凑字数请无视


本站公告

    门下省:又称“左省”。其长官名义上是门下侍中,但很少委任过,实际上有名无职。副长官是门下侍郎,另外又委派一名给事中任“判门下省事”①真正掌管本省的职权。其属官有左散骑常侍、左谏议大夫、左司谏、左正言以及给事中等。门下省的职权是主管皇帝宝玺、大朝会设位版、赞拜、拜表、宣黄、外官和流外官考课、年满斋郎转补以及各司附奏署名等事。神宗改革官制时,重新恢复三省的实际地位和职权,门下省专司审议,但自门下侍郎成为尚书左仆射(宰相)的兼职或副宰相的专职后,便不再和门下省本身的职事相关了。中书省:又称“右省”。其长官名为中书令,实际上也有名无职。副长官为中书侍郎。又另委派一名中书舍人任“判中书省事”,真正掌管本省职权。其属官有右散骑常侍,中书舍人、右谏议大夫、起居舍人、右司谏、右正言等。中书省的职权是主管郊祀、皇帝册文、州县官考课、斋郎等年满复奏、文官改赐章服、僧道给赐紫衣师号、举人出身及寺观名额等事②。神宗改革官制后,中书省则专司取旨出令。但自中书侍郎成为尚书右仆射(宰相)的兼职或副宰相的专职后,便不再和中书省本身的职事相关了。门下和中书两省的左、右散骑常侍,左、右谏议大夫,左、右司谏,左、右正言,通称“两省官”③。门下省的起居郎和中书省的中书舍人称“小两省官”。④。散骑常侍、给事中、谏议大夫等称“大两省官”⑤。北宋前期,大两省官员虽名为谏官,但除非皇帝特旨供职,并不得谏诤。尚书省:又称“都省”。其长官名义上是尚书令,还有左右仆射、左右丞等,但尚书令从不委任。实际上另外委派诸司三品以上者或学士一员任“权判尚书都省事”。尚书省的职权是总辖吏、户、礼、兵、刑、工等六部和司封、司勋、考功、度支等二十四司,并主管议定官员谥号、祠祭、受誓戒、在京文武官封赠、注甲发付选人、二十四司人吏迁补等事。尚书省所辖六部二十四司,分属左司和右司,左司掌管吏部(下辖司封、司勋、考功)、户部(下辖度支、金部、仓部)、礼部(下辖祠部、主客、膳部);右司掌管兵部(下辖职方、驾部、库部)、邢部(下辖都官、比部、司门)、工部(下辖屯田、虞部、水部)。左、右司各设郎中1人,员外郎1人。宋太祖时,设立流内铨(简称铨司)、委派“权判流内铨事”2员,专管考试选人、判决案例和拟定差遣等事。还设立三班院,委派“知三班院事”或“勾当三班院”,员数不定,负责对东西头供奉官等武臣的考课和拟定差遣等事①。太宗时,设立磨勘京朝官院和磨勘幕职州县官院,总称磨勘院,负责对京朝官和选人进行考核。随后,改磨勘京朝官院为“审官院”、磨勘幕职州县官院为“考课院”②。太宗时还设置“京朝官差遣院”,负责对少卿监以下京朝官注拟差遣。淳化四年(公元993年)也并入审官院。神宗熙宁三年(公元1070年),设置审官西院,主管武臣阁门祗候以上到诸司使等的磨勘、注拟差遣等事。又改审官院为审官东院,主管文臣京朝官以下考核功过、叙其爵秩、注拟差遣等事。两院各派知院、同知院各1员、主簿2员。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作为全面改革官制措施之一,是铨注之法全归吏部,撤销审官东院而改为吏部尚书左选、主管寄禄官在京朝官和职任非中书除授的文臣;撤销流内铨而改为吏部侍郎左选,主管从初任到选人的文臣;撤销审官西院而改为吏部尚书右选,主管升朝官以上和职任非枢密院除授的武臣;撤销三班院而改为吏部侍郎右选,主管副尉以上到从义郎的武臣。据《宋史?职官三》载,从此以后,以上文、武官员的选试、注拟、责任、升迁、叙复、荫补、考课的政令以及封爵、策勋、赏罚、殿最的制度,都归吏部掌管。吏部的长官为吏部尚书,设一员,副长官为吏部侍郎,其下有郎中、员外郎各二员,分管尚书左、右选和侍郎左、右选。此外,还有司封、司勋、考功的郎中和员外郎各两员,官告院主管官一员等。户部:宋初设三司总管全国财政,户部几乎无所职掌,只委派“判户部事”一员,接受各地土贡,至时陈列于殿廷。神宗官制改革时,撤销三司,全国财计始归户部。户部主管全国户籍、土地、钱谷的政令以及贡赋、征役等事。设户部尚书一员,左、右曹侍郎各一员。郎中、员外郎各二员,度支、金部、仓部各二员。左曹分管户籍、税赋、土贡、征榷等事,右曹分管常平、免役、保甲、义仓等事。度支掌管全国财政预算,量入而出;金部掌管全国的货币收支,藏于府库;仓部掌管仓库贮积和收支等事。礼部:宋初设太常寺礼院。真宗时又设礼仪院,主管礼仪之事。礼部只委派“判礼部事”一员,掌管科举,奏补太宙斋郎等事。神宗时,撤销太常礼院,其职权划归礼部。礼部设尚书、侍郎各一员,郎中、员外郎各一员。礼部下设祠部、主客、膳部等三司。掌管礼乐、祭祀、朝会、宴享、学校、科举之政令。兵部:宋初设枢密院,掌管军事政令,武臣铨选则归三班院和审官西院负责,兵部只管皇帝仪仗、卤簿、武举、义勇弓箭手等事,委任“判兵部事”一员。神宗时设兵部尚书、侍郎各一员,职方、驾部、库部和本部等四司郎中、员外郎各一员,职权略有扩大,主管民兵、弓手、厢军、蕃兵、剩员,武士校试武艺,及少数民族官封承袭等事。刑部:宋初刑部是最高司法机构之一,主管全国刑政,并审复大理寺所定大辟案件。太宗时,创设审刑院,将刑部审复权拨归审刑院,审刑院成为全国另一最高司法机构。神宗时,撤销审刑院以及纠察在京刑狱司,将其审复等权归还刑部,从此,刑部的职权大为扩大,主管全国刑法、狱讼、奏谳、赦宥、叙复等事。设刑部尚书一员,侍郎二员;郎中和员外郎,本部各二员,都官、比部、司门等司各一员。本部郎中和员外郎,又分左、右两厅,厅各二员,左厅掌管详复,右厅掌管叙雪。工部:宋初只设“判工部事”一员,所属屯田、虞部、水部的职权全被划归“三司”,工部职权很少。神宗官制改革时撤销“三司”,工部才恢复职权。设工部尚书、侍郎各一员,本部和屯田、虞部、水部四司郎中、员外郎各一员,主管全国城郭、宫室、舟车、器械、钱币、河渠等政令。南宋时,将军器监和都水监并归工部,工部的职权就更为扩大了。工部还兼管军器所和文思院;高宗时还设立制造御前军器所,委任提点官二员和提辖、监造官各若干员,负责制造武器;文思院负责制造金银、犀玉等器物,设提辖官一员、监官三员。宋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基本上消除了造成封建割据和威胁皇权的种种因素。