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的节日】


本站公告

    圣诞节、复活节、圣灵降临节,是基督教一般教会的三大节日,每一大节的前后,又有若干节日构成了全部教会年历。

    一、圣诞节:每年十二月廿五日,纪念庆祝耶稣诞生之日。前夕,廿四日晚,称为「圣诞夜」,半夜间,有报佳音之风俗。无论圣诞夜或圣诞日,一般教会都有各种聚会,庆祝救主圣诞。

    以每年十二月廿五日为基督教创始者耶稣诞生之日,历史文献早见记载。公元三三六年的罗马腓洛堪林历(Philocallendar)中已记有十二月廿五日是耶稣降生伯利恒之日。据说,古代教会为对抗当时盛行异教社会的太阳神生日,而特以十二月廿五日作为纪念耶稣诞生之日,因基督是向世人显现的公义的太阳。(见日本基督教大事典)

    目下全世界通用的以「耶稣降生」为纪元开始的纪年法,是由罗马的去尼修(Dionysius Es. 497–550, A.D.)所创。他以罗马建国第七五四年的十二月廿五日为耶稣诞生年月日,并以同年的三月廿五日作为天使向马利亚报信,圣灵成孕之日。丢氏以同年的一月一日,亦即罗马立国后第七五四年的一月一日,作为新纪元的开始,亦即今日普遍使用的公元元年一月一日。

    但,根据以后学者们的考证研究结果,认为耶稣并非生于现今通用的公元元年。一个较正确的计算方法,是以希律王的死年为标准。圣经说:「当希律王的时候,耶稣生在犹太的伯利恒」(太二 1)。希律王死于公元前四年三月,因此,计算结果,耶稣当降生在纪元前第五年,这个年代,多数人表示同意。

    犹太的名历史家约瑟夫(Joseph Flavius. 37–95, A.D.),在其所着「犹太古代史」一书中,称希律王在晚年时变得有如疯人,极其痛苦,在他死前曾发生过月蚀云云(十七卷六之四)。此月蚀已被查出发生于公元前四年三月十二日。

    我国基督徒都惯用「主历」或「主后」××年,无疑地,是根据现今通用的纪年法而来。在西方,都用 A.D. 两字代表「主后」,原由拉丁文D而来,意为he Year of The Lord of The Chrisera。

    在圣诞节前,有「降临期」(Advent)的节期,英文意为「来临」,在这段时期中,要人先预备好自己心灵,以等候欢迎耶稣诞生,因此,这个节期十分重要。此节期从圣诞节前开始,倒数上去,共包括四个主日。称作降临期第一主日、第二主日、第三主日和第四主日。第一主日不会早过十一月廿七日,但也不会迟于十二月三日。因为降临期第四主日不能迟于十二月廿四日之故。根据今年(1969)的教会年历,降临期第一主日是在十一月三十日,降临期第四主日是在十二月廿一日。约从第八世纪起,教会便以降临期作为教会年历一年的开始,成了教会的「新年」。

    圣诞节后十余天内也有几个纪念日。1、十二月廿六日,同提反纪念日(徒七 59)。2、十二月二十七日,使徒约翰纪念日。3、十二月十八日,被杀婴孩纪念日(太二 16)。4、翌年元月一日,亦即耶稣生后第八天,耶稣受割礼日,耶稣被命名日。元月六日,显现日,三名博士从远方来朝,敬拜圣婴耶稣,基督的荣光首次向外那人显现。

    二、复活节:纪念耶稣从坟墓中死里复活之日,各教会都有庆祝聚会。因耶稣是在黎明时复活,各地区教会信徒都有朝阳礼拜,日本称为早天礼拜,在天未明时举行。教会中信徒又将鸡蛋染成彩色(Easter egg),大家分食,以庆祝耶稣死而复活。

    复活节,希拉文名 Pascha,从希伯来文的「逾越」(Pesah)之意而来。英文名 Easter。相传是从日耳曼人的「奉之女神」AuStro 而来,但详情尚待考证。关于复活节的日期,每年虽都不同,但有一原则,即是每年三月廿一日春分后,最初满月后的那个主日,便是复活节。主后三二五年,由康士坦丁大帝所召集的教会第一届尼西亚大会中作了如此规定,历来教会都照此遵守。

