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屠】
亦作“浮图”。1.佛教语。梵语buddh的音译。佛陀,佛。《后汉书?西域传?天竺》:“其人弱於月氏,?浮图道,不杀伐,遂以成俗。”李贤注:“浮屠,即佛也。”晋袁宏《后汉纪?明帝纪上》:“浮屠者,佛也。西域天竺有佛道焉。佛者,汉言觉。将悟?生也。”《新唐书?狄仁杰传》:“后将造浮屠大像,度费数百万。”
2.
佛教语。梵语buddh的音译。指佛教。南朝梁范缜《神灭论》:“浮屠害政,桑门蠹俗。风惊雾起,驰荡不休。”《新唐书?李夷简传》:“?夷简?将终,戒毋厚葬,毋事浮屠。”清恽敬《香山先生家传》:“论曰:先生之学,杂於浮图、老氏。”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一:“?喇嘛?则又似与浮屠同出,其?首不蓄发亦同。”
3.
佛教语。梵语buddh的音译。指和尚。唐韩愈《送浮屠文畅师序》:“夫文畅,浮屠也。”宋王禹?《柳赞善写真赞》序:“?柳宜?堂有母,思见其面而不得归,浮图神秀为写其真,使其弟持还,以慰倚门之望。”清刘大?《游黄山记》:“若有浮屠,持钵而倚於门闾,是曰空相之庐。”
4.
佛教语< hrf="./" trgt="_blnk">东拐子日记TXT下载>。梵语buddh的音译。指佛塔。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一》:“阿育王起浮屠于佛泥洹处,双树及塔今无复有也。”宋苏轼《荐城禅院五百罗汉记》:“且造铁浮屠十有三级,高百二十尺。”清李渔《蜃中楼?传书》:“你慈悲救苦,俺稽首皈依,胜造个七级浮屠。”
5.
佛教语。梵语buddh的音译。旧时称伞或旗的顶子。因其形似塔顶,故名。《金史?仪卫志下》:“伞制,皇太子三位妃皆青罗表紫里、金浮图。”《明史?流贼传?李自成》:“标营白帜黑纛,自成独白鬃大纛银浮屠。”
6.
佛教语。梵语buddh的音译。博戏中掷骰子所成的一种贵彩。宋吴曾《能改斋漫录?神仙鬼怪》:“章郇公守洪州,尝因晏客,掷骰赌酒。乃自默占,如异日登台辅,即成贵采。一掷得佛面浮图,遂缄秘其骰,至为相犹在。”宋袁文《瓮牖闲评》卷六:“又博家以一二三四五六投子为浮图……借此名以名投子者,岂以一二三四五六为自细至粗如浮图之状也欤?”
【简介】
《佛学大辞典》中的解释是:【浮屠】(杂语)亦作浮图,休屠。按浮屠浮图。皆即佛陀之异译。佛教为佛所创。古人因称佛教徒为浮屠。佛教为浮屠道。后并称佛塔为浮屠。
【历史渊源】
关于浮图的解释是:【浮图】(杂语)buddh,又stu%p,又作浮头、浮屠、佛图,旧译家以为佛陀之转音。广弘明集二曰:‘浮图,或言佛陀,声明转也,译云净觉。灭秽成觉,为圣悟也。’南山戒疏一上曰:‘言佛者,梵云佛陀,或言浮陀、佛驮、步陀、浮图、浮头,盖传音之讹耳。此无其人,以义翻之名为觉。’秘藏记本曰:‘浮图,佛也,新人曰物他也,古人曰浮图也。’新译家以为?堵波(即塔)之转音。智度论十六曰:‘诸聚落佛图精舍等。’西域记一曰:‘?堵波,即旧所谓浮图也。’瑜伽伦记十一上曰:‘?堵波者,此云供养处,旧云浮图者,音讹也。’梵语杂名曰:‘浮图,素睹波,塔,制怛里。’世多通用后义。
浮屠观音为中国民间人士所创造。浮屠亦作浮图,有二种不同解释:一、梵文buddh的音译,同佛陀,即佛;二、梵文buddnstup音译之讹略,即佛塔。(汉文音译全文是"佛陀堵波")。
中国佛教徒多将浮屠视为佛塔。因观音手持佛塔,故而名称浮屠观音。明代版画集《慈容五十三现》和《观音三十二相》中均有浮屠观音。其造像特征是:观音立于莲华之上,右手持九级浮屠佛塔,左手作施无畏印。佛塔汉译"堵波",古印度佛教徒筑塔是为了埋藏佛之舍利,后来演变为佛教象征性的重要标志。佛教徒非常崇拜舍利、佛发、佛指、佛齿,见舍利如见佛陀本身。佛塔又称功德聚。
造浮屠佛塔被视为建功德的事。佛塔浮屠还被佛教视为宝物和法器,如四大天王中的多闻天王(即毗沙门天),手中持的宝物就是浮屠宝塔。《大悲心陀罗尼经》中萨皤罗罚曳"梵语,此乃观音菩萨示现毗沙门天王降魔相,天王手持浮屠宝塔,意保护修持者,护持、接引十方诸佛,可使一切魔障望风远避、使一切恶煞闻其声音,悉皆远离。
《西游记》将毗沙门托塔形象移到了唐初名将李靖身上,成了有名的"托塔李天王"。在民间,浮屠还被视为施福护财。因此,此尊观音法相在民间深受崇拜。
【法器】
法器(fǎqi)又称为佛器、佛具、法具或道具。就广义而言,凡是在佛教寺院内,所有庄严佛坛,以及用于祈请、修法、供养、法会等各类佛事的器具,或是佛教徒所携带的念珠,乃至锡杖等修行用的资具,都可称之为法器。就内义而言,凡供养诸佛、庄严道场、修证佛法,以实践圆成佛道的资具,即为法器。
