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道各派要旨简述:凑字数感兴趣的可以看看


本站公告

    作品相关丹道各派要旨简述

    道家丹道一门,世称丹鼎派,亦即神仙家者是。其修证法,无论何宗何派,总以炼养阴阳,返朴还淳,性命双了,羽化登真为第一要义。吕祖《指玄篇》有曰:“伏羲传道至于今,穷理尽性至于命。”又曰:“修性不修命,此为修行第一病。只修祖性不修丹,万劫阴灵难入圣。”即可证性命二者,不可单修其一舍其一。命功旨在形神俱妙而同化,性功旨在超凡入圣而登真。双修双了,要在变理阴阳,参天地而同造化也。儒家以“天人合一”为最高境界,道家对“天人合一”与“天人同化”之功,确有其玄义无穷之修证方法。如道德上之修炼,心性上之修炼,与乎生理上、精气神之炼化,自初步入手以至最后了手,工程次第,步步上修,井然不紊;而其步步妙化,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不到境地,难以与言也。夫阴阳炼养,自可得阴阳炼养之变化,与阴阳炼养之成就。性命双修,自可得性命双修之变化,与性命双修之成就。如栽花培草然,有一分培养,即有一分效验;多一分功夫,即多一分成就;世未有只有耕耘而无收获者也。丹家“九转还丹”之事,全是功夫次第;有一步功夫,即有一步效验可见,有一步境界可证。过来人,自知全非虚语。由穷理尽性至命一句,可证无论性功命功,均应从穷理始。由穷理中尽性,由穷理中至命,方可彻达上乘,否则只能做个小乘道。穷理属于“明道”边事,属于“悟道”边事,也就是道问学边事。故古真谓:“无超人学问,即无从直透人天境地。”终日面壁枯坐,暗中摸索,何能证“人圣登真”之果。尽性属于圣功边事,属于心性边事,也就是属于“尊德性”边事。及乎至命,则是属于成道边事,属于证道边事,也就是属于神化边事。到这里便是性命双成,性命双了矣。这是道门中各宗各派的一个共同宗旨。道家修真之法,总不外三元丹法,即天元、地元、人元是也。天元神丹,立地飞升,惟百世不一遇耳。地元灵丹,点化黄白,惟世罕真传。人元大丹,性命双修,阴阳煅炼。超凡入圣,了常生死,莫过于此。前二者为外金丹法,后者为内金丹法;丹经中亦有以修清静者为天元丹法,修服食者为地元丹法,修阴阳者为人元丹法。要以前述之分法为普遍。人元内丹,以文始派最高,以少阳派最大。文始派直修虚无大道,以无为法而兼学有为法,顿超直入,了性而自了命者也。少阳派则以阴阳大道为本修,自有为法而上修无为法,积功渐晋,了命而性亦因得了也。文始派曲高和寡,修者日希。少阳派则平易近人,尽人可修,尽人可证,故得大行于世。其最著者为南北两派,其后又有东派、西派、中派、青城派、崆峒派、三丰派、伍柳派,要皆可以南北两宗范畴之。余则不足道矣,且亦皆可并入两宗之内也。

    大道渊源于黄帝,而集大成于老子。一传尹文始,即关尹子。尹传麻衣(即李名和),李传陈希夷,陈传火龙真人,是为文始一派。一传王少阳,开全真教一派。王传钟离权,钟传吕纯阳。吕祖首传王重阳,重阳传邱长春,开北宗,又称龙门派。吕祖嗣又传刘海蟾,海蟾传张紫阳,开南宗,是为紫阳一派。(按海蟾亦曾以丹法传陈希夷,递传至张三丰,开一新脉。)至若晋之抱朴子葛洪,梁之陶隐居宏景,均抱高世之学,怀王佐之才,对于丹道学术,多所述著,传世不绝,惟非此脉脉相传承内者也。

