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一百十二、二个人都住院


本站公告

    作者:芦江水

    第六章一百十二、二个人都住院

    仅五个人的基建科暗流汹涌,二位科长明争暗斗,老吕想把科长做到退休,老孟想早日接班,贾信华虽然业务能力最强,但是因为分不到新房也另有所图。为了不卷进这争斗的漩涡,再说了在科里这个小圈子里,说话句句要当心,弄不好言者无意听者有心。贾信华基本上很少在办公室里坐着,一般的情况都是在工地现场,或者是下面的木工组、泥工组或者是别的什么班组,再不然就到建筑公司的办公室里,东拉西扯的闲谈。这天贾信华又在木工组里与几位木匠扯淡,那个扫地的叫赵英英的女工拿着扫帚,在一旁在静静的等着。贾信华一看手表离放工尚有二十几分钟,估计赵英英肯定是等下班,这些妇女们家里多的是家务事,等着她们去做呢。贾信华就说:“英英,你可能家里有要事吧”。赵英英说:“是的,我等下班后还得去医院拿我老公的化验单”。木工班长阿国师傅说:“赵英英的老公就是我们缝补组修缝纫机的候师傅,患慢性肝炎休息在家”。贾信华说:“赵英英,你家中有事就向阿国师傅请一回假,提早走好了,这一点点的时间阿国师傅是可以做主的,又不会扣你的工账”,贾信华说罢转头向阿国师傅说:“你说呢,阿国师傅,对吧?”。这木工组长碍于贾信华的面子,说:“对,赵英英,你去吧,家里有事要紧的”。“那我把地扫好就走了,阿国师父谢谢你啊,说着又向贾信华投了一个感激的目光”。木工组的考勤,年终评奖贾信华的一句话是有举足轻重的份量。

    近期菜场上毛蚶很多,一卡车一卡车的从外地装来,只有几角钱一斤,这东西是上海出身的贾信华很爱吃的东西,只要把毛蚶洗干净了放在铝盘子里,冲上开水后盖上盖子,再用力将铝盘子翻动几下,这时候这些毛蚶全都张开了嘴,用硬币有背部的凹槽里一撬,血淋淋的蚶肉就显露在你的面前,用筷子夹起来醮一下放有生姜的酱油,用一句话来形容真的是透骨的鲜!

    可是吃毛蚶后仅仅是一个多星期的时间,贾信华就不明不白的发烧了,他感到全身没有力气,不想吃饭,常恶心呕吐,脸色特别的黄,小便黄得象酱油,林小兰赶紧陪他去医院治疗,一进医院林小兰吓呆了,医院里看病的人人山人海,看的全是和贾信华同样的病症,吊挂针的人走廊里全满了,医院里住满了,没有了空病床,就临时将党校腾空接收病人,这是1988年2月16日正好是除夕的一天,贾信华住进了党校临时医院病房。

    党校的临时病房里,天天有很多的病人住进来,吊挂针的药瓶整车整车的向党校运。贾信华住的是三楼的楼梯口的一间房,这房间原先是教务处,墙上还挂着有关的表格和宣传画什么的。因为县委的突然通知,匆匆忙忙的搬走了主要的东西,来不及处理墙上的就留了下来。这给住院病人在挂吊针的时间里,消磨一下寂寞倒也不错。贾信华刚进来的时候房间里就只有一个人,来了贾信华就有了二个人,可是第二天也就是大年初一这间房屋里就又来了二个人,一间屋四张床铺全满了。听说整幢楼四层全住满了,有的还是男女同室,因为挤不进啊没有办法的事。有女病人进来,医生说没有床位了,要不你住到家里去吧,可家里不行啊,搞不好把别人也给传染上了,可是这里实在没有床位了啊,只有男病房还有一张床位空着,你愿意进吗?有啥办法呢,总是保命要紧吧。好罢,男病房就男病房吧,就这样在男病房里住进了女病人。

    病房里的饭是医院里的伙房用手推车送进来的,为了方便就搁在楼梯口,刚好是贾信华的病房门口。贾信华懒去外面排队,往往是最后去买饭,在他的床铺向后看,能看到外面长长的排队买饭的队伍。

    买饭的队伍不长了,贾信华拿着搪瓷碗出门去打饭了,这时候在走廊的尽头处病房门开了,走出来一个蓬头的女人,拖着蹒跚的步子腋下夹着一只搪瓷碗来打饭。艾殊兰!是艾殊兰,贾信华迎上去喊:“艾殊兰,小艾,你怎么也到这个地方来了,啥时候来的啊?”

    真想不到我们俩竟然会在这个大楼里,在这样的的情况走在了一起,艾殊兰是刚进院的第一天,身子什分的衰弱。因为是这种谈肝色变的情况下,一般人怕上这个地方来。所以打吊针当要换瓶或者当打完结束时,就得请同室的人叫护士来把针头拔出。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