法器的种类十分的繁多,而各种法器的用途、型制、大小也差异极大,因此在不同的时空因缘中,也产生了许多的变化< hrf="./" trgt="_blnk">网游灵宝TXT下载>。即使是相同名称的法器,也因为时代、国家区域乃至宗教的不同,而在形式、材料及制作方法上,有极大的差异。在佛教的工艺美术中,也往往都是以法器为代表。
法器如果以用途来区分,一般大约可分为庄严具、供佛器、报时器、容置器、携行器及密教法器等六种。但在本书中,为了使读者能更深切的了解这些法器,所以将之分为八种,做更为细密的分类。其中,除了分出禅门的特别法器之外,再从密教法器中,分出藏密使用的特别的法器,如此一来,读者将更能了解这些法器的原貌及运用情形。这八种法器的分类如下:
一、庄严道场的佛具:这是指庄严佛堂、坛城、道场的器具,包括:佛坛、须弥坛、幡、盖、经幢等物。
二、供养用的佛具:这是指日常以供养诸佛菩萨本尊的器具,包括:灯、华、香、香炉、衣(左示右戒)、阏伽器等。
三、梵呗赞诵用的法器:用于寺院日常行事或临时集会敲鸣用的器具,及唱诵、法会及各种仪式中领众之用。包括木鱼、钟、鼓、磬、云板等。
四、古代比丘生活用器具:此类用品为古代大乘比丘随身所持及生活中所用的器具,包括:钵、三衣、澡豆、头巾、手巾、齿木、滤水囊、念珠等。
五、禅门的法器:此类是指禅门中,除了生活上的实用性之外,亦常为禅师悟入学人的器具,如:拂子、如意、竹篦、蒲团等。
六、置物用的法器:此类法具指可收藏或装置修行用的器具,如:佛龛、舍利塔、经箱、戒体箱等。
七、密教的法器:此类法器指密教修法时经常使用之法器,包括曼荼罗、金刚铃、金刚杵、法螺、护摩器具等。
八、藏密特别的法器:此类法器是指西藏密教中特别的法器,如:唐卡、哈达、食子、八吉祥、七宝、颅器、嘎乌等。
法器其实是实践佛道的器物,同时也是实践佛教礼仪与佛法生活的器具,是与修行相合为一的。因此,法器除了在佛教工具艺术上,有著极高的价值之外。对于修行者而言最重要的当然是要体会法器的内在精神,而应用于佛法的修行上,以实践圆满的佛道,这才是法器真正要展现的风貌。
佛教的法器,又称为“佛器”、“佛具”、“道具”、“法具”。
举凡佛坛,用于祈祷、修法、供养、法会等各类佛事,乃至行者所携行之念珠、锡杖等修道之资具,统称为法器。
在《华严经》(入法界品?宝髻长者章)中说:“如诸菩萨得不思议功德宝藏,乃至修无分别功德道具。”又<观自在章>云:“善财作如是念:善知识者,至一切智,助道之具。”
在《中阿含经》中说:“所蓄物可资身进道者,即是增长善法之具。”而在《菩萨戒经》也说:“资生顺道之具。”《禅林象器笺》卷十九中也说:“凡三衣什物,一切资助进道之身物,具名为道具。”
法器的内容依诸书所记,并不一定,但一般均将修行修法等所用的器物类,称为“法具”或“佛具”。依《古事类苑》<宗教部>所记载,古称之道具,即三衣六物、独钴、如意、拂子、坐具等僧众所持的资具类,也称为僧具。而花瓶、火舍、香炉、灯台、斗帐、盖、花幔、幡、磬、铃、法螺、木鱼、铙、钹、金鼓、钟等物,则总称为佛器、佛具或法具。
【法器的种类】
法器的种类非常繁多,其用途、大小、形状等各自不同;即使是同一名称的法器,也会因为制作材料、手法,或宗派、时代的差异,而在形式上完全不同。如果以法器的用途来分类,一般约略可以分为庄严道场的佛具、供养佛菩萨的法器、梵呗法器、置物用的法器等六种。
(1)庄严道场的佛具,如:幡、天盖、伞盖、宝幢等< hrf="./" trgt="_blnk">痞妃戏邪王:倾城召唤师>。
(2)供养佛菩萨的法器,例如香花、香炉、灯笼、净瓶、衣(?)等可用作日常勤行供养之器具。
(3)梵呗赞诵的法器,例如钟、鼓、磬、木鱼、云版等,可供寺院日常行事或临时集会之敲鸣用,或于唱诵、法会、仪式中领众之用。
(4)置物用的法具,如:舍利容器、经箱、经箧、戒体箱等,可收藏或装置有关习道之器具者。
(5)古代比丘生活器具,指古代大乘比丘生活中必需之物,如:钵、锡杖、如意、尘尾、拂子、念珠等日常随身所持之物。
钵为比丘游化乞食所用,依个人食量差异而有不同大小,材质则以铁钵、瓦钵为主。锡杖则是为了托钵时避免打扰施主,而于门口振锡,代替敲门。锡杖之杖头为金属所制之轮状宝珠形,其间有数环相接,振之即相撞鸣,僧侣持之,既为圣智威仪之表帜,且可于荒野行脚时,振动警觉,驱遗毒蛇等物。
(6)密教的法器,包括了修法、灌顶及护摩时所用之法器。例如羯磨杵、金刚杵、金刚铃、金刚盘、六器(火舍、阏伽器、涂香器、华?器、灯明器、饭食器),及结界所用之金刚橛。以上,总称为大坛具。
