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天色并不见好,虽然未下雨,却是阴凄凄的。马路上很清冷,行人寥寥。陆久之信步来到火车站附近的一条名叫“蕃瓜弄”的小弄堂内,眼前的所见令他大吃一惊:那儿空气恶浊,苍蝇蚊子满在飞,臭虫跳蚤满屋乱窜,挤在拥挤低矮小棚棚里的人们面带菜色,骨瘦如柴,神情呆滞……
“这简直是人间地狱,怎么能住人呢?”陆久之自言自语道,住惯明轩敞室的他,无法想象这样的环境中,居然会有人能够生存!
陆久之没在这儿多逗留,衣不蔽体的大姑娘,面黄饥瘦的孩子,使他想起“穿衣用丝绸,人人有饭吃”的理想成为现实,是一件何其艰难的事!
总有一天,社会不再是今天的社会,所有的不合理将会被消灭,人人都会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
怀着这样的心愿,陆久之来到了宝成纱厂。
因为陆久之考试的成绩相当优秀,也因为他是个气度不凡的世家子弟,老板刘柏生对他很是另眼相看。他把陆久之安排在厂长室当练习生,实际上是做厂长秘书的工作。向来让人侍候惯了的陆久之,居然很快习惯了他的工作。他帮着厂长起草文件,刻着蜡纸……干得不亦乐乎!
有一天,陆久之正在厂长室忙着工作时,有一个身材魁梧、面目清秀的年轻人来找厂长。因厂长不在,两个年龄差不多的青年人便无拘无束地交谈起来。这个名叫蔡叔厚的工程师,谈吐风趣,性格豪放。陆久之非常喜欢这个比他年长几岁的青年,两人相谈甚欢。因为工作的关系,蔡叔厚经常来厂长室与厂长打交道,与陆久之的接触相当频繁。没过多久,两人成了亲密知己。
蔡叔厚生于淅江的一个颇有名望的世家。其父在湖南担任过华容知县,死在任上。母亲带着九岁的蔡叔厚及其他几个子女回到老家浙江诸暨陈蔡乡下。一个女人不熟悉乡间情况,常受到同族乡人的欺凌。为了负担孩子们上学的费用,家中经济拮据,只能靠借贷和典当什物维持生活。在艰难的环境中,蔡叔厚发奋读书,成绩异常优秀。在杭州模范小学毕业时,考了第一名。老师对他期望很高,但因为家境困难,无法继续升学,母亲决定送他去富阳的一个药材铺当学徒。但蔡叔厚不甘心如此。他背着母亲逃到杭州,考进了学膳费较低的浙江甲种工业学校。母亲见儿子志向坚定,只得四处奔波借贷、变卖东西供他上学。当他在电机科毕业时,家里已经山穷水尽。蔡叔厚只好放弃继续升学的念头,去做工谋生。他先是受聘到考丰造纸厂,由他设计制造成的能节省燃料的回焰式制浆大锅炉,很受厂方的称赞。后来,他又在莫干山设计了五层楼高的建筑工程―槁翠轩。这一工程结束后,他来到上海,被介绍到日本人开的内外棉纱厂做机工。1919年蔡叔厚积极响应“五四”运动,反对二十一条卖国公约,参加了上海大罢工。他和几个同学一道,自动离开了日本人开的内外棉纱厂。经“纱厂联合会”的介绍,蔡叔厚来到宝成纱厂。进厂后,他修复了弃置多年的发电机,解决了电机及线路上的种种困难,受到厂方的重视。厂方对他以工程师相待。由于蔡叔厚待人热情,做事周全,颇有人缘。
因为陆久之与蔡叔厚家世境遇相同,彼此的文化水平也比较接近,又都爱好文艺,在工作之余,两人常常一块儿舞文弄墨、赋诗联句、谈古论今,相处得十分和谐融洽。蔡叔厚比陆久之大六岁,所以他总是像个大哥哥一样照顾陆久之,在生活、工作中给陆久之很多关心和帮助。陆久之暗自庆幸,离家没多久,找到这么一个志同道合的好朋友真是好运气!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