    世常称北七真者,即邱长春处机,刘长生处传,谭长真处端,马丹阳处钰,郝广宁太古,王玉阳处一,孙清静不二(马丹阳之妻)。七真又称七祖,皆重阳弟子。七祖中广开法派,奠定北宗之基者为长春真人。此派上采易理,旁涉禅宗,而一归之于道。微妙玄通,广大悉备。要在以清静单修为主旨。北宗始祖,则均尊称重阳真人王?。此派经典之最著者,除七真之著述语录外,即为金盖山(闵小艮真人)刊行之《古书隐楼藏书》。世常称南五祖者,系由张紫阳开其法派,张传石杏林,石传薛道光,薛传陈泥丸,陈传白玉蟾。总是南方人,是称南五祖。张祖又传刘永年,玉蟾又传彭鹤林,均为不世之杰出人物,故又合为南七真。此派修为,以阴阳双修为主,故其丹法重在命功,回阳换骨,采铅接命,太乙归真,片晌工夫可成。中老年人破体之身,修此较宜。又北七真中,马真究为阴阳所成,故另开一支,马传宋德芳,宋传李双玉,李传张紫阳,张传赵友钦(缘督子),赵传陈观吾(上阳子)。至南宗始祖,则均尊海蟾真人刘操。大张法门则始于紫阳真人。此派以张紫阳之《悟真篇》为圣经。而《白玉蟾全集》,亦名重道林。白著全近禅理,尤切清修,为世所尊。(按陈撄宁曾言:“白玉蟾则自幼出家,终身云水,未闻如道光禅师之还俗也。”认为白系清修证果。)东派则为陆潜虚所创始,亦称为吕祖亲传。著有《方壶外史》丛编,传其法乳。嗣后傅金铨又大张门庭,并编著有《证道秘书十七种》广行于世。纯主阴阳双修丹法,要可属于南宗。潜虚翁之最高最秘诀要,在清修百日后,用鼎一次即成。综考东派道脉与双修诀法,深有过于密宗无上瑜伽双身修法之欲乐大定,实为上乘大法。惟后世借附其说,下者流于房术采战,亦殊深可惜也。西派则为李涵虚所开,亦称为吕祖亲传。曾有《道窍谈》、《三车秘旨》、《太上十三经注释》等行于世。虽亦为阴阳二品大丹,然较之东派,则又略有逊焉,以其丹法较为严繁也。惟仍可统属于南宗,其所分全在用鼎成丹之工程法,及其接命之术,略有异耳。其次,世又有三丰派丹法,为张三丰所开。盛行于世,此又称丹家之新派,以其介于文始与少阳之间也。由其《玄谭全集》与《大道指要》等可见其要旨,系主清静阴阳双修者。坊间流行之《张三丰全集》,复渗杂另一张三峰之房中法入之,致失其本来面目,惟明眼人,则一见可别真伪。至若世称中派者,则为尹真人师弟一派,有《性命圭旨》一书为其修持准绳,主三教合参。次如李道纯、黄元吉,亦为此派翘楚,此二巨匠,类多以儒说道,(着毅一子之杨毅廷亦然)彻入精微,而不落窠臼也。惟究其实际,亦可归入北派之清静丹法。崆峒派丹法亦如之。复有伍柳派,系明万历时伍冲虚柳华阳师弟所创。理论以道佛为基,方法以修气修脉,锻炼精神为主。浅近而指明白,故世之奉修者极众。伍之《天仙正理》与《仙佛合宗》,柳之《金仙证论》与《慧命经》等书,几与北派经典,同等畅行。二人均系由禅转道者,实则二门均未得究竟。(按柳祖固以禅师而修丹法,伍祖则自幼好道,以禅作印证者。文中称二人于禅道二门均未得究竟,实非允论。盖伍柳二真,于禅虽未可说超佛胜祖,于道则功参化育,极证无上果位。二真之功德智慧,不容妄议。)其法且极繁琐,防走丹一事,上夹下塞,尤为奇谈。(按伍柳一脉丹法,纯以自力修行,实修实证,而即身成就,其法至简至易,至圣至神。“繁琐”二字,论之不允。至若防走丹一事,上夹下塞,实为法诀之善巧方便,亦即伍柳派实修实证之殊胜。)惟以其纯主清静修为,故尚不失正途,其丹法则可列入北派之范畴。(按此段文字评论伍柳法脉,有失偏颇。)次如青城派,则系以南北双修为主,与三丰派近似,惟更有文始派之精髓。创始者为青城丈人,继起者为李八百等,丹法系先北修以奠其基,而后再南参以宏其功,双证以张其用。旨奥而诀幽,法简而功速,正如东派陆祖之法,有一鼎一次即成,可保无穷逸乐之功。惟门法最严,向不轻传。方内散人之江西派,衡岳真人之湖湘派可入之。青城派有《青城秘录》、《大道玄指》等秘笈,江西派有道书四种,湖湘派有《崆峒微传》、《文始秘要》等经籍,均系以南北两宗双修同运为主者。至若三峰派,乃朴阳子张三丰所创,属东派旁枝,世人常将其与张三丰混淆,实则非一人。