为了防范文臣、武将、女后、外戚、宗室、宦官等六种人的专权独裁,宋朝廷制订出一整套集中政权、兵权、财权、司法权等各种制度。所谓中央集权,是指把地方的权力集中到中央;专制主义则是把权力集中到皇帝手里,君主主宰一切。秦汉时代,中央集权制就已经确立起来,但专制主义还未至登峰造极的程度。宰相权力的变化就是一个例子。汉代的宰相,权力相当大,所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到了宋代以后,宰相的权力就越来越小了,权力越来越集中到皇帝手里。可以说,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是从宋代逐步发展的。中枢官制是中央集权的轴心,从赵匡胤建立宋王朝开始,就对中央官制作了调整。其特点是用设官分职、分割各级长官事权的办法来削弱其权力的。这样,有些官只是空名,所谓“官”,其概念只是拿俸禄而已。这类官有两种情况,第一,在宋太祖、太宗统一五代十国的过程中,留用了大批各国旧官员,使他们保持官位,领取俸禄,但不使掌握实权(只对其中认为可靠者安排一些实际职务);第二,对于宗室、外戚、勋旧,也仅授予高官,优加俸禄,而不给实职。至真宗时,便把这些措施加以制度化。按照这个制度,一般官员都有“官”和“差遣”两个头衔,有的官还加有“职”的头衔。“官”只是说明他可以领取俸禄,而职才有实际的权力。每个机关彼此互相牵制,“任非其官”的情形很普遍。例如左、右仆射、六部尚书、侍郎、大夫、郎中、员外郎、卿、少卿等,在成为官阶的名称后,就失去了原有的意义,不再担任与官名相应的职务。这些官名只用作定品秩、俸禄、章服和序迁的根据,因此称为正官或本宫,又称阶官或寄禄官。其中有文资、武阶的区别。差遣是指官员担任的实际职务,又称“职事官”。差遣名称中常带有判、知、权、直、试、管勾、提举、提点、签书、监等字,如知县、参知政事、知制诰、直秘阁、判祠部事、提点刑狱公事之类。也有一些差遣并不带上这些字样,如县令、安抚使等。官阶按年资升迁,即使不担任差遣,也可依阶领取俸禄,而差遣则根据朝廷的需要和官员的才能,进行调动和升降。所以真正决定其实权的不是官阶,而是差遣。至于“职”,一般指三馆(昭文馆、史馆、集贤院)和秘阁中的官职,如大学士、学士、待制等,是授予较高级文臣的清高衔头,并非实有所掌。宋神宗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官制改革后,撤销馆职,另设秘书省职事官,自秘书监丞、著作郎以下,都称馆职。其他文臣兼带馆职,武臣带阁门宣赞舍人,则称“贴职”。官称和实职的分离,使朝廷内外大批官员无所事事,三省、六部、二十四司名义上都有正式官员,但除非皇帝特命,不管本部的职事。《宋史?职官志一》说:故三省、六曹、二十四司,类以他官主判,虽有正官,非别敕不治本司事,事之所寄,十亡二三。又说:仆射、尚书、丞、郎、员外、居其官,不知其职者,十常八九。这样,各级官府层次重复,叠床架屋,机构空前庞大。但是,却有利于皇帝直接控制用人大权,他可以随时提拔官阶较低而有才能者担任要职,也可随时撤换无能之辈。历代的官制,宋朝大多保留下来。《宋史?职官志》云:宋承唐制,抑又甚焉。三师、三公不常置,宰相不专任三省长官,尚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禁中,是为政事堂,与枢密对掌大政。自赵匡胤建宋以后,三师、三公之制虽承唐制保留下来,但授与大臣者为数并不多,尤其是太师一官,只以赵普与文彦博两人功高德厚方予特拜。但自蔡京擅政以后,拜三公者在宣和年间竟多达18人。这18人中,除了蔡京父子及童贯、王黼等宠臣外,其他多为宋徽宗的儿子(太子除外)任职。◎宰执宋代的中枢机构,真正握有最高行政权者是“宰执”。所谓“宰执”,即宰相与执政之统称。宋代的宰相称中书门下平章事,副职称参知政事。参知政事也称为“执政”,这是赵匡胤为牵制宰相而设置的。据李焘《长编》卷5所记,宋太祖登位后,仍留用后周宰臣范质、王溥等为相,及范质等求退之后,虽以赵普为门下侍郎、平章事,但未行宰相署敕之事。当时有大臣认为宰相虚位,应以尚书省长官行宰相署敕之权,但有的大臣不同意,说平章事即宰相之任。那时加封为平章事者,还有多人,但都是在朝外的“使相”之类(宋制,亲王、枢密使、留守、节度使兼侍中,中书令、同平章事,都称为使相,但不预闻政事)。因此赵普独擅宰相之权。宋太祖要给赵普设置一个副职,但想不出合适的名称,便问翰林学士陶?:相“下宰一等有何官?”陶?回答说,唐代曾有参知机务、参知政事之称。于是便以薛居正、吕余庆为参知政事。这是宋太祖乾德二年(公元964年)时的事。当时设置的参知政事地位还很低,据《长编》卷5载:“不宣制,不押班,不知印,不升政事堂。止令就宣徽使厅上事,殿廷别设■(zhu1n,音砖)位于宰相后,敕尾署衔降宰相数字,月伴杂给皆半之。”政事堂是宰相议事办公的地方,参知政事连宰相的办公厅都不能进,可见没有多大权力。后来,宋太祖看到赵普为政专断,为了加强对宰相的牵制,便提高参知政事的地位和职权。开宝六年(公元973年)诏薛居正、吕余庆与赵普“更知印拥班奏事”,以分其权。到了太宗时,又进一步提高参知政事的地位。据《长编》卷37载:至道元年(公元995年)正月戊子,太宗诏曰:自今参知政事宜与宰相分日知印,押正衙班。其■位先异位,宜合而为一。遇宰相、使相、亲王得议军国大政,并得升都堂。都堂就是政事堂。参知政事原来与宰相在地位和职权上的差别,至此完全消除。这就形成了对宰相的有力牵制。所以宋代常以“宰执”并称。参知政事一名虽沿自唐代,而唐代的参知政事并非常制,凡以他官而居宰相职的,即称为参知政事。也有称为参预朝政,参议朝政。而宋代所设的参知政事,则成为宰相副职之定制。参知政事地位的提高,是宋代统治者削弱宰相之权,并使之与宰相互相牵制从而加强皇权的重要措施。概而言之,宋代宰相制度大体有五次变动。第一次是北宋初,宋神宗元丰以前。如上所述,就是这时期的变化情况。名义上与唐代没有什么不同,但实际上却有很大区别。主要在于宋代设中书、枢密、三司分掌政、军、财三大务,宰相之权为枢密使、三司使所分取。宰相、枢密使、三司使三者的事权不相上下,不相统摄。