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上,李将军忆起他和夏雪一起行刺成吉思汗的往事。也就是那时他被丘处机收为弟子的。那时丘处机的一些言论为成吉思汗深深折服,并予虎符及玺书赠之。丘处机返回后便定居燕京建白云观,以后就卒葬后殿中。丘处机并不想传授李将军什么全真功夫,只是给了他一本全真剑谱。以后,李将军便烟霞洞中一心练剑。烟霞洞位于昆嵛山西北隅,由一突兀岩石自然造化而成。洞室呈椭圆形,壁上刻全真教烟霞洞三个大字。洞外峰峦环抱,壑谷幽邃,杉柞掩映,危岩矗立,石径回绕,逶迤多姿,奇秀壮观。每当阴霾天气,山头白云缭绕,滴翠浮青,云海如浪,烟雾缭绕,并时有霞光出现,或明或暗,宛若烟霞缥缈,景色奇绝。古人诗云青天重迭水潺,闻到此处别有天。洞里仙人何处去,烟霞风景自年年。此洞僻静清幽,背山傍水,藏风聚气,历来成为道人居士潜心修炼、讲道阐玄之处。
金大定七年咸阳道士王重阳自终南山云游东下,聚徒讲道于烟霞洞中,并收丘处机等七个弟子,号称北七真人,以此为中心,在宁海文登莱州传道,创立了道教中的一个新的宗派全真派。烟霞洞即成为创立教派的洞天福地,七真人中以丘处机最为有名,被成吉思汗封为国师,尊为神仙,成为统领全国道教的一代宗师,使全真教得以在全国盛行。李将军陪着独眼人和夏雪找到永乐宫,那个地方在芮城县城北的龙泉村东,建在原西周的古魏国都城遗址上。壁画可与敦煌壁画媲美,那里原是一处道观,是为奉祀中国古代道教八洞神仙之一的吕洞宾而建,原名大纯阳万寿宫,因原建在芮城镇永乐镇,出被称为永乐宫。永乐宫宫宇规模宏伟,布局疏朗。除山门外,中轴线上还排列着龙虎殿、三清殿、纯阳殿、重阳殿四座高大的殿宇。建筑布局风格独特,东西两面不设配殿等附属建筑物,因建于芮城永乐镇因而被称为永乐宫。纯阳者,唐代道士吕洞宾之道号也,因吕洞宾是永乐镇人,唐代即在此地兴建了吕公祠,这就是永乐宫的前身。一门三殿,一门为龙虎殿,也就是无极门,三殿为三清殿、纯阳殿、重阳殿。三清殿是永乐宫最为宏伟的的主体建筑,殿内供奉着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道君和太清太上老君。三清殿又被称为无极之殿,源于道教以三清为无极至上的缘故。三清殿雄伟壮观,殿顶的琉璃制品制作精美,色泽鲜丽,光洁如新,殿脊两端的鸱吻作巨龙盘旋之势,形态优美自如,据说高达三米之巨。纯阳殿里供奉着吕洞宾,重阳殿里供奉着全真教创始人王重阳和他的弟子全真七子,因为道教内部严格的等级观念,它们与无极殿的规模有着明显的差别。宫中的重阳殿就是供奉全真教创始人王重阳的殿堂,殿中壁面描写了王重阳一生的事迹,精妙多彩,不愧传神之笔。丘处机自雪山东归至燕京,赐居于太极宫。当时宫观一片凄凉,遍地瓦砾,长春真人遂命盘山栖云子王志谨主领兴建,历时三年,殿宇舍馆又焕然一新。后来,丘机机羽化于此,同年,成吉思汗谕旨改称为长春宫。次年,尹志平在长春宫东侧下院建处顺堂藏邱祖仙蜕。白云观前身系唐代的天长观故墟,始建于唐开元二十九年,唐玄宗为斋心敬道奉祀老子,建此观。金正隆五年燕京契丹族南侵,天长观遭兵火焚烧殆尽。金大定敕命重修,历时七载,至大定十四年三月竣工。为庆贺殿宇落成,观内举行了三天三夜大道场,金世宗率百官大内臣前来观礼,并赐名曰:十方大天长观,并命当时著名道士阁德源为本观主持。大定二十六年道士孙道明住持十方天长观观事,皇太后病危,命请设普天大醮七昼夜于本观。一月后,皇太后病愈,遂在观之西地,建丁卯瑞圣殿以奉太后本命之神。泰和二年正月望日天长观不幸罹于火灾,仅余老君石像。翌年重修,建成后,改名曰:太极宫。金宣宗时国势不振,迁都于汴,太极宫遂逐渐荒废。全真道从初建至金末,经过王嚞努力于大定七年把教派建立起来之后,于大定十年死于从山东返回陕西的途中。马钰嗣教,七大弟子分别在秦翼鲁豫地修炼传教,丘处机掌教以后,始逐渐重视创立宫观和收徒活动,建起了一批宫观。那时,全真教引起了金廷的重视。大定二十七年王处一被召至京,世宗问以养生之道,次年又召丘处机进京,命庵于万宁宫之西,以便皇帝召见问道,并命他主持万春节醮事。翌年,又召王处一。王处一抵京时金世宗驾崩,金章宗即位命王处一为世宗设醮冥福。皇帝的一再征召问道,抬高了全真道士的身价,促进了全真道的发展。元好问在紫微观记描述了当时全真道传播的盛况:南际淮,北至朔漠,西向秦,东向海,山林城市,庐舍相望,什百为偶,甲乙授受;牢不可破。金廷惧其有张角斗米之变,虽以惑众乱民为由下令禁罢全真及五行、毗卢,但一直未能遏制其发展,以致已绝而复存,稍微而更炽。经过发展全真道组织已具有相当的规模,在金世宗、章宗两朝经过刘处玄和丘处机的努力,全真道在民间已拥有了较大势力,后来丘处机又应山东驸马都尉之请,出而招安杨安儿的起义军。于是丘处机及其全真道,成为蒙金宋三方交相争取的对象。