其丹法则纯以泥水丹法为主,事阴阳采战,即世所谓左道旁门是也。惟“正人行邪道,邪道亦归正;邪人行正道,正道亦归邪。”故余常谓:左道,道也;旁门,门也。只要能心正意诚,并不止于入门,而复能升堂入室,则又未始不可一述以存之也。迄乎清代,道学鼎盛。如刘悟元、朱云阳,出入佛老,栖心禅寂。尽群经微旨,拨迷归宗;彻诸家指要,循流达渠,故又均能以学术鸣于世。朱之《参同契阐幽》与〈悟真篇阐幽〉两著,会心别出直彻真源。刘之《道书十二种》,显露玄微,博大精深;其《修真辨难参证》一书,尤可视为丹道指南。二真享誉极盛,历久不衰。迨黄元可出,则又综罗儒道,会归一致;独标正鹄,体用不遗,有如揭灯去暗,拨云见日者。其《乐育堂语录》,与老子《道德经精义》二书,说理谈经,无不彻达上乘,极高明而达中庸,极博大而尽精微,实当之无愧。惟以其修炼授受,概主清静,故亦可列入北宗中也。近世四川尚有刘门,为刘止唐所创,又有罗门,为罗春浦所传,均为盛极一时者。丹道中千百门派,诀法实难尽述,口诀亦不易得全。故曰:“丹经万卷,重在心传;天机口诀,须有师授。”至此煞住,以上各门派之修炼要者,容后再为简述之。北派修真要旨萧天石北派以重阳真人王哲为始祖,曾受钟吕刘三仙之真传,虽创北宗,一主清静;然亦通晓刘海蟾祖之南宗的法密旨;故传处机则清净,传丹阳则阴阳也。重阳传修炼,一以炼心炼性为始基,故尝谓:“大凡学道人,先要炼性。盖性本先天之物,必须将其炼得圆陀陀,光灼灼,方为妙用。夫性与情连,性情发动,如龙虎之猖狂,若不炼之使降伏,焉能去其猖狂而归于虚无也。炼性之道,要混混沌沌,不识不知,无人无我,炼之方得入法。降龙伏虎之道既行,又必降心猿而拴意马。”炼心一着,则自吕祖以下,无不直指为不二法门。盖心能冲虚静定,方能夺天地造化,转阴阳妙理,而精气神之锻炼,方可起步兴工,此为最吃紧处。北派工法,专主清静无为,而一以“悟道全真”为上乘旨意;故能大宏“全真教派”,又简称“真宗”。盖体清净无为之旨,全在悟真一事耳。虽曰清净无为,其下手法则全在清净二字,能得真清净,自可无为矣。马丹阳有云:“三十六导引,二十四还丹,比乃入道之渐门,不可便入大道。若穷法于炉灶,取象于龟蛇,乃无事生事,性上添伪也。”此皆误人甚矣!故道家留丹经子书,千经万论,可一言以蔽之曰清净。何为清净?丹阳祖曰:“清净者,清为清其心源,净为净其气海。心源清则外物不能挠,故情定而神明生焉。气海净,则邪欲不能干,故精全而腹实焉。是以澄心如澄水,养气如养儿。气秀则神灵,神灵则气变。乃清净所致也。若行有心有为之功,则有尽之术也。若行无为无心之理,乃无尽之清虚也。”何为无为?老子曰:“大道无为,无为而无不为。”故无为绝非枯坐寂灭之意,有作有为,常是小作为;惟无作无为,方能生大作为也。于此丹阳祖有曰:“无为者,不思不虑也。爱欲嗔怒,积蓄利害,其间虽有为而常无为,虽有事而常无事;何况专一清心净意,养气全神;飘游于逍遥之地,入于无何有之乡,当自可入道矣。”寂过去心,灭现在心,断未来心;无事无念,无为无守,凝神于太虚之上,徜徉于天地之外,又何住而不自在哉!故经曰:“人能常清净,天地悉皆归。”神归气复,充塞天地,如此则自三花聚顶,五气朝元,可以入老子所谓众妙之门矣!北派之全真道,一以全我之真,以应天地之真,复本三教之真,以全我之真,为最高旨意。直承老氏以崇尚?虚为体,而援佛入道,旁参禅理以为用。禅佛之旨,溷入于道,藉解缚律,以证道证真者,自龙门派始宏其功。北七祖同学于王重阳祖师,大开法门,奠此派之基者,则为邱祖长春真人。元和子长春观碑记有云:“全真之教,微妙玄通,广大悉备;在人贤者识其大,不贤者识其小。大抵绝贪去欲,返仆还淳,屈己从人,懋功崇德,则为游藩之渐。若乃游心于淡,合气于漠,不以是非好恶,内伤其心,可以探其堂奥矣。”天玄子则谓:“全真道者,体道而用儒,援禅以究道。彻三家之精髓,达历圣之本源。其炼养阴阳,交修性命:以为谷神不死羽化登真之一脉心传处,则又为儒释二家之所不及也。”故后之伍冲虚柳华阳师弟,及刘悟元、朱云阳、李道纯、与黄元吉等辈,类皆声光晔然,翘楚道林,且亦影响后代至钜者。