宰相之权既已分削,又设参知政事互为牵制,相权益弱,而皇权却由此加强。另一方面的变化是,中枢机构中三省制已进入衰落荒废的阶段。职权的转移,是三省制消亡的先声。第二次是宋神宗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开始的官制改革,史称元丰改制。元丰改制撤销中书门下,恢复唐初三省制度,置三省长官――尚书令、中书令和门下侍中。不过,这三个官位只是虚设,从不授人。又仿照唐制,用尚书左仆射、右仆射代行尚书省的职权;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代行中书令的职权,他们是正宰相。这时,参知政事的名称被取销,而增设了四名副宰相,即门下侍郎、中书侍郎、尚书左丞、尚书右丞。第三次是宋徽宗政和年间(公元1111――1118年),蔡京任宰相,自称“太师”,总领门下、中书、尚书三省之事,改尚书左、右仆射为“太宰”、“少宰”,由太宰兼门下侍郎,少宰兼中书侍郎。钦宗靖康年间,又废除太宰和少宰,改为尚书左仆射和右仆射。第四次是南宋高宗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正式以左仆射和右仆射兼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正宰相,又将门下侍郎和中书侍郎改为参知政事,为副宰相。还取消尚书左、右丞的官称,大体上恢复了宋初的制度。第五次是孝宗乾道八年(公元1172年),又改左、右仆射兼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左、右丞相,参知政事照旧。除去中书令、侍中、尚书令的虚称。门下并入中书,称中书门下。左右宰相主中书事,兼尚书省之长,六部直属于宰相,尚书省之制已废于无形,实际上这也是三省合一。从此,左右宰相成为全国最高的行政长官,尚书省只掌握六部,奉命执行政务。当时大臣虞允文、梁克家为首任左、右宰相并兼枢密使。除宰相之外,尚有“平章军国重事”一职。《宋史?职官志一》说,哲宗元佑中,置平章军国重事,以文彦博、吕公著相继任之。其位在宰相之上,专以处高德老臣,以示宠幸,五日或两日一朝,非朝日不至都堂(政事堂)。但这一官职只是一种最高荣誉职位,并没有多少“军国重事”可管。南宋时,情况有些变化,宁宗开禧元年(公元1205年),韩?胄任平章军国重事,“所预者广”,“所任者专”,独擅朝政。理宗时,权奸贾似道也升任“太师,平章军国重事”,窃位日久,恩宠日隆,位在丞相之上。于是,“平章军国重事”便独揽军、政大权,出现了军政合一的定制,而宰相则屈居于副职的地位。宋初的宰相称为中书门下平章事,这是沿袭唐代的,中书门下的长官编制不固定,大致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和参知政事同时不超过五人。或三相一参,或三相而无一参。太宗以后,以三相二参或二相二参居多。唐代以三省长官为宰相,在政事堂办公。政事堂先设于门下省,后迁至中书省,最后干脆就改称为“中书门下”。宋初虽门下、中书、尚书三省的名称照旧,但这些与唐代之制已大不相同。首先是宰相不专用三省长官;其次是三省的职权已转移。唐代三省分掌定策、封驳和执行之权。但宋代三省的权力被削弱。这个削弱,与“宰相不专用三省长官”有关。《宋会要辑稿?职官一》就记载了元丰改革官制以前,三省权力旁落,官署冷清的情形:“中书省、门下省者,存其名,列皇城外两庑、官舍各数楹。中书省但掌册文、覆奏、考账,门下省主乘舆、八宝、朝会、报版、流外、考校诸司附奏挟名而已。”至于尚书省,实际上自唐末五代就已经逐渐荒废了,至宋代就更是名存实亡。因此,北宋前期经常有大臣建议恢复尚书省的地位。例如宋太宗淳化二年(公元991年)九月,右谏议大夫王化基上疏言五事,其一便是“复尚书省”。他建议“废三司,止于尚书省设六尚书分掌其事。”唐代的尚书省分掌吏、户、礼、兵、刑、工六部,掌握行政、财政、司法、仪礼的大权。至宋代,官吏的选用,另设审官院,“除授者皆出中书,不复由吏部”。户部则归于三司。这样,行政权归于政事堂,财政权移归三司。三司的设立,是宋太祖收回财政权的重要措施之一。王化基废“三司以实尚书省”的建议,自然不被采纳。但是为了搪塞众议,宋太宗对尚书省长官的地位也给予某些提高。淳化三年(公元992年)升尚书令于三师之上。然而,这并没有提高尚书令的职权,何况尚书令又很少授人。因此,到至道、大中、祥符年间(公元995年―1061年),不断有大臣提出恢复尚书省制的问题,但均未有结果,这个问题至神宗元丰改制以前,一直争论不休。实际上,尚书省职权之分割,是宋代分散中枢机构的权力而强化皇权的反映。正是这种变化,在其后促成了三省制的消亡而演进为一省制。◎三省六部门下省:又称“左省”。其长官名义上是门下侍中,但很少委任过,实际上有名无职。副长官是门下侍郎,另外又委派一名给事中任“判门下省事”①真正掌管本省的职权。其属官有左散骑常侍、左谏议大夫、左司谏、左正言以及给事中等。门下省的职权是主管皇帝宝玺、大朝会设位版、赞拜、拜表、宣黄、外官和流外官考课、年满斋郎转补以及各司附奏署名等事。神宗改革官制时,重新恢复三省的实际地位和职权,门下省专司审议,但自门下侍郎成为尚书左仆射(宰相)的兼职或副宰相的专职后,便不再和门下省本身的职事相关了。中书省:又称“右省”。其长官名为中书令,实际上也有名无职。副长官为中书侍郎。又另委派一名中书舍人任“判中书省事”,真正掌管本省职权。其属官有右散骑常侍,中书舍人、右谏议大夫、起居舍人、右司谏、右正言等。中书省的职权是主管郊祀、皇帝册文、州县官考课、斋郎等年满复奏、文官改赐章服、僧道给赐紫衣师号、举人出身及寺观名额等事②。神宗改革官制后,中书省则专司取旨出令。但自中书侍郎成为尚书右仆射(宰相)的兼职或副宰相的专职后,便不再和中书省本身的职事相关了。门下和中书两省的左、右散骑常侍,左、右谏议大夫,左、右司谏,左、右正言,通称“两省官”③。门下省的起居郎和中书省的中书舍人称“小两省官”。④。散骑常侍、给事中、谏议大夫等称“大两省官”⑤。北宋前期,大两省官员虽名为谏官,但除非皇帝特旨供职,并不得谏诤。