【藏传佛教法器概述】
法器是作法事时使用的器物。藏传佛教的法器类繁多,具有浓厚的神秘色彩。这些法器大体可以分为礼敬、称赞、供养、持验、护魔、劝导六大类。袈裟、项珠、哈达等属于礼敬类;钟、鼓、骨笛、海螺、六弦琴、大号等属于称赞类;塔、坛城、八宝、七政、供台、华盖等属于供养类;念珠、木鱼、金刚杵、灌顶壶、嘎巴拉碗等属于持验类;护身佛、秘密符印等属于护魔类;刻有或者写有六字真言的玛尼轮、转经筒和幢、石等属于劝导类。每件法器都有其不同的宗教含义,有的法器兼有数种用途。藏传佛教法器大多以金、银、铜铸造为主,兼有木雕、骨雕、象牙雕、石雕、海贝壳雕以及布、丝织、锦缎等面料制品。其质材各异,造型奇特,制作构思巧妙,数量巨大,是西藏佛教艺术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藏传佛教的兴起,公元7世纪西藏出现了金铜佛造像和合金佛塔,以及油灯和供水杯等少数种类的法器。公元8世纪中叶,吐蕃王朝第五代赞普赤松德赞时期,曾遣使赴克什米尔、天竺等国迎请了寂护和莲花生大师进藏传教弘法,修建了西藏第一座古刹桑耶寺,对于推动佛教西藏化起了积极的作用。金刚铃、杵等部分密宗法器,伴随着神秘的作法仪轨在桑耶寺首次面世。公元842年,吐蕃末代赞普郎达玛大规模灭佛,西藏的佛教势力受到沉重的打击。从松赞干布到郎达玛灭佛的时期被称为藏传佛教的前弘期,这个时期存世的宗教用具已很少见。吐蕃时期可以称为是藏传佛教法器的滥觞期。
公元10世纪至13世纪初,正是藏族社会由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过渡时期。与此同时,佛教再度在西藏兴起,并紧紧依附于割据一方的封建势力。13世纪至15世纪是藏族封建社会进一步发展的时期。这个时期相继产生了大小二十几个不同的教派和教派支系,主要有宁玛派、噶当派、噶举派、萨迦派、夏鲁派、格鲁派等。寺院建筑和佛教艺术有长足的发展,外来与本地仿造的宗教用具逐渐增多,工艺技法臻于完善。这个时期有不少著名的法器传世,元世祖忽必烈赐给八思巴的法螺,是萨迦寺最为珍贵的文物之一。西藏的一些著名寺院如萨迦寺和夏鲁寺等寺院内,出现了大量宫廷制造的僧帽壶和香炉等法器。藏传佛教再次出现勃勃生机,藏传佛教法器也逐步走向繁荣。明代政府继续了元代政府扶持西藏宗教发展的方针,西藏地方与中央王朝之间的往来密切。宫廷中根据藏传佛教的需要,制作了大量的密宗造像赐予西藏;同时,西藏也有许多精美的造像进贡给明朝政府。西藏佛教法器在明代继续得到发展。
五世**喇嘛以后,西藏的寺院建筑和佛教艺术发展进入鼎盛时期。不论是巍峨的依山式宫殿建筑、巧夺天工的园林设计、雕饰华丽的灵塔,还是精美的造像、法器、壁画、唐卡,都令人叹为观止。清代皇家崇奉藏传佛教,乾隆以来西藏大量的佛像及法器进贡宫廷,北京故宫博物院至今珍藏着大量的藏传佛教文物。同时,清宫廷也不断将其制作或者收藏的宗教品赐给西藏,布达拉宫和罗布林卡等地都收藏了很多青花僧帽壶、珐琅彩沐浴瓶和净瓶等宫廷施予的法器,西藏和中原王朝皇室之间这种频繁的宗教往来,密切了西藏与祖国大家庭之间的联系< hrf="./" trgt="_blnk">次元入侵全文阅读>。藏传佛教提倡显、密共修,先显后密,密宗在传承、经典、修习次第、仪轨、制度等方面有独具的特点。西藏佛教保留了密宗四部修习的完整形态,凭借坛城、法轮、五方佛冠、嘎巴拉碗等法器,通过神秘的错综复杂的宗教仪式,实践了对佛、菩萨、本尊神像的观想。西藏博物馆收藏的法器大多系历辈**喇嘛的宫藏品,这些法器无论从材料质地、制作工艺还是类别功用来讲,都可以作为藏传佛教法器的代表作。现将曼陀罗、法轮、五方佛冠、嘎巴拉碗、法螺、玛尼轮等典型的密宗法器概述如下。
(一)曼陀罗
曼陀罗是梵文的音译,意思是坛城,藏语称作“吉廓”。曼陀罗源于古代印度的密宗修法活动,那时的人们为了防止“魔众”的入侵,修密法时就在修法场地修筑起一个圆形或者方形的土坛,在土坛上修法,邀请过去、现在、未来诸佛亲临作证,并在土坛上绘出他们的图像,由此构成了后世坛城的基本框架,演变出多种形式和类别的曼陀罗。坛城作为象征宇宙世界结构的本源,是变化多样的本尊神及眷属众神聚居处的模型缩影。
(二)法轮
法轮是藏传佛教中最常见的法器之一。佛教中把法轮喻指为佛法如转轮圣王的“轮宝”一样转动不息。供奉法轮意在祈祷佛法住世,法轮常转。常见的法轮分成八辐轮和千辐轮两种。它既作为八宝之一来供奉,同时由于法轮象征了佛法的权威及庄严,在藏传佛教中还作为吐蕃法王松赞干布和五世**的手持标志出现。西藏博物馆收藏的两件法轮造型相似,只是鎏金镶宝图案有所差异。
(三)五方佛冠