凡其说理修炼,无不一扫黄白男女,导引吐纳,金石符咒,搬精运气,服食胎息等之小术,而一归于正觉大道。且又均或以禅佛说道,或以儒旨说道。盖命功乃道家之独旨,性功则三家所尽同!引儒释而证之,即所以并儒释而一之也。性功圆明,则自命功彻达。故北派修为,平实无玄,以先修圣贤功夫;待到了圣贤境界,明心见性后,再起步修仙证道,以期还虚合道,而形神并妙为究极意旨也。故养真子曰:“大修行人,必得学禅家参悟,用道家功夫,敦儒家品行。其故何也?人不学禅家参悟。则心性难期明彻;不用道家功夫,则神气不能相抱;不敦儒家品行,则必至好奇尚怪,惊世骇俗而后已。试看古今来,得正道而修成者固多,入旁门而丧身失命者,亦复不少。故邱祖云:试叩禅关,参求无数,往往到头空老。又云:磨砖作镜,积雪为粮,误了几多年少。”此即所以贵并儒释而一于道也。无道家功夫,虽明无用,虽悟无得!北派一主清静修为,故又称?净丹法。除清静可明心全性,为入圣之基要,以此可完性功外,其于命功,则纯依一己下手,调息入定。全在“静极则阳生”一着上。日积月累,开关展窍,再采先天真气,盗天地真阳以为栽接。阳长则阴消,阴尽则阳纯;人一修至纯阳体,则命功之初基立矣。故北派在“单修性命”一纲领下。并以先修性,后修命为要义。即所谓:“修得一分性,保得一分命”者是。性命双修,南北两派与其他各派亦然,系为道家各宗派之共法。惟南派则主以“双修阴阳”为最高纲领也。北派虽单提清净,然亦不舍阴阳,故绝非顽空枯坐。南派虽双举阴汤,然亦不舍清净,故迥异御女采战。此则又为别法中之共法。故南通子谓:“清静阴阳,盖对待言之。谓清净中有阴阳则可,谓清净即为阴阳则不可。谓阴阳不失?净则可,谓阴阳即为清净则不可。”北派清修法,认阴阳须在自身中参会,坎离须在自身中交媾,铅汞须在自身中抽添,药物须在自身中采取,神气须在自身中炼养,火符须在自身中生用,以至过关服食,结胎脱胎,了当虚无:无不尽集一身。仙道种子,人人具有,个个现成,不假外求,故一以自修、自炼、自成、自证为上乘主旨。北派七真,虽无一莫非玄门翘楚,惟最能大畅宗风者,则惟邱祖处机,邱开龙门派,为世所尊。生于金熙宗皇统八年,十九出家,二十六即师事王祖于宁海全真庵,后并以师礼事丹阳,尽得北宗密旨,及成大器,名震一时,以元太祖之尊,犹卑节师礼之,言无不从也。其修真一主静定,以全本来真性。去奢屏欲,固精安神,湛心寂意,消阴全阳。尝云:“道人修炼其心,宜一物不着,损之又损,以至无为,与太虚止水相似。”“道涵天地,神统百形。生灭者,形也。无生灭者,神也、性也。有形皆坏,天地亦属幻躯,元会尽而终,只有一点阳光,超乎劫数之外,在人身中为性海,即元神也。”又云:“今也祈长生者,不向本命元神自发大愿,乃从仙佛乞灵,是舍本而求末矣。究竟于我与哉?吾宗所以不言长生者,非以长生超之也。此无上大道,非区区延年小术耳!”由此可证道门上上法,非在长生,而在修心炼性以代幻躯耳。其名言有“三分命功,七分性学”之语。并以“同光”为宗门真诀。回光者,即回心光性光也。故谓:“但能回光,即了生死。”心性之灵光,寄于两目,故继又简捷指点云:“人自两目外,皆死物也。一日中,元精元气元神皆在。可不重欤?眼光落地,万古长夜。人在胎中,先生两目,其死也先化两目。”同光诀,即“凝神寂照”之诀也。光者,神也;放下万缘,一念不动,则神气自凝;神凝气聚,相抱相守,则自神定气和,相生相化,不但内肾暖热,阳长精生,真火真气,薰蒸四大,且一切丹法变化之道,皆从此起步。故又云:“吾宗惟贵见金,而水火配合其次也。大要以息心凝神为初基,以性明见空为实地,以忘识化障为作用。回视龙虎铅汞,皆法相,而不可拘执,不如此便为外道。”此实可视为枕中鸿宝,修真慈航,极平实而极精当也。兹附北派“龙门正宗百字派”文如下:道德通玄静,真常守太清,一阳来复本,合教永圆明。至理宗诚信。崇高嗣法兴,世景荣维懋,希夷衍自临。微修正仁义,超升云会登,大妙中黄贵,圣体全用功。虚空乾坤秀,金本性相逢,山海龙虎交,莲开现宝身。行满丹书诏,月盈祥光生,万古续仙号,三界都是亲。