尚书省:又称“都省”。其长官名义上是尚书令,还有左右仆射、左右丞等,但尚书令从不委任。实际上另外委派诸司三品以上者或学士一员任“权判尚书都省事”。尚书省的职权是总辖吏、户、礼、兵、刑、工等六部和司封、司勋、考功、度支等二十四司,并主管议定官员谥号、祠祭、受誓戒、在京文武官封赠、注甲发付选人、二十四司人吏迁补等事。尚书省所辖六部二十四司,分属左司和右司,左司掌管吏部(下辖司封、司勋、考功)、户部(下辖度支、金部、仓部)、礼部(下辖祠部、主客、膳部);右司掌管兵部(下辖职方、驾部、库部)、邢部(下辖都官、比部、司门)、工部(下辖屯田、虞部、水部)。左、右司各设郎中1人,员外郎1人。宋太祖时,设立流内铨(简称铨司)、委派“权判流内铨事”2员,专管考试选人、判决案例和拟定差遣等事。还设立三班院,委派“知三班院事”或“勾当三班院”,员数不定,负责对东西头供奉官等武臣的考课和拟定差遣等事①。太宗时,设立磨勘京朝官院和磨勘幕职州县官院,总称磨勘院,负责对京朝官和选人进行考核。随后,改磨勘京朝官院为“审官院”、磨勘幕职州县官院为“考课院”②。太宗时还设置“京朝官差遣院”,负责对少卿监以下京朝官注拟差遣。淳化四年(公元993年)也并入审官院。神宗熙宁三年(公元1070年),设置审官西院,主管武臣阁门祗候以上到诸司使等的磨勘、注拟差遣等事。又改审官院为审官东院,主管文臣京朝官以下考核功过、叙其爵秩、注拟差遣等事。两院各派知院、同知院各1员、主簿2员。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作为全面改革官制措施之一,是铨注之法全归吏部,撤销审官东院而改为吏部尚书左选、主管寄禄官在京朝官和职任非中书除授的文臣;撤销流内铨而改为吏部侍郎左选,主管从初任到选人的文臣;撤销审官西院而改为吏部尚书右选,主管升朝官以上和职任非枢密院除授的武臣;撤销三班院而改为吏部侍郎右选,主管副尉以上到从义郎的武臣。据《宋史?职官三》载,从此以后,以上文、武官员的选试、注拟、责任、升迁、叙复、荫补、考课的政令以及封爵、策勋、赏罚、殿最的制度,都归吏部掌管。吏部的长官为吏部尚书,设一员,副长官为吏部侍郎,其下有郎中、员外郎各二员,分管尚书左、右选和侍郎左、右选。此外,还有司封、司勋、考功的郎中和员外郎各两员,官告院主管官一员等。户部:宋初设三司总管全国财政,户部几乎无所职掌,只委派“判户部事”一员,接受各地土贡,至时陈列于殿廷。神宗官制改革时,撤销三司,全国财计始归户部。户部主管全国户籍、土地、钱谷的政令以及贡赋、征役等事。设户部尚书一员,左、右曹侍郎各一员。郎中、员外郎各二员,度支、金部、仓部各二员。左曹分管户籍、税赋、土贡、征榷等事,右曹分管常平、免役、保甲、义仓等事。度支掌管全国财政预算,量入而出;金部掌管全国的货币收支,藏于府库;仓部掌管仓库贮积和收支等事。礼部:宋初设太常寺礼院。真宗时又设礼仪院,主管礼仪之事。礼部只委派“判礼部事”一员,掌管科举,奏补太宙斋郎等事。神宗时,撤销太常礼院,其职权划归礼部。礼部设尚书、侍郎各一员,郎中、员外郎各一员。礼部下设祠部、主客、膳部等三司。掌管礼乐、祭祀、朝会、宴享、学校、科举之政令。兵部:宋初设枢密院,掌管军事政令,武臣铨选则归三班院和审官西院负责,兵部只管皇帝仪仗、卤簿、武举、义勇弓箭手等事,委任“判兵部事”一员。神宗时设兵部尚书、侍郎各一员,职方、驾部、库部和本部等四司郎中、员外郎各一员,职权略有扩大,主管民兵、弓手、厢军、蕃兵、剩员,武士校试武艺,及少数民族官封承袭等事。刑部:宋初刑部是最高司法机构之一,主管全国刑政,并审复大理寺所定大辟案件。太宗时,创设审刑院,将刑部审复权拨归审刑院,审刑院成为全国另一最高司法机构。神宗时,撤销审刑院以及纠察在京刑狱司,将其审复等权归还刑部,从此,刑部的职权大为扩大,主管全国刑法、狱讼、奏谳、赦宥、叙复等事。设刑部尚书一员,侍郎二员;郎中和员外郎,本部各二员,都官、比部、司门等司各一员。本部郎中和员外郎,又分左、右两厅,厅各二员,左厅掌管详复,右厅掌管叙雪。工部:宋初只设“判工部事”一员,所属屯田、虞部、水部的职权全被划归“三司”,工部职权很少。神宗官制改革时撤销“三司”,工部才恢复职权。设工部尚书、侍郎各一员,本部和屯田、虞部、水部四司郎中、员外郎各一员,主管全国城郭、宫室、舟车、器械、钱币、河渠等政令。南宋时,将军器监和都水监并归工部,工部的职权就更为扩大了。工部还兼管军器所和文思院;高宗时还设立制造御前军器所,委任提点官二员和提辖、监造官各若干员,负责制造武器;文思院负责制造金银、犀玉等器物,设提辖官一员、监官三员。◎枢密院与三衙枢密院是总理全国军务的最高机构,简称“枢府”。宋代枢密院与中书门下共掌文、武大权,称为东、西“二府”。《宋史?职官志二》说:宋初,循五代之制,置枢密院,与中书对掌文、武二柄,号为“二府”。又《通考?职官考四》说:唐末,诸司使皆内臣领之,枢密使始与宰相分权矣。降及五代,改用士人,枢密使皆天子腹心之臣……其权重于宰相。太祖受命,以宰相专主文事,参知政事佐之,枢密使专主武事,副使佐之。枢密使为枢密院之长官,或称知枢密院事,副长官称枢密副使或同知枢密院事,签书枢密院事或同签书枢密院事。其下设都承旨和副都承旨,负责“承宣旨命,通领院务”,由武官担任。还设编修官,不定员。枢密院“掌兵籍,虎符”,若得皇帝的批准,有调动兵马之权。枢密使的地位略低于宰相,与参知政事、门下侍郎、中书侍郎、尚书左丞等统称为“执政官”。枢密使这一官衔在唐太宗时就设置了,但唐代的枢密使只负责管理军事情报,机密情报之类,由宦官兼任,直至五代时还保留这个官衔。而宋代的枢密使地位抬得这么高,权力这么大,其原因是与当时国内外的阶级矛盾、政治形势有关。宋时阶级矛盾一开始就相当尖锐。北宋初年就发生了王小波、李顺起义。在边境,又有契丹、西夏等少数民族政权的并立,形成边防的紧迫局势。内忧外患使得宋王朝需要一支相当庞大的军队,方能抵抗少数民族的入侵和镇压国内人民的反抗,因而,就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机构来管理这支军队,这就是宋代设立枢密院的原因。同时,枢密使的设立又可以削弱宰相的权力,也是强化皇权的重?

