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万户 Ⅰ


本站公告

    们再忍耐几天下周一开始正常更新。

    ——

    他们有现成的营垒器械俱全;急切之间难以击溃。为配华国陈虎主动出击李和尚、张歹儿、杨万虎轮流带队日夜偷袭。丽军陷入两线作战的困境。

    洪继勋认为必须速战速决。不能给高丽王庭调集、派遣援军的反应时间。一旦僵持客军身份的红巾绝对不是主场作战的高丽人对手。

    邓舍很赞同。早先出奇兵的构想再一次浮现。当即抽调五百城中军马拨给左车儿带领赶赴海边搜检渔船、建造木筏扬帆过海;多张旗帜插入丽军背后。

    奇兵起了效果丽军自乱、陈抓住战机发动总攻。第四天捷报传来。定州围解歼敌两千余俘虏三四千。李岩及丽军残部仓皇南、陈追击到泥河河畔。邓舍下达命令停止追击。

    泥河水势湍急西北连群山东南入大海。河以南高丽大城很多驻守兵卒不少。红巾士卒奋战连日军力已倦不能得意忘形、陈在泥河边布下一营人马依山搭营留作驻防。

    邓舍再三考虑详细询问洪继勋、罗李郎等山西各城的情况。山西、北各城人口普遍不多。大部分地方本为渤海、女真旧地各族人混居。丘陵起伏土地不算肥沃因为挨近群山多有矿产。出铁、铜、铅等物又有貂鼠之类山产。

    经济意义上来讲价值不大。但是战略意义重大。

    “双城若是腹心则定州、泥河堪谓盾牌;一出山西、北将军之矛锋逼西京。又有三散等地做为依托此勇士搏虎之势也。我势既张丽势必缩。然后将军可以一边作势略地疲扰之;一边锁三关经营关北操练卒伍。粮秣已齐军马已厉不发则已一发不可收。”

    洪继勋的口才没得说尤其分析大势的时候口若悬河汪洋恣肆。邓舍拍掌称赞“便如先生所说!”

    当下传令、陈率诸将沿山北上行军不必太快稳稳推进。第一个夺取的目标定为三水府。三水府在定州北中间隔了座千佛山。高丽人在这里的势力并不是太大居民多是汉人、渤海人、女真人。

    也因此当地驻军的反抗十分微弱。红巾才作势攻城丽将就开了后城门弃城远遁。搜检俘虏只得三十几人。询问才知大部皆已阵亡在了山口。

    捷报传来双城欢庆。邓舍猜到会比较顺利没猜到会这么顺利。紧急和洪继勋研讨决定大胆改变原定的一一攻占计划。、陈分兵两路一路向东取甲山;一路向西攻长津翻过群山远略宁远。

    三水府、长津只是顺路掠取甲山、宁远才是邓舍的真正意图。

    宁远位处大同江南岸沿江南下可以直达西京平壤。而距离定州不过百里。攻下此城就好比在山西钉入了一个楔子战场主动权就掌握在了邓舍的手中。

    甲山本高句丽地渤海国在此设府金元以来屡经战火高丽在几年前始置甲山万户府。守卫山口府县军的主力便是从此处来。由此向北接连长白山、鸭绿江。又是形胜之地千山南来众水北注。洪继勋称它是“山水绸缪别成一区”。意思就是山水交错自成一统。

    得了此地有两个好处。一则给自己留了条后路遇有不利不会再像这次一样退无可退;二来凭借此地的良好地势只要发展得当完全可以以之为支点提领关北;甲山左近女真人聚居甚多向东俱为女真旧地也能借以拉拢女真同时也起着防范女真的作用。

