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强者不计身后(1)


本站公告

    闻听秦国特使大良造卫鞅拜见,魏王罂心里不由升起几分得意。心说:这回,终于能采纳公叔痤的建议,将这个给秦国带来翻天覆地变化、把自己搞得损兵折将、颜面扫地的卫鞅结果了!他狠狠吩咐:好好招待贵使,让他有来无回!旁边大臣赶忙提醒:两国交兵,不斩来使,请王上三思。魏王一挥手:顾不得了,寡人当初没听公叔痤之言,已然铸成大错,今日再不可让他祸害。大臣们于是又建议:如此,不如重赂之。我等闻听:卫鞅其人并非信义之士,实乃贪图富贵之辈,以我国之富,将其留住想必不难。一旦其背秦,便不是外使,是时,王上便可任意处置……

    听了这话,魏王罂动了心眼儿,进而又觉得是否还可采纳公叔痤建议的前半部分,将这个了不得的卫鞅收为己用。也大概没什么不行吧。想到这儿,他开始环顾四下,下意识中已经开始给卫鞅找“位子”了。“大良造”是个什么?魏国可有对应官职?魏强秦弱,该对等一个较低官职,给个平级,可就是老大面子了……

    大臣们见他不言语,眼睛滴溜溜转,就也跟着到处瞟。什么也没瞟见之后,就又把眼光收回来。只有上将军庞涓一直低着头,哪儿也不看。论私,魏王罂不怎么喜欢这位“上将军”,可他的确能打仗,的确堪称国之栋梁。所以,多数情况下,他还是重视庞涓的意见的。他知道,这位上将军不仅会打仗,对国家政务也多有见地,只是你不问,他就不说。这也是他不喜欢他的原因之一。也正因为此,有时候,他会多问一句,让庞涓讲出意见。比如这会儿,他就问了:庞将军如何看待卫鞅?

    随着这一问,众人都把眼光投向了庞涓。庞涓还是低着头,中规中矩地施礼答道:回禀王上,庞涓以为,该如何看待卫鞅,在此时不如明晰其来意重要。王上乃上国大君,可先召见来使,再论其他。

    瞧--这就是这个庞涓不招人喜欢的地方。

    魏王罂禁不住撇撇嘴,把跳到脸上的尴尬甩到身后,清清嗓子说:言之有理。还是先召来使觐见吧。

    随着一串传唤,卫鞅气宇轩昂地来到魏王罂面前,来到他曾幻想与之共事的魏国诸臣面前。他镇定地看看众人,恭敬地向魏王行礼,然后说了一句魏国君臣都不曾想到的话:敝邑寡君特命外臣前来向王上贺喜。

    话出口时,他想:这帮蠢材一定以为秦国来乞降了。果然,魏王罂露出略带得意的笑容道:贵使言重了。寡人尚未与上国大君会猎河西,喜从何来。那意思:我还没打你呢,有什么“喜”可言?潜台词:你们此战必败。那时候,才是我魏国之“喜”呢。这时候,这位善于“意识流”的君主已经在猜测秦国的乞降条件和思忖自己应该给予的态度了,已经在遐想如何把卫鞅留下再如何加以利用的步骤了。他完全没想到,他的众臣也完全没想到,就是这看似示弱的一句话,把他们,把魏国就此引向了另外的方向,引向了后来的失败和痛楚。

    卫鞅把一切都看在了眼里,心里更有了些底。于是,他几乎是怀着兴奋地抛出了根本扭转形势的“空言一句”。

    那句“空言”是:王上功业盖世,该是“王”天下的时候了。

    当然,实际说起来时,不可能只这一句。可说到底,这句是核心,是最终打动魏王罂,把他和魏国的注意力从秦国移开,转向错误和灾难的根本所在。卫鞅以惯有的机敏雄辩,先用对魏国和魏王罂本人功业的夸赞和包括秦国在内的诸多国家如何心悦诚服,如何渴望受其号令的形容调起胃口;又拿称王多年而未有其实加以刺激;再以联合蕞尔小国不足以服齐、楚绕开当前陈兵意欲伐秦的主题,进而托出北联燕国、东伐齐国、迫使赵国依附,西联秦国、南伐楚国、迫使韩国依附的“路线图”;云山雾罩、美不胜收,把个魏王罂说得喜上眉梢,蠢蠢欲动。表面装着从容镇定,心里早“意识流”到大小诸侯匍匐朝拜的宏伟场面去了。那该是多么骄人的业绩啊!比拼了底气跟秦国斗,还得一边防着背后有人使坏不知道要好上多少倍呢!!可是等等,这能行么?有这么好的事儿么??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