    李师师是北宋末年色艺双绝的名妓,她慷慨有快名,号为“飞将军”。她的事迹在笔记野史、小说评话中多有记述。张端义《贵耳集》、张邦基《墨庄漫录》中,说李师师曾与著名文人周邦彦、晁冲之有来往,并互有诗词相赠,于是成为北宋后期的一段风流韵事。宋徽宗在位期间,自政和年间以后,也常微行出游,由数名内臣导从,乘小轿子前往李师师家。相传聚众梁山泊起义的宋江,打算归顺朝廷时,想利用李师师与徽宗的关系,也偷偷进人汴京访李师师。由于李师师深得徽宗宠信,后来徽宗索性把她召人内宫,册封为瀛国夫人或李明妃。宣和七年十二月(1126年1月),徽宗团全军进逼,将皇位样让给太子钦宗。李师师失去靠山,为了免祸,曾汇集徽宗赏赐的钱财,献给官府,以助河北军饷,并自乞为女道士。靖康元年(l126),钦宗下令籍没李师师家。不久,汴京沦陷,北宋灭亡。经过这次变故,李师师不仅家产殆尽,而且她本人的下落也变得众说纷纭,扑朔迷离了。综观历代记述,有关李师师的下落,大致有三种说法。一种说法,以传奇小说《李师师外传》为代表。小说称金军破汴京后,主帅挞懒点名索取李师师,声称金国主也闻知李师师的名声,一定要活着得到她。张邦昌等人探得李师师的踪迹,将她献于金营。李师师怒斥张邦昌,脱下金簪刺喉自杀,未死,又折金簪吞下,才气绝身亡。后世的通俗小说多沿袭这一说法。但小说的作者主要是借人借事来抒发亡国的感慨,恐怕没有什么事实依据,因而学者多对此说持有异议。另一种说法,以张邦基《墨庄漫录》为代表,书中称李师师被籍没家产以后,流落于江浙一带,当地的土大夫犹邀请她歌唱,但李师师已“憔悴无复向来之态矣”。宋代评话《宣和遗事》也有类似记述,但又说她“后流落湖湘间(今湘南一带),为商人所得”。而来刘子*《汴京纪事诗》,也有“辇毂繁华事可纷,师师垂老过湖湘,镂金檀板今无色,一曲当年动帝王”的诗句。其后,明梅鼎祚《青泥莲花记》,称其流落于湖湘,清初陈忱《水浒后传》称其流落于临安(今杭州),可能都是沿袭上述说法而来。还有一种说法,称李师师在汴京失陷以后被俘虏北上,被迫嫁给一个病残的老军士为妻,最后凄凉悲惨地死去。据情理分析,似乎以第二种说法较为可信。汴京失陷前,李师师已废为庶人,当了女道士,说她匿于民间,流落于江浙、湖湘一带是很有可能的。而金军是根据当时降臣提供的名单索取皇宫妃嫔的,李师师不太可能在名单之内,因而说她被点名索取或被掳北上,很难成立。当然,李师师是个富有传奇色彩的女子,有关她的传闻,不免有许多臆测和讹传的成分,因而她的归宿究竟如何,恐怕是永远难解的一个谜了。

    李师师色艺压群芳,一天,宋徽宗因游幸已倦,坐在千秋亭上闷闷不乐,时有高俅、杨戬在旁陪侍,高俅见了,便进言道:“陛下贵为天子,何事不可为!正可及时行乐,以期不负韶华,况人生如白驹过隙,若不自寻欢乐,未免老大徒伤。]徽宗答道:“卿言甚是,朕当排遣愁怀,力寻欢乐,以免辜负年华。”正说着,忽然一阵风飘过管弦之声。徽宗说:“朕深,知九事之中,反不如小民这样快乐。朕欲出观市廛景至,恨无其由。”杨戬立即说:“这个容易,陛下只要扮作秀才模样。我等装成仆从,自后窄门出去私行,就可以畅观市廛风景了。”就这样徽宗被两个奸里引出皇宫。一路穿大街、过小巷,但见到处是歌台舞榭,酒市花楼,看得徽宗皇帝好不高兴,天色将暮的时候,来到金环巷。这里的风趣又与他处不同,户户家家,帘儿底笑语喧哗,门儿里萧管嗷嘈。是汴京城有名的妓院所在地,原来高俅常常在这里出入,尤其认得名妓李师师,特地把徽宗引来。有诗一首形容李师师的美貌:?眉鸾髻垂云碧,眼入明眸秋水溢。凤鞋半折小弓弓,莺语一声娇滴滴。裁云剪雾制衫穿,束素纤腰恰一搦。桃花为脸玉为肌,费尽丹青描不得。李师师原本是汴京城内经营染房的王寅的女儿,母亲早逝,由父亲煮浆代乳,抚养。据说她生下来不曾哭过,一直到三岁的时候,按照当时的习俗,他父亲把她寄名到佛寺,佛寺老僧为她摩顶时,才突然放声大哭,声音高吭嘹亮,声震屋瓦,那老憎合什赞道:“这小小女孩真是个佛门弟子!”当时一般人都把佛门弟子叫做“师”,“师师”的名字就由此而来。李师师四岁那年,她父亲以罪入狱,病死狱中,从此由邻居抚养,渐渐长得眉目如画,通体雪艳,又善解人意,经营妓院的李媪将她收养,并延师教读,又训练歌舞,十三岁那年就以青倌人的姿态,挂牌应客,不久名满汴京。朝廷命官、文人雅士、王孙公子之流、三山五岳之辈,以一登其门为荣耀,就连山东水泊梁山一百零八位好汉的首领及时雨宋江也不远万里,冒死潜入汴京,为的是一亲芳泽,事后还在墙壁上留词纪兴:天南地北,问乾坤何处,可容狂奴?借得山东烟水寨,来买凤城春色。翠袖围香,绞绡笼玉,一笑千金值。神仙体态,薄幸如何消得?回想芦草滩头,蓼花汀畔,皓月空凝碧。六六雁行八九,只待金鸡消息!义胆包天,忠肝盖地,四海无人识,闲想万极,醉乡一夜头白。李师师当时名声日高,寻常人难得一见。宋徽宗被高俅领来,听说要见名妓李师师,开始还说:“这恐未便。”在高、杨二人信誓旦旦地担保绝不会走露风声后,立即说:“既没甚妨碍,朕就进去一游,只是略去君臣名分,勿使人识破机关。”高俅领命立即引徽宗入内,李师师早已迎了上来,徽宗见到师师暗暗地喝一声采,李师师瞧着高俅对她微微一笑。徽宗三人各报一个假名,李师师原就与高俅相识,这时不由一愣,她原还以为是高球来玩,后来见高球在另一人面前居然还卑躬媚笑,她何等心灵性巧,立刻就知道那人来头更大,那一份精神劲儿立即改变方向。