    长津的守军和三水府的一样不战而逃;甲山毕竟是个万户府虽然山口阵亡了一半还多到底抵抗了半日。两城相继沦陷。远略宁远华国部遇到了麻烦。

    山口一战宁远派出的军马最少;又得到北边德川、南边孟山两城的支援抵抗顽强。邓舍调攻克甲山的陈营张歹儿、杨万虎部疾驰支援。

    不必参与攻城做出进攻孟山的姿态。果然孟山慌张起来顾不得宁远先图自保。又遣一支军马巡荡江边断绝德川、宁远的联系。两日后宁远城破。

    而数百里外的平壤在此期间竟是一丝动静也无。毫无疑问庆千兴南营的全军覆没使得它元气大伤。

    宁远既然攻破第一件要事便是选择驻守大将。按照洪继勋的比喻定远就是全军的矛头遍数军中诸将谁人可以任之?邓舍心中早有人选。

    论地华国最合适;但他为人粗卤不放心。陈虎精细坚毅定州离不开他。赵过朴实厚重留在甲山有他坐镇后顾无忧。李和尚、罗国器、关世容不是方面之才。

    最合适的当数张歹儿。上阵有虎气;虽不识书下马气。有勇有谋沉稳坚刚。邓舍对他的几次表现印象深刻。当然他资历不够需得派一人辅佐。李和尚太粗罗国器太滑关世容刚好。这两个人都重气讲义不会合不来。

    即刻传令关世容、张歹儿不必转回带本部人马留驻宁远。另调张歹儿部的杨万虎随军回城。其他长津、三水府两地各留五百军马擢拔两个上马贼的老兄弟代行千户驻扎看守。

    一下子多得了五座城邓舍顿感压力沉重。他从没有过管理数个城池的经验。即使双城打下来之后之所以没出什么大乱子大半靠的也是洪继勋的出谋划策吴鹤年的实际操作。

    但总不能什么事都交给别人依靠别人。邓舍当然懂得民政的重要性。拿一杆枪来做比喻军队好比枪头地方就是枪杆。枪头钝了可以磨;枪杆一断枪头再利也难有大用。

    一宿没睡好翻来覆去折腾考虑这个问题。邓舍下定决心不懂。一军之主无须事事躬亲不求精必须会。

    各城的普查一一送回。宁远人口较多三万余口;定州少一点一万上下;长津、三水府、甲山位置偏远人烟稀少加在一起不到两万。人种比重上汉人十之一二女真人、渤海人十之二三基本都分布在长津三地。宁远、定州八成以上俱是高丽人。

    第一个问题就来了。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做为异族人该怎么去管治本地土著?

    吴鹤年在其位谋其政。蒙元管理地方的那一套他熟悉得很选适合高丽民情的道“小人之见首先需重新核定户籍编制坊里、保甲。一则落实人口便于管理二则保甲互相担保一户有罪一保同罚甲生、里长监管不力同罪处之。提前报官者免其罪。如此一来地方上也有耳目灵通之利。”

    邓舍颔首同意补充道“里长、甲生尽量选当地汉人担任不足的部分可由渤海、女真人出任。”必要的分化还是需要的。邓舍忽然想到历次战斗军中伤者甚多至有致残。平时常思如何安置眼下不就是个大好机会道“军中残者约百人愿去军籍、入民籍者。送宁远、定州落户安置可任里长、甲生。人赏银十两赐地五十亩。”只赏赐权、钱、田邓舍估摸着还不够令士卒眼红羡慕沉吟犹豫。

    吴鹤年笑道“俗话说三亩地两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大人何不再以高丽女子给之?”

    “欺男霸女?吴总管是想激起地方民愤?”洪继勋一直没开口这会儿嗤笑一声反驳道;他提出意见“与其被动不如主动。将军暗中交代各城凡高丽女子嫁残卒者给其母家诸事方便优礼之厚待之另眼相看。疏导引诱、潜移默化方为上策。”

    这也是一种分化。不过就眼前来看实现的可能性不大。非得长期施行。邓舍点了点头“就这么办。”

    坊里、保甲编制好地方官的委派问题随之而来。带上双城大小城池六座七八万人口。陈虎、赵过、张歹儿行军打仗个个好手处理民事能不能胜任?

