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5年3月某日,刘云正坐在中南海某办公室的椅子,右手拿着钢笔,却不是在写字,而是在“转笔”,咳,读时留下的习惯。去年,他连任了一届主席,这是第二届,不过,他现在正在思考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房地产……房地产。”刘云拿着钢笔,自言自语道,稿纸之写着房地产三个字,三个字的外围还加了好几个圈圈,表示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对于之前所说的生产能力相对过剩,城市化不规范,住房紧缺问题,刘云有一个办法可以解决,解决之道就是——开发房地产。但是,来自后世的他,对房地产这个问题有着很深的忌讳,他现在可谓慎之又慎,生怕闹出一团团高房价沫,而人民没有房子住,出现这样的重大问题,这时国家就有危险了。
建设房地产,在目前的情况下,第一可以吸纳相对过剩的水泥、钢材等行业的产能,第二可以让部分建筑工人继续有工作,第三可以解决一部分人的住房问题,如果房价适中,那就是利国利民,第四,建设商品房,还可以促进城市的开发,从现在看来,这确实是一件一举多得的事情,而且,在目前银本位的情况下,暂时也没看出会造成什么严重的问题。但是,眼前没事不代表以后没事,如果十年以后或者更久以后,出现经济过热,房价暴涨,投资市场沫过多的情况,那这时候的房地产建设说不定就是原因之一,到时候人民就对政府有意见了,而且是很大的意见,若是处理不好,就会向愤怒发展。
“这房地产搞还是不搞,是一个问题。”刘云沉吟道。“不过,后世房价过高的根源到底是什么呢?有些东西,表面看见的未必是真相,有时候,大多数人看到的和实际情况并不是一回事,房地产这东西,不能因为看到后世出了问题,就因噎废食啊!”刘云自言自语,陷入了沉思。
房地产过热,炒房过多,导致通货膨胀?是这样吗?曾有人说过这样的观点,刘云对此嗤之以鼻,什么叫房地产引起通货膨胀,真是扯淡!如今,他亲自操持过货币发行,深深知道,通货膨胀,其根本原因在货币本身,而不是房地产或什么行业,或者什么市场投机活动,只有从货币发行的源头控制,才能真正抑制通货膨胀。现在刘云可是很清楚罗斯柴尔德玩的那一套所谓金融,他们表面实行金本位制度,实际黄金储量并没有增加,但货币发行量越来越多,这样黄金储备率就越来越少。但是,现在他们的储备仍能让人自由兑换黄金,所以还没有出问题,物价也没有涨,看起来没有通货膨胀。而多出来的货币呢?实际,这些多出来的货币,通过贷款经过市场走一圈之后,就进入现在这个欧洲玩家罗斯柴尔德的口袋里,从银行里印出的“尚不稳定”的新出货币,变成了经过市场的“合法收入”,而罗斯柴尔德的金融产值则在不断升。但是,这种过程下隐藏着一个危机,万一哪天他们银行的黄金供给跟不货币总量怎么办?噢,那时他们再想办法,试图让货币无法兑换成黄金,只能换成一些“概念性”的黄金,最后,再让发行的货币与黄金永远脱钩,到时就可以按照罗斯柴尔德的意愿任意发行了。
所以,只有滥发货币,才会造成通货膨胀,而通货膨胀之后,房地产市场才会过热,要不然,房地产本身就是个市场,市场的根本规律是价值规律,住房供给就这么多,市场的货币总量就这么多,它房价再怎么波动,也不会翻了天去。“哎哎,人们都倒果为因了。”刘云叹道,“价值规律,这个人人都能体会到的东西,老马表述出来的理论,真是一条到处都适用的定律。可惜,后世的所谓经济学家分析来分析去,却忘了这一条最基本的规律。”其实,刘云是错怪那些经济学家了,一般人使用价值规律很简单的道理来分析,只注意供给与需求,却没注意到,这个价格是用货币来描述的,若本身价值不变,但货币本身贬值了通货膨胀,那价格自然就疯涨了。