丘处机审时度势,鉴于金王朝行将灭亡,南宋十分屠弱,唯有蒙古力量方兴未艾,乃作出却金使,谢宋聘,独赴正在西征西域的成吉思汗之召的重大决定。他不辞年届七十三岁的高龄甘冒风沙大雪之苦,于1219年率十八随行弟子登上征途,经历两年多的万里跋涉,终于在1222年到达西域大雪山成吉思汗的军营。成吉思汗对丘处机的到来慰勉有加,亲自两三次召见并作长谈。丘处机对其所问为治之方及长生久视之道,皆作了仔细的回答。深得成吉思汗的礼敬,尊称其为丘神仙。他东归时,成吉思汗令他掌管天下的出家人,并敕免全真门下道士的差役赋税。丘处机返抵燕京被请住大天长观,他身价百倍,成为北方道教的风云人物,所居长春宫从此成为全真道活动的中心。由是玄风大振,四方翕然,道俗景仰,学徒云集,丘处机乃不失时机地着手全真教徒。实际上,他早在西觐东归途中夜宿盖里泊时,就语其随行弟子曰:今大兵之后,人民涂炭,居无室,行无食者,皆是也。立观度人,时不可失。此修行之先务,人人当铭诸心。故在此后全真弟子们大建宫观,广收门徒,全真道的宫观弟子遍布于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甘肃等地。东尽海,南薄汉淮,西北历广漠,虽十庐之聚,必有香火一席之奉。自是而后,黄冠之人,十分天下之二。声焰隆盛,鼓动海岳。安葬丘处机时,四方来会之道俗逾万人,至有司卫之以甲兵。会葬王嚞时,时陕右虽甫定,犹为边鄙重地,经理及会葬者,四方道俗云集,常数万人。尹志平去陕西营建祖庭时,时陕右甫定,遗民犹有保栅未下者,闻师至,相先归附,师为抚慰,皆按堵如故。不久,在去云中化度道士的返回途中,道经太行山,群盗罗拜受教,悉为良民。出井陉,历赵魏齐鲁,请命者皆谢遣。原野道路设香花,望尘迎拜者,日千万计,贡物山集。尽管尹志平利用宗教的号召力,为蒙古大汗效劳,但因其影响过大,引起蒙哥汗的猜忌。佛道化胡经之争中,蒙哥和忽必烈明显的袒佛立场,使全真道在佛道大辩论中两次败北,予全真道以沉重的打击。在化胡经失败以后,处境十分困难,教徒的发展受到限制,斋醮被禁止举行。
丘处机掌门弟子尹志平去世后,有个叫吉志通的人博学多闻,他居武当山,十年不火食。吉志通是丘处机弟子马钰之再传,武当山又有鲁大宥和汪真常相继成为全真道士,此后全真弟子日众,武当山遂成为全真道的重要据点。继武当山之后,全真道继续南传至苏浙闽赣,他们大多是南宗道士而加入全真道者。全真道的南传,使原来互相隔绝、但却同源于钟吕金丹派的南北二宗增加了接触的机会。由此经过接触,彼此认同,逐渐产生了合为一宗的要求,特别是组织松散势力弱小的南宗更有会归全真道的愿望。为使二宗合为一宗,必须对二宗原来各自尊祀的祖师传系作必要的调整,使之合为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祖师系统,以便合宗后共同崇祀。全真道除合并南宗以外又合并了真大道、楼观道和部分净明道,成为唯一的一个丹鼎大派,与符箓大派正一道平行发展。禅与全真务以修身养性,独为自己而已;教与正一专以超脱。特为孝子慈亲之设,益人伦,厚风俗,其功大矣。全真道是金初在中国北方相继兴起的三个新道派之一,王嚞在创立全真教时也宣扬三教合一的思想,他在山东文登等地所建立的五个会,皆冠以三教二字。传教时又劝人诵读佛教般若心经、道教道德经清静经及儒家孝经。他说:三教者,如鼎三足,不离真道也。喻曰:似一根树生三枝也。心中端正莫生邪,三教搜来做一家。义理显时何有界?妙玄通后更无加。儒门释户道相通,三教从来一祖风。释道从来是一家,两般形貌理无差。他的这种思想亦为其弟子所接受,而加以广泛宣传。马钰有诗云:虽有儒生为益友,不成三教不团圆。儒释道源三教祖,由来千圣古今同。尹志平称凡人无故遭人欺罔困辱,甚或杀害,莫非还宿债也。郝大通弟子王志谨说:乃至大小喜怒、毁谤、打骂、是非,见面相嫌,皆是前因所结旧冤,现世要还。须当欢喜承受,不敢辩证。承当忍耐,便是还讫。但有争竞,便同抵债不还,积累更深,冤冤重结,永无了期。他们以苦己利人为真行,所谓苦己就是实行绝对的禁欲主义,把生活欲求降到最低限度,实行苦行生活。他们又以履行儒家的伦理纲常为修炼真功真行的前提。全真道还援引禅宗的见性成佛说,宣称只要做好内省功夫便能顿见真性,超出生死,得到阳神解脱,称一念不生,则脱生死。
“师傅在世时曾说一念无生即自由。”当时,李将军很平静地说,“心忘念虑即超欲界,心忘诸境即超**,不着空见即超无**。超出三界的人是莲根在淤泥而花在虚空,身在凡而心在圣境,虽然身居一室之内,却性满乾坤,此谓之法身”
本书首发。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__^*),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
只要输入--就能看发布的章节内容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