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四十四、为她牵挂,为她心碎


本站公告

    作者:芦江水

    第三章四十四、为她牵挂,为她心碎

    这天下雨。工地上不能出工,民工们就纷纷回家,有的人趁机回家去拿吃饭米,在水库工地上由于劳动强度大,饭量就增加很多,一天吃一斤半米的饭根本就是小儿科。有的要吃二斤一天,有一次二人打赌,比谁的饭量大。结果有一个人一口气竟然吃了3斤米煮的饭。

    贾信华孓然一身,回家也没有啥事就留在工地没有回家。

    不一会天已放晴,他信步走到田野上呼吸新鲜空气,举目四望。远处是广阔的田野,天空深邃高远,空灵而澄净。雨后的乡村是一片的纯净。

    贾信华碰见了这个似曾相识的房东,房东看看贾信华问:“请问你曾经是教书的贾老师吧?”。“是啊,我姓贾,请问你——”,“我叫戚秀山,曾经和你同一个区里教书”。

    “啊哟,是戚老师,我怎么才分开这几年就不认识你了,我和你虽然没有在同一个学校里同事过,但毕竟是同一个区里的啊,每次开教师大会总要碰到几次的!”。贾信华不无感慨地说。“我前几天看到你也是呆了一呆,对你也不敢马上相认,生怕搞错了,看起来我们都老了,岁月蹉跎不铙人哟。”戚秀山说。

    “贾老师,到我家好好的聊聊”。贾信华随着戚秀山去到了他家,他家其实就是贾信华住的祖堂间的隔壁。只不过是木板地面罢了,二人就在弄堂的后半间吃饭的小桌子边坐了下来,戚秀山泡一杯他们家自己种的茶叶,说:“贾老师,你这个专业学校毕业生这次挨到你下乡,完全是柯普堂这个狗书记搞出来的是非,你一走他马上在全区教师大会上作报告,说你是地主兼工商业的家庭出身,是混入教师队伍的阶级异已份子,说你在枕头底下压着一本‘杂记’的小册子,里而写满了反动的诗词,说什么双轮双铧犁,搁在弄堂里……等等”。

    “戚老师,你还不知道,这个柯普堂还是我姑姑的儿子,是我的亲表哥呢”贾信华说。“这个柯普堂在大会上也说过的,说共产党员是以党的利益为第一利益的,在阶级斗争

    的意识形态里,对侍阶级敌人决不心慈手软,他不管什么表兄弟表姊妹,一律以阶级立场为第一……大会结束后,各个小组进行讨论,然后是每一个人表决心写决心书”。戚秀山说。

    “戚老师,你怎么也会下放的啊,你是老教师了按文件规定你是不在内的啊?贾信华问戚秀山说。

    “现在做什么都是不按规定做的,文件说的是凡是一九五八以后参加工作的,家住农村的人员下放支农。你贾信华虽则是五八年以后参加工作的,然而家不在农村啊,不在这个范围内的。可我是五八年前参加工作的,就因为家在农村也回家了,柯普堂把一个句子分成二个半句来理解,来对待不同的人。还不是当官有权的说了算!”戚秀山说。

    “你可知道是谁把你放在枕头底下的小本子‘杂记’拿去交给柯普堂的吗?”

    “我不知道”贾信华说。

    “是唐成松,那天晚上你回家了,唐成松就睡在了你的床铺,把你放在枕头底下的这本杂记翻了出来,一看你写的内容,就把它交给了柯普堂,这样你倒了霉,柯普堂有了资本,而这个唐成松也因为有功而免去了下放的命运,按规定他是农村来的,又是1958年以后参加工作的代课教师转的正,这次是名正言顺的要第一批下放的范围”。戚秀山说。

    “前一阵子听说这个唐成松更抖了,成了公社造反派的头头,打砸枪全武行,这种人真和卑鄙无耻透顶,你可知道这个区里的张书记吗?”

    “我知道的,他的老婆是邱爱菊,曾是粮管所的所长”贾信华说。

    “就是这个邱所长,因为在斗争张书记的时候,她是陪斗,她不愿意,并且说了一些不合时宜的话,结果群众专政就把她抓了去,是这个唐成松亲自审问的,竟然对她动了惨无人道的酷刑。贾信华,你可知道是怎样的酷刑吗?简直是比法西斯还要法西斯。”戚秀山说。

    “怎样啊,戚老师你说说”贾信华问。

    “当唐成松以造反派头头的身份审问邱所长的时候,开始邱所长不服,结果唐成松下令剥去了邱所长的全部衣裤,让她一丝不挂的出丑,边上围看的男人还朝她吐口沫说着下流的话,甚至于拔她下面的毛,把打气筒塞进她的这个地方打气……”。

    “……”

    “……”

    “戚老师,你知道还有一些谁也下放了?那个叫裘小贞的呢,她下放在哪里了啊?”

    “她也下放了,下放在青林村,但是后来又抽调做青林村的民办教师。虽然也是拿生产队的工分,但毕竟不用参加田间生产总算还好。最近听说身体也不好”。

    “她怎么了”贾信华关切的问。

    “听说她下放到青林村后,就成了当地的民办教师,是拿工分的,生产队里分作物的时候,她在上课很不方便,队里分稻谷也是她最后的潮谷。有了稻谷还要去轧米,一系列的事情困扰着一个年轻姑娘,好多事都不是她一个小女孩能解决的。在实在支撑不住的境况下,她嫁给了当地的一个农民。然而这个家庭特别的封建,裘小贞嫁过去后负担一点儿没有减少。她下课后没有一点时间批改作业,更不用说家访等其他活动时间,家里一家老少的衣服等着她放学后来洗。还要和她丈夫一起去种自留地。去街上卖种上的菜蔬瓜果。她丈夫也很不体谅她。上次听人说她因为劳累过度,再加上精神压抑患了肿瘤……”。

    “贾信华,你听着吗?”戚秀山看到贾信华灵魂出壳的样子说。

    “喔——我听着呢,戚老师我在想为什么遭殃的总是一些好人呢!这世道……”

    戚秀山叫贾信华从他家的堂屋里搬到他家的搁楼上去住,堂屋是泥地面很潮湿,搁楼就在戚秀山的住房上面,虽然二边较低,但中间尚高,还有一只老虎窗,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直接照射到贾信华的床上,晚上透过窗玻璃能看到天上点点繁星和皎洁的月光。

    贾信华看着月亮边徐徐移动的云朵,思想常会漫无边际的飞驶,他会想起患病的裘小贞,想起被二百斤蕃薯干卖去海岛的友娣。想起那位象野菊花一样散放着的淡淡的香味的阿菊,他还想起了已经搬到江北兽医站去了的阿利师父和师娘阿雪。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