五方佛冠为高僧、活佛在修行密宗时所戴,它象征着五智如来的宝冠。形状如五莲瓣,每瓣上镶有宝剑、莲花、金刚杵、宝轮、火焰等装饰图案,下缀长缨。五佛即不动佛、宝生佛、无量光佛、不空成就佛和毗卢佛。“五佛五智”的义理出自金刚乘教义,是密宗的主要义理之一,认为只有拥有法界体智、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就所智等五智,方能达到“菩提”(正觉),但这种智慧必须由大德上师的直接传授才能得到。
(四)嘎巴拉碗
嘎巴拉碗为修密宗无上瑜伽密举行生起次第时用的法器。嘎巴拉是梵文的藏译,意思是颅骨。嘎巴拉碗用人的头盖骨做成,大多是依照高僧大德生前遗嘱,从其遗体上取下后制成的。它是西藏佛教中常用的法器之一。
(五)法螺
法螺是法会时吹奏的乐器之一。佛经上讲释迦牟尼说法时声音洪亮,有如大海螺的声音响彻四方,所以用它来代表法音。听到法螺的声音,众生可以消除罪障,进入极乐世界。此外,在灌顶仪式上,也作为登上正觉的证明。法螺洁白细腻,自然生长的螺纹主要是自左向右旋转,而法螺常用极为罕见的右旋海螺做成。
(六)玛尼轮
玛尼轮是佛教徒祈祷时用的法器。它的形状像小桶,中间有可以转动的轴,内部装有纸印的经文。祈祷的时候一面转动玛尼轮,一面口咏六字真言,以表示对佛的赞颂。这种玛尼轮要按顺时针转动,每转动一圈,就表示念咏了一遍经咒。与此功用相同的还有玛尼筒,在寺庙的屋檐下、佛殿的转角等地方设置了一排排玛尼筒,在西藏地区的屋顶上还可以看到许多利用风力转动的玛尼筒。密宗义理以超现实的手法,通过形形色色的玄妙而隐晦的宗教仪轨,寄托了超脱人世、脱离苦海的佛教出世观。历史上的无数僧俗、工匠、艺师出于那份获得善业功德的虔诚,制作了难以计数的法器,这些法器具有独特鲜明的艺术观赏性和审美意趣,堪称藏传佛教艺术的一朵奇葩,在绚丽多彩的藏民族艺术百花园中熠熠生辉。
【八宝】
佛教中的八宝是藏传佛教中八种表示吉庆祥瑞之物,依次为宝瓶、宝盖、双鱼、莲花、右旋螺、吉祥结、尊胜幢、法轮。
【佛教八宝】
说法一:
八宝又称八瑞相、八吉祥,依次为宝瓶、宝盖、双鱼、莲花、右旋螺、吉祥结、尊胜幢、法轮,是藏传佛教中八种表示吉庆祥瑞之物,寺院、法物、法器、佛塔和藏、蒙民居、服装及绘画作品中,多以此八种图案为纹饰,以象征吉祥、幸福、圆满< hrf="./" trgt="_blnk">九龙至尊全文阅读>。相传释迦牟尼诞生时,天上献下种种供品,此八宝即为天人所供,又有说代表释迦牟尼成佛时身上的八个部位,并各有喻意。
宝瓶:代表佛的颈,因佛法皆从佛口中流出,故宝瓶又为教法、教理的表征。传佛教寺院中的瓶内装净水(甘露)和宝石,瓶中插有孔雀翎或如意树。既象征着吉祥、清净和财运,又象征着俱宝无露、福智圆满、永生不死。
华盖:代表佛顶,在汉地名为宝伞,置于佛顶上,能遮蔽风日。伞在古代印度原为贵族、皇室所用,象征尊贵威势,佛教以伞象征遮蔽魔障,守护佛法。藏传佛教亦认为,宝伞象征着佛教诲的权威。
双鱼:代表佛的双目。此代表佛眼慈视众生,故又为智慧的表征。鱼行水中,畅通无碍。佛教以其喻示超越世间、自由豁达的解脱的修行者。又象征着复苏、永生、再生等意。
莲花:代表佛的舌头。莲花出淤泥而不染,至清至纯。藏传佛教认为莲花象征着最终的目标,即修成正果。
右旋螺:代表佛的三条颈纹。佛的法音广大悠扬,如右旋螺一般清净美好,使一切有情人于解脱。今法会之际常吹鸣海螺。在西藏,以右旋白海螺最受尊崇,被视为名声远扬三千世界之象征,也即象征着达摩回荡不息的声音。
吉祥结:代表佛的心,又称为无尽结,因为此结无首无端,代表佛心法无尽。此结亦可视为两个“?”字交搭而成,因此亦为心脉的表征。藏密中常以此结为信众佩戴加持。
尊胜幢:代表佛无上正等正觉,是为佛教的胜利,故以尊胜幢来表征。尊胜传,古印度时的一种军旗,代表胜利。在此代表除一切烦恼魔障,得大胜利,究竟解脱,觉悟得正果。
法轮:代表佛的手掌。古印度时,轮是一种杀伤力强大的武器。后为佛教借用,象征佛法像轮子一样旋转不停,永不熄灭。
说法二:
1法轮:含**圆轮万劫不息之意。
2法螺:含妙音吉祥之意。
3宝伞;含张弛如伞荫护众生之意。
4白盖:含遍覆三千,净一切事业之意。
5莲花:含出于污泥而不染之意。
6宝瓶:含福智圆满,具定无漏之意。
7金鱼:含坚固活泼,解脱壤却之意。
8盘长:含回环贯彻,一切通明之意。
【相关资料】
七珍八宝均为佛家的法器法宝,含有佛法无边,神通广大,普渡众生,如愿吉祥之意。此外,于五供两旁还设有灵芝、八卦阴阳轮和珊瑚树,均是取意吉利的装饰供品。同时,于殿内东西两侧,还陈放有"磬"和"鼓",为帝后进香和举行宗教仪式时敲击的法器。
