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很无聊


本站公告

    《帝国之谁主沉浮》写到今天已经23万字了,回想往事,在很小的时候我就是一个不择不扣的军事迷。记得在99年世纪阅兵的时候,我还在上小学,中国军队宏伟的气势,步伐整齐一致,刚毅的眼神,是什么让这支军队在武器相差悬殊的情况下打垮了数倍于自己的军队,后来有靠着万国造的枪支火炮,去对抗美国等国家的全方位打击。单说信仰也不全面,更重要的是领导人的意志,不屈不挠。国家的意志由军队实现,南斯拉夫大使馆炸醒了沉睡的中国人,海南岛外惨烈的撞机惊醒了这个被和平奴化的民族。于是,强烈的请战一潮高过一潮,美国大使馆外被愤怒的中国人包围,全世界凡是有中国人的地方都充满了愤怒的中国人,这是何等的民族气魄,民族意识在这一刻觉醒,适时美国银行家策划的东南亚金融风暴沉重打击了东南亚的经济,亚洲四小龙从此一蹶不振,取得的效果不仅仅如此,这场金融风暴更是打击了日本的经济,制止了日本财团扩张。中国在承诺人名币不贬值的情况下的确赢得了不小的声誉,但是自身也是伤痕累累。国际的金融家借此为中国加入WTO设置了更高的门槛,将几大银行股份化,允许外国银行在大陆发展。也许谁也没有发现,是谁在悄然将中国的命脉收买,南孚电池,娃哈哈,健力宝,这已经不需要举太多的例子。这是国际金融家的惯用手法,韩国在东南亚金融风暴中接受美国的美金贷款的条件就有将国内的水电煤气等私有化,这为美国金融家控制韩国命脉铺平了道路,然后是看不见的金融阴谋,将韩国的经济命脉廉价收购,只不过韩国最后将一切黄金充作黄金储备才勉强了度过了这场金融危机,但是也是输的只剩下了无数不多的企业坚挺。要不是用中国这块经济快速增长的大陆为快要破产的韩国企业提供利润,可以想象,韩国的骨头也将不再硬气,韩国领导人再见到美国总统时地位低的只配当马夫。

    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却很少提及那些拒绝执行命令而全师自焚的人,整整一个师,就这样消失在了历史的进程中,他们就像是从没有存在过的那样,没有任何公开的资料记录曾经的他们。军队是保护人民生命财产的,当军队被迫将装甲车开向那些手无寸铁的平民、学生的时候,谁能理解他们隐藏在背后的泪水与痛苦。到最后只剩下了麻木,对死亡的麻木。然而他们必须这样做,为了共和国的稳定。共和国需要安稳的环境发展经济,然后等经济足够强大的时候再建军,这是共和国强大的必由之路,然而这项国策被外国金融家曲解,这样既可以沉重的打击共和国的经济,即使不成功,也会形成连带效应,恐怕最终结果不会低于那场文革浩劫。旧一代领导人的铁血可以说又一次挽救了共和国的危机,但是他为此背负了太多,直到死的那一刻也不愿意魂归领土,他对不起那些冤死的学生,以军人的方式,将自己的骨灰撒向了大海,一望无际的大海,曾经就是在这里走出自己的祖国,去寻找能够救治这个国家的良药。将骨灰撒在这片海域,是否在指引着从这块大洋走出国门的学子寻找能够使这个共和国强大的良药,他背负了太多的东西,数次被打倒,却又站了起来,甘愿放弃属于军人荣誉的勋章,却时刻不会忘记自己的责任……

    一开始幻想《帝国之谁主沉浮》的时候,我并没有想太多的情节,简单的帝国争霸战争,疯狂的军备生产能力和高人一等的智慧,然后是主人公获得了大批美女的投怀送抱。然而,也许是对那些故事情节太过麻木了吧,再加上最近我看了一本《货币战争》,这是一本渗透了金融讲解金融主导政治,从中你可以发现一战二战的爆发和结束其中不乏银行家的身影,以色列与埃及的战争,泰国政府的倒台,亚洲四小龙的偃旗息鼓……等等。我发现,与其写一部虚幻的且没有任何借鉴价值的小说还不如写一部现实、疯狂的帝国争霸小说,以一个帝国的崛起为媒介,贯彻金融崛起,军事侵略……

    只要我控制了这个国家的货币发行,我不在乎谁制定法律!

