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五十八、放样


本站公告

    作者:芦江水

    第三章五十八、放样

    邵武的工地是一个造纸厂的食堂,贾信华一行三人一到,包工头陈荣桂特别的开心,他这个工地也和黄坑的一样,就只不过是招了几个小工,没有技术工。工程的图纸也还还没有,当然是没有办法开工,一些人就呆着工地里吃闲饭。贾信华他们几个人虽然没有活儿做,但毕竟逃出了黄坑的工地,现在有吃的地方和住的地方生活稍作安定一些。

    陈荣桂拿来一张图纸给机信华他们看,说是食堂的草图,是纸厂的办公室办事员画的,问根据这个图纸能开工了吗?要陈荣桂算一下需要多少造价。布衣一看这个玩意儿,就交给了贾信华,贾信华一看这张草图,就是一张简单的平面图,上面画了一个长方形的样子,在这长方形的里面写着伙房,餐厅,有一个总的尺寸,但没有分间的尺码,也没有剖面图,当然也不知道层高了,结构也没有具体的做法,别说是算不清造价,就是要按照这个图纸是无法施工的,贾信华这么一说,陈荣桂就说把它交给厂方的革委会赵主任去,不一会陈荣桂来了,喜孜孜的对贾信华说,要贾信华一同去赵主任的办公室,贾信华和陈荣桂二人刚踏进赵主任的办公室,陈荣桂立马高声的说:“赵主任,我们的工程师来了”,贾信华正在纳闷怎么能这么的吹牛啊,他现在连一个技术员的资格都没有啊,可是也不能马上去拆穿陈荣桂的慌言,赵主任十分客气的请贾信华抽烟,又亲自给贾信华倒了茶,他请贾信华说说这食堂该怎样的造,贾信华说:“首先要知道同时有多少人就餐,然后根据就餐的人数决定房屋的宽度和高度,这样才能算出地基的宽和深,至于算总造价的预算才是最后的一道程序”,赵主任说工厂总工人是300光景,但不一定会是同一个时间去就餐,就打一个七折吧,同时进行就餐的大约是200人左右,贾信华说:“有了这个数字大至就可以算出需要建多少平方米的房屋了,至于高度只要能通风取暖的要求符合,大约估计一下就可以的了”,赵主任特别的欣赏贾信华的意见,认为言之有理,就请贾信华说说对于食堂的初步构思,贾信华说,按放二条长条桌,每一边坐五个人每一个人占宽度为六十公分算,就是每一张桌子是长三米,二条为一行就是六米,中间一条走廊宽二米,靠墙边走廊宽为一米半,这样房屋的净宽就要十一米半,墙壁的中心间距就是要十二米了,再根据每一排桌子二人面对面坐着就餐,就是二米安放十排也就是二十米的长途,就么算起来加上烧火的,卖饭菜的共要造间距为三米六的房屋十间。贾信华严谨的计算博得了赵主任的好感,连声称赞陈荣桂的工程队有实力,请得了这么好的工程师到他的工地来。就委托贾信华帮助画食堂的施工图。

    陈荣桂要求贾信华赶快画图纸,因为这些工人就等着这图纸开工啊。这么些工人都等着贾信华的图纸,有了图纸就能开工,有了图纸就能赚钱,打工者等贾信华的图纸,陈荣桂老板等贾信华的图纸,纸厂的工人们也等贾信华的图纸,因为早一些把食堂造成,他们就能早日进新食堂吃饭。贾信华连日连夜的赶时间画这食堂的施工图,因为他还是第一次搞设计,就格外的用心格外的仔细,每一个数据都经过校核,每一条线条都反复的思考。就这样接连二日二夜没有睡觉,到第二天的晚上总算完成任务了,他头脑有一些发胀,踉踉跄跄的向睡觉的地方走去,前面的道路很黑,贾信华一脚踩空跌入了修理汽车的长坑里,他的面颊骨底下刚好撞在了修理坑的角铁边上,顿时鲜血真流,贾信华的痛叫声惊醒了布衣,他赶快跑了出来,一看到贾信华满脸的鲜血,布衣立马撕破一只火柴盒子,把火柴盒边上的磷皮扯下贴上贾信华的伤口止血。

    图纸是有了,可是要把图纸上的房屋变成实物又是一个过程。食堂的房屋是规规矩矩的长方形,这四个角要全是九十度的直角,怎样在这高低不平的大地上放出这个九十度的直角呢,如果搞得不准这房屋就会变得歪歪扭扭,不好看是另一会事,影响到使用可就是在事。陈荣桂又要贾信华想办法,贾信华说他在水库工地上是用经纬仪搞的,可是这种小工程队别说放角度的经纬仪连校平的水准仪也没有。

    布衣说他的鲁班尺的一角可是直角啊,贾信华说只是太小了放样不正确。他眉头一皱想出了一个办法,叫上林希曾拿来砌砖用的弦线,三个人一起来到纸厂办公室的面前的篮球场上。贾信华把线的一头交给林希曾,量了三米长的距离,把这一头交给布衣,然后又量了四米长,他在这一头又量了五米长,把这新的一头交给林希曾,贾信华说我们三个人现在围成的这个三角形,就是一个九十度的直角三角形,布衣师傅这个角就是直角,现在我们就在这操场的水泥地上请布衣师傅弹上墨线,按这个墨线做一个一米半的大三角尺,就可以去场地上放房屋的样了。

    然而布衣本身就拉了一个角二个边啊,他不能放弃,他的手一放这个砌砖弦线做成的三角形就没有了,还需要一个人来帮助啊。

    “我来帮你拉线吧,你去拿墨斗弹线”一位年轻姑娘从办公室的走廊里过来说。这姑娘个子不高却显得匀称,皮肤不白透而露出细嫩,眼睛不大然而充满着聪慧。林希曾忙说好啊,但让出位置来的是布衣师傅,他把他捏着的线头交给了她,布衣师傅就按着他们三人拉的线痕迹在水泥地上弹上了墨线,四个人看着在水泥地上的三角形的墨线,全都欣慰地笑了。根据这水泥地上的墨线,布衣师傅很快做出了一只二边都是一米半的大三角板,根据这个大三角板就在工地现场放出了食堂的平面,贾信华在这房屋的四个角落上,打上了标明房屋中心的龙门板。

    中午饭后,贾信华和众人正在休息,纸厂供销科的老朱找上来了。他对贾信华说,刚才和你一起放样的这位姑娘是他上海朋友的女儿,她叫高崇娴,她爸爸是上海造纸厂的供销科长。和他们厂的业务很有关系,她爸爸也是赵主任的战友。刚高中毕业为了逃避上山下乡,就来到邵武暂住一段时间,她想在你们工地做一些小工,以便生活能够自给,老朱问贾信华工地里能否安排一下。林希曾马上接口说:“要的,你放心好了,贾工程师只要对老板一句话,就是不要也会要的了”,贾信华不好推却,说:“我和陈老板说说吧,过会他来了,我会帮忙说的”。

    下午开工后陈荣桂来了,贾信华和他说起了高崇娴的事,陈荣桂说,“这样的上海小姐能做活吗?”看起来有一些不怎么的愿意。贾信华说:“人到是很灵巧,看到我们在做三角板缺少一个人就马上跑过来帮忙了,要不以后就让她做一些轻便的技术性的工作,再说了你不同意她进来,对纸厂的老朱和赵主任都没有了面子,也不是办法啊”。经贾信华这么一就,陈荣桂也就答应高崇娴来工地做活了。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