佛前供器,藏文称之为“八吉祥相”。由法螺法轮、、宝伞、白盖、莲花、宝罐、金鱼、盘肠八件组成。每件供器含义不同:轮代表佛说**圆转,万劫不息;螺代表菩萨果妙音吉祥;伞代表张弛自如,曲覆众生;盖代表遍覆三千,净一切乐;花代表出五浊世无所染;罐代表福智圆满,具完无漏;鱼代表坚固活泼,能解坏劫;肠代表回环贯彻,一切通明< hrf="./" trgt="_blnk">补天纪最新章节>。因为八宝寓意吉祥,所以成为我国传统工艺中的主要纹饰。
【舍利子】
舍利子原指佛教祖师释迦牟尼佛,圆寂火化后留下的遗骨和珠状宝石样生成物。舍利子印度语叫做驮都,也叫设利罗,译成中文叫灵骨、身骨、遗身。是一个人往生,经过火葬后所留下的结晶体。不过舍利子跟一般死人的骨头是完全不同的。它的形状千变万化,有圆形、椭圆形,有成莲花形,有的成佛或菩萨状;它的颜色有白、黑、绿、红的,也有各种颜色;舍利子有的像珍珠、有的像玛瑙、水晶;有的透明,有的光明照人,就像钻石一般。
2500年前释迦牟尼佛涅盘,弟子们在火化他的遗体时从灰烬中得到了一块头顶骨、两块肩胛骨、四颗牙齿、一节中指指骨舍利和84000颗珠状真身舍利子。佛祖的这些遗留物被信众视为圣物,争相供奉。
经上说,舍利子是一个人透过戒、定、慧的修持、加上自己的大愿力所得来的,它十分稀有、宝贵。像佛陀涅盘后,所烧出的舍利就有一石六斗之多,在当时有八个国王争分佛陀舍利,每人各得一份舍利,他们将佛的舍利带回自己的国家,且兴建宝塔,以让百姓瞻仰、礼拜。另外,修行有成就的高僧及在家信徒,往生后也都能得到舍利。如中国的六祖惠能,近代的弘一大师、印光大师、太虚大师、章嘉活佛等,都留下相当数量的舍利。
释迦牟尼佛金色血舍利据有关佛教文献记载。佛祖释迦牟尼涅盘火化后,弟子们在他的骨灰中发现了许许多多晶亮透明、五光十色、坚硬如钢的圆形硬物,这就是舍利,俗称舍利子,历来被视为佛门珍宝。
舍利,据观察,是一种骨质结晶物,其物质组成结构不详。据说,只有得道高僧圆寂火化后才能出现。舍利现象本十分罕见。但近年来,舍利现象屡有出现,成为当代佛教界的一个奇闻。
1990年12月。新加坡华人高僧宏船法师圆寂,火化后,人们在他的骨灰中捡到480颗彩色的、类似水晶体的硬物,有些还闪烁着钻石般的光亮。据辨认。与佛门珍宝舍利子毫无二致。
高僧们火化后形成的舍利子大小不一,色泽各异,1993年5月7日晚,我国东北沈阳唯一藏传佛教喇嘛教实胜寺的79岁大经师召乌力吉高僧(蒙族),感觉身体不适,想回原籍辽宁阜新一趟,不料,寺里派人刚送他到沈阳火车站,他便悄然圆寂。高僧的遗体是送到沈阳文官屯殡仪馆火化的。火化后,在他的骨灰中发现红、绿、黄、黑、白等多色珍贵结晶体数十枚,大的如黄豆,小的似米粒,经佛教专家鉴别.认为是高僧圆寂留下的珍贵舍利。
据说,有些高僧留下的舍利子多达万颗。1991年3月,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山西省佛教协会副会长、五台山佛教协会副会长通显法师圆寂火化后,得五色舍利子一万一千颗,堪称古今之冠,世界之最。
一些高僧留下的舍利子竟大如鸡卵。1989年9月27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平县西洗石庵住持、93岁高龄的宽能法师圆寂,火化后得到了3颗碧绿色、晶莹透明的舍利子,每颗直径3-4厘米,好像绿宝石一般。
尤令人称奇的是高僧圆寂后心脏火焚不化,最后竟也化成坚固的舍利子。1994年93岁的圆照法师在陕西省长安县喂子坪乡观音山法华寺修行。进入6月份以来,就水米不进。6月12日,神色突然异常兴奋、激动,晚上9点多时,他对前来探望的寺内众弟子演讲了一通佛法后,说了一句“我将心留给众生”,便再无声息;众人看时,已合眼闭目,盘腿打坐,悄然圆寂。四天之后,弟子们按照佛教教规,在寺内一大青石板上架起木柴,将法师焚化,大火烧了整整一天,法师法体形成百多颗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舍利子和舍利花。舍利花颜色雪白,镶嵌着米粒大小的呈红、黄、蓝、褐色的结晶体。尤为神奇的是,法师心脏久焚不化,成为一个呈黑褐色的巨大舍利子。火化结束时,心脏尚软,之后逐渐变硬,当时在场的百余名弟子们均亲眼目睹。据称,圆照法师性情静、平和,心地善良,但饭量极小.每餐只吃一二两。法师的俗家弟子、长安县气功协会会长王绪文介绍,法华寺曾派人携舍利子到省佛教协会,经余元大师鉴别,确认是罕见的舍利子。后来,当地人为了永久存放,又筹措资金专修了一座舍利塔< hrf="./" trgt="_blnk">大天王TXT下载>。
