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补处】
一生补处(梵k-j^ti-prtiboddh,藏sky-b-gig-gisthogs-p),菩萨阶位的最高位,即等觉位。或译作一生所系。因经此生的系缚即可补佛位处,故称一生补处,略称补处。
【详细介绍】
《无量寿经》卷上(大正12?268b)?‘他方佛土诸菩萨众来生我国,究竟必至一生补处。’《大乘菩萨藏正法经》卷三十六(大正11?874)?‘一切有学、阿那含、辟支佛,于此福行,应先发起如是胜心,得不退转一生补处,次当作佛。’《阿弥陀经》(大正12?347b)?‘极乐国土众生生者,皆是阿?跋致,其中多有一生补处。’
一般说来,此菩萨位还存有元品(根本)无明,受变易生死,故名一生;到最后断惑入妙觉位,补前佛位处,故名补处。而将弥勒菩萨名为一生补处菩萨,主要是依据《佛说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等经所说。盖弥勒菩萨今在兜率天,待其此生结束后,将降在娑婆世界补释迦之佛处。
【现益与当益】
日本净土真宗认为就信心之利益而言,一生补处可分为现益与当益二途?
(1)如为现益,则获得信心的念佛行者,于现世立即住于一生补处位。
(2)如是还相回向的利他教化之位?亦即念佛行者往生安乐净土,快速超证灭度大果,同时住此位尊奉普贤之德,作化他之利益。
总之,彼土的一生补处有灭度与因果不二的关系。然而安乐净土的阿弥陀如来,是尽未来际不入涅盘的报身佛,往生者虽不能补其佛处,但具有至十方佛土任何世界补佛处之德,所以称为一生补处菩萨。
《佛学常见词汇》
尽此一生即能补到佛位的意思,为最后身菩萨的别号,如现居兜率天的弥勒菩萨,即是一生补处菩萨。
一生补处即是一生成佛,亦即“即身成佛”。在释迦世尊一代时教中,唯《大方广佛华严经》与《妙法莲华经》,堪称一生成佛之鸿篇巨制,体大思精。夫《妙法莲华经》所论者是毕竟不退而终极成佛,《大方广佛华严经》所论者是圆证不退而一生成佛。
《妙法莲华经》中所凸(tu)显的是除了位、行、念三种不退以外的毕竟不退。?益大师于《要解?玄义》中云:“毕竟不退者,不论至心、散心、有心、无心、或解、不解,但弥陀名号,或六方佛名,此经名字,一经于耳,假使千万劫后,毕竟因斯(si)度脱。”此即所谓“一厉耳根,永为道种”,是毕竟不退义。
而《大方广佛华严经》中所阐释的是:圆证不退而一生成佛。《要解》云:“释迦一代时教,惟《华严》明一生圆满。”夫《妙法莲华经》中有龙女一生成佛,《大方广佛华严经》中有善财一生成佛,?益大师何以独赞(zàn)《大方广佛华严经》耶?读?益大师《法华会义》可知:龙女所证乃别教初地、圆教初住位,初登念不退,此位菩萨可“百界作佛”,亦即是说可同时于一百个无佛世界中示现佛身,教化众生。而《大方广佛华严经》中善财所证乃圆教等觉位,与观音、势至、文殊、普贤等,超越龙女四十个位次,且五十三参至普贤菩萨所时,普贤菩萨以十大愿王劝进善财及华藏世界海四十一位次之法身大士,一致进行,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以期圆满佛果< hrf="./" trgt="_blnk">流氓艳遇记>。因此?益大师偏赞(zàn)《大方广佛华严经》云:“一生圆满”,并曰:“《华严》所禀,却在此经。”意谓《华严》所禀施(禀持授予)给众生一生成佛之法门,是《华严》未后《普贤行愿品》中十大愿王导归极乐,故曰:“却在此经”。此经即《佛说阿弥陀经》,本经所诠,正是《大方广佛华严经》中登峰造极,归宗结顶,终极成佛之法门,“而天下古今,信鲜疑多”(《要解》),良以净土法门,唯佛与佛乃能知,非九法界自力所能知也,故疏此经者虽多,多多端寡要,辞(i)繁义蚀(shi),未能将《大方广佛华严经》中等觉菩萨所修之最终成佛之法门与净土法门平等并论,是为欠憾,故?益大师感慨良多,曰:“余唯有剖心沥血而已。”窥基大师《通赞疏》云:“华严及弥陀经是八宗收。”无隐大师谓《华严》即广本《弥陀》,《弥陀》即略本《华严》,观上二大师之言,则知看经不具圆顿眼,则孤负佛恩也,多矣!