宋徽宗看着李师师轻佻微逗、眉目传情,早已忘记了自己是皇帝,便与李师师百般调笑起来。高、杨两人乘机从旁鼓助兴致,渐渐地谑浪笑傲,绝无禁忌,高、杨二人知趣退出。徽宗见二人退出,便抱起李师师人踩上床,李师师明知他是位大贵人,自然放出手段,百般奉承,宋徽宗但觉味道新鲜,欢娱无比。李师师有一种怪癖,凡是到她这里来,只要略通文墨,便得留诗词一首。她见宋徽宗雍容华贵,雅致非常,当然不会放过。宋徽宗诗词、书画无不冠绝古今,这时又正在兴头上,欣然命笔,用他那独一无二的“瘦金体”书法写道:浅酒人前共,软玉灯边拥,回眸入抱总含情。痛痛痛,轻把郎推,渐闻声颤,微惊红涌。试与更番纵,全没些儿缝,这回风味忒颠犯,动动动,臂儿相兜,唇儿相凑,舌儿相弄。不知不觉,天色微明,高、杨二人帮徽宗赶紧穿好衣服,直奔后宫,又急急帮徽宗换上九龙袍,宜奔朝堂,这时文、武两班大臣早已立定多时。但徽宗心里还只记着李师师,那有心思去理朝政,那神色一会儿焦急,一会儿欢喜,一会儿露出猥邪的笑容,弄得那上奏的大臣不知所措,生怕一不小心,触犯了龙颜,赶紧讲完,原有一些准备上奏的,为慎重起见,也三缄其口,于是这天的早朝很快就结束了。宋徽宗回到后宫,只觉得那些后妃没有一个比得上李师师的,因此茶里饭里,坐处卧处都惦念着李师师。但身为皇帝,深居九重,不便夜夜微行,只得忍耐,好容易挨过两天,恰有学士王黼在旁边,便问道:“朕欲外出察访民情风俗,你认为怎样?”王黼与高俅是一伙的,宋徽宗与李师师的事他早已知道了,当即说道:“当年太祖皇帝微行访宰相赵普,虽然遇到风雪,也毫不在乎。皇上身居九重,如果不微行,民情如何,皇上怎么能够直接知道呢?皇上如果愿意去,我愿意随侍。”宋徽宗大喜,换过衣眼,带着王黼直奔李师师家。李师师接了徽宗,见到王学士在侍,心中更加明自。因为王黼生得风仪秀美,目光如电,他仗着自己的品貌和地位,经常在金环巷走动,李师师与他极其熟识。李师师见到这人前次有高俅陪着,这次又是王学士陪着,除了皇帝有这般的声威外,还会有谁,一旦想通此节,便加倍承欢,自此徽宗与李师师恩爱非凡。到后来竟常不带一人,偷偷地就跑来了。自此李师师也不敢招待外客,况且象高俅、王学士这样的人,自此以后,谁又还敢去当这禁脔?特别在一件事情之后,更是如此。武功员外郎贾奕,年少英俊,武艺超群,原也是李师师肚皮上的常客。自从知道宋徽宗去了李师师那里之后,便不敢再去找李师师寻欢,不意那天郊游遇到了李师师,旧情重温,晚上便忍不住到了李师师家中,大概是酒醉了缘故,居然喝起宋徽宗的闲醋来,填了一首“南乡子”的词:闲步小楼前,见个佳人貌似仙;暗想圣情珲似梦,追欢执手,兰房恣意,一夜说盟言。满掬沉檀喷瑞烟,报道早朝归去晚回銮,留下鲛绡当宿钱。自然就有好事之徒把这词传扬开来,一下子传到宋徽宗手上,宋徽宗看了不禁炉火中烧,下令将贾奕斩首。幸亏贾奕还有一个不怕死的好朋友,谏官张天觉,听到这个消息,立即赶到朝堂,对徽宗说:“皇上治国应以仁德为重,今为一娼妇轻施刑诛,岂能使天下人心服!”揭了来徽宗的底,宋徽宗才赦免了贾奕,把他贬到琼州(今海南岛)做可户参军,并规定永远不许再入都门。大家都还是命要紧,李师师再美也只能晚上睡在床上想一想了。李师师的家中已是门前冷落车马稀,但内中却有一人是李师师自己不能割舍的,他就是周邦彦。周邦彦号美成,钱塘人,生得风雅绝伦,博涉百家,且能按谱制曲,所作乐府长短句,词韵清蔚,在宋神宗的时侯就做了朝廷的太乐正。他和李师师时常往来,李师师以善歌闻名,为她作曲写词的就是周邦彦,两人的关系不同一般。这天李师师听说宋徽宗染病,不会出宫,就暗约周邦彦来家,两人久不相逢,携手人房,互相慰问,正在叙谈的时侯,忽然传报圣驾降临。周邦彦惊慌失措,李师师也慌作一团,仓猝之间,无处躲避,周邦彦只好葬身在李师师的床底下。不到一刻,宋徽宗拿了一个新鲜的橙子,进了李师师的房子,坐了下来,将那个橙子送给李师师,说是江南地区新进贡来。宋徽宗与李师师调笑了半天,便要启驾回宫,李师师假惺惺地挽留:“城上已传三更,马滑霜浓,陛下圣躯不豫,岂可再冒风寒。”宋徽宗答道:“朕正因身体违和,不得不加调摄,所以要回宫去。”这些话从头到尾被周邦彦听得清清楚楚,宋徽宗一走,周邦彦从床底下爬出,酸溜溜地对李师师说:“你得到皇上这样的恩待,可真是千古风流佳话。”李师师笑道:“我只道做皇帝的不胜威严,那里知道也和你一样的风流。”周邦彦听了,心有所感,便将刚才的情形,谱成一阙《少年游》: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指破新橙。锦帏初温,兽香不断,相对坐调筝。低声问:向谁行宿?城上已三更,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周邦彦填了这词,便在李师师家住了一夜而去。这词题得情景真切,清丽芋绵,李师师十分喜爱,便依着谱,练习歌唱。一天,宋徽宗又来到李师师这里垂筵畅饮,教李师师唱一曲助兴,李师师一时忘情,竟把“少年游”唱了出来。宋徽来一听,说的竟全是那天在李师师房内的情事,还以为是李师师自己作的,正准备夸奖几句,李师师随口说出是周邦彦谱的,话一出口就知错了,脸色顿显局促不安,宋徽宗看了李师师的表情,就知那天周邦彦一定也在房内,脸色顿时变了。