关于舍利子的形成,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些学者提出,由于佛门僧人长期都是素食,摄入了大量的纤维素和矿物质,经过人体的新陈代谢,极易形成大量的磷酸盐、碳酸盐等,最终以结晶体的形式沉积于体内而形成。然而这种解释并不完全令人信服。世界上素食主义者成千上万,为何并无舍利子出现?佛门弟子不计其数,为什么不是每个人都有舍利子呢?舍利子一般超不出以下几种来源:结石骨头牙齿死者携带的随葬品或人为放入骨灰中的东西。一些学者认为,舍利子可能是一种病理现象,类似胆结石、肾结石之类。这种解释也难自圆其说,不少患结石症的病人,死后火化,无一例有舍利子存在,况且出舍利子的高僧生前几乎都是身体健康、安详自在的长寿老人。
还有,如:舍利为何有大有小?有多有少?舍利为何色泽不一,五光十色?更让人百思不解的是心脏久焚不化,由软变硬,成为一个巨大的舍利子。这在佛教史上也前所未闻。
【有关舍利的种类】
佛陀血舍利(1)全身舍利与碎身舍利,前者指埋葬的全身遗体,后者指火葬的遗骨。此说出自《菩萨处胎经》卷三〈常无常品〉。或谓将遗骨全部纳于一塔者,称为全身舍利;反之将遗骨分置多处者,称为碎身舍利(一称分身舍利)。
(2)身骨(生身)舍利与法颂(法身)舍利二种。《浴佛功德经》以佛之遗骨为身骨舍利,称佛所遗之教法为法颂舍利。此种舍利显示佛灭度后,佛所说教法与戒律之永住于世,可为众生之依止,故相对于身骨舍利而称之为法颂舍利,或略称为法舍利。
(3)骨舍利、发舍利、肉舍利三种。《法苑珠林》卷四十谓骨舍利为白色,发舍利为黑色,肉舍利是赤色。
后世所谓的舍利,为小豆大之粒状,其质坚实,稍有光泽,多被安置于小塔而受供养。一般相信佛之遗体火化之后,悉成小粒状,而且质坚,锥打不碎。然如系佛弟子的舍利,则锥击便破。不过,近世在印度发现的八分佛舍利之一,则如通常人骨被火烧后之状,既非粒状,亦不坚实。古来亦流传佛之顶骨、牙骨、指骨等物普受信徒礼拜。由此可知,除粒状舍利外,亦有其他佛遗骨流传。又,安置佛舍利的宝塔,称为舍利塔,亦称舍利浮图。安置佛舍利之瓶,称为舍利瓶。供养佛舍利的法会,则称舍利会。
依《长阿含经》卷四〈游行经〉所述,释尊于拘尸城双树间般涅盘后,佛舍利八分。由八个国家各自起塔供养。另据《阿育王传》卷一载,佛灭度百年后,阿育王搜集佛遗存的舍利,建造八万四千宝塔供养之。
佛教徒对于佛之舍利,存有难逢难遇之想,故愿意恭敬供养。且往往信仰舍利所在,即如法身所在。因此供养舍利,即如同礼拜佛成道的菩提树、金刚宝座、佛经行之足迹等事之意趣,欲结下值佛闻法之因缘而速成菩提。《金光明经》卷四〈舍身品〉云(大正16?354)?‘舍利者,是戒定慧之所熏修,甚难可得,最上福田。’《大智度论》卷五十九谓(大正25?480)?‘供养佛舍利,乃至如芥子许,其福报无边。’
除上文所载之阿育王集佛舍利盛于八万四千宝箧,建立八万四千塔之外,其他各地亦有供养舍利的情形。如《高僧法显传》师子国(锡兰)条载,该国王城中有佛齿精舍。《大唐西域记》卷十一僧伽婆罗国(锡兰)条说,王宫之侧有佛牙精舍。《高僧法显传》载,那竭国界醯罗城中有佛顶骨精舍。《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卷上玄照条载,玄照曾至迦毕试国礼拜如来之顶骨。《大唐西域记》卷十二载,玄奘回国时请得如来之肉舍利一百五十粒携回。《宋高僧传》卷一载,义净归朝时携回舍利三百粒。
关于佛舍利之灵验事迹,古来即有流传,而且由于至诚心而感得佛舍利的记载亦屡有所见。依《高僧传》卷一〈康僧会传〉所述,吴主孙权原不信佛教,尝召康僧会问佛教灵验之事,僧会乃请期三七日,感得舍利,五色光炎照耀,孙权令力士以砧击之,砧俱陷而舍利无损,孙权乃大为叹服。关于此等事例,《三宝感通录》、《广弘明集》与《法苑珠林》等书皆有记载。
唐朝,长安城外法门寺(原称阿育王寺)所供奉的佛舍利,颇得朝野之尊信< hrf="./" trgt="_blnk">霸道王爷俏王妃全文阅读>。宪宗元和十四年(819),韩愈上‘谏迎佛骨表’,谓不可将夷狄之人(佛)之枯骨奉入宫禁,宜付诸水火而根绝之云云。帝见表大怒而贬之为潮州刺史,且命张仲素撰佛骨碑。宋仁宗皇?元年(1049),令陈留再建八关寺灵感塔,安奉佛指舍利,帝自制发愿文奉迎之。其后,对舍利之崇敬依旧盛行。
此外,记述荼毗高僧而获舍利者亦为数不少。《宋高僧传》卷七〈希圆传〉载,希圆寂后,荼毗其遗体,得舍利七百余粒;同传卷七〈玄约传〉述及收得玄约之舍利数百粒。
【意义非常揭开舍利神秘面纱】
一、入灭舍利:
涅磐荼毗云:"佛化即尽,而现灭度,在拘尸那城,力士生地,跋提河边,双林树下,北首面西,枕眩叠足"。(北首以北胜故,北方法久久不灭;面西卧,为欲灭除骄慢恃力念故)菩萨处胎经云:"佛灭度后,有舍利八槲四斗。"八国王各严四兵来争,乃至天龙八部皆与夺心。时有智臣告曰:"诸王若争,须有胜负。如来舍利不成利益。我当分为三分:一分奉诸天,一分与龙神,一分分八国"。由是众心悦随;各将金坛盛贮,迎归本国建塔供养。经一百年,有铁轮王名阿恕迦,华言无忧,堪称阿育,是阿奢世王之孙也。发五天诸塔,并取龙宫会利,使鬼王碎七宝末,一夜造成八万四千所。塔既成就,有罗汉名耶会,舒五指轮,放光八万四千道,令羽飞鬼备随一光尽处,安置一塔。南瞻部洲界内,今华夏天下,分得一十九所。法门寺为五也。又舍利者,具足云:设利罗,此云身界或云大都,此云体为佛身体,无量功德所熏修故,舍身受身,非一非二,今当为汝说一形法。非安稳故,为诸人天乐着色身,示无常力不可转故,十方诸佛不入涅磐。除为调伏众生,示观灭度。息用名灭,非断灭也。
二、舍利分哪些种类:
佛陀真身血舍利舍利是梵文,意为骨身,或灵骨,或谓坚固子。在佛教中,舍利通常指佛陀,高僧圆寂后遗留下来的身骨,头发或遗体,火化时结成的结晶体,它作为佛教的圣物而受到尊崇。舍利有身骨舍利和法身舍利之两种。出于对宗教信仰的尊重,对人权、信徒的保护,秉着科学与宗教共存而不是完全对立的态度,科学界并未对舍利子成份做过权威测定。佛的遗骨叫作身骨舍利,法门寺佛指舍利,是迄今世界唯一仅存的佛指舍利。佛经叫作法身舍利,表示佛的教法不灭。舍利有全身舍利、碎身舍利之分。舍利为释迦圆寂荼毗后,当时印度境内有八国国王分得了佛陀的舍利,并建塔供养。一百六十年之后,统一印度的阿育王,又将舍利分藏于众多的佛塔内分布各地。广东南华寺保存完好的六祖慧能禅师的真身,称为全身舍利。
复有生身舍利和感生舍利之别。拜佛见舍利,眉间取舍利,雕佛锈像得舍利,花端剃发得舍利等等,由此而勇猛精进地修行。如果我们至诚恭敬供养佛的舍利,便会感应道交,感佛现身。这在古今,都不乏其事证。生身舍利即佛陀和祖师们的全身舍利和碎身合利。
舍利的颜色常见的有三种,白色的是骨舍利;黑色的是发舍利;赤色的是肉舍利。唯佛舍利有五色,神通变化不为一切物所坏故。
【为什么留舍利】
释迦牟尼佛七彩脑舍利一切佛始发心,皆有四类:一云未度令度;而众生界未尽,我愿亦未尽。故于真如界中大悲心内,现起化身,广度众生。虽示灭度,而留舍利,流布世间,令瞻奉供养,发心生善。故云愿力故犹在。悲心尚熏也。如《涅经》云:"以胜金刚定,自碎金刚身,不舍于大悲,舍利犹分布"。有大安二年(公元1210年)僧师伟<赞法门寺舍利>诗:
寺名曾富布金田,塔宇从来梵夹传。
可笑异宗闲斗嘴,比乎吾道不同肩。
世人朽骨理黄壤,惟佛浮屠倚碧天。
谷囊山炉煅勿坏,铁锤霜斧击尤坚。
三千界内真无等,十九名中最有缘。
百代王孙争供养,六朝天子递修鲜< hrf="./" trgt="_blnk">傲娇姐姐不言爱最新章节>。
倘能倒膝罪随缺,或小低头果渐圆。
三级风檐压鲁地,九盘轮相壮秦川。
经书谈我释迦外,今古烦君说圣贤。
什么人有舍利?
佛陀、菩萨、罗汉、成道高增均有舍利。若是佛舍利,锤打不碎,若是弟子舍利,撞击便破。
宋仁宗御制《舍利赞》云:
三王掩质者归土,五帝潜形已化尘。
夫子圣中夸是至,老君世上亦言真。
埋躯只见空遗冢,何处将身示后人。
惟有吾师金骨在,曾经百炼色长新。
“众见我灭度,广供养舍利,咸皆怀恋慕,而生渴仰心,众生既信服,质直意柔软,一心欲见佛,不自惜命身。”(《法华经》如来寿量品)
供养舍利功德利益:
若有众生。能作如是胜供养者。成就十五殊胜功德而自庄严。一者常有惭愧。二者发净信心。三者其心质直。四者亲近善友。五者入无漏慧。六者常见诸佛。七者恒持正法。八者能如说行。九者随意当生净佛国土。十者若生人中大姓尊贵人所敬奉生欢喜心。十一者生在人中自然念佛。十二者诸魔军众不能损恼。十三者能于末世护持正法。十四者十方诸佛之所加护。十五者速得成就五分法身。(浴佛功德经)
另,《分别善恶报应经》详细说明了礼敬供养佛舍利塔的种种功德利益。内容很多,此不转述,详见经文。
《大般涅磐经》云:“若见如来舍利,即是见佛。”
又云:“供养舍利即是佛宝,见佛即见法身。”
【舍利子是胆结石吗】
舍利子是由修戒定慧之功德结晶而成的。事实是只在佛教徒中见到,而从未在什么胆结石病人身上见到。
它的各种神奇现象都表明不可能是结石:
学医的应该明白结石的外观以及物理性能。结石主要成分是钙质或金属盐沉积,形态和水垢相似,也易碎(所以可以用超声破碎石),这些东西在高温下都会变成粉末状的的氧化物。
何况体内结石数量极少,否则会危及生命,但是大德有时候出现舍利子的数量非常惊人(数十到上万都有),而且色彩和形态各异。有那么多“烧不化结石”的人,能活吗?
