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节 山前灯火欲黄昏(四)


本站公告

    “九子蒙难”事件的发生,轰动了整个南宋朝庭。其涉案官员品阶之高、攻击对象身份之亲贵、朝庭处理之严历、事情发展之惊险令它成为举国关注的焦点。但事件的真实细节处是只有极少数人心中有数,一般老百姓无法完全得知的,如郑小六讲述给大柱父子所听的故事,也仅是个发展大概。但即便如此,也听得众人如身在其中,连呼惊险。

    “那最近那九个官儿怎么样?”大柱抓着床沿紧张的问道。

    “听说死了五个,还有两个重伤,家眷也伤亡失踪了一大半。”

    “啊,这么惨咧。可怜那些女人和娃儿”

    “事情闹这么大,朝庭怎么处理的?”小石头打断大柱的抒情,冷峻追问。

    郑小六撇了石头一眼,心想这孩子怎么这么怪,比大人还关心朝庭大事。但还是回答道:“上个月我在都城临安进货时,听说有个叫什么鲁墨烟还是鲁墨鱼的监察院御史上表章说这事,弹劾了一堆官儿,皇帝很生气,下旨把流放场的官员和看守官兵全部削职下狱了。然后把那个上表的御史也降职去当流放地知州了。”

    “啥,那九个官儿没放出来?那个说真话的官儿也被降职了?这皇帝老儿也太昏头了吧。”大柱听后急的直拍床板。

    “噤声,我的大舅哥,你这话要是让别人听到报官,是会砍头的。”郑小六吓的忙上前堵上宋大柱的嘴。

    但小石头却不再说话了,他不像大柱那么心眼粗,知道这皇帝并不昏头。这上表的姓鲁的官儿多半是和蒙难九子站一边儿的。让这个人去当知州,名义上是降职,实则是让同一边儿的人去就近保护另一些人。看来这个孝宗皇帝对抗金派并没有完全打压,重新启用只是时间问题。至于为什么不立刻释放,以他们之前的上奏,已经和朝中政敌们撕破了脸,再加上眼前正值丧亲之痛,如果这时立刻释放,那一定会不顾一切地展开报复,任何一个皇帝都不希望政局产生如此大的动荡。

    大柱也省过点味儿来,伸头看看四周没有人偷听,才憨笑两声说:“我也就是生气,那些抗击金靼子的好官儿怎么就都没个好报呢,像岳飞一样打胜仗却让奸臣们害死。”

    郑小六知道宋大柱兄妹本是北方山东人,十岁时父母都是死于金兵手中,两个孩子虽然一路乞讨流落到南方来获得了安全,但心中对金兵仍是充满了仇恨。他毫不怀疑,如果给宋大柱一匹马一把刀,他一定会去加入那个传说中的什么黄龙党的。

    直到女人过来叫他们吃饭时,这场沉重的谈话才结束。但随后的几天里,并没有人再提起这件事。是啊,“九子蒙难”事件再惊险离奇,这对于山里人和庄户人也就是听个稀奇。眼下宋金和议,虽说是每年要赔送大量的钱帛,但小老百姓毕竟获得了一时的太平日子,还是过好眼前自己的小日子最重要。

    “大舅哥,你以后不要再去集市上卖东西了。”饭间郑小六突然说道。

    大柱夫妇一愣,还没说话,春柳已经着急的数落起丈夫来:“浑话,哥家的日子全靠每天打猎再去集市上换点钱米回来,不去怎么行?”她和这个哥哥自幼相依,吃遍千般苦,自是不愿他再多遭一点罪的。

    “不是,你听我把话说完。”郑小六也不着恼,冲妻子温和的笑道。

    “那你说。”春柳接口应道,但又加了一句,“你要是说不出个一二三来我就不依你!”

    “嗨,放心吧,我还能害咱们自家大舅哥吗?”郑小六瞅了一眼自己妻子因为激进而有些发红的脸说道:“刚才进山的路上我就在想,你说这次进山是为了咱们两家一起过个团圆的中秋节。可我这么多年在外面东奔西跑的,也没几个机会陪你和杏儿在家好好过个节。尽管你和孩子从不曾为这事埋怨过我,可我自己心里也是一直过意不去的。”说到这里,他握住自己妻子的手,春柳的脸就更加的红了。

    郑小六喝了口浑浊的米酒继续说道:“看着其他人过年过节的和老婆孩子热热闹闹地一起过,我心里也羡慕。可你们知道,郑家虽是大族,我却是分家出来的孩子,并不得势,所以只好在外面干些到处奔波进货的活儿。好在这些年下来,我也帮着族长做了不少生意,也练出了不少眼力。前阵子县里货栈负责柜台验货的二十七叔病倒了,店里一时没人能撑的起来,这次回来掌柜的就问我愿不愿意留下来接下二十七叔空下的位子,我寻思着不如答应下来。虽说是不比在外面跑能捞点额外的油水外块,但却可以就近守着你们娘俩儿,大舅哥再进山打了货物,也可以直接去货栈卖给我。有我在,收货的价格总是会比市集上那些人厚实些的。”

