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丨南潞的军事化丨


本站公告

    奉南潞王令,第一批南潞王府护卫军,共三千人,在王府世袭护卫大将军高建峰的带领下,于城厢县外举行了阅兵仪式,受到南潞王的高度赞扬。

    王府护卫军三千人,从集合到训练成军,才一个月不到,其速度勘称惊人,十三县长老功不可没。早在一年前,十三县长老便开始有目的的对当地的适龄青年进行挑选,而这三千人,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同时,南潞王府左右亲卫军也在紧锣密鼓的筹备着,右将军李杰在南潞王即位不久由云和县经过大安岭的秘密通道赶到了城厢王府,圆满的完成了南潞王交给他的第一个任务。第一批南潞王府亲卫军,左右二军共一万人,也聚集到了城厢县城外的亲卫军大营。

    可是,对于军队问题,南潞王却同十三个长老有着重大的分歧。在王府议事大厅,南潞王会同四大家臣和十三位长老对于军队及相关问题再次举行了会议。

    以城厢谢长老和云和县李长老为首的大部分的长老强烈要求三支军队尽快将三万九千人的编制做到满员,然后在半年内扩充到十万人,如果云合三县的滇西军队到时还不退出南潞境内,就用武力将滇西军赶出南潞。

    “各位长老,恕建峰直言,按照王府的军费预算,支撑三万九千人的军队已经很是勉强。如果要在半年就就扩充到十万人,恐怕王府将其他预算挪为军费,也是很难支撑的。”高建峰指出了庞大军费的问题。

    “不错,云合三县的滇西军肯定不会轻易退出,到时候势必会有一场大战。十万大军一动,又需要王府花费多大的开支,恐怕是难以计算的。依照如今王府库中的财物来看,支持三万九千人人的战争尚还要向百姓索取,再多的话,整个南潞将陷入灾难中。”关英达作为内务总管,很明白的点明了王府的困境。

    “军费不足,云合三县上下十六万人愿意拿出所有财产,只希望早点赶走滇西人。”云合李长老表明了决心。

    李长老这么一说,顿时所有长老均附和起来。云合三县于十几年在滇西军的占领下,成了他们这些老一辈南潞贵族的耻辱,就算付出一切,他们也不愿意再看着外人管理着自己的地方。

    “各位长老的心情,本王可以理解。本王何曾不想早日收回云合三县呢。如今云合三县的这种状况,是南潞郡的耻辱,也是我这个南潞王的耻辱。但是,我不能让一场战争,将我们南潞的未来给彻底葬送。就算我们最后拿回了云合三县,但整个南潞已经元气大伤了。难道大家希望看到这样的局面吗?”张瑞制止了各位长老,“云合三县,永远是属于南潞的,本王向各位保证,一年内,将让滇西军在云合三县内彻底消失。如果一年过去,本王仍然不能实现南潞的统一,便颁布南潞王令,就是与滇西军玉石俱焚也决不妥协。”

    “各位长老,你们就给王爷一点时间吧,各位的忠心,王爷是明白的。”关英达连忙劝起长老们,“但是王爷初即王位,百废待兴,王府的财政状况各位也很清楚。就连皇上赏赐用来修缮王府府邸的银两,王爷都拿出来投到土地改革中去了。还有筹办银行,兴办学校,办工厂,这些都需要钱。如果把这些钱都充做军费,那王府如何履行他的其他职责?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况且王爷少年有为,定然不会让大家失望,请各位长老不要在军队问题上纠缠了。”

    “兵在精而不在多!南潞王府世袭亲卫右将军李杰向各位长老保证:我李杰,一年之内将亲自率领亲卫军把滇西军赶出南潞,如若不能,将以死谢罪。”李杰右手摸着胸口,向所有人发誓到。

    紧接着,李涛也是发起了李氏家族的誓言来,云合县李长老顿时忍不住大哭起来。

    “王爷的仁慈,难道各位长老一点也看不出来吗?”高建峰终于忍不住大声喝到,“王府之护卫军,亲卫军,统属于王爷,由三大将军负责,这是祖上千百年的规矩。十三长老负责地方事务,何时能够干预王府军队了?”

    高建峰的这声猛喝,犹如惊雷一般,让是十三位长老惊醒了过来。

    “属下该死!”