    涉及到军中大将吴鹤年闭嘴不语。洪继勋侃侃而谈“定州诸地都处前线。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事。况将军手中也无人可用。大可军政一体交陈、赵、张等将统一处置。将军目前最需要关心的不是地方发展而是聚敛粮草、充军备武。

    “充军备武需将军亲力亲为而各地府县的职责就在聚敛粮草。”

    关北严寒有春耕而无冬种农田作物一年一熟;山地又多除了双城等寥寥数地大都土地贫瘠。聚敛粮草靠本地不太可能。邓舍问道“先生之意?”

    洪继勋打开折扇微微一笑道“泥河南、宁远西土地肥沃。官府虽然贫穷然而大户人家往往良田千万跨县过州富裕非常。定州、宁远军马闲着也是闲着将军何不任其哨粮?既可保军卒锐气又能够损敌利己。”

    吴鹤年咳嗽一声皱着眉头道“怕是会失民心。”

    洪继勋哂笑“归我之民是为民不归我之民是为敌。何况高丽百姓之所以怨声载道罪魁祸首正在豪门巨室。将军杀富夺其粮粟、分其田地。有穷人归来妥善安置民心自然可得。”

    杀富户、抢钱粮邓舍没什么心理负担。他道“先生所说甚是。”军需粮草这一块儿他考虑已久补充一个辅助办法“双城等地沿海多渔场吴总管多组织丁壮下海捕鱼。”不仅双城甲山、宁远等地也都挨近河川依样办理。相比粮粟渔场的产量更大穷苦丽人每日三餐必有海鲜补粮食、畜肉的不足。

    “有粮草还不够。攻城略地要在精兵。何谓精兵?在少不在多。训练有素披坚执锐。两者缺一不可。将军一万三千人两战伤亡一千余。驻宁远两千甲山一千三水府、长津各五百定州两千双城六千。部属混杂纷乱旗帜不一号令不严。

    “现今稍有空暇可以缓出手来就该立刻整顿。”

    邓舍早在肃纪时就考虑过这件事道“正合我意。”当下将心中构思讲出。一万两千人说多不多说少不少。计划分编三营、陈各一营自己领一营。

    宁远距离定州近张歹儿、关世容拨给陈营;李和尚、罗国器俱在双城营;赵过、陆氏兄弟自己统带。河光秀官儿高他的丽卒自成一营。

    佟豆兰的女真人和邓舍没有统属关系他一直回避不投不走很含糊。可以算他们来帮忙的也可以理解为合作伙伴。邓舍暂时没把他们考虑进去。

    另外各城搜检得工匠二百人悉数送来双城一并编入匠营。各城汉人、渤海人、高丽人大户按照双城的老规矩反抗的一概杀戮分其田地或归军用或给贫者。投降配合的分毫不损责令每户送嫡子来双城入侍统统发给质子营。这两营由左车儿代管。

    汉卒三营丽卒一营编制一定下来统属关系清楚许多。再有战斗各负其责。但是如果碰上比较大的会战军卒混在一起该如何区别?“将异其旗卒异其章”可以仿照古制结合现在的制度在军章上加以区别。

    汉卒佩红章;丽卒佩黑章用黑旗营为左用青旗章在左肩;陈营为右用白旗章在右肩;邓舍中军展黄旗章在胸前。章上写士卒名字及上官十夫长、百夫长的名字。

    洪继勋等人自无意见。当即传令各城规划分属按照各自所属送给样章分别制作佩戴。

    旗、章只不过是形式便于区别。重头戏非操练莫属。陈虎等将驻扎在外不能统一训练严令每日一小操三日一大操不得懈怠华国等即刻出城接着修建大校场分军按队由八百老卒充任教官习练技击熟悉阵型。