    不要以为这是一句空话,罗斯柴尔德家族开创者这一句极其嚣张的语录被永远的记录了下来。一战以前,罗斯柴尔德家族控制了欧洲几乎所有军事强国的货币发行,罗斯柴尔德家族被称为欧洲的第六大帝国,可见其势力如此之大。现在许多人德国开过宰相的铁血,却很少发觉站在他身后的罗斯柴尔德家族的身影。昔日普鲁士得以扩军备战,恐怕离不开罗斯柴尔德家族的大量贷款支持,法普战争中法国战败,赔偿的两亿法郎被铁血宰相用作组建德国央行,借以夺取罗斯柴尔德的货币发行权。一战中,最繁忙的不是各国军事人员,而是那些着急往返各国向各国贷款的罗斯柴尔德家族成员,高达20%的利息被处以一战泥潭的各国接受。昔日俄罗斯帝国的丞相就向俄罗斯国王觐见,一战结束的时候就是俄罗斯政府破产的时候,高昂的军事支出,让本来工作基础薄弱的俄罗斯雪上加霜,多亏庞大的领土面积为俄罗斯提供足够多的适龄青年投入战争,血腥的绞肉机。

    一战谁才是胜利者?英法?美国?还是美国的军火商?是罗斯柴尔德家族,当时摩根家族和洛克菲斯家族是罗斯柴尔德家族扶植起来控制美国的代言人,对于美国这块野蛮人的领地他们不太热衷,这也导致了美国的崛起,一战中美国迅速脱贫成为债主国,在法国会议上处理德国战败赔偿的会议上,法国代表在自己的庄园会见了英国代表、美国代表以及德国代表,当时俨然是一个罗斯柴尔德家族的家族会议,因为他们都是罗斯柴尔德家族成员。

    可惜二战算是罗斯柴尔德家族辉煌的终结曲,罗斯柴尔德家族驻欧洲的许多银行机构被破坏,更为雪上加霜的是罗斯柴尔德家族在美国的财产被摩根家族和洛克菲斯乘机抢占,知道今日,也如此。还有一件说出来恐怕令许多人震惊的事,二战,可以说是有预谋的,即使是美国参战,美国的银行家仍然通过瑞士银行向德国源源不断的提供资金。二战时期英国首相丘吉尔,不管他的演讲多么动人,但是他也是对德国贷款的重要幕后参与者。瑞士之所以在二战中能够完整的保留下来不被德国侵略,恐怕不单单是运气的成分,历史被某些人掩盖了许多东西。德国一开始的法西斯崛起,就是被美国的银行家利用,在贷款给德国偿还战争赔款的1350亿马克中,其中仅仅八百亿用作偿还赔款,剩余的均被用作了振兴德国的经济,德国是最先摆脱经济危机的国家,美国当时还在苦苦挣扎,罗斯福新政那是空话,要不是后来美国靠庞大的军事生产拉动了停歇许久的经济,并以此成为世界第一军事经济强国,直到今日,美国的地位仍然是不可撼动的。

    在以色列与埃及的战争中,美国才是最终受益者,欧洲公开支持以色列的战争,引起了当时**的不满,借此将手中的石油提价,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势头大大减缓,这达到了美国利用战争将石油提价的目的。

    几天,几乎每个一段时间美国经济总是要经历一次动荡,先是美元升值,然后是有预谋的经济泡沫,将美元有计划的贬值,达到剥削美国民众财产的根本目的。今天的经济危机导致美国的通用收购,但是如果你仔细观察,会发现,美国政府占通用60%的股份?还是美国政府背后的摩根、洛克菲斯?

    事实上,这个世界不想我们想象中的那样没法,有利益就会有纠纷,谁会放弃十倍不止的利润而冒险践踏法律?军火生意固然暴力,但是不要以为战争的根源在于贩卖军火的人,相比较银行家的贪婪,把债务放到了整个纳税人以后的税收上,每年光天价的利息就让许多人汗颜。世界就是这样,如果想要生存,就需要不断地抗争,努力为了生存争取发展的空间,不要把一切想的太美好,天上掉馅饼不会砸到地头上,相比较外国的富翁,中国的富翁喜欢摆阔,动辄近百辆加长豪华轿车的婚礼队伍,豪宅,可是与外国的金融家相比,人家的钱多的花不出去,每年光利息就足以抵得上有些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即使这样,他们极少摆阔,相比比尔盖茨数亿美元盖豪宅,然后将自己大部分的资产全部捐献给了红十字,貌似很关心美国人民的生活,但是如果你知道红十字由谁控制你就不震惊了!摩根家族控制着美国的红十字,这就意味着,摩根家族拥有论百亿前移甚至是万亿的美元供他们“挥霍”。很现实,也很无聊。

    当然只算得上我看《货币战争》的观后感吧,我很喜欢《货币战争》这本书内容,控制一个国家不需要武力上镇压,只需要牢牢地控制这个国家的货币发行,将债务永久的施加到未来纳税人的税务上,这个国家将以你的意志主导。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