    大柱夫妇闻言先是一喜,大柱这人憨厚,不太会讲价,在市集上总是让那些狡猾的商户以最低廉的价钱把好不容易打到的猎物收去,现在有郑小六在货栈直接收取,那自是再好不过。可转念一想,这样郑小六也失去了在外多捞外块的机会,一时便不好意思应承下来。

    “没事儿。”郑小六这等精细人当然一眼就看穿了大柱夫妇的顾忌,他也喜欢这对老实厚道的亲戚,笑着说:“你们别看柜台验货没有在外面跑的油水大,但却是普升的好路子。只要看好了进出,一般没几年就会升作小掌柜的。到时侯我和春柳的日子也会越过越好的。”

    听明白了这是个两全其美的好事儿后,大柱夫妻、石头和春柳终于转忧为安,忙不迭的应承下来,宋大柱高兴的招呼着郑小六喝酒庆贺。只有杏儿一开始就没注意大家的谈话内容,扒拉着筷子一边满桌子翻拣好吃或好看的菜吃,一边对些从没见过的野菜翻来覆去的研究。,此刻突然感觉到众人在一阵沉默后又突然爆发出热闹的笑声,终于抬起头来疑惑地看着大家。

    饭后,大柱又拉着郑小六去给他讲在外面遇到的新鲜故事,而春柳和菊子则在里屋一边补着大柱千创百孔的衣服,一边细声的谈论着各自婚后的一些事儿,时不时的菊子还打趣春柳一下,羞得她又不能打菊子那正怀孕的身子,只有不停的喊“嫂子,你坏!”

    第二天,一家人开始做仲秋的准备,郑小六搬桌子摆香炉好一会儿进行拜月①,石头因为有前世做汉服活动的经验,也拉着杏儿跑过去一起帮忙。菊子在做月饼,她把用一只野山鸡换回的谷子面、黑芝麻、蔗糖,和着自己亲手摘来的马齿苋、地米菜、鱼腥草、蕨菜、香菜、枸杞芽等山林中的各种野菜,蘸水匀稠地打成馅和粉皮,一层层的再压实,然后再放到锅里蒸烤。记得石头第一吃到这个年代的月饼后非常的难过,他感慨地想,这家人太穷了,做个月饼都不舍得放油,下次再也不往这里穿越了!直到若干年后,他才知道这个年代的月饼本来就很少放油。春柳在做“桂花鸭”和刷桂浆②。仲秋节前后桂子飘香,便有摘花人摘了上街叫卖。江南习俗,仲秋时将桂花和着鸭子一起蒸熟,肥而不腻,味美可口。春柳看到石头和杏儿蹲旁边围看,便抓起两个芋头递到两个娃儿手中。石头学着杏儿在芋头上抹些蔗糖,再蘸上桂浆,一口咬下,甜美的滋味顺着嗓子眼儿直润心脾。

    一会儿东西都做好后,女人就在院子里向月神娘娘祷告,石头则又坐到院子里看着月亮发呆。

    在古代山野极好的空气环境下,星星的可见度极高,一颗颗又亮又大密密麻麻的镶在天空上,又似离的很近,伸手就可摘下。而在群星烘托之下,月亮在天空中像个圆润的玉盘,因为快到仲秋而越发的皎洁了,发出温软而明亮的光泽,默默地照在同时演绎着各种不同悲喜的千家万户中。

    “为什么月亮在这几天会特别圆呢?”杏儿叩了几个头就跑出来,看着石头看月亮便也仰头看月亮,手里还抓着几个白天吃过的果子,不时地啃上一口。

    “因为仲秋节时的太阳,月亮和地球会连成一线,太阳把月亮整个给照出来了,月亮是圆的,所以中秋节的月亮是最圆的。”石头慢慢地回答道。

    “太阳不是白天才出来晚上睡觉吗?怎么会照见月亮呢?”杏儿歪了小脑袋想了下,立刻又反问道。

    “”在自然科学极不发达的古时侯,要跟人们解释清楚这一现象是几乎不可能的,其难度毫不亚于让二十一世纪初人们去解决哥德巴赫猜想,小石头很明智的并没有再继续去纠缠这个问题。

    “那月亮为什么不能一直这么圆呢?这样我就可以天天吃月饼和糖桂花了。”杏儿这个好奇宝宝,继续不断的提出她心中不会少于十万个的为什么。

    这回小石头并没有正面回答她这个问题,而只是沉默了良久,悠悠的叹道:“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和,此事古难全!”

    从自己穿到这个迷乱的时代至今,幼小的身子让他倍感无力,心上人不知身在何方,时代正处在变革的前沿,这个抚育他的家庭如一片落叶般在翻腾的河水里打着转儿漂流,将来会怎么样?小石头突然感到一阵阵的茫然。

    注①拜月:是我国古时仲秋常见的习俗之一,主要是以妇女和小孩为主,故有“男不圆月,女不祭灶”的俗谚。

    注②桂浆:则又称糖桂花,取名自屈原《楚辞?少司命》“援北方闭兮酌桂浆”。是用仲秋前后几天采摘的新鲜桂花,加糖及酸梅腌制而成。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