想到这里,刘云忽然想通了,原来,后世的房地产过热,不是什么原因,正是滥发货币的结果。只不过,这里面的情况比较复杂,滥发货币的根源并不是中国,而是美国!而中国的出口导向型经济,正是美国把滥发货币的祸害转移到中国的媒介!众所周知,中国的贸易顺差已经很多年,但这个贸易顺差已经不像明清的时候,换回的是黄金白银,现在最终只能换回美元。而这些美元进入中国,那么央行就得发行等量的人民币来补给那些出口型企业。实际并不止这么简单,央行发行了这些“新增货币”,但进入市场的货币就会增加数倍,这里面是因为商业银行的“货币放大作用”。
经济学教材是这样解释货币放大作用的,例如,存款准备金率为20%,然后央行发行100元给商业银行,商业银行必须留下20元,只能贷出0元。这0元进入市场后经过交易,又有0元被另外一个人以存款的方式存入商业银行,银行又拿这笔钱贷出去,但只能贷出0%,也就是64元。下一次循环,贷出以此类推,最后进入市场的货币总量为:0+64+51.2+……400元,如果算商业银行的资产,那还要加100元,变成500元,这样就放大了五倍。
但是,刘云从物理的角度来看,如果央行发行且仅发行100元,那么货币是守恒的,进入市场怎么就会变成500元呢?实际,这里面的关键就在,央行发行第一次之后,还得继续发行货币,直到发行至500元。过程是这样的:央行发行100元,购买商业银行的债券,那么商业银行拥有100元,负债100元,央行拥有债券100元。接着,商业银行贷出去0元,商业银行拥有0元的“债券”贷款单,贷款人拥有0元,市场交易后,0元又进入商业银行变成存款,这样,商业银行就增加了0元现金,以及0元负债存款。此时,清点一下商业银行的财产,20元现金+0元现金+0元负债存款+0元债券贷款单+100元负债欠商业银行的债,如果全部加起来,那么等于0,这个没问题。虽然这样算得银行总资产为0,但是注意,我们还没有算市场的资金量,现在市场的总资金也为0!实际,市场不能没有资金,所以,存贷款是会一直流动的。当银行里的存款贷出去之时,他可以合法地向央行再贷款0元,因为商业银行拥有0元的贷款单,这是他的资产!这样,央行就再印发0元货币,因为商业银行是拿他的“资产”来抵押的。
所以,从根源来看,商业银行之所以会有所谓的“货币放大作用”,实际根源还是在货币发行者——央行。银行的贷款单被看成资产,被反复利用,反复从央行申请新货币,商业银行只“依法”存留一定量的准备金,这样不断有新货币进入市场,根源都在央行!
所以说,中国的货币发行,实际是被美国拖累的。拥有两万亿美元资产,就等于中国市场多流通了数倍之多的人民币!实际,央行和政府也不想这么多新增货币进入市场,但是银行和央行的制度如此,若不如此运行,那要怎么办?难道不准出口型企业把美元兑换**民币?实际,这一整套货币制度,都继承至西方,中国也是没有任何办法。
既然中国市场的实际货币总量已经大大增加,那么实际就会发生通货膨胀了,前几年的物价涨就是明证。但是,政府一直在用各种办法压制物价涨,但只是治标不治本,扬汤如何能止沸?货币总量都在增加,物价又怎么下得去?后来,政府想到一个办法——政府卖地,炒热房地产!这也是一件一举多得的事情,第一,政府因为卖地有了巨额收入,第二,吸纳了市场多余的货币,第三,流通货币减少的结果就是物价被“抑制”住了,最后,所谓GD的数字大大增加了。这可真是“一举多得”!
实际,这种做法是有利有弊,有利就是暂时吸纳了多余货币,给了政府一个缓冲的时间,害处就很多了,例如**问题,GD虚肥问题,民众住房问题,暴力拆迁问题等等。人民最关心的自然是住房问题和他们的财产,没有购买住房的,就会买不起房,买了住房的,有的变成了房奴,全身背满负债,生活十分辛苦,还把父母的半生积蓄都扔到房子里去了,作为子女情何以堪?
