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一百十九、造码头


本站公告

    作者:芦江水

    第六章一百十九、造码头

    杏仙姐打电话叫贾信华去她家一次。贾信华离开杏仙姐的家很近,用不着骑自行车步行不用十几分钟就能到。

    杏仙姐的单位在城西的浃江边要建造一座砂石码头,能够管理这码头的技术人员在明海区内不多。杏仙姐的建材公司的俞总费尽脑汁在寻找,杏仙姐作为党总支书记看着这情况,却因为贾信华是自己的弟弟不敢直截了当的提出来。就叫贾信华来商量了。

    杏仙问贾信华:“阿弟,我们单位要造一座砂石码头,老俞正在物色一个能管造码头的人员,不知道你能吗?”贾信华说:“我虽然在航务四处呆过一年多,但全是造家属楼,码头却是没有造过。

    刘局长听了插话了:“这有啥难的,只要看得懂图纸,能够质量控制,信华一定能够胜任的,只不过是信华现在的病退手续还没有完成办妥,能不能走出来到是一个问题”。贾信华说:“姐夫,我现在基本上很少去厂里,一方面是纺织公司的展销商场在施工,另一方面是东城小区的家属楼在管理,厂里的项目已经逐步移交给欧阳科长了,厂里已经把我的病退报告批准了,现在的病退证就在公司里了”。

    “这样就可以了,你有时间就能把这码头管理好”刘局长说。

    “我总不能对老俞说,叫我阿弟来管码头吧”杏仙说。

    “你可以对老俞说,叫他向我们局里要人,你们建材公司是我们的下属单位,向主管局汇报工作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再说了建设局就是管这摊子的,这方面的人材比其他各局都多”杏仙的老公刘局长说。

    明海区建设局位于明海区的中心地段,局长办公室在这局大楼的三楼东边第一间,由于是走廊的尽头,房间比别间更大了不少,对面是西边的第一间却是活动室。早晨刘局长刚到办公室里,建材股长曹工就进来了,曹工说:“建材公司的俞总来说过二次了,他们造砂石码头需要聘请一名懂行的技术人员进行管理,可是他们内部缺乏这样的人材。要求局里帮助解决”。“可是我们局里也没有这方面的人啊,就算有各人都有各的本职工作也不可能抽调去帮他们”刘局长说。“要不在社会上物色一下,作为聘用工来处理,让他们建材公司出面聘用,我们局里帮助他们找一下人,你辛苦一下找几个人来,我们到时候再叫上老俞一起研究一下再决定吧”

    由建设局建材股曹工出面,向建材公司俞总介绍了贾信华,去监督砂石码头的施工。

    砂石码头的建造地点是在城西的浃江边。建码头首先要打桩,在水面上打桩和在陆地上打桩就不要样了。

    码头的桩多数是混凝土预制桩这是有打桩船来打的,可是在较浅的地方还是灌注桩,不管是打灌注桩还是在已经打入的预制桩上浇横梁,都得搭木板的平台。

    贾信华席地坐在施工的木板平台上,望着工人们紧张地用手拉车把混凝土浇灌在木模里,心窍却飞离去了浃江的对岸,他凝望着这面前的浃江,江面很宽阔,夕阳西下,江面上晚风吹拂着。夏日的炎热被吹得一干二净。夕阳洒下的金光在江面上粼粼闪动。晚风习习,扑面吹来一股清醒的惬意。贾信华看着浃江对岸,夜幕笼罩下的对岸的芦花正白,母亲就住在对岸小山的背后,今天是周末,林小兰去对岸探望母亲了,上次听说这位保姆不怎么称母亲的心意,不知如何了。

    正因为在城区的房屋太小,无法将母亲接过来住,也正因为儿子大学还没有毕业,更是因为林小兰的晚年尚没有安排落位,自己年已半百尚须不停的打拼赚钱。贾信华不禁感到生活竟然是这么的无奈。他想这世上啊做什么长都很容易,就是做这个家长最难。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