又华藏世界海中,净土无量无边,而普贤、善财等必以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为圆满佛果之行,可知念佛求生西方一法源头肇起于《华严》,但以凡夫及二乘不能与会,莫由禀承,故于方等会上(方等者,《止观?二》云:“方等者,或言广平,今言方者,法也。般若有四种方法,谓四门入清凉池,即方也。所契之理平等大慧,即等也”。亦即方者能契之行;等者所契之理),佛以无尽大悲,普为一切凡夫二乘,及诸菩萨,宣说《佛说无量寿经》、《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佛说阿弥陀经》,令其悉于现世之中告别娑婆,求生净土,直至圆满佛果而后已。由此可知,《普贤行愿品》是接引念不退之法身大士往生净土,净土三经是接引行不退、位不退、毕竟不退之凡圣往生净土,接引方法虽异,往生净土是一,祈慎思明辩,择经而修。
【三千大千世界】
三千大千世界是佛教的宇宙观。三千大千世界:即大千世界,因为三个千连乘,所以叫三千大千世界。《大智度论》中说:“百亿须弥山,百亿日月,名为三千大千世界。如是十方恒河沙三千大千世界,是名为一佛世界,是中更无余佛,实一释迦牟尼佛。”
佛教说明世界组织的情形:每一小世界,其形式皆同,中央有须弥山,透过大海,矗立在地轮上,地轮之下为金轮,再下为火轮,再下为风轮,风轮之外便是虚空。须弥山上下皆大,中央独小,日月即在山腰,四天王天居山腰四面,忉利天在山顶,在忉利天的上空有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再上则为色界十八天,及无色界四天。在须弥山的山根有七重金山,七重香水海,环绕之,每一重海,间一重山,在第七重金山外有碱海,碱海之外有大铁围山。在碱海四方有四大部洲,即东胜神洲(东方持国天王守护)、南赡部洲(即地球,南方增长天王守护)、西牛贺洲(西方广目天王守护)以及北俱芦洲(北方多闻天王守护),叫做四天下,每洲旁各有两中洲,数百小洲而为眷属。如是九山八海、一日月、四大部洲、六欲天、上覆以初禅三天,为一小世界。集一千小世界,上覆以二禅三天,为一小千世界。集一千小千世界,上覆以三禅三天,为一中千世界。集一千中千世界,上覆以四禅九天,及四空天,为一大千世界。因为这中间有三个千的倍数,所以大千世界,又名为三千大千世界。
【世界解析】
世:时间的迁流,过去、现在、未来,三世。
界:空间的划分,东、西、南、北、上、下,十方。
世界:一个日月围绕照耀之下的时空(一个太阳系)。
小千世界:1000个世界(1000个太阳系)。
中千世界:1000个小千世界。
大千世界:1000个中千世界。
三千大千世界:即大千世界,因为三个千连乘,所以叫三千大千世界。
在梵语中,“世界”一词原来含有时间与空间的双重意义。《楞严经》说:“世为迁流,界为方位。汝今当知: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为界;过去、未来、现在为世。”《金刚经》中也有“四维上下”的说法< hrf="./" trgt="_blnk">星海领主>。这同爱因斯坦相对论所提出的“四维空间”相同。相对论认为:物理空间加上时间,即构成“四维空间”。不过,“世界”一词在具体运用时,偏重“界”,即空间的意义。
佛教指出从空间上看,宇宙是没有边际的。从时间上看,宇宙是前前无始、后后无终的。宇宙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佛说宇宙“法而如是”,即客观规律自然生成就是这样的。对远古的人类,佛该怎样说出这些超前深邃的知识体系呢?佛将“一个日月所照”,称为一个世界。在这里佛用“一个日月所照”来比喻形象而正确的表达了这概念--这是现代科学所指的行星系-恒星(日)与围绕其运行的行星(月),我们所在为太阳系。
太阳系外还有什么呢?佛指出一千个世界组成一个“小千世界”!(注意,佛经里的数字大多都是比喻,比如这里的三千,只是比喻为数量级的多,而非指实数)这相当于现代物理学所指的一个恒星系。佛指出所在的此小千世界“犹如周罗”,也即不仅圆,还带螺旋状,正是银河系的形状。正好如同我们所在为银河系!