    可惜炸山口时把从永平得来的火药用了个十之七八火铳手只能暂停训练。高丽人不谙火药制造指望缴获、购买可能性太小;自己制造的话双城周边多产铁、铜磺、硝等物实在不多。是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事实上不止高丽整个的辽东红巾火药方面都是比较缺乏的。洪继勋道“宁远、定州较富得银钱甚多。并且双城等地有金矿、大盐池。物通有无小可以为可选能言善道的精干士卒乔装北上。辽东有硝石仍在蒙元手中的大宁等地不缺此物。金复盖等州濒临大海常有山东、甚至两浙各地的船只来往。而山东经毛平章治理物产颇丰两浙更是膏腴之地。许以重利必有所获。

    “此为开源。尚需节流。火药既然不足就多制箭矢。高丽人火器不精良普及度远不及中国也是多用箭矢。我有山产铁、铜遣专人负责出矿冶炼不停足够使用。

    “其他火铳等诸般火器的制造。大炮制不得至于火铳陆千户出身军器匠人提举司不是外行。匠营各色工匠都有选伶俐军卒协制产量虽不会大补充缺损应不成问题。”

    权宜之策姑且行之。邓舍一一同意即择陆千五督办冶炼开辟匠舍兼管制造火器一事。洪继勋提到山东倒是叫他心中一动。也不知王士诚、续继祖火拼赵君用结果如何?打定主意派遣人去金复盖诸州时顺便打探消息。

    民政、军事粗略梳理一遍。该办的事儿大家心中有数。洪继勋道“精兵已成将军用来攻略两界万人绰绰有余。要想虎视南下稍嫌不足。小可有三策献上。”

    走一步看两步邓舍需要的就是这样的人才。道“先生请细说。”

    “其一征各城汉人、渤海人入军;其二厚遇佟豆兰引女真部落来投;其三将军许军中高丽贱民脱籍入民反响甚好。

    “如今连战连捷军威大盛。小可闻听双城本地的贱民、棒子许多都有投军打算。可以扩招丽军做为附庸协助守城维持地方。其中或有精锐也可以用来冲锋陷阵。”

    召汉人、渤海人从军没有问题;拉拢女真人是既定的计划;唯有丽卒附庸不能多。可惜汉人比重太小邓舍微一寻思道“目前各城粮草仅可保万人两三月用。征军不宜过多。汉卒三千丽卒四千罢。”他叹了口气没人马没地盘时想人马想地盘;有了人马地盘又发愁粮草兵源。自失一笑这不是个圈儿么?

    感慨发过暗暗记下两件大事火药粮草、兵卒来源。需要解决。

    洪继勋折扇一合在手掌上轻轻打了一下唤回邓舍的注意力。讨论半天大部分时间他自己在说没半分疲态依旧精神抖擞问出最后一个问题道“五城安民不比双城一地。将军可有谋划?”

    一听他问邓舍就知道他肯定已有成算。果然不等邓舍回答洪继勋伸手从袖中取出一书。却不展开去念手指夹着递给一边儿的吴鹤年道“吴总管管理地方请看小可此书有无不妥?指点一二。”

    吴鹤年嘿嘿一笑心中恼他轻视自己当自己为打杂跑腿儿的二狗子嘴上恭维“先生大才指点不敢当。”接过来抖开洒了眼赞叹“字字!”顿了顿又道“一笔好字。”清清嗓子恭身侧对邓舍站好念道“告高丽人等书。

    殷商高丽祖也同我中国本为一家。世所和睦皆为中华。蒙元已降如虎而冠。倒行逆施暴陵内外。穷绝江南中原黔黎殄丧。两征日本海东为之一空。慕我林氏壮哉箕子之民。我大宋颍上一倡影从千万。

    沧海横流惟英雄方显本色;救济斯民舍豪杰而问其谁?良马有策远道可致;贤士有合大道可明。三千里锦绣江山侠少良家之子弟吾翘首以待之。”

    ——

    三水府。

    三水府本为古渤海国显德府界地后为女真占据。金、元属合兰府。

    2关北。

    定州、宣德、元兴三地高丽人称之为“三关”;三关以北的双城合兰府等地也就是现在朝鲜的盖马高原即为关北。

    3户长制。

    高丽“凡州府郡县千丁以上户长八人副户长四人兵正副兵正各二人仓正副仓正各二人史二十人兵仓史各十人食禄史各六人客舍药店司狱史各四人。”