或许有人不同意通货膨胀是房地产过热的根源这个说法,实际,还有一条侧面的证据,证明中国确实在通货膨胀,而不是某些经济学家所说“通货膨胀不明显”的问题。
货币在市场,有许多条出路,一条是进入某些特定行业,如房地产,另一条是进入证券市场等金融市场,最后就是回到银行,变成存款,最后这条只会增加银行负担。前几年,中国的股市也是暴涨,这是在外国资金的作用下,中国已经通货膨胀的内部根本原因的作用下,引发的暴涨,这让大量货币进入股市,造出一团团沫。在国外,实际还有一个更加庞大的市场——金融衍生品市场,在吸纳着全世界的过剩货币,主要是美元。但在中国,金融市场的主要部分就是股市,要炒期货权证什么的只能用外汇,不能用人民币,这是国家的保护政策。货币过剩通常会挤到证券市场或者房地产市场面去,有可能是人们的心理因素,因为人们有了余钱就会投资,投资方向就是股市或房地产,也不排除有人或组织暗中引导的因素。但是,如果证券市场和房地产市场同时过热,那整个国家就危险了!这是真正的危险,是经济会崩溃的危险!
20世纪0年代的日本,因为经济增长,而且通货膨胀,然后房地产和股市都暴涨,同时,在西方的压力下,日元还升值!本来,通货膨胀的话,按照市场规律,货币应该贬值才正常,若是升值,那么使日元严重偏离其真实价值,这样就埋下了祸根。此时,如果没有外力干涉,日本经济本身也终将在日元的持续升值中崩盘。因为汇率只有在对外贸易之时才会起作用,而日本是出口导向型经济,日元升值,那么出口的产品就卖不出去,出口企业就出了问题。当时,大部分的日本企业都拿余钱去投资,那么出口企业出了问题,就会引起它的股票暴跌,然后引起连锁反应,引起整个股市暴跌,因为此时股市沫已经很严重了。
但是,如果光是这样的沫破裂方式,那么日本经济的受创不会这么严重,只会“重挫”,不会“崩盘”。当时,美国人给日本提供了一件新的金融玩具——股指期货,这样一种金融衍生品。它的本质是赌博,赌博日本股市是否会下跌,当时日本人盲目迷信,把钱都拿去跟美国人赌,结果,日本股市跌了,日本人在股指期货输得精光,连同股市崩盘,房市崩盘,整个国家的大量财富落入西方人口袋中,大批实物资产被收购,整个经济持续低迷十几年。
而后来的中国,因为看到日本的前车之鉴,所以,当股市呈现大面积牛市的时候,中央做了一些操作,提前戳破这个沫,把股市给压下来了。固然,此举损害了大批股民的利益,但是,却避免了整个国家经济因此崩盘的风险。但是,增发的货币不会消失,所以这钱一股脑流入房地产市场中,造成房价的持续暴涨。或许,中央准备在这个缓冲时间里,彻底调整经济结构,从根本解决实际的通货膨胀问题表面没有通货膨胀。
但是,房价也不可能无限涨,总有一天,房价会离奇地高,导致绝大部分的房都卖不出去,这时生意就做不下去了,所以,政府若要从根本解决这个问题,那么就得从货币动手脚,根本还是从出口面作调整。趁着世界的经济危机,中国出口大幅下降,从另一个角度看,这是一件好事,中国正好可以趁此机会调整经济结构。而调整经济结构需要扩大内需,那么就要调整分配,提高人民购买力。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就要保证不能受各种利益集团的干扰,无论受到什么阻力,都要坚决克服!否则,若是全球经济低迷的时机过去,中国的经济和货币还没有走真正的正轨,那么,严重的话很可能就失去真正复兴的机会。