    文始派修真要旨萧天石

    文始派以关尹子为宗祖,关尹子名喜,曾为关令,与老子同时,老子之道德经五千言,系应其请而撰著者。刘向谓:“喜著书凡九篇,名关令子。”汉书艺文志著录关尹子九篇,旧题周尹喜撰。亦即后世所谓之文始真经也。其着是书,当在老子道德经后,而道亦近似,故庄子天下篇叙古之道术以老子与关尹子并述。其大要在贵本重神,澹然无为,清静自守,独任虚无,随物因应。故亦即先秦之纯粹哲学派,或纯粹道学派,与老子同为毫无神秘主义色彩存于其间者。余于影刊文始真经例言中有云:“道门丹道派中,以重阳派最大,而以文始派最高。衡之曲高和寡之理,历代修文始派者自当寥若晨星,而其不盛也亦宜。数千年来述尹子之道最精要者,莫过于庄子,并极称其与老子同为古之博大真人。庄子天下篇有云:以本为精,以物粗,以有积为不足,澹然独与神明居。古之道术有在于是者,关尹老聃闻其风而悦之。建之以常无有,主之以太一;以懦弱谦下为表,以空虚不毁为实。又引关尹之言曰:在己无居,形物自着,其动若水,其静若镜,其应若响,触手若亡,寂乎若清。同焉者和,得焉者夫;末尝先人,而常随人,此与老子之言深相吻合。综观文始经全文,其道要不外以虚无为本,以养性为宗。处则无相,无则无执,故能极博大而又极高明。养性贵神,养形贵气,养命贵精。而养心则莫过于清静虚无。精气合一,心性合一,形神合一,则自能顿超圣域矣。惟修文始派之虚无大道,下手最难;全在修一己真阳之气,以接天地真阳之气;盗天地虚无之真机,以补我神气之真机。看来似无边际,又无落脚处;实则精要将工夫做将去,自能体会到虚中有实,无中有真。诀本老子道德经与黄帝阴符经而妙用神化之,旨须能夺、能窃、能取、能化。即古真所谓:若识无中含有象,许君亲见伏羲来、者是!”这可以说为文始派道法画了个眉目。关尹子认为:“惟不可为,不可致、不可分,故曰天、曰命、曰神、曰玄,合曰道。”“无一物非天,无一物非命,无一物非神,无一物非玄。物既如此,人岂不然?故人皆可曰天人,皆可曰神人,皆可致命通玄。”说理最平实,与儒家之尽人皆可为圣人,佛家之尽人皆可为佛陀者,同一旨意,亦后世丹家尽人皆可为神仙者之所师承。故又认为:“善吾道者,即一物中,知天尽神,致命通玄。”吕祖诗谓:“一粒栗中藏世界,半升铛内煮山川。”实深契此意。关尹子日:“闻道之后,有所为,有所执者,所以之人。无所为、无所执者,所以之天。为者必败,执者必失。故问道于朝,可死于夕。”此远非后世丹家之执精气神起修,与有作有为者之可同日而语也。又曰:“一情冥为圣人,一情善为贤人,一情恶为小人。”“小人之权归于恶,君子之权归于善,圣人之权,归于无所得。惟无所得,所以为道。”夫无所得,方为大得无无所成,方为大成。此则惟圣者知之耳!一无所有,一无所为,一无所执,一无所得,虚之极,亦无之极也。能如此者,则“上下见天,下不见地,内不见我,外不见人。”则“我通天地,天地通我。我与天地,似契似离,纯纯各归。”而有如庄子所谓“同于大通”者矣。故关尹子又主张“去识”“去智”,主张:“浑人我,同天地。”此通天人而一之之学也。关尹子曰:“全精者,忘是非,忘得失,在此者非彼。抱神者,时晦明,时强弱,在彼者非此。”又曰:“以我之精,合天地万物之精,譬如万水可合为一水。以我之神,合天地万物之神,譬如万火可合为一火。以我之魄,譬如金之为物,可合异金而?之为一金。以我之魂,合天地万物之魂,合天地万物之魄譬如木之为物,可接异木而生之为一木。则天地万物,皆吾精吾神吾魄吾魂。何者死?何者生?”此为最上乘之“合大造化于一身”之丹法,其下手则在泯思虑情识知意而一归于虚无。故又曰:“惟圣人知我无我,如物无物,皆因思虑计之而有。是以万物之来,我皆对之以性,而不对之以心。性者,心未萌也。无心则无意矣。”必如是,方能浑天地万为一。此则全为性学性宗之原则矣!至其接木之说,则又适为后世丹家“栽接法”之所宗祖。关尹子曰:“是道也,能见精神而久生,能忘精神而超生。”此诏精绝,虽万古不易其理也。继之又曰:“吸气以养精,如精生水;吸风以养神,如木生火;所以假外以延精神。漱水以养精,精之所以不穷;摩火以养神,神之所以不穷;所以假内以延精神。若夫忘精神而超生者,吾尝言之矣。”仙学真诠释之曰:“神仙之说,养生者所必用也。然其道有二。文始经曰:能见精神而久生,能忘精神而超生。盖忘精神者,虚极静笃,而精自然化气,气自然化神,神自然还虚无大道之学也。见精神者,虚静以为本,火符以为用,炼精成气,炼气成神,炼神还虚;此以神御气之术也。学虚无大道者,虽不着于精气,然与道合真,神形俱妙,有无隐显,变化莫测,其寿无量,是了性而自了命者也!举上而兼下也。以神御气,则着于精气矣;然保毓元和,运行不息,冲和之至,薰蒸融液,亦能使形合于神,长生不死,乃了命而性因以存也!自下而做向上去也。此二端虽大小不同,而皆有益于人,养生者所宜用,非旁门手术,劳而无成者比。”这很坦率说明了文始派之上乘修真诀要。仙学真诠又云:“盖三关自有为入无为者,渐法也。修上一关兼下二关者,顿法也。今只须迳做炼神还虚工夫,直到虚极静笃处,精自化气,气自化神,把柄在手,命由我造。炼神还虚一关,最简易,最直捷。入道者,宜细思之。”在此便更进而指出了合起手了手为一的工夫,使学人得有一个人处,慈悲至矣!前言文始派最高,非一人之私议也。仙学真诠亦直指如是,他认其余丹法,即上乘者亦有所失,惟此派之虚无大道为最圆明澄澈而无渣滓。其言曰:“按修真辨惑论上品丹法,中和集最上一乘,与指玄篇白雪虚无黄芽圆觉之说,似皆知虚无大道之妙。但见地不彻,想像凑合,上攀性学,无能纯至,下恋命宗,诸喻不能割舍,二俱失之矣。虚无大道,岂能有一毫夹杂哉?”读者至此,当知有所取舍矣!