心想:朝中大臣明知李师师是我的外宠,还敢再来,那还了得,如果不严加惩处,必定会使李师师门户顿开。当天怏怏地回到后宫,就派心腹收罗周邦彦平日所写的艳词,作为罪证,说他轻薄,不能在朝为官,把他贬出汴京。处理完这件事后,宋徽宗心中高兴,便又来到李师师的家中,李师师却外出未归,一直等到初更,才见李师师回来。却是玉容寂寞,珠泪盈盈。宋徽宗惊问她如何这个样子,李师师直言是送周邦彦去了。宋徽宗好奇地问:“这次又谱了什么词么?”李师师说他谱了“兰陵王”词一阕,言罢引吭而歌:柳荫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登临望故国,谁谶京华倦客,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桑条过千尺,闲寻旧踪迹,又酒趁哀弦,灯映离席。梨花榆火催寒食,愁一剪,风快半篙波暖,回头迢递便数驿,望人在天北凄侧。恨堆积,渐别浦萦回,津堠岑寂。斜阳冉冉春无极,记月榭携手,露桥闻笛,沈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李师师一边唱,一边用红巾擦泪,特别是唱到:“酒趁哀弦,灯映离席”时,几乎是歌不成声,宋徽宗听了,也觉凄然,他自己也是个大有慧根的人,第二天就降旨复召周邦彦为大晟乐正,想不到经此一事反而使周邦彦天天与徽宗混在一起,填词作诗。自从接待了宋徽宗,李师师的院子大兴土木,那紫云青寓已变成一座美奂美仑的华楼,楼成之日,宋徽宗亲题“醉杏楼”三字为楼额。那瘦金体字,古今一家,格外醒目。又用他独特的工笔画技,画一幅“百骏朝阳图。”挂在李师师接客的客厅中。当时宋徽宗三天两头地呆在李师师家,引起了一批正直大臣的反对,说他玩安忽危,不顾宗社付托之重,刘皇后更说得坦率,认为:“皇帝行娼,自古所无,再加上昏夜出行,保卫工作也不周全。”力劝宋徽宗。宋徽宗在蔡京、高俅、王黼一班人支持下,又那里听得进去。靖康之难,徵、钦二宗先后做了俘虏。当时全军大将粘没喝子真珠到处找李师师不到,就把徽宗身边的贵妃王婉容和一个帝姬带回营中受用。徽、钦二宗到金后,先被迫换了素服,去拜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的庙,然后一个被封为昏德公,一个被封为重昏侯。宋室南渡后,李师师辗转来到江市,流落在湖广一带,艰难无以自存,不得已重操旧业,但他经离乱,受尽折磨后的李师师已心绪萧索,容颜憔悴,仅卖唱度日。南渡士大夫慕其盛名,常邀她参加酒会,席上她唱得最多的一首歌是:辇彀繁华事可伤,师师垂老遇湖湘;缕衫檀板无颜色,一曲当年动帝王。另外关于李师师的余生还有三各不同的说法:其一:当李纲主持东京保卫战时,她将全部家财捐赠出来,助宋军抗金。靖康之难中她逃出汴京,到慈云观中做了女道士。其二:金军攻破汴京后,金主垂涎李师师,降臣张邦昌千方百计寻找,不惜重金悬赏,最后终于找到她。她蓬头垢面,不肯盥洗更衣去见金人,乘人不备,吞金自杀。其三;李师师南渡后,士大夫多把她当作红颜祸水,不肯与她交往,她穷愁潦倒,嫁给商人为妾,溺死在钱塘江中。现在在开封市北关外尚有李师师墓。对她一生的所做所为,有这样一首诗作了高度的概括:芳迹依稀记汴梁,当年韵事久传扬;紫宫有道通香窟,红粉多情恋上皇。孰料胡儿驱铁马,竟教佳丽死红羊;靖康奇耻谁为雪,黄河滔滔万古殇。红羊,指我国传统的八卦运数中的红羊劫。

    【生平简介】

    郭子仪(697――781),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人,祖籍山西汾阳。唐代著名的军事家。武举出身。安史之乱时任朔方节度使,在河北打败史思明。后连回纥收复洛阳、长安两京,功居平乱之首,晋为中书令,封汾阳郡王。代宗时,叛将仆固怀恩勾引吐蕃、回纥进犯关中地区,郭子仪正确地采取了结盟回纥,打击吐蕃的策略,保卫了国家的安宁。郭子仪戎马一生,屡建奇功,以84岁的高龄才告别沙场。天下因有他而获得安宁达20多年。他“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举国上下,享有崇高的威望和声誉。

    编辑本段【身系国运初战告捷】

    郭子仪的父亲郭敬之,历任绥州、渭州、桂州、寿州、泗州五州刺史。在父亲的教育和影响下,他从小爱读兵书,练武功,无论读书还是习武都刻苦认真。郭子仪身材魁梧,体魄健壮,相貌秀杰。他不仅武艺高强、阵法娴熟,而且公正无私,不畏权贵,传说,他20岁时,在河东(今山西)服役,曾犯过军纪,按律处斩。在押赴刑场的途中被当时著名诗人李白发现。李白见他相貌非凡,凛然不惧的样子,甚感可惜。他认定此人将来一定会大有造化,会成为一个国家的栋梁之才,于是便以自己的官职担保,救下了这条年轻的性命。郭子仪果然不负所望。参加武举考试后,便获高等补左卫长史(皇帝禁军幕府中的幕僚长)之职。因屡立战功,多次被提升晋职。天宝八年(749年)便出任安塞军使,拜左卫大将军。安史之乱爆发的前一年,他已出任天德军使,兼九原太守,朔方节度右兵马使。