再进而一千个小千世界组成一个“中千世界”,这相当于现代物理学说的星系团。
一千个中千世界组成一个“大千世界”,人们常将“大千世界”称作“三千大千世界”--这相当于现代物理学指的总星系。(注意:佛进一步指出,总星系并非整个宇宙,宇宙由无数个大千世界--所谓总星系组成!而各个世界之间的特点之一是“隔而不隔,不隔而隔”!--即从三维空间来看,其实我们和他方世界处在同一个地方,但因为有其它的因缘-佛说因众生“业力”-现代物理学称这些其它因素为“多维”,而导致了“不隔而隔”)
那么各个世界的演变发展规律又如何?佛说:所有的大千世界都在成、住、坏、空的过程当中迁流变幻、循环不息,没有片刻的静止。--这里佛进一步指出了各个多维时空宇宙的运动变化生灭规律,与现代物理学最终发现的宇宙星体的发展规律--如宇宙大爆炸生成,超新星的爆发和恒星的生成灭亡演变规律等也相同!最后,佛说每个大千世界过去、现在、未来皆有佛出世,教化着那里的众生。我们所处的世界在佛教中被称为“娑婆世界””(指地球人类所处的银河系这个大千世界),“娑婆世界”的过去佛是燃灯古佛、现在佛是释迦牟尼佛、未来佛为弥勒佛。
在佛陀后约2000年之后,欧洲的布如若宣传哥白尼发现的地球非宇宙中心说而被宗教裁判所判为异端以后,发展到18世纪西方人们的眼里,宇宙也还只是哥白尼的太阳系。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19世纪的人们认识到太阳也只是天空中数以万计的恒星中的一颗。于是人们心目中的宇宙开始逐渐扩展到了银河系。进入20世纪人们的认识范围逐渐扩大,人们心目中的宇宙已不再是银河系。人类认识到在银河系以外,还有许多河外星系的存在。十几个或几十个星系一起组成星系群。成百上千个星系则组成更高一级的星系组织―星系团。
北冕座是有一个包含着400个星系的星系团,离我们更远,光从那里照射到我们地球,需要整整7亿年之久。这样的一个个星系团共同组成了我们的总星系。人们都说“宇宙广阔无垠”,现代物理学的发展,不仅是传统三维空间宇宙观,更发现而产生了多维空间的宇宙观,并进而从理论上认识到时空可以跨越,时光可以倒流!爱因斯坦在相对论中还指出了著名的物质与能量互相转换的公式,物质和能量都各自不再守恒,而是物质可以“无中生有凭空消亡”!当完全违反常识和传统物理学物质守恒和能量守恒定律的相对论发表后,不仅普通人,就是知识界绝大部分人都无法读懂相对论甚至认为这是唯心主义甚至迷信的,直到不可思意原子弹的爆炸成功...---爱因斯坦甚至指出:所谓的时间、空间和现实都只是人类的错觉!量子力学更是指出物质和意识之间也存在某种联系,弦理论更指出宇宙万物本质的“空性”....这些近代科学巨大进步后人类终于逐步认识到的宇宙真理和尖端物理学观念,在早两千余年前远古的佛经中,佛早已经明明白白指出了!
【包含范围】
三千大千世界的器间范围是什么样的呢?(注意,以下所指“天”均为多维空间的概念,现代著名物理学家斯蒂芬?威廉?霍金指出的层宇宙概念,霍金已经将多维空间的维数扩展到十一维空间了)。
佛教里所说三千大千世界的范围包括欲界、色界和无色界等< hrf="./" trgt="_blnk">超级能源强国最新章节>。其中欲界诸天,主要有四天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乐变化天、他化自在天,称为欲界六天,或直接称为“六欲天”。假设我们以人类所在为起点,向上天道:
【欲界六天】
欲界:具有淫欲、**、**、食欲的有情众生所居住的世界,因男女参居,故称欲界。欲界的人出生是“胎生”,欲界中上至第六天――他化自在天,中间包含人界所居住的四大部洲,下至无间地狱等。共有二十种各类生命形态的居住处所。
第一层四天王天,又称空居天。
第二层忉利天,又称地居天。
第三层是夜摩天,又称时分天。
第四层是兜率天,也称知足天,弥勒菩萨(即未来弥勒佛,因成佛之日在未来,故目前为菩萨道)现居于此天上。
第五层是化乐天。
第六层是他化自在天,这一层归魔王波旬管辖。
欲界到此为止。
【色界十八天】
色界:远离欲界淫欲、食欲而仍具有清净色质的有情众生所居住的世界。此界在欲界之上,无有欲染,亦无女形,众生的出生方式是“化生”。色界的众生所居住的宫殿非常高大,都是由色化生,一切都非常的殊妙精好。但因为尚有色质,所以称为色界。色界又依禅定的深浅粗妙而分成四级,从初禅的梵天到四禅的阿迦腻吒天,共有十八天。
初禅三天: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
二禅三天:少光天、无量光天、光净天。
三禅三天:少净天、遍净天、无量净天。
四禅九天:无云天、福生天、广果天、无想天、无烦天、无热天、善见天、善现天、色究竟天。共十八天组成。这些天都有天王管理。
色界到此为止。
【无色界四天】
无色界:只有受、想、行、识四心,而没有物质的有情众生所居住的世界。此界没有任何物质之物,因此也没有身体、宫殿、国土,只有心识住于深妙的禅定之中。此界在色界之上,共有四天,又称四无色、四空处。
第一空天:空无边出天。
第二空天:识无边处天。
第三空天:无所有处天。
第四空天:非想非非想处天。
在此非想非非想处天就是天之尽头处了。
【“三”的意义】
佛祖之启示“一尘含数刹”,从剖析学的角度揭示了宇宙之本象。反观“三千大千世界”,其中之“三”不是简单的数字之三,而是动生之“三”,与道家所谓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之“三”有同理之妙。
【四天下】
东名弗婆提。西名拘邪尼。南名阎浮提。北名郁单越。此四天下居须弥山四面住也。南阎浮提人寿命一百二十五岁。东弗婆提人寿命五百岁。西拘邪尼人寿命二百五十岁。北郁单越人寿命千岁。无中夭者。圣人不生其中。名为难处。
小说高速首发神话演绎最新章节,本章节是【一生补处】【三千大千世界】【四天下】地址为< hrf="/">./>如果你觉的本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