    中派修真要旨萧天石

    道家玄宗,以南北东西四派最大,原无中派之立宗,然就共修丹诀法之异同而言,则又有判分中派之必要。中派亦可归于北宗,与伍柳派、悟元派之可归入北宗,及东西两派与房中家,三峰派之可归入南宗者同;然细考之,究亦有可分者在;故按分宗判教之理,而为之立中派焉,使学人知有所循途取法焉!中派以李道纯、黄元吉、尹真人师弟为其中巨擘。李著有中和集,选编有道统大成集。黄著有乐育堂语录,及老子道德经精义,道门语要等书,虽亦纯主清净修为,然主援儒以入道,本儒以释道为主旨,而微始终以“守中”一着为诀法。宋儒常教人守喜怒哀乐未发之中,全系宗主于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一脉相承之十六字心法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虽曰十六字,实只一字,此一字心法,即“中”也。尹真人师弟著有性命圭旨一书,全旨虽在三家合参而一其体用,然要亦对儒家佚传之命功,多隐隐有抉微者在也。此派对儒门中人修持,易为入手有得,以其行文立说,着旨相近,一反道门之全以铅汞龙虎等等之“喻体假用”之旨趣,故视之为“教外别传”,当无不可。至着毅一子之杨毅廷,则完全是以儒说道矣。夫中者,乾坤之交所由生也,如“十”字,交则中生焉。乾坤不交则中隐于太极之体,乾坤相交则中显为阴阳之用。故中实先天地而存,中天地而立,后天地而成。天地有天地之中,人身有人身之中,守人身之中,以应天地之中,致人身之中,以合天地之中;此实天人变化、天人合一之微旨。守中则至正,执中则至善,致中则至和,位天地,育万物,极神圣,其功用全在于斯耳。故李道纯论“中和”之道时有曰:“礼记:喜怒哀乐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未发,谓静定中谨其所存也,故曰中。存而无体,故曰天下之大本。发而中节,谓动时谨其所发也,故曰和。发无不中,故谓天下之达道。诚能致中和于一体,则本然之体,虚而灵,静而觉,动而正,故能应天下无穷之变也。老君曰: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即子思所谓致中和,天地位,万物育,同一意旨。中也和也,感通之妙用也。应变之枢机也,周易生育流行,一动一静之全体也。”这完全是以中和言道说教矣。黄元吉则不仅在性功上以儒说道,即在命功上亦然,且揭“守中”为其为一贯工夫。如云:“昔论吾道,始终只是一中。始也守有形之中,以炼精而化气。终而守无形之中,以炼虚而合道。”又云:“吾道修为,除童体之精气神三宝无亏者,无须守中一着工夫,可直从河车搬运下手外,凡已漏体之精气神三宝均已亏损者,则舍守中温养一法,以积精累气,复精聚气,固精养气,期返还于童真体,用为修炼之本,别无二途可循。”此则更只是单提中字为教矣。中者,至善之道,唯一无二之本体也。经言“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即言不二也。故即为中道,而守中亦即守一,执中亦即执一,致中亦即致一也。其最后一着,则中亦不存,一亦不立,岂有二哉?实则三家皆重此。故尹真人师弟之性命主旨云:“儒曰存心养性,道曰修心炼性,释曰明心见性;心性者,本体也。儒之执中者,执此本体之中也。道之守中者,守此本体之中也。释之空中者,本体之中,本洞然而空也。道之得一者,得此本体之一也。释之归一者,归此本体之一也。儒之一贯者,以此本体之一而贯之也。”又云:“惟此本体,以其虚空无朕,强名曰中;以其露出端倪,强名曰一。然而中即一之藏也,一即中之用也。天得此而天,地得此而地,人得此而人,而天地人之大道,原于此也。”故中派不只是主儒道合参,实以三家合用为上乘旨意也。(按佛家之言中道,以破我法两执,双离空有为要义,最后认中亦为边见,而予以否定之,与儒道二家之旨意,略有小异。)本天道立人道,以人心合天心,则自符于中道而无或背矣。丹经云:“人心若与天心合,颠倒阴阳止片时。”正言其功用也,丹道派中以玄关一着为最要。李道纯更坦率指明此中即玄关。他谓:“夫玄关者,至玄至妙之机关也。今之学者多泥于形体,但着在形体上求即不是。然亦不可离此一身,向外寻求。诸丹经皆不言正在何处者。何也?难形笔舌,亦说不得,故曰玄关。所以圣人只书一中字示人,此中字即玄关明矣。所谓中者,非中外之中,亦非四维上下之中,不是在中之中。释云不思善,不思恶,正恁么时,那个是自己本来面目,此禅家之中也。儒曰喜怒哀乐未发谓之中,此儒家之中也。道曰念头不起处谓之中,此道家之中也。此乃三教所用之中也。易曰寂然不动,中之体也,感而遂通,中之用也。老子曰: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易云:复其见天地之心。且复卦,一阳生于五阴之下,阴者,静也。阳者,动也。静极生动,只这动处,便是玄关也。汝但于二六时中,举心动念处着工夫,玄关自然见也。见得玄关,药物火候,运用抽添,乃至脱胎神化,并不出此一窍。”由此,可证黄元吉肯定“守中”一着,为彻始彻终工夫之有以也。总之,中为天下之达道,循之以修行,守之以为用:则尽其精微,可以超凡入圣,极其高明,可以超圣入神,而入于形神俱妙,性命双彻之化境,非从在于养生尽年一事耳。

    作品相关道教的一些基础介绍

    道教作为中国的一个古老而富有生机的宗教深深地影响了中的政治,文化,经济,生活等等诸多方面。而现在很多人都将封建迷信与正统的道教混为一谈,致使道教得不到很好的发展也不利于现代人正确的认识与继承中国的古典文化。所以末学不才将自己所学的一些道教方面的知识,以及具体文化编汇在一起,希望更多的人能够正确且全面的认识道教。

    (一)道教信仰作为一个宗教自然会有敬佩尊敬的神灵,道教可以说是一个多神的宗教,我们所熟悉就有太上老君(即道教最高尊神三清中的道德天尊),玉皇大帝(即四御中的昊天金阙无上至尊自然妙有弥罗至真玉皇上帝)关公(即关胜帝君)财神,土地,城隍等等。而这些神灵往往都是道德高尚,法力无边的,这恰恰也符合道教所主张的清静无为,天人合一的观点。总的来说道教庞大的神仙体系。其中最重要的尊神就是三清(即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其次就是四御(即玉皇大帝、中天紫微北极大帝、勾陈上宫天皇大帝和后土皇地?)。其次更有许多重要的天神,如西王母,东王公(又称东华帝君),三官(即天官,地官,水官),斗母元君等等。但不管论述道教的哪一个方面皆离不开道教所主张推崇的自然之道。可以说老子思想与《道德经》是最根本的思想信仰。

    (2)寻根溯源关于道教的根源可以说自宇宙伊始,天地初开就开始了但更准确且进一步地说是大道衍生了这一切。其中的奥妙非末学可以说明的,但关于道教的创立可以追溯到东汉末年的五斗米教(即正一天师道)的创立,而五斗米教的创立者又是谁呢?他便是张陵(又称张道陵(祖天师)道教尊称为降魔护道天尊,)正是祖天师创立正一天师道后,可以说一个正式的道教教派开始了,我们便以此为道教的开始。

    (3)道教教派现代,道教的各个教派都在蓬勃发展,而占多数的应该是正一派与全真派。而将所有的道教教派都统计起来,这就需要很多的时间了,所以在此鄙人只将部分的教派达出来。如:正一派,清微派,上清派,灵宝派,搂观派,神霄派,东华派,天心派,北帝派,净明派,龙门派,华山派,随山派,太上派,嵛山派,清静派,金山派等等,而每个门派也会有自己的传人,而每个修道人都会有自己的道名。门派的子辈也很重要如全真龙门派的字辈表就是:道德通玄静真常守太清一阳来复本合教永圆明至理宗诚信崇高嗣法兴世景荣惟懋希微衍自宁住修正仁义超升云会登大妙中黄贵圣体全用功虚空乾坤秀金木性相逢山海龙虎交莲开现宝新行满丹书诏月盈祥光生万古续仙号。各个门派的字辈都不尽相同。而因门派的不同也分为符?和内丹两个主要的修行道派。正一派以符?见长,而全真派则以内丹见长。(注:正一和全真是两个大的道派,正一派主要是正一派,清微派,为主;全真派以龙门派,华山派,随山派,太上派,嵛山派,清静派,金山派为主。)