    复活节前的那一个礼拜,称为「受难周」(Passeek, Holy Week)。受难周的礼拜天(主日),叫做「清净礼拜棕梠日」(Palm Sunday),该日,耶稣骑驴最后进入圣城耶路撒冷,沿途接受万民欢呼:「和散那,奉主名来的,是应当称颂的……。」(可十一 1–11)受难周的礼拜四是耶稣设立圣餐日,是后世教会举行圣餐礼拜的起源,这夜,也是耶稣与门徒最后相聚之日,圣餐毕后,耶稣与门徒在客西马尼园中祈祷时,便被犹太人捉去了(可十四 12–50)。受难周的第五天,礼拜五,耶稣终于被人钉死在十字架上,这天叫做「受苦日」(Good Friday 可十五)。教会在礼拜四与礼拜五都有特别聚会,个人在神前忏悔,默想耶稣为世人受苦。这一天,也是世界万国妇女祈祷日。

    复活节后第四十天是「升天节」,门徒们都聚集在橄榄山,亲见耶稣在那日升天而去。圣经说:「他就被取上升,有一朵云彩把他接去,便看不见他了」。但天使向众人宣告:「这离开你们被接升天的耶稣,你们见他怎样往天上去,他还要怎样来」(见徒一 6–11)。后一句话,是指耶稣还要再临这个世界,审判万民。

    三、圣灵降临节:英文名 Whitsunday。复活节后第五十天,耶稣升天后第十天的主日,使徒们正聚集于耶路撒冷,圣灵突然从天而降,落在各人身上。于是众使徒大得力量,同别人广传福音,那天,约有二十人信了耶稣。(见使徒行传第二章)。因此,圣灵降临节就是初期基督教会诞生之日,十分重要。使徒们以后遂勇赴各地宣扬耶稣救人福音,而教会最后遂得以扩展至全世界。根据第四世纪末,西班牙修道女以塞利亚所写的「朝圣记」,当时在耶路撒冷的教会已经庆祝圣灵降临节了(Pilgrimage of Ethria. pp.150)。

    圣灵降临节后的第一主日,叫做「三位一体主日」(Trinity Sunday),纪念耶稣在世一生事迹,圣灵降临,以及三位一体的真神。从三位一体主日开始,直至降临期这段时期,称为「三位一体期」(Trinity Season),一共包括有二十几个主日,教会历中称为三位一体后第一主日、第二主日……。

    此外,十月三十一日是「路德改教纪念日」,纪念马丁路德博士于一五一七年在德国从天主教改革成功,成立了复原教。除路德外尚有在别地兴起的改教运动,如在瑞士的法国人加尔文。十一月一日是「古圣纪念日」,纪念历代教会中为主圣工忠心的信徒。

    配合各种节日,有些教会在圣坛上也跟着布置各种不同的颜色。白色是光辉与生命之色,象征胜利与纯洁。用在圣诞节前夜起至显现日(司提反日除外)。复活节至圣灵降临节前礼拜六止。红色是血色、热色,烈焰冲天之色。最适合于表示教会生长前进,用在从圣灵降临节起至三位一体日前礼拜六止,以及宗教改革纪念日、殉道者纪念日、古圣纪念日、教会献堂日、感恩节和感谢日等日子。紫色与红色相反,表示忏悔以及沉思默想。用在预备人心迎主来临的降临期以及忏悔、认罪的耶稣受难周期间。黑色与白色相反,表示最大最深的痛苦以及对死亡的悲哀。用在耶稣被钉十字架的受苦日,以及特别需要忏悔认罪之时。绿色是植物界自然色,代表生命、和平、生长、发育、以及信徒在基督里满有希望之色。用在三位一体后第二主日起至降临期第一主日前的全期间(特别节日除外),以及从受难周前第三主日前之礼拜六开始至受难过之礼拜三前止。

    大致来说,我国一般教会都庆祝圣诞节、复活节以及圣灵降临节等三大节日,尤其是前二者(不主张庆祝之教派除外)。对于耶稣受苦以及政教纪念日,教会也都有纪念聚会。除此以外的若干节日,有的教会注重,有的教会则非(后者教会的传统不注重教会年历)。对于教会颜色,也是同样情形,这点,在此特别说明。教会的一切节日,都祗有庆祝、纪念的意义,与参加者个人的「得救」与否并无关系,即是说,参加某个节日,并不能使这人在「得救」一事上有所助力。因为人的能得救,全靠耶稣赦罪之力,并非靠参加教会节日而来。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