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八十三、故乡


本站公告

    作者:芦江水

    第五章八十三、故乡

    这张准迁证真是来之不易,原来蔡翠玉的爸爸上任的第一次安排招工,就是找浃江公社的陆书记和安置办马主任,谈贾信华的工作问题,他对公社这二位主要负责人说,他把这次建港的27名招工指标全给他们,要他们把贾信华安排一下,说人家母亲和外婆二个老年人没人照顾,也是一个具体的困难,是需要适当考虑的。再说了贾信华是一个有施工技术的人,造码头正需要这样的人材,我们也应该支持国家的建设,希望你们公社能为我们县的支重工程出一份力。蔡局长曾是这个区的区委书记,南下随部队来到这里时是部队的指导员,为此这里的干部们全叫他为蔡指导员。这公社陆书记和安置办马主任全是他原来的下属,马主任还是他一手培养起来的干部。

    马主任对浃江村的书记说:“县里为了安排一名技术人员贾信华到建港工程去,特地把我和陆书记找了去,现在我留下10名指标给全公社的其他大队,把剩下的这17名招工指标全给你,你要把他的户粮关系落实好。至于哪一个小队具体有你自己去安排。这事情要越快越好,不然那边建港工程等不及了,就不向我们公社招工了。

    那天马主住听说大队书记已经把这件事办妥了,接下来要他们大队打一张证明,可这证明的公章在大队会计手里,马主任就去找大队阿毛会计,结果去了阿毛会计家里,听说他去大操场看露天电影了。真的急坏了这位公社主任,在这人山人海的大操场上,怎样找到他呢?叫广播喇叭也不好,怕影响到别人,再说了这种事也不宜十分的声张。于是她只好在阿毛会计回家的必经之路上等他,心想他电影看完了总要走这条路的吧。她就坐着这路边的石凳子上点着烟笃悠悠的等着,可是谁知道这夜电影连放二场。一直放到夜里12点多,让马主任足足吸完了一包烟,吸得口苦舌烂,总算等到了阿毛会计。马主任立马叫他去办公室开好证明。至于公社的证明对马主任来说是手到擒来十分的容易。

    贾信华拿到红桥派出所的迁移证后,就和林小兰商量关于搬家的事,林小兰说,现在手中有钱了,我们又要搬家,就把这200元钱还归还她爸爸,让她爸爸把这二只大厨给我们搬到浃江村去吧。

    林小兰的爸爸看到他们要搬走,心中更觉得养女儿最后还是要远走高飞靠不了的。做父母的最终还得要靠儿子,他不愿意把这二只大大厨归还给贾信华,贾信华说:“当初是你自己说的当我们有了200元钱,再向你赎回这二只厨的”。林小兰的父亲说:“我给了你们,我在儿子那边交待不了”。

    由于拿不回这二只大厨,他们的搬运就轻便了不少,因为基本上没有了家具,所以贾信华就向生产队借了一辆手拉车。天才蒙蒙亮他们二人就动身了,贾信华拉着手拉车,林小兰又在车杠边系了一条绳子,拉着这辆承载着他们全部的家当,向新的家走去。

    秋日的朝阳暖暖的,金色的光辉给周边的花草、树木,全都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影,一圈圈一轮轮的,弥漫着,扩散去,且荡漾开来。它们的色泽是那样的柔和、亮丽而明媚。公路边有条静静流淌的小河,也被那一抹朝辉,涂抹成金色的了。河水清澈,波光粼粼,闪着耀眼的光泽。晨风带着清澈的凉意,随着朝阳的浸染,那粼粼波光,便在贾信华倔强的脸膛上,心海里,轻轻荡漾。

    贾信华抬起头,看到候鸟们拖家带口地迁居;湛蓝的苍穹显得特别的深邃,它们为了躲避寒冬的侵蚀,逃到温暖的南方去了,那边有它的故乡。我,贾信华的故乡在何处?贾信华想起了一首歌:

    茫茫无际蓝色的故乡

    风吹草底现牛羊

    滚烫难越广袤的土地

    故乡飘香伸向远方

    美丽的草原辽阔的牧场

    我心中可爱的地方

    芦水村不能算自己的故乡,充其量自己在童年曾经和祖母一起,住了不到三年的时间,后来又和父亲匆匆忙忙的逃离了,这个曾经囚禁我们祖先的地方。后来又囚禁了自己12年,现在自己逃离了这个地方,去投靠外婆家,浃江村也不是自己的故乡,这也只能说是投靠一下。贾信华是出生在上海的阿姨家,在上海度过了他的童年,少年,青年时代的一部分,能算是故乡吗?贾信华想不出来,那广袤无垠的科尔沁大草原就是自己的故乡,自己的血管里流淌着的是蒙古族的骠悍的热血,就是因为祖先们用铁蹄残踏了这个芦水村的地方,又让芦水村囚禁了自己的祖先和他们的下代,战争啊,一切都是战争惹的祸,但愿世上没有战争,但愿人人都能在自己的故乡,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贾信华想来想去最后还是认为自己没有故乡。那儿也不接纳他。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