    (4)道教服饰除道士举行科仪式的法衣外,一般的道袍主要为青兰色。而道袍为青兰色也表示着道教“贵生”的思想。具体地说:东方属青色,为青阳之气。而东方主生,在四季中主春,春天万物发生,而东方也是道教信仰的十洲三岛的所在方向,是道教向往的归宿之所,故此,道袍的颜色尚青兰色。道教服饰总的来说可以分为簪、冠、巾、衣、裳、履。内是清心寡欲,保自身的精,气,神三品,少欲望,少房事.心向道,向善,为人谦虚。

    作品相关仙道长生法门

    一、何谓仙道所谓仙道,就是传说中开天辟地元始天尊──伏羲氏所传下来的道法。传说中,伏羲氏传给广成子和神农氏,他二人再传给黄帝,黄帝传给老子,老子再传给春秋、战国时代的庄子、列子、关尹子等等,如此代代相传。到了重视禅学及朱子学说的北宋时期,以主张禁欲的全真教最具禅的修养,使得宋代仙道更重视实践性、分析性。明清出现的伍柳二人之辈,更奠定了仙道具体化、近代化的契机。这一点,由赵避尘以近代生理学解释仙道的立场,可以证明。秘传在中国公开以前,发现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仙道学者,都以全真派为研究主题,尤其伍柳派更受重视。为了使读者能获得深一层的了解,先大略解说一下专门用语──气。“气”指的是一种物理能。在人体中有精、气、神三要素。广义的“气”含有其它二要素在内;狭义的气则是与其它二项各自分开的。“精”是体内的能;“气”指的是利用身体活动的能;“神”则指意识(思考、感情),也可称为精神能。这些能又可分为先天、后天两种。先天指的是看不到、无法感觉的;反之,后天则是看得见,感觉得到的。仙道的炼气先要感知笼罩全身而充斥宇宙之气,再加以修炼。开始时,先将精神集中于丹田,当体验到热气──阳气集中于丹田时,将它导引到背上的督脉,再送入脑中的泥丸,最后,送入身前正中线的任脉。就这样使这股气不断在丹田、夹脊、泥丸、膻中、丹田回旋流转。过一段时间,再停止气运转,渐渐恢复正常意识。为什么要让气在这条路上流转呢?首先,胎儿存在于体时,先天气就沿着这条路流转,我们经常导气流通此路,久而久之,就能引出先天之气。其次,从发生学上而言,任脉、督脉二脉和胚胎合为一段,在头部形成下垂体前叶。经过这条路径,能使气达到内分泌中枢。此外,沿路也可接近重要自律神经分泌系统。通过气的接触而将意识集中于此处,渐渐达到控制这些系统的目的。瑜珈控制自我也是这一个原理。由以上的说明可知,将气集中于任、督二脉的意义非凡。

    二、小药下一步,气在丹田、夹脊、泥丸、膻中各部位流转时,特别要在泥丸丹田中留下一缕深长的阳气,然后轻轻集中意识(这称为温养)。这时能感觉到下腹仿佛有光出现,这是内分泌系统及自律神经系统觉醒的证据。到了这种程度,就能达到真息,也就是毫无感觉的呼吸状态。渐渐地,这股光会笼罩全身,下腹的气会开始回旋运动,光也随之急速转动,最后变为像一块小小硬玉般的物质,称为之“小药”。这是阳气受到意识集中及内分泌系统的作用而发生物质化的结果。接着,小药会以猛烈的速度冲入尾骶骨,再沿路进入督脉、泥丸。这时,修炼者会感觉阳气的流动恰似一股水流,而小药就象珍珠一般滚动着经由泥丸,冲往任脉,再回到丹田。修到小药阶段后,再继续修炼,就能达到大药的境。

    三、大药伍柳派认为小药发生三百周天后(即流转任督二脉三百回),就会产生大药,并且在大药产生前,眼前会出现三次闪光。大小药的相异点在于,小药是后天之气的物质化,而大药则是先天之气所形成的。到了大药阶段,睾丸收缩,呼吸也近乎停止。这种近乎停止的呼吸状态,我们称为胎息。后天之气渐渐变为先天之气,在生理学上称为气变,若更正确地说,还不如称为体质变来得恰当。大药产生之后,需要静坐几天,使其安定。然后,从督脉将它升高到泥丸部位而吞食之,这一过程叫作“服药”。吞入的药就安置在肚脐与膻中之间的黄庭之窍上,也就是中丹田部位,大约在胃部之处。到这阶段,意识(来自感觉及头脑)完全不发挥作用,无意识开始代替意识活动。无意识活动的状况很难用言词表达出来,我们干脆省略过去。我只能说,这种状况可经由坐禅获得,只在坐禅时,不思、不想,抹净脑中的任何思想、意识,使脑中呈现一片虚无即可。这无意识状态,我们称之为不识神状态,此时加入无为的意识到黄庭(若加入意识会呈现不稳定状态)。当这种状态继续下去后,下半身的气会渐渐集中,真正的先天之气开始发动。不久,修炼者会感觉一股气通过身体中心的心冲脉,直接冲上头顶,上与天地之气相接。这就是瑜珈中所谓的“肯达拉尼”状态。练这一步,也就达到“神具六通”的超能力了。这时,透视、远听、读心及时间、空间的超越变为可能,而自律神经系统及内分泌系统也被完全控制。

