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04 握玉


本站公告

    老图书馆。

    在学校初期建筑房屋的时候,它是最早的一个。

    现在已经残破的不成样子,但因为是学校的荣耀,所以被学校一直在延用着,虽然已经建了新的图书馆,但有很多珍藏的书籍都没有搬过去。很多珍稀的版本只有在这才能够找得到,例如历史和时事之类的在这边。

    “你来这做什么?”胭泺不明白夏子的用意,她这个人从来都是很不上进的,也不会用功的去看一本书,就是看也是虎头蛇尾。

    “我让你陪我,你就不要问那么多好不好?”夏子不耐烦的看了看胭泺。

    胭泺只好收声,看着她做什么就好,自己也不用动手,也不用帮忙。

    所有的历史文献都摆放在二楼。

    可夏子偏偏就来到了二楼。

    胭泺真搞不懂她的想发,历史?她能懂什么,她也不是学历史的。

    “帮忙!”夏子小声的和胭泺说着:”我想找关于葬玉的文献,最好是有古墓的那种。”

    “啊?”胭泺心微微一颤,她找这个做什么?

    但还是帮她找了起来。

    在不知不觉中发现了这么一段话,胭泺轻轻的拉了一下夏子。

    夏子认真的看着,胭泺的眼睛也没有离开过,仿佛从这里看到了2年前的那件玉器一般。

    “葬玉,指专为殓尸或保存尸体所用的玉器,而不是指墓中陪葬的玉器。这些玉器有:1.玉衣   用小玉片按等级以金,银、铜丝联缀,依死者体型制成玉衣,包裹尸体。这种葬制始于春秋、战国、盛行于两汉,多用于君王、贵族。后妃。至魏文帝时明令禁止,其后就绝迹了。至今发现最典型、最完整的是河北满城出土的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夫妇的”金缕玉衣”,每具用两千多片小王片以金丝联编而成。这种玉衣旧时也有出土,因不知是玉衣,一些小玉片也在文物市场出现,呈长方形或梯形,四周带有小孔,大的长约十余厘米,因不知为何种玉器,遂乱定名为圭或生产工具,这是不对的,要注意。2。含玉   指含于死者口中的玉件。此风商代即有,直至近代还偶有发现。汉魏时常用的含玉是玉蝉,在此前后或用碎玉或其他玉件。以玉蝉而言,往往制作粗糙,玉片略具蝉形,翅体粗粗数刀而已。3。握玉   古墓中死者手恃之王器。如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双手各持玉玻。东汉以后,一般以双手握玉豚人殓,这种玉豚握玉,至魏晋南北朝不绝。清代学者吴大微,把玉豚误认为玉虎,是因玉豚制作粗糙,刻线简单,猪虎难辨,这是要注意的。4。塞玉   古人俣信以玉件塞死者孔窍能不腐朽。最完整的是”九窍塞”,小山靖王刘胜夫妇墓。当然并非每墓能如此。眼、耳、鼻、口。肛门等塞玉的形状各有不同,我们遇见时要能识别。总之,葬玉不同于一般的陪葬玉器,是专为死者特制的,形制、加工似为粗糙,一望即知非是艺术品。”

    “就是它了!”夏子的手指在”握玉”的那段话上用力的指了指,发黄的纸张差些就被她尖锐的指甲刮破。

    握玉?

    夏子?

    他们有什么联系?

    胭泺更加奇怪的斜着眼睛看看她的表情,夏子好象很满足,它究竟意味着什么?

    “雪莲?”夏子捅咕胭泺一下,怎么会看见她?

    雪莲躲在角落里的窗边,手里捧着一本厚重的文献认真的看着,并没有发现她们在看她,手没有挡住书的名字,胭泺清晰的看到了那是一本>。

    “快走。”胭泺拉着夏子悄声走出了二楼。

    一路上满脑子的疑问都在缠绕着她的思绪,寝室的人怎么都在研究这个?

    真的是很奇怪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