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七十七、这瓜舍不得吃


本站公告

    作者:芦江水

    第四章七十七、这瓜舍不得吃

    娄家池边的六月毛豆由于种得较稀,豆枝有护展的余地,因此长得叶疏荚密,虽然豆荚尚未饱满,却已经看到了累累果实。这时候林小尘看到毛豆地里有一株野出的脆瓜。瓜蔓匍匐延伸得很远,由于豆杆是向上长的且种得较稀,这株瓜蔓就有相当大的扩展的余地,林小兰看到一只特别大的瓜,瓜蒂鼓鼓的足比一个铜板还要大,瓜藤边的瓜纹理突突的,一看就知道是一只好瓜,她轻轻的把这只瓜摘下来,放进篮子里一称,足足有五斤多。林小兰打算挑到街上去卖掉。贾信华说:“你这么爱吃瓜,这只瓜你自己吃吧,再说了你现在肚子里有孩子,我们没有钱买水果,这瓜就抵水果了。”,林小兰说:“近段时间天天吃瓜,够营养的了,而且吃的都是好瓜,包你的孩子长得水淋淋白嫩嫩的,这只瓜这么大很少见的,我把它挑到海边的渔船上兑鱼吃,包管这些渔民们睁大眼睛看稀奇了”。

    林小兰去了一趟海边,真的引起了渔民们的惊喜,都说从来没有看到过这么大的脆瓜,问林小兰要卖多少钱一斤。林小兰说:“既然你们喜欢,就和你兑鱼吃好了”。船里人说:“这好办,只不过是今天捕获的全是小梅鱼,你要的话就给你这些吧”,说着用网兜舀了一些小梅鱼称也不称的全部倒给了林小兰。林小兰回家把这些小梅鱼称了一下足有五斤还要多,她喜出望外的烧了二大碗,剩下的全把它晒成了鱼干。

    布衣师傅来了,是阿观陪同来的,他只知道贾信华住在哪一个村,却不知道哪一幢房。贾信华对于布衣师傅的来到特别的开心,毕竟有一年多没有见面了,忙不叠地问他回家多少日子了,问工地的情况怎样?布衣师傅告诉贾信华纸厂的工地,因为贾信华走的时候主体已经完成,整个工程到没有什么影响,只是陈荣桂把钱都取空了,工人们到后来连生活费也发不出,最后停工了一段时间,人员也都散开了。“那这纸厂的食堂工程后来怎样了呢,不是成了半吊子工程了”贾信华争切地问。“那个陈荣桂也真有办法,他疏通了纸厂的一些领导,借口说钢材水泥和人工工资金的增加造成了原预算的亏欠,叫纸厂又增加了一些钱,总算把食堂全部结束”,“那么你后来又去了什么地方啊,那个叫高崇娴的人呢?”贾信华接着问。“其实陈荣桂在纸厂工程尚未曾散开的时候,早在麻沙接了一个新的工地,后来他基本不来纸厂,就是来了也是偷偷的领一些工人们的生活费马上就走。结果是他走了,做工的人别说是工资,连生活费也没有领到。他这个人啊,就是拿到了钱喝酒嫖女人,享受生活是陈荣桂的一个准则。这个高崇娴呀,早走了,自你去蕉溪后没有几天她就回上海了,她到了上海还曾给过你一封信呢,是纸厂的老朱转给我再要我交给你的,我今天特地是给你送这封信的”。

    “那你呢,去哪里啊?”

    “我也跟着陈荣桂去了麻沙。他在木工方面还是要依靠我,没有少给了我的钱,我帮他把麻沙的全部门窗都做好了,就领了一部份生活费回家了”布衣师傅说。

    “你回家,他知道吗?”

    “这怎能让他知道?让他知道了,我就拿不到钱,我是一拿到钱就走的”布衣师傅笑着说。

    “我一走陈荣桂肯定要骂我了,骂我没有良心,说他待我不错还要一拿到钱就走。可是我不走也不行啊,总不能这样的跟着他一辈子吧,各人都要为自己打算,各人有各人的一本经哟”布衣无奈地说。

    贾信华拆开了高崇娴写给他的信,这信有二个信封,第一个是已经拆开了的,信封的反面写着:“烦纸厂朱XX伯伯交给工地布衣木工师傅”。第二个信封没有拆开,上面写着:“烦布衣师傅转交贾信华亲收”。贾信华拆开了这封迟到的信笺:

    信华哥:

    请允许我这样的称呼你而不叫你贾工,其实我知道你根本就不是工程师,你这个年龄不可能是工程师,如果是,你也不会和我一样的去福建流浪了。

    信华哥:我钦佩你有渊博的学识,更钦佩你能把学到的知识,灵活地应用到实践中来。学习关键是为了应用,应用是为了自己得好处。你真行!我更感谢你有一个帮助人的金子般的心,我从上海来福建避难,一个二十多岁的人还要父母寄生活费来供我吃饭,这个时候我的心是多么的难受。在我最无助的时候你帮助了,让我有一个自食其力机会,而且也挣足了回上海的路费。在你走后不久我也踏上了去上海的列车,这车费可是我自己挣的钱啊。我在火车上想,你曾说过你在准海路上的晓光中学读过书,这所学校我也读过的啊,想起那红砖的楼房,木质的百页窗,和窗外茂盛的紫藤花枝,我幻想到我曾经坐过的课桌椅,说不定就是你也曾经坐的这张,这也是我今天叫你为哥的原因。

    信华:我到了上海,最终还是逃不了去农村的事实,但我还算幸运,我去的是江西共大,这几天正在整理行装,行装里我塞上了自己在福建工地上赚的钱,虽然不多,但是我不到特别要紧的时候我不想动用这笔钱,当万一在迫不得已一定要用上这钱的时候,我会想到你,想到如果没有这笔钱,我会怎样……。

    信华:人生的旅途中,难得寻觅到一个知已,我们虽然相处的时日不多,但已经在生命的历程中,留下了一条难以忘怀的车迹。愿今后在各自的生活中珍惜,保重!我们不可能再有再见的机会,让我们彼此祝福吧,朋友,幸福,快乐!

    附小诗一首,请勿见笑。

    你曾经来到我的梦乡,

    亦真亦假,悄无信息,

    我揉一下睡意朦胧的眼,

    你走了,不留一丝儿痕迹。

    ************

    你曾经轻叩我的心屝,

    如梦似幻,轻轻的消失了,

    我慢慢的开启了心窗,

    你走了,没留下一丝儿痕迹。

    ************

    我走了,留下的是你的梦,

    远远的,带走了的是对岁月的怀念,

    变一颗尘埃,无形的尘埃,

    飘飘扬扬,飞向何方?

    ************

    我走了,前景茫茫,

    我走了,带走了有你的梦。

    朋友啊,虽然不会再见,

    朋友啊,友情永存心上。

    高崇娴

    XXXX年X年X日于灯下

    另附:我的家:上海东余杭路1051弄XX号,但我要离开这个家了,去遥远的江西,也估计你是不会来信的。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