    “乡吏非由科举不得免役从仕近者逋亡附势滥受京职又令子弟不告所在官司投势免役内多滥职外损户口。今后外吏及其子弟毋得擅離本役其受京职者限七品罢职从乡。”

    4保甲制。

    汉五家为“伍”十家为“什”百家为“里”;唐四家为“邻”五邻为“保”百户为“里”;北宋王安石变法“十家为一保、选主户有力者一人为保户;五十家为一大保选一人为大保长;十大保为一都保”;元出现了“甲”“以二十户为一甲设甲生”。

    元的地方城内设坊里乡村设村社。一社五十户。又在一些地方(尤其是需要军队卫戍之处)改“乡”为“都”、改“社”为“图”。常由蒙军驻村社实行军事统治。里长通常为蒙古人、色目人衣食用度悉由居民供应成为当地的最高主宰。

    5然而大户人家往往良田千万跨县连州。

    “比来纪纲大坏贪墨成风宗庙校、仓库、寺社、军须田及国人世业田民豪强之家夺占几尽。或已决仍执或认民为隶……大置农庄病民瘠国。”

    “至于近年兼并尤甚。奸凶恶党跨州包郡山川为标。皆指为祖业之田……。”

    在跨越几个邑的大农庄中原来的中小地主未完全清除。农民受着二重三重的压迫承担的租税沉重。“势力之家互相兼并”“一亩之主过于五六一年之租收之**”。一亩地的主人有五六个一年的租税收十之七八。甚至有“一人所耕之田其主或至于七八”。

    高丽人不谙火药制造。

    其时丽有火炮等物亦有“发火”之军。但是国家并无制造火药的部门。数年之后高丽人崔茂宣通过“咨问”“粗知”焰硝采取法经验的中国商人李元“颇得要领会了火药技术。又数年丽朝始在中央正式设立机构“煎取焰硝”“且募唐人(汉人)之来寓”。也就是说请汉人来帮助他们。

    而其开始的产量并不多。十五世纪初崔茂宣之子海山继承父业曾任军器寺副正等职务他任职之前“火药之数才六斤四两。”各种火器总计不过才生产数百。

    因火器、火药不足为抵御倭寇向明朝请求“曰……其船上合用器械、火药、硫磺、焰硝等物无从可办议和申达朝廷(明王朝)颁降。”

    明太祖颁下圣旨“高丽来关军器、火药、造船、捕倭我看了好生欢喜。……早书去教那里扫得五十万斤硝将得十万斤硫磺来这里著上那别色合用的药修合与他去那里。”这也是历史有载中国第一次向高丽输出火药。

    ——明太祖言“我看了好生欢喜”是因为高丽王听从了他的教导所以高兴。就在丽王请求火药之数年前太祖询问高丽使者得知高丽常有倭患“深为王虑之”因“朕……为天下主……故持危报国之道不可不喻王知之”下诏高丽淳淳教诲如父训子教导丽王了一番攻守之道。

    7穷绝江南中原黔黎殄丧。两征日本海东为之一空。慕我林氏壮哉箕子之民。

    “穷绝江南”韩山童、刘福通起事传檄天下。“目今日昏君临朝奸佞出政官吏酷贪纪纲颓败以至贫极江南富夸塞北人心思变天命攸归。蕴玉玺于海东取精兵于日本。蹑大宋之遐踪雪崖山之沉恨胡元宁有百年之运乎?恢复宋室在此一举。”

    所谓“贫极江南富夸塞北”就是说搜刮、剥削江南财富填充塞北。“取精兵于日本”“盖以宋广王走崖山丞相陈宜中走倭。”

    “海东为之一空”海东为高丽别称其王曾自称海东天子。

    “慕我林氏”林氏即三别抄之乱的首领。

    
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