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怎一个“乱”字了得(6)


本站公告

    这种“天下大乱”的大气候倒使本来乱哄哄的秦国高层平静了许多。白起的死和武将的离隙,使秦国的军事出现了不得不去正视的问题。对此,秦王稷后来有了清醒的认识。有人说,他曾经把三灾六难逃回秦国,已经被太子安国君立为嫡嗣,并正式取名为“子楚”的孙孙异人叫到身边聊天,问他:如果在文臣和将中非得选择一边的话,如果他做王,会怎样选择。子楚答:孙儿不是王,所以没法回答。老王就说:早晚你也会是王啊。子楚就说:那说不定是什么时候的事了。孙儿愿意您一直做王,一直享国。即便不是那样,到孙儿做王的时候,情势也必然早已大变。若非要说今日之势的话,孙儿选择武将。因为他们能打天下。文臣则只可以“说”天下。可今天的秦国,既不需要“说”,也实在“说”不动任何人了。只有打。打到重新有人听我们“说”为止。所以,武将更重要,更应该安抚。而且,武将毕竟粗莽醇厚许多,真去安抚,也会容易些。老王又问:寡人是不是不该那样苛刻地对待白起啊?子楚想想,答:孙儿以为,武将最忌居功自傲。祖父惩治白起没什么不妥。若说不妥,孙儿以为倒是之前祖父对武将过于宽纵放权了。孙儿愚见,仗只会越打越大,不能把胜负都系于些许将领,而应系于全军。王对全军须有更强的领导。老王又问:我怎么样可以安抚武将呢?子楚想了半晌,说了句很耐人寻味的话:孙儿不知道他们到底想要什么。只要他们想要的东西不影响今后打仗,孙儿以为,大可以给他们……

    后来没多久,范雎就死了。谁也不知道他是怎么死的。有说自杀的,有说病死的,有说是被那些敌视他的白起余党暗杀的,也有说是让老王秘密杀死的。议论纷纷,莫衷一是。哪种说法都不尽可信,也都没有哪怕一丁点儿的证据相佐。后世史家有过这样的说法:白起死了,军队出现哗变、叛变情况,且一时无堪用之将。老王责令应侯范雎整顿军务。而长于机辩的应侯不擅此道,压力过大,导致“惧,不知所出”,后来又“因谢病请归相印”,最终“免相”,然后就没了。没真正提到他的死,只说明白了最后还是让老王把相位给撸了。

    范雎的神秘死亡,给继任者,同样“辩士”背景的燕国客卿蔡泽带来了意想不到的麻烦。这位才来没几天,有数的时间差不多都跟死去的范雎在一起的新相国,在人们的眼里应该是范雎死因的最知情者。据传,他早年就跟范雎有来往,来秦国也是范雎的主意。这使得原本反对范雎的武将们觉得他也是一路货,根本也就没有好颜色。而范雎的那些文官死党又自觉不自觉地把他看成了篡权者,甚至看成谋杀范雎的凶手。就也投来了很多的不信任很多的不喜欢甚至很多的非议诋毁。老王新任命的相国屁股还没坐得下来,就陷入了人人喊打的被动境地。没几天就干不下去,称病辞了相位,跑到老王给的小小封邑躲了起来。

    老去的秦王稷无奈,随便找了个老成臣子接任了相位。面对还是乱乱哄哄的朝堂,跟新相国说:你只管稳住众人,别再出什么新乱子,寡人就谢谢你了。寡人累了,看不得这番杂乱。寡人要歇歇,没什么大事就不主持朝议了。你有事来报吧。

    撂下话,转身回了后宫。再没出来过。人老了,一旦松下了弦儿,就真的彻底松下来了。这个在权谋、挤压、挣扎、思虑中奋斗了一生的老人可能真是太疲惫了。疲惫得没有气力把面前收拾干净。疲惫得倒下就不想再起来,眼睁睁等着,甚至可能是盼着死亡的降临。

    秦国陷入了沉寂。秦国臣工陷入了沉寂。天下诸侯似乎也陷入了沉寂。

    沉寂中,秦王嬴稷默默地死去了。被谥为“昭襄王”。他那已经五十多岁的太子安国君一即位,就为老父操持秦国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葬礼,累得脸色煞白。又强打精神筹备自己的即位大典。为了争取尽量多的国家能来朝贺,在外交上颇下了些工夫,耗费了很多精力、时间和钱帛。最后总算风风光光地举行了大典。才三天工夫,就忽然一口血喷出来,仰在王座上,当夜就死了。

    刚刚有了几分平静的秦国这下子又乱了。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