    “王爷恕罪!”

    十三个老人齐齐跪了下来,流出了既是懊悔,又是难过的泪水。

    “长老们请起,不必难过。我张瑞虽是年少,却并非好欺,各位长老并非有意,本王不怪罪。对于长老们的忠心,本王颇为感动,也不忍伤了你们,所以一直耐心的和大家讨论着,希望你们能明白本王。可是,你们为何却一再的让本王穷兵黩武,置南潞的未来于不顾呢?如果一定要大肆组建军队,通过武力向周边宣告我们南潞的复活,才能重新让南潞人得到自尊的话,本王不会选择第二条路。但是,南潞的处境很微妙,一旦大肆扩军,引起周边的警觉,我们南潞就是想减少军队也是不可能了。而我们南潞的经济能够支撑起那么庞大的军队吗?如果举全南潞之力,可以支撑几年,甚至可以支撑十数年,可这却不是单单支撑军队那么简单。我们要赶走滇西军,就要打仗,打仗就会有伤亡,就需要有足够强大的后勤支持。我们南潞举全南潞之力,又能支撑多久?战争结束后,又会成一个什么样的局面?你们告诉本王!”说到最后,张瑞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怒火,猛的一拍桌子,“你们到时候两眼一闭,两脚一蹬就轻松了,让本王来收拾这个饱受战争创伤的南潞吗?”

    “本王并非是甘愿忍气吞声之人,也不惧怕战争,更不害怕流血。云合三县,迟早要夺回来,这一仗是少不了的,军队,迟早要扩编,但必须要有相应的经济做支撑。本王也是希望自己能横刀立马,惬意的指点江山,但是这是随便想想就可以的吗?各位长老,你们好好想一想,本王说的是不是理。”

    听了张瑞的话,各位长老对这个少年南潞王突然有了新的看法。原本温文尔雅,以才学著称的南潞王,在此刻更多了一分血性。

    良久,谢长老终于开口说到:“王爷,我等错了!但是,属下对王爷的忠心,可昭日月。”

    接着,谢长老缓缓的将原因说了出来。虽然南潞郡民风彪悍,有着全民皆兵的传统,但只有南潞王有权利对军队进行调动。自从十数年前,老一代的南潞王逝世后,整个南潞郡的军队便彻底解散了。全靠十三县长老凭借威信管理地方,维持着南潞王府,将南潞人民的信念保留着。如今南潞王年少,长老们又年事已高,恐怕辅佐不了南潞王几年了。于是乎,众长老便达成了一致观点,尽快的让南潞王确立威信,牢牢掌握住南潞的政权,才能更好的治理南潞。而军权,是他们觉得的最佳保证,于情之中,他们便认为越庞大的军队,越能保证南潞王的政权。不管是针对外界,还是内部,军队,都是不可或缺的依靠。

    “各位长老的心意,本王明白了,你们大可放心。”张瑞一边安抚众长老,一边对高建峰说到,“建峰,还不向长老们赔罪。”

    “建峰之前唐突,请长老们不要计较。”

    “哪里哪里,高将军说得有理,是我等疏忽了。”

    对于长老们的忠心,张瑞是早已擦觉到了,从关英达报告的账册上的数据来看,以十三县长老为代表,十三县的贵族都拿出了不少财产出来充为王府库银。对于自己颁发的各种措施,十三县长老更是丝毫不计余力的推行。但听了长老们的心声后,张瑞更加体会到了自己对于南潞的重要性,已经十余年没有王的南潞,可能以十三位长老为代表,他们就是情愿整个南潞消失,也再不愿意没有南潞王的带领了。

    “南潞不能没有自己的王,更不能有一个带领他们走向自我毁灭的王。”张瑞缓缓的说着,他清楚,必须要十三位长老明白自己,才能使南潞朝着自己所想的方向发展,“我们南潞郡,包括云合三县在内,人口不过一百二十余万。但是历史上的每个朝代,都只能让我们依附,而不能将我们占领,便是因为我们南潞人的韧性,因为我们南潞人不怕死。不过,这却需要我们想一想,究竟是不是不管什么情况下,都要与人以死相拼。”