另外,国家还可以加大投资建设的力度,吸纳过剩资金,转变为真正的生产力,这样才能真正抑制通胀。有一个很好的投资方向——铁路!后世中国,完全可以修建第二条京广线,第二条京沪线,还有许多东西走向的铁路,修建铁路不仅可以吸纳资金,还可以解决铁路运输的困境,相对其他基础设施建设来说回报的见效是比较快的,另外,在战略也有重要作用。除此之外,从长远看,铁路对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促进作用。
在后世中国,有一个很奇特的现象——,也就是消费物价指数,它反映了日常消费品的价格增长幅度。如果涨,那么反映大批日常商品的价格涨,低收入人群的生活就很困难,若涨过分了,还会引发动乱。然后中国有这么一个现象:在通货膨胀的背景下,先是涨,然后政府出台各种措施抑制物价涨,但效果不明显,后来,房价暴涨,果然抑制下去了。后来,房价暴涨为人诟病,成为严重问题,政府又说要抑制房价涨,结果,马又起来了。对本文理论不信的人,可以去查一查,和房价的关系是不是这样。在未来,如果通货膨胀不被抑制,那么和房价仍会交替涨。
这里面道理很简单,就是市场的货币流向不同的地方而已,流向消费品市场,消费品价格就涨,流向房地产市场,房价就涨,很简单。所以,根本解决之道只有:严格控制货币发行,进行收入分配,加大投资这几条路可走,而且要同时走。
而现在刘云所处的这个时空里,完全不是这个情况。首先,通货没有膨胀,刘云之前可以给了许多真金白银,又从英格兰银行里抢了许多黄金,分了央行一万吨;其次,如果黄金也看成可以“膨胀”的货币,那么也没有通胀,因为整个国家都在大举建设,这么多的大工程完工了,这么多的工厂把商品生产出来了,人民生活水平切实得到很大的提高,物质财富确实是同步增加,民生基本物价粮油食品价格等没有太大波动,建筑材料的价格反而降低了,因为建设减缓,需求减少,产量相对过剩。最后,现在国际环境并没有后世那么恶劣,现在对中国是十分有利的。废话,有中国玩家的强大武力在此,谁敢妄动?次英国佬只不过是稍微挑动土著人和汉人的矛盾,其央行就被洗劫了一次,整个英国变得一贫如洗,负债累累,国际地位一落千丈,多个殖民地即将不保。所以,刘云可以放心地开发房地产。
但是,为了让这个时空的后世不会出现那种房市过热、股市沫、严重滥发货币、劫持世界经济像美国这样劫持世界经济,虽然一时风光,但锋芒毕露者最后必然迎来衰微,这已经是哲学的道理,如有人不信,那么大可让子孙后代去验证这样的严重问题,导致国家危难,刘云特地在宪法做了一些规定,还把一些简单明了的道理解释清楚,以免民众被各种各样忽悠人的所谓“经济学理论”迷惑。
于是,在刘云的强硬要求下,中央召开了一次会议,通过了对宪法的修改,宪法增加了几条让当时的人们莫名其妙的内容:
一、发行货币的机构——央行,必须永远属于政府,决不能让私人和外国介入;
二、央行不能滥发货币,新增货币的额度,必须由货币发行后长时间之内,整个国家所有行业的平均物价没有大幅涨为标准;
三、不能用债券作抵押申请贷款,银行向央行贷款,只能用净资产进行抵押这个是为了防止银行的货币放大作用;
四、财富只能从诚实劳动、合法经营中来,归根结底还是从诚实劳动中来,金融和统计数字,不能创造财富;
五、房价不能高过当地人的收入水平,如果需要二十年以的收入才能买房,那么房价就有问题,政府就有责任;
六、只能使用诚实的货币,不能以债务为基础发行货币,债务货币是骗子。
当刘云提出这几条内容的时候,整个人大会议的代表都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尤其是最后一条,宪法怎能用这种日常语言?但是,在刘云的铁腕之下,这几条仍然以绝大多数的票数通过了,此时,刘云才放心下来。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