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东北军的火炮问题


本站公告

    很多大大对本书中的炮兵质疑太大,在这里做下陈述。

    首先,请问各位大大究竟看过多少关于东北军的书呢?

    东北军,当然,当时还叫做奉军、镇威军,在第一次直奉战争中,真正吃亏在了吴佩孚竟然在唐山战场上出动了二十多架飞机,把当时本来就不很多的奉张炮兵炸了个直迷糊。奉军炮兵司令邹作华还因为这个,被张作霖狠狠的不讲理的骂了一顿。

    等到第二次直奉战争开始后,九门口、石门寨乃至西线之赤峰、开鲁之战,不知道那些提出疑问的大大慢仔细想过没有?直军是在长城一线布置了主力,可李景林和张宗昌的部队只有两万一千多人,怎么打下的开鲁?吴俊升那一路,开到承德就把直军吓的交出城跑了,承德的位置是什么?长城之外密云以北最后一个有防御价值的城市,为什么直军不战而逃?赤峰的战场也一样,三个师对上奉张的一个师和一个骑兵旅,这是历史上的事实,可为什么三个师已经足够一军的兵力,即不去支援开鲁,也不抵抗只有最多两万人的奉张部队进攻呢?

    本人仔细的查了一下,我也才疑问全开。原来在第一次直奉战争以后,张作霖与日本走的那么近,就是日本人大量的连卖再送给了他多达2100门火炮,让邹作华的炮兵加上奉天兵工厂自己生产的,由第一次直奉战争的1200门各类火炮,迅速增强到了3300多门,这才是让直军畏惧和不战而逃或者干脆投降的主要原因。

    九门口之险,绝对是长城东线乃至全线最及至的一处。前面是水,后面是关,墙高且厚。别说当时张学良和姜登选的一三联军,总共两个军当时能有多少人?即使就算是把后面在兴城做预备的张作相那个军拉上去,最多也不过十二到十五万人吧?就算把奉张其他的兵力全部调集过来,双方的总兵力有差距。奉军的总兵力,约有二十五万人。直军的总兵力,约有三十余万人,还不算其他的援军。从总兵力上看,直军占有绝对的优势。但经过两年的整军经武,奉军官兵的斗志旺盛。整的什么军?我仔细翻阅过不少资料,逐章逐段的看过,原来就是在不断的买炮、买飞机和铁甲战车也就是后来正式称呼为装甲车的坦克。

    那么,九门口之战,为什么要损失惨重呢?那正说明了一点,配合上的不默契。奉张内部当时也存在着小派系争权夺势,姜登选和郭松龄的不和,导致出现张学良上演月下追韩信的大戏出现以及后来郭松龄反奉的时候,姜登选去劝,同样是参加过南方革命的人,郭却要杀了他。起因就是在九门口和后来的石门寨战斗,那么究竟是什么?就是当时姜登选舍不得炮弹,张学良又太急功近利想尽快拿下九门口,所以才导致奉军有了前期的损失惨重。三十万人的直军,吴佩孚亲自指挥,张学良让第三军将士拿血肉去堵,不损失惨重才怪。而第一波的进攻,真正发挥效力的只有第三军的大炮,和根本无法登上长城进行有效攻击的三十几辆铁甲车的炮火。可直军再怎么穷,长城当时也放了至少300-500门大炮,这还不算迫击炮的。所以当张作相派了一个炮兵团带着三十六门野战炮支援上去,姜登选看到后面的后勤补给能跟上了,这才让他的第三军大炮发射,这才打下了九门口。

    那么当时究竟在九门口,张学良和姜登选能有多少炮呢?本人查阅并找到了某些曾经在张学良身边当侍卫团连长的老人家,仔细的问了一下。当时第一军是两个炮兵旅,至少四个团一百六十到两百门大炮。而作为张家少帅嫡系的第三军呢?别的老人家没太多说,他只记得当初郭松龄带出去的五个团去帮着第一军打石门寨,那五个团里就有两个是炮兵团。那么张学良到底有多少炮兵呢?根据本人查找资料,当时邹作华这个炮兵司令,就是跟着张少帅行动的。第一军有两百门炮,那第三军怎么也该比他们多吧?!再加上统管奉军炮兵的炮兵司令跟着,怎么着还不带几个团跟着他这个司令行动?所以九门口一战,本人做了一下保守的计算,奉张至少投入了400-800甚至更多的大炮。

    再说回关于很多读者一直质疑的炮兵为什么多,在这里今天也给各位大大第一次公开一个所谓的“坑”,请大家注意,军垦部队不只是生产的,保安团不只是地方防御的二流部队,几次暗示难道那些大大们还没看出来吗?打往赤峰的路上,有个新兵从什么地方出来的?看过没记住的大大,我再这也就不藏坑了,直接告诉您,后方的军垦和保安团补充上来的,上了前线就能作战的。

    本书的猪脚三年练、大批的西方军人在当教官,躲在后方帮他练兵,难道步兵和骑兵能从军垦和保安团中拉出上了前线就能作战的官兵,炮兵就不可以吗?

    至于为什么可以有那么多炮,后面第四章还会有次交代。正常的炮兵团都是如何编制的呢?后勤人员、运输补给人员、炊事、辎重都在其中,最让本人感觉不应该的是,甚至炮兵团有的条件好的部队都带着一个卫生连。而本书猪脚的炮兵呢?没有,可以在这里告诉大家,大家疑问的地方,猪脚的辎重都跟着那个叫后勤部长在行动,所有的炮弹、子弹都由后方军垦运输队送到前线后,由辎重部队再送给炮兵,并且协助炮兵应用到战场上。所以,炮兵部队每个人都是直接使用大炮的,相信如果有大大注意到,曾经有过炮兵旅长、团长亲自操炮的情景出现过。

    关于火炮的操作,在这里也探讨下,本书所用的81MM野战炮为美国和丹麦曾经首先使用的,英国后来也曾经短暂的使用过。操作人数为

    105MM8人

    70MM、75MM、81MM野战炮都是6个人

    81MM迫击炮4人标准操作

    那么就请各位大大多注意下了,猪脚的部队炮兵多少人?有那些炮还让各位如此惊讶吗?

    精彩在于创作和玄机,在这里最后跟各位大大们说句话,希望大家耐心的跟读,后面很多前面藏好的伏笔都会一一被解开,第四章、第五章中,将有更精彩的东西,不要只因为您的疑问,就认为本书也是小白文。本人从开始酝酿,到不声不响的动笔创作,再到一稿完成后开书发稿,都是查阅了大量资料的。因为本人也不想写本写到半截写不下去的小白文,所以选择写本可能有些时候各位大大们看着会很不爽的事出来。比如猪脚下野,比如猪脚不自立,原因都在书中会出现的,还请各位大大耐心的跟读。作品,在于品位。想不小白,耐心跟读。

    至于已经下架的大大们,感谢你们的支持,本人认可不上架,也会把这本在我手已经完稿还在不断修改的作品发完。因为不想小白,所以重归历史。因为纯属爱好,才会认真创作。

    陋室寒山客留2010.4.822:45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