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八十八、这个春节过得团圆


本站公告

    作者:芦江水

    第五章八十八、这个春节过得团圆

    贾信华搬到浃江村后的第一个春节,林小兰也从做会计的生产队回家了,这一次过春节一家人团团圆圆的在一起,贾启明已经六岁了,在院子里玩得痛快,贾信华的外婆坐在一把小藤椅里,慈祥地看着她的第四代玩耍,多皱的面孔溢满幸福。贾信华的母亲因为大儿子虽在外地,也有了安定的生活环境,现在贾信华的生活也安定了。久违了的喜悦重新堆上了她的面庞。过年了虽然忙,但是忙得开心忙得舒坦。她是一位操持家务的好手,能炒得一手好菜,林小尘给她做帮手,二个人忙得满脸红光,一只只的精美菜肴,在她们婆媳间的手中出来。

    除夕夜的年夜饭大家都喝了一些酒,个个喜气洋洋。贾信华想,这个家当家理财,添衣置鞋什么的家务事,交林小兰操持完全可以胜任,男人嘛就是要让自己的家庭发展起来,在芦水村,天时不合,地理不占,自己费尽心机求人和,还保不了日日夜夜的提心吊胆的艰难地过着日子。那个时候最怕的国庆春节等节日。就怕这些节日前的铜锣声和口号声,就怕在铜锣和口号声中被揪出去挨斗。现在好了,天时好象也在变化,地理已经占有了,生存的环境已经成熟,温饱更不成问题。发展的要求摆在了自己这个做家长的面前了。贾信华想下个发展的目标,就是让自己成为正式工,让这个家天天能聚在一起,象这样的吃着晚饭。一家人和和睦睦的团团圆圆的过着日子。可能这就是小康了吧!贾信华要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过了初一,第二天就是大年初二,贾信华和林小兰带着儿子贾启明去水槽村给林小兰的爸妈拜年。

    三个人下了汽车,走过了芦水河的木桥,小孩一只手拉着他妈妈,另一只手拉着他爸爸欢蹦乱跳的向前跑。天幕很蓝,朵朵白云在很蓝很蓝的天幕上悠闲地流动。今年春天来得早,路边的小草已经发芽,已经能看到蚯蚓在草根边钻动。河边的柳条已经苞出了嫩芽。贾信华想起当年自己刚来农村插队,拿着购粮证去买最后一笔粮食,那一年是自己第一次参加农业劳动,时光荏冉转眼十多年了,当时自己是孓然一身的来,这次是带着老婆儿子一同回她的娘家。世上事常是极其相似的重演一番。

    “信华,你来啦”叫他的是水槽村的书记林耀红。贾信华的思绪正在飞翔,一下子还没有反映过来。林耀红就已经站在他的面前了。“唔,噢——”贾信华不很情愿的停下脚步应答着。

    “听说你如今在建港那边当了一个头儿”林耀红接着说。

    “有什么事吗?”贾信华回答的简明扼要。

    “你安排一些临时工给我啊”林耀红说。

    “这可以啊,要不,你打一个报告,叫你们的公社签署一些意见,交上来,如果到我手里我会考虑的”贾信华说罢头也不抬的走了。林耀红讨了一个没趣,讪讪地走了。

    林小兰看到林耀红走远了,对贾信华说,“你自己还是一个临时工,那来的这个权?还象煞有介事的叫人家打报告?”。

    “嘻嘻,我正抓不着机会来嘲讽这种人一下呢,他却是送上门来了,今天好爽哟”贾信华伸出双臂朝前划了一个圈。

    林小兰的父母热情的招待他们,特别是外婆看到外孙真是高兴得不得了。林小兰的父亲边和贾信华喝着酒,边问着工地上的事。

    “今年恐怕天时有一个大变动,前几天打雷了,刚好是冬至日,古人说,冬至响雷,天翻地陷,这话不会错的,66年那年也是冬至日打的雷”林小兰的父亲说。

    午饭后贾信华又去看望了阿观,二人见面特别的开心,阿观的妈妈说,我们二家啊相处已经二代了,但愿你们的下一代也会象你们一样的要好。阿观说:“我没有用,信华哥的本事真的很大,一般人是值不来他的”。贾信华说起刚才水槽村林耀红,要他安排临时工的事,阿观说:“你答应他了吗?”,贾信华说:“我那来的这个权,只不过是取笑一下这个人罢了,就算有权安排临时工,也不会想到这种人的”。阿观说:“这个白眼书记也不是好东西,天下的乌鸦一般的黑”。贾信华想,可惜自己现在也没有权,就算有这个权首先想到的就是想阿观这样的兄弟。

    世事变幻最后总是分分合合,谁也没有想到是如何的结局,既然已经来到这个世上,我们只要抱有奋斗不息的努力,总会有一个使你比较满意的结果。贾信华想,夜正长路也正长。还得不停地走下去。特别是做一个男人,要为自己的家庭承担起完全的责任。树立起一个永不停步的追求的目标。

    唉——,男人啊,男人啊,做男人真难!

    可是做女人也难啊,就说眼前的林小兰,她跟着自己,曾承受了多大的压力,失去了在别人眼里,她应该属于她的很多的物质享受和精神上的光环。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