并不是常年吃斋和尚才会有。仅仅皈依一年的在家居士,往生焚化后也出现了五彩舍利子,而普通素食者,还有很多素食动物,他们有舍利吗?
佛陀真身血舍利舍利是梵文,意为骨身,或灵骨,或谓坚固子。在佛教中,舍利通常指佛陀,高僧圆寂后遗留下来的身骨,头发或遗体,火化时结成的结晶体,它作为佛教的圣物而受到尊崇。
佛陀和高僧大德们留下舍利,能使我们怀恋企慕而生渴仰之心,信顺佛法。佛本来无生灭,之所以灭度而不久住于世,乃是一种方便示现,是为了避免众生升起依赖心,甚至升起厌烦懈怠的心。《法华经》云:“若见如来常在不灭,便起?恣,而怀厌怠。不能生难遭之想,恭敬之心,是故如来以方便说,比丘当知,诸佛出世,难可值遇。”佛示现灭度后,留下舍利,让众生建塔供养,便是令众生供敬难遇之想,睹舍利而思见佛,乃至“一心欲见佛,不自惜身命”,由此而勇猛精进地修行< hrf="./" trgt="_blnk">大罗金仙在人间>。如果我们至诚恭敬供养佛的舍利,便会感应道交,感佛现身。这在古今,都不乏其事证。《法华经》上佛自言:“时我及众僧,俱出灵鹫山,我时语众生,常在此不灭,以方便力故,现有灭不灭”。并劝“汝等有智者,勿于此生疑,当断令永尽,佛语实不虚”。隋朝时,天台智者大师读《法华经》至“药王菩萨本事品”时,忽入定中,见灵山一会,俨然未散。
【舍利来源可分】
1修证佛法成就者火化后出现的舍利;
2从极乐世界、清净刹土或其他刹土飞来的舍利;
3十方诸佛或各刹土持明者加持幻化出来的舍利。
【舍利的作用】
若持有舍利者:
1可逢凶化吉,避灾解难
2受天人护法和其他众生的护持、尊敬,避免非人、魔障干扰;
3重业轻报;
4持一句咒之功德,可增获百千万倍之功德,若造一句口业,也得百千万倍恶业之过;
5身体有病者,喝经水泡之舍利的加持水可治病,业力重者变轻;
6人临命终时若含服一颗舍利,此人可往生极乐世界,此属业力较轻者或上等根基者,业力较重者不堕三恶道,来生得闻佛法,并即生解脱。相反若发心不清净或不尊重佛舍利,舍利则会自己飞走,若具大信心者、具功德者或精进修佛法者,舍利会增生、增大。
【供养舍利的功德】
善男子等。假使世间若有愚童有情愚夫有情。愚惑有情老耄妇女愚痴僧尼。如是有情得佛舍利乃至一粒分散一分。及与舍利所置之物。带于身上不论昼夜。若净若不净。若触若不触。不离其身常可带之。所获功德无有所计比量。若顶上若颈上。若心前若背后。若两胁若腰闲带设利者。譬如世间犀牛之角。若人带之离水六尺。带舍利者亦复如是。离一切罪业恶业恶趣不能染着。善根渐生恶障渐离。善人自遇恶人自去。所作事业皆同佛行。同释迦牟尼如来故。其身即是世间应化故。即是清净法身大?卢遮那佛。其人必入大涅盘位。于现身中证得无相法身大精进峰。是故当知十二大天金刚天等。一切灵?常当守护。寿命延长见百秋已。命终决定上生都史多天宫闻法爱乐。更随志愿亦得往生十方净土。见佛闻法证不退地。(《宝悉地成佛陀罗尼经》)
据佛经记载,舍利与佛法身之加持能力无二无别,大福气者方能见闻,需百劫千劫中积累善法,修佛法者才能有此善缘。
【关于舍利会】
舍利会全称“舍利供养会”,即供养佛舍利、赞叹其功德的法会。又称“舍利忏法”。印度自古以来就盛行崇敬供养舍利的法事。据《长阿含经》卷四《游行经》记载,佛陀涅盘后,大众以香花,伎乐等供养其全身舍利。《大品般若经》卷十《法称品》、《大悲经》卷二《舍利晶》等记载供养佛舍利的各种功德。舍利传入中国后,供养舍利的法事也随之兴起。《广弘明集》卷十七、《法苑珠林》卷四十就述及我国唐代以前,建造舍利塔进行供养的法事。其中最著名的呀袄算法门寺的佛指舍利供养法会。在日本,最初有司马达等感得舍利的故事,继而有鉴真、空海、圆行、圆仁等请来佛舍利,并于唐招提寺、东寺、延历寺、法隆寺、药师寺、中尊寺等依例进行舍利供养,称为舍利会、舍利讲,或舍利报恩会,真言宗则称之为涅盘讲、罗汉讲、遗迹讲、舍利讲等四座讲式之一。舍利会上一般有《舍利礼文》,即礼赞佛陀舍利及佛愿众生获得解脱的平等大智的赞文。如《诸回向清规式》卷五所举的舍利礼文:“一心顶礼,万德圆满,释迦如来,身心舍利,本地发心,法界塔婆,我等礼敬,以我现身,入我我入,佛加持故,我证菩提,以佛神力,利益众生,发菩提心,修菩萨行,同入圆寂,平等大智,今将顶礼。”
小说高速首发神话演绎最新章节,本章节是【浮屠】【法器】【八宝】【舍利子】地址为< hrf="/">./>如果你觉的本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