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七十五、又一年的除夕


本站公告

    作者:芦江水

    第四章七十五、又一年的除夕

    大山里早已经封山,再也不准上山砍柴,但是小山上还是有人偷偷的上山砍一些茅草柴,林小兰就是将自己偷砍来的茅草柴用来自己烧饭,把剩下的好柴挑去街上卖了。这一天她对贾信华说,她已经把为了买房而卖掉的粮票全买回来了,还有结余了二元四角钱,这可是她卖柴得到的啊,家里就用这二元四角钱过年了。

    贾信华因为近段时间各家的猪都养大了,而小猪还没有养成,所以劁猪的生意不多,就跟着别人去了附近部队做泥水工。

    临近除夕,林小兰又背上扁担上山了,贾信华看她瘦弱的背影,徐徐地走了。真是说不清啥是苦和啥是酸。

    太阳已经下山了,四周是一片漆黑,夜鸟已经悲怆的鸣叫起来,林小兰还没有回家,贾信华不时地向远处的山上张望。他担心,会不会被管山的人抓了去,因为当时除了生产队开山时节以外,是不准上山砍柴的,否则就是破坏农业学大寨的行为。贾信华提心吊胆地想着。多次的瞭望,使他的脖子有些酸痛,他就回进了房间,这时天已经漆黑一团。四周寂静得可怕。忽然门外有人在叫,里面有人吗?他走了出去,只见有一对五十来岁的夫妇在家门外,他们问,溪岙村该怎么走。贾信华说还有五里路呢,还要翻一条山岭,这黑灯黑火的,你们怎么走呢?贾信华借给他们一盏节能灯。这是当时用一只玻璃罐头瓶,改装的一种点煤油的灯,尽管不很亮堂,却有不易破风吹灭的好处,为了以防不测,贾信华还特地给他们备了一包火柴。

    可这个时候林小兰也才挑着二大捆柴草回家,贾信华问她怎么会这么迟才回家啊,她说她将要下山的时候看到管山人来巡山了,她就偷偷的躲藏在一座坟墓后面,才没有被管山人发现,不然这么二大捆柴禾不就要被搜了去吗?

    第二天快到中午的时候,只见昨晚的二夫妻找上了门,他们把灯还给贾信华以外,还送给他一包从上海带来的糖,嘴上千个万谢的对他说,如果没有我借给节能灯,是无论如何走不到他们的亲戚家的。这年头过年时能有一包上海糖是件十分了得的事哟。

    贾信华在离家五里路外的后舍村的海军部队里造营房,中午部队供应一餐中饭,这比在家里的伙食要好多了,每一个做工的人都吃得饱饱的,他们最爱吃汤,而且是爱撩汤上面的这层,因为油都是在浮在上面的。同去做工的还有一个叫曹世发的泥工。这几天外墙的主体早已结束,二个人分一间小房间做粉刷,一个人前面刮操,就是把石灰涂抹在墙面上,后面的一个人用直尺刮平,再用木蟹磨光。

    大年三十这一天很冷,清晨出的门,到下午飘飘扬扬的下起了雪,雪越下越大到后来漫天飞舞,迎面白茫茫的一片,不一会屋顶上,田野上一片的白。放工的时候已经看不清哪是路哪是田野,全被积雪盖住了。人踩在雪地上吱咯一声只不过是陷入浅浅的几公分,脚印下还厚实着呢。贾信华说,我们这样的的走着,万一踏上起翘石板就麻烦了。曹世发和贾信华二人为了防止不小心踩踏上起翘石板,就这样的手携手的一路扶持着走,当黄泥岭脚下二人要分手了,贾信华邀请曹世发一起去他家住宿,曹世发拒绝了,他说不回家妻子在牵挂的,他会走得很小心,再说了今晚是除夕,哪有不回家的道理啊。

    二个人的小家庭第一次过的年,尽管十分的寒酸却因为林小兰坚持把所有的零钱,聚一归十聚十归百的积攒着用来还债。能在短短的时间里,提前还清了嘉溪徐伯的160元,又把卖出的粮票买了回来。还用林小兰砍柴得来的二元四角钱,买上半斤肉和一些其他的菜肴,也有了这对过路夫妇送的一包上海糖,他们二人这年过得十分的开心,这个家啊,总算撑起来了。林小兰说,过年也只不过是一年里的一天,除了这一天剩下的日子更多呢。

    贾信华想起来古人说的话:勤字养财爱字养家善字养德。只要二个人勤奋,勤俭互爱互助这个家一定会兴旺。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