗门,一连开了三道,我们才走进房间。

    这间房间不像我想象的那样画着太极八卦或者各色道符,而是在四壁上划有杂乱无章的裂痕。这些裂痕有长有短,有深有浅,完全看不出是什么东西。房间正中摆着一个红木台子,台子上放了个小铜匣。

    胡半仙笑着指着小铜匣说:“年轻人,你要的答案就在这里,不用我说,你自己打开看看吧。”

    我迟疑了一下,机关?还是暗器?

    我转头看了一眼胡半仙,他脸上的神气丝毫未变,看不出什么端倪。究竟是开还是不开呢?嗯……先过去看看情况。

    我走上两步,小心地捧起小铜匣。这个铜匣相当重,表面没有纹饰,说明是贮藏物品的实用器而非观赏器。从铜表面的光泽来看,应该有上百年的历史,可能是明清两代的东西。这时我突然有个想法:胡半仙的祖先会不会和赵怀礼有点关系?

    我又摇了摇铜匣,感觉好像没有夹层,但却不敢肯定。胡半仙灼灼的目光似乎在身后注视着我,让我无法稍有迟疑,只好硬着头皮打开了铜匣。

    就在打开铜匣的一刹那,我的心猛地揪紧。他妈的,什么飞镖袖箭,铁莲子飞蝗石,都给我招呼过来吧,老子十八年后又是一条好汉!

    ……

    …………

    ………………

    万幸的是,小铜匣内没有什么机关暗器,只有一条横的铜档。铜档上方空着,下方静静地躺着一册古卷。

    瞬间,从昨天上午到现在发生的事一件件闪过我的脑海,那个一直存在心中的疑团也终于破解:古卷不仅仅有一册,所有的秘密都藏在另一册——也就是这册中!

    “年轻人,这就是你想要的东西吧。”胡半仙嘿嘿干笑了几声,虽然不觉得亲切,但也没刚才那么诡异了。

    我打开下半部分古卷,它和大胖手里的那册如出一辙。无论是竹简的色泽、书写的字体、行文的风格,都是出自同一时代同一个人手笔。小篆不难辨认,我边看边在心里默默翻译。

    下半部分写的是赵怀礼与姬姓男子成为至交,共同赏玩那件寿礼,只觉得获益良多,没有虚度此生。卷中有句话尤为醒目:“百年之后,愿以旋洞为冢,不封不树,毋明器,唯携《秘志》长眠,足慰平生。”

    旋洞?《秘志》?

    太好了!

    这四个字,让两册古卷中的其余内容全变成了废话。旋洞,毫无疑问暗示了赵怀礼墓的地点。即使不清楚具体位置,也不再像原来那般无迹可寻。《秘志》,明显指的是那份神秘寿礼,从名字上看,应该是书籍一类的东西。

    “老先生,我现在心里想什么,您应该很清楚。”我转过身,面对胡半仙说,“只是有一点我不明白,您为什么要给我看这个?换句话说,我因为什么能够看到这个?”

    “哈哈哈哈。”胡半仙大笑道,“凡是有人来请我卜‘赵怀礼’三字的,都可以看到这下册古卷。年轻人,你是看到上册古卷后才来处州寻找线索,想倒个大斗的吧。”

    “不,我不是干这行的。”我伸出手,掌心对着胡半仙,在手上画了个眼睛的符号。手中一只眼,那是鉴定师的标志,表示鉴定需要手、眼并用,才能全面观察古玩,做出正确的鉴定。

    胡半仙看见我这个手势,有些惊讶地说:“哎呦,我还以为只有挖坟掘墓的才看得上这册古卷呢,想不到鉴定行里也有。”

    我微微一笑道:“晚辈还有几个朋友一起来的,只是没人懂得风水阴阳之术。我虽然粗通鉴定技巧,但这个赵怀礼墓的位置,还得请老先生指点一二。”

    胡半仙点点头,从台子底下的暗格里抽出一张发黄的地图。这张地图有些年纪,已经变得残破不堪,但用特制墨汁绘成的图案依然清晰可见。胡半仙指着地图说:“这就是丽水市的地图。仔细看,丽水北边有个黄溪村,村西三十七里处有座被当地人称之为‘猴愁峰’的小山。‘猴愁峰’并不算高,但三面都是峭壁,唯一和邻山‘大茅山’相连的东南面又有一条深谷,据说连猿猴都爬不上去。你要找的赵怀礼墓,就在这座猴愁峰的山顶上。”

    我一直注视着地图,把几个关键点的位置都记了下来。黄溪村既然是有名有姓的村子,应该不难找到,主要是猴愁峰,方位、距离不能有半点差错。

    “谢谢了,老先生。”我把地图都深深地印在心里,向着胡半仙颔首微笑。

    “呵呵,年轻人,去吧,祝你好运。”胡半仙也向我报以微笑。

    我已经没有刚进来时的那种紧张了,搓了搓手说:“老先生,您还没回答我刚才那个问题呢。”

    胡半仙背对着我走出几步,抚摸着小铜匣道:“很简单……因为,我是赵怀礼墓的守墓人!”

    “守墓人?!”

    我大吃一惊,守墓人不是应该守在陵寝旁边的吗?他怎么独自居住在城市里,还指引外人去盗本该自己守护的墓?

    “我知道你心里的疑问,年轻人。”胡半仙转过身来,面对着我说,“这是我们家族的使命……如果你非想知道的话,进墓穴看看会是个不错的方法。”

    “恩,再次谢谢老先生。”我知道能从胡半仙这里得到的信息已经到此为止,就没继续追问,冲他拱了拱手道,“现在时间不早了,我的几个朋友还在等我,就先告辞了。”

    “好的,不送了。”胡半仙顿了一顿,突然问道,“年轻人,莫非你对墙上的划痕一点兴趣都没吗?”

    我刚走到房间门口,还没来得及出去,听到这句话猛地定住了,难道还有……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