    四、气化为神在往后的修炼中,更会出现种种不可思议的状态。那状态完全是潜意识在意识中的呈现。这时,必须以彻底超越感情及思考的抟馐独赐瓿尚蘖丁?这样,就会自天降下一道金光,从头顶贯入,并逐渐液化。金光液化后,修炼者要迅速吞入,让它和先前的大药相混合而成一体。以上是将宇宙能量摄入体内的描述。籍此使体内之气更加纯化、强化。不久就会提高气的波动,使物质能进化为精神能。这种状态称为“气变为神”的阶段。养胎工作将完成时,会看见雪一般的东西,不知从何处飘舞而下,这就叫作“天花乱坠”,这是可以停止养胎的读号。

    五、阳神出游下一步,就将阳神引到泥丸所在的上丹田。在这里,不久阳神渐渐地从头顶出外游历一番。这时,才开始从头顶放出意识光,让阳神跟随着意识光外出,再返回。刚开始时,外出时间、距离不可太长。第一次出游的阳神,就像刚出生的婴儿一般娇弱,千万不可勉强远行,以免受伤害,只能让它在身边附近游走。外出次数也不可太过频繁。经过一段时间,当阳神已习惯于外出游走之后,就可以增加每个月出神的次数。出神时,应选择良好的气候,避免有雷、雨、风、云的日子。第一个月让它在附近一里内游走,到了四十日以后,可增加为二里远,两个月以后,再增加到三里远。如此渐渐增加距离,到了一年,就可以走上百里,两年走上千里,三年就可万里翱翔了。只需三年时间,阳神便可完全成熟。这时,海阔天空,天地间任何地方都能通行无阻了。阳神是由人体本身的能所制造出来的“分身”。在出神时,肉体仍能维持生命,但是,它也怕被打扰。阳神外出时,若意识受到骚扰,便趁机悄出体外,却可能变成一个仅有躯壳而没有意识能力的植物人了。

    六、面壁九年出神进行三年以后,就该进行“面壁九年”的修炼了。“面壁九年”是禅宗的开山祖达摩大师的故事,他在九年之间片刻不休地面壁静坐修行。仙道的意义和禅宗的修行虽然不同,然静坐情形却相同。静坐就是用点轻微的意识把阳神沉稳地引入体内,安置在丹田之中,并且摒断百虑,不思不想,使心灵澄明。这种修炼要继续多长的时间,并没有一定,或许几年,或许几十年。在修炼过程中,会感觉到阳神发生更高度的波动,就好像构成物质的原子在波动一般。当这波动次数继续提高以后,将使肉体的每一个原子都会从物质的束缚中解放,回到自由能的状态。虽然得到自由,但它们并不会四处分散。因为,现在肉体已经没有差异。它们具有物质世界所具有的自由交涉能力,而不受物质世界的控制,只接芪锢砩夏艿幕?痉ㄔ颉K?强梢宰杂沙?绞奔洹⒖占洌?灰?澳堋痹谟钪嬷写嬖冢??蔷涂梢约绦?嬖凇?这一阶段的神叫做“虚”,整个简称“还虚”。所谓还虚,就是已经由精神化为物质的阳神,提高本身物质波动的能,让肉体发生共鸣,而将两者提升到宇宙之能的状态,终于融合宇宙之中

    七、关于黄元吉、瑜珈和禅宗有些派系并不说大药、小药这些东西,只是使气回转,再直接化为更高层次的能,而达到还虚的步骤。包括中派的一些派系,甚至不讨论出神的步骤,而直接气化达成目标。教祖黄元吉就是在众弟子守护下,使他的肉身气化升天而去的。闵小艮所创的一派,就是采用类似瑜珈的肯达拉尼及恰克拉的修炼法。不先打开任、督二脉,而直接从冲脉做起。他的修炼法,在中国称为“闹黄”,从事仙道研究的人,大多敬而远之。“黄”指黄道,也就是冲脉。“闹”就是吵,就是从事有问题的冲脉训练的意思。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他的效果虽然像瑜珈一般显著,可是,失败率也高,一不小心,就可能变成废人。瑜珈的肯达拉尼修炼中,就有许多人因为气滞留头上,无法导引下来,以致高烧死去。而恰克拉的修炼不得法时,也常会导致一辈子无法痊愈的痼疾。

    依照云游子的说法,服下大药之后立即到“洞天福地”朝夕静坐,不断吸收天地间的纯阳之气,如此约五百年后,凭借“天元神丹”之力,就能使肉体得到气化。洞天福地是一片具有特殊信息的土地,这种地方是容易找到的。所谓“天元神丹”,就是宇宙能。

    云游子对伍柳派的出神修炼法,抱着不以为然的态度。他认为,一般人在修炼时,只是有空闲时间才去进行一下。这样,到底要几百年才可以修炼成功呢?

    伍柳派对云游子的批评也不以为然。他们认为,他们所提出的各阶段的修炼标准十分明确,只要确实进行,任何人都可以达成。当然,有一个附带条件就是专心、不畏难、有耐性。

    这些继承老、庄理论的派系,正确地说,他们只是个人,但为了分类、称呼方便,我们具称他们为“无为派”。他们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不做人为的事情。和禅宗一般,从开始就进行不思不想的修炼。和禅宗不同的是,他们是以不识神炼气,由于头顶不开,就以无为作用修炼成神。这一派的修炼,仿佛最容易,最不花时间。可是,由于是无为,他们也不知道自己到底进入那一种境界。因此,换个角度说,这可算是最困难的修炼,这是相对于伍柳派的复杂修炼法的另一极端。气功人网尽聚气功人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