这时由于唐玄宗专宠杨贵妃,不理朝政,政治十分腐败。他又在边镇设10个节度使共拥兵49万,而中央禁军不过12万人。节度使后来又兼管行政和财政,权力很大,逐渐发展成割据势力,终于导致了安史之乱。安史之乱,是安禄山和史思明发动和进行的叛乱战争。安禄山,本姓康,是营州柳城(今辽宁朝阳南)混血胡人。母亲是巫婆。他年少丧父,随母改嫁到虏族将领安延偃家,因而改姓为安,字禄山。开元初年,安延偃携带他投归了唐朝,在幽州节度使张守?的部队里做事。张守?见他作战勇敢又有智谋,就把他收为养子,并推荐给朝廷。天宝元年(742年),御史中丞张利贞到河北采访,安禄山对他百般谄媚,拿出很多金钱结好张利贞的左右人员作为私恩。张利贞入朝,极称安禄山有才干,玄宗便任用他为平卢节度使兼任柳城太守。于是有了入朝奏事的机会。第二年入朝,他的奏对很符合旨意,玄宗很欣赏安禄山办事干净利落,于是迁升为骠骑大将军。第三年,又兼任了范阳节度使、河北采访使。这时朝廷由宰相李林甫专权。安禄山便大肆贿赂他。李林甫嫉恨儒臣因战功提升,对自己不利,便劝玄宗大批启用蕃将,因此皇帝对安禄山的宠爱更加牢固。安禄山大行韬晦之计。他表面上装作愚蒙不敏以掩盖其奸诈。天子让他去见皇太子,他故意不叩拜,左右官员指责他,安禄山说:“臣不识朝廷礼仪,皇太子是何官?”皇帝说:“我百年后将皇位付给他。”安禄山谢罪说:“臣愚蠢,只知天下有陛下,而不知有太子,罪该万死。”于是再叩拜。当时杨贵妃得到皇帝的宠幸,安禄山即请求做贵妃的养子,皇帝同意了。他叩拜时,必先叩拜贵妃后叩拜皇帝,皇帝对此感到奇怪,他回答说:“蕃人是先母后父。”皇帝非常高兴。从此以后安禄山存有朝廷不难对付的心理,令麾下刘骆谷居住在京师,为他窥伺朝廷的动静。安禄山晚年更加肥胖,腹部松弛到膝盖,两只臂膊用力拉牵着腹部才能行走,可在皇帝面前跳起《胡旋舞》,仍然迅疾如风。皇帝看着他的腹部说:“胡儿腹中有何物而这样大?”安禄山说:“惟有一片赤心!”玄宗于是被他的赤诚所感动。天宝六年又进升为御史大夫,封他的妻子段氏为国夫人。皇帝给安禄山在京师建立府第,让宦官监督工程,告诫他们说:“要好好部署,安禄山的眼孔大,不要令他笑话我。”为他雕窗镂户,台观池沼的华丽都超过了他的身份。皇帝登临勤政殿,御座的东间特设金鸡幛,中置一榻,诏令安禄山坐,来表示对他的恩宠。太子进谏说:“自古以来幄座不是人臣应当享有的,陛下宠爱安禄山过分,必然要骄慢。”玄宗置若罔闻。当时社会由于长期太平,人民已忘记战争,皇帝春秋已高,被受宠的美人牵制封固,李林甫、杨国忠更替把持朝政,纲纪大乱。安禄山估计天下可取,造反的阴谋日益炽盛,每当他经过朝堂龙尾道时,就要向南北侧目窥察,好久才离去。安禄山回到范阳后筑雄武城,扩充兵士,积聚粮食,暗中派遣胡商到各地经商,每年坐收百万之利,同时为他采购了大量叛乱物资。为了迷惑皇帝,他骗诱契丹各酋长,大排酒宴,酒中放麻药,待他们喝得酣醉,将其全部斩首,先后杀戮数千人,将被杀人的耳朵献到阙下。皇帝不知真情,赏赐给他铁券(免死牌),进为东平郡王。安禄山还不满足,又求兼领河东,玄宗遂拜他为云中太守,河东节度使。他遂兼制3个道,兵力称雄天下。安禄山造反的苗头皇太子和宰相都有察觉。杨国忠屡次上奏说明安禄山的野心,唐玄宗也有些不放心了,杨国忠出主意说:“现在把安禄山召进京来,他若有意造反,怕我们扣留他,肯定不敢来;若无意造反,他就敢来,这叫‘做贼心虚’。”唐玄宗觉得是个办法,就下旨召安禄山进京,不几日,安禄山真的来了,唐玄宗悬着的心也就放下了,他庆幸自己没有错怪安禄山,并在华清宫摆宴招待。酒酣之际,安禄山在唐玄宗面前放声大哭,边哭边诉怨道:“臣是蕃人,受人歧视,又没有一点学问,可是圣明的皇上并不嫌弃,不断地提拔,我真是感激不尽啊!臣不知什么地方得罪了杨国忠,他一直想要杀掉我,请皇上为我作主啊!”唐玄宗听了这一番哭诉,更加同情和信任安禄山了,还授给他左仆射的官职。安禄山从京城出来,惟恐杨国忠有埋伏,疾行出关,以日行300百里的速度返回了自己的范阳老窝。从此,再有人报告说安禄山要造反,唐玄宗就怒气冲冲地斥责报告人诬陷,还将他绑缚送给安禄山处置。但报告人还是很多,有人拿出了确凿的证据,唐玄宗才明白了问题的严重性。他还是采用杨国忠的计策,降旨召安禄山进京。可是,这次安禄山称病推辞了。唐玄宗又施一计,为安禄山的儿子赐婚,要安禄山前来认亲,安禄山还是推辞不往。唐玄宗一切都想过来了,可是为时已晚。天宝十四年(755年)十一月初九,安禄山以“奉密旨讨杨国忠”为名,召集了诸蕃兵马15万人,号称20万,日夜兼程,以每天60里的速度长驱南下杀人中原。安史之乱爆发后,玄宗提拔郭子仪为卫尉卿,兼灵武郡太守,充朔方节度使。命令他带领本军讨逆,唐朝的国运几乎系郭子仪一身之上了。自“贞观之治”以来,唐朝各地多年未发生战争。在和平环境里,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军队战斗力锐减,军备空虚。因此,当叛军打来的时候,黄河以北24郡的文官武将,有的开城迎敌,有的弃城逃跑,有的被叛军擒杀。安史叛军长驱南下,势如破竹,一路上几乎没有遇到什么抵抗,很快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