    “有了强大的军队,滇西人才会退出云合三县,朝廷也才会尊重我们南潞的自治。但是,我们是否一定是要百姓承担沉重的负担,来维持我们大量的军队,来保持自治。我认为,在现在的情况下,是不需要的。朝廷之所以对我这个南潞王如此重视,一方面,是因为对于我们南潞的重视,不希望一个混乱的南潞出现在大周王朝。另一方面,镇西王的势力扩大,昌平王的势力扩大,我们南潞郡夹在两大势力之间。朝廷就会自然的想用我们南潞来维持西北的平衡。所以,只要我们自己不乱,就不会让外部势力威胁到我们的自治。不管是朝廷,还是镇西王,或是昌平王。”

    “护卫军和亲卫军,在目前的情形下,三万九千人人已经足够。如果日后我们南潞的实力足够大了,能支撑起更多的军队,扩充军队也将势在必行。当然,军队的后备力量,就需要各位长老多费神了。”张瑞说完后,招呼关英达到身前,将一道南潞王令递给了后者,“念。”

    关英达打开南潞王令,大声念到:“南潞王令:鉴于定租租田制实施良好,特恢复府兵制度,南潞十三县分设十三府,按府内租田人数设营,团,旅,队,伍,年龄在二十至四十之内的青壮年子,均编入府,农时耕种,闲时教练。每县长老为府兵最高长官,直接向本王负责,每营之长官人选报之王府,由本王亲自任命,享受王府赐于之爵位与同级俸禄。另,为嘉奖地方之奉行王命,特准租田之所有者,可就其租田内人员编制之相应之职,团长以下之职可由长老任命,营长之职由长老报之王府,由本王亲自任命。【注1】”

    听完此道南潞王令,众长老先是震惊,接着都恍过神来,连忙请张瑞收回王命。

    谢长老将缘由陈述了一番,府兵制,历来地方只有教练之责,而无调动之权。如果将府内将领任命之权交由地方,恐久而久之就尾大难调,很容易形成地方的势力变强,而使王权变弱。南潞历来就只有南潞王才是军队的唯一统帅。

    可惜,张瑞却毫不在意,明确指出了,此条王命仍然确保了王权的地位,让地方自行选择各建制的长官,只是为了增加其熟悉度和战斗力。况且,为了表彰各地方为实施定租租田制度的贵族,赏其成为府兵之长官,也是无可厚非。如果自己不进行封赏,如何对得起做出巨大牺牲的贵族们。

    就在长老们仍然诉说着此王命的弊端时,张瑞脸一沉,说到:“难道各长老就如此不能值得让本王托付吗?”接着,张瑞又正声说到,“如果有人认为本王好欺负,敢拥兵自重,我想是没有哪个南潞人会跟随他的。”

    不得已,众长老只得接受了这道命令,对于护卫军和亲卫军扩军的争执也停了下来。只要自己把县内的府兵训练好,南潞又何愁无兵。

    当听到南潞王的府兵制后,所有的贵族都兴奋了,在各县长老的带领下,新型的府兵十三府开始建立。顿时,许多曾经拥有大量田庄的贵族,摇身成了团长,旅长,队长,或是五长。更有曾经认为自己是南潞王土地政策中牺牲品的大贵族,由南潞王任命成了营长。

    “本王要告诉你们,南潞王永远是为着他的子民着想!不管是贵族还是平民,你们都将感受到本王的爱。尽管一时会有少部分人的利益受损,但是,到最后,本王会加倍的赔偿!”少年南潞王的这句,从此,开始深深印入了南潞所有贵族的心中。

    千百年来,地方无兵的局面在南潞被打破了。原本是打乱训练的府兵,开始集中训练。府兵制从最关键的一点,地方只负责练兵,开始成为地方可以管兵,闲时为民,战时则可整编制的成为正规军。贵族们开始为自己的新身份而躁动,甚至出现了一批少壮派,他们开始渴望战争。

    南潞的军事改革,很快在周边引起了震动。

    【注1】仿照西魏的府兵制,但不要将本书朝代与西魏等同。定租租田制也与均田制相仿,不过是南潞王将贵族的田地统一租给无田平民,由贵族收取定额的少量田租。同时,有自业田的平民和贵族男子,也编在府中。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