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神秘的鹿石


本站公告

    此时正是“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莫马蹄。”的时节。我们几个向上级申请要了几匹马并要求给我们配个对当地风俗习惯、地理历史等较熟的人给我们做向导,然后向草原的深处-独目人山谷迈去。

    草原的风光与他处比起果然大有不同,绿茸茸的草地上夹杂着鲜艳盛放的野花在风中摇曳一望无际,微风拂过草原像翻动的绿色绣花绸缎轻柔飘渺,风中带着大自然的清爽气息沁人心脾,让我们这些在城市呆惯了的人们耳目一新。放松心情骑座在马背上,身体随着高大的伊犁马上下起伏,这一刻人和自然竟然是这样亲近。

    给我们充当向导的是当地文物管理局的干部叫沙可,我们叫他沙导。据说是硕士毕业知识丰富,而且又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在文物管理局也工作多年,算是这里的百事通了。没见到他以前,我们猜他可能是位老先生或者是位40岁出头比较严肃的学者,一见之下才发觉原来是个高大年轻,阳光帅气的运动型男,全无半点书卷气。

    一路上沙导给我们指点着当地的美景颇为殷勤,还不时让我们注意骑马的安全。我和江涛还好之前学过骑马,虽然已经很久没骑但很快就适应了,可是明月却是第一次骑马,很是兴奋,好在她身手敏捷、倒也很快喜欢上了骑在马背上的感觉。骑了没一会,明月忽然发话道:“这样骑马好没意思,跑得太慢。既然在草原上不如我们来赛下马,看看谁的马跑得快些,谁输了今晚做东啊!”话没说完两腿就将马一夹扬鞭向前冲去。“你们快来追我啊!”明月手牵缰绳回头笑道。

    “使不得!”沙导游急忙喊道。可是明月哪里还听得到这句话,只一瞬间驮着明月的枣红马就已奔出去一箭之地。

    “驾!”沙导游急忙策马追去,我俩也紧随其后一起追了过来。沙导游骑的马是一匹高大雪白的伊犁马,奔跑起来像一朵在绿色草原上急速飘过的白云,看看要追到,明月的枣红马忽然在原地停住,前腿双蹄离地伸向空中,马脖高昂嘶鸣起来。枣红马前脚一腾空明月顿时从马背上掉了下来,可是一只脚却挂在了马蹬上,情况十分危急,此时沙导游骑着马疾驰而来向一朵白云飘到明月面前,只见他侧身弯腰只一抄就将明月抱了过来,一边将明月置于身前,一边伸手挽住了枣红马的缰绳,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我和江涛忍不住拍手叫好。明月谢了沙导,重新骑回自己的马上,不知是因为刚才俩人抱得太近,还是骑马热到了,此刻明月的脸上居然飞起一抹红晕。

    “没想到兄弟你的骑术还这么高超啊!”江涛对沙导竖起了大拇指。

    “没什么,我们这比我骑得好的人多的是。”沙导笑笑。

    “你从小就开始骑马了吗?”明月好奇的问道。

    “是啊,我们哈萨克人很小就会骑马。”沙导点了点头。

    “啊,原来你是哈萨克族呀!”明月有点惊讶。

    这时仔细看去沙导果然有些哈萨克人的特征浓眉大眼、鼻梁高耸、英气勃勃。只是若非看到他的马术,单看言谈举止、待人接物倒更像是汉人。

    “怪不得你的马术这么好,你教教我好不好?”明月赞道。

    “得了吧,马术是一时半会就学得好的吗!既然沙导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还是让他给我们讲讲当地的典故要紧。”我给明月教了一盆冷水。

    “我又没说现在要学,你急什么!”明月白了我一眼。“就不知道沙导可愿意?”看来明月是要开始邀约眼前的沙帅哥了。

    “美女要学当然肯教。”沙导答的倒也干脆。

    “那好,算我跟你约好了哦,倒时可不许推脱!”

    “一定,一定。”

    “沙可是你的汉文名吧?你的哈萨克族名字叫什么呢?”明月问。

    沙导笑了笑:“沙可是我哈萨克名字的简称,我的全名叫‘沙可卡里?那扎尔?沙基罗夫’。”

    “咦、那是什么?”江涛忽然指着远远的竖立在草原一头的一块巨石问道。

    在一马平川的草原上忽然耸立着这样一块黑色的石头非常醒目,虽然距离还较远,巨石看上去也很小,可是依然还是能感觉到那种巨石独自耸立在草原上的苍茫感觉。

    “哦,看到那就快到黑石沟了,那块石头就是你们要找的草原上独特的文化遗迹鹿石。”

    我们一听立马就兴奋起来,快马加鞭往前奔去,越奔得近越看得真切,在辽阔的草原上稀稀落落耸立着黑褐色的大型石柱,在天地间显得孤独而苍凉。地势慢慢变得陡了起来,沙导告诉我们这是慢慢走进阿尔泰山脉了,越往里头走像这类的石柱会越多。

    走近了一块大石柱,我们驻马观看,这块石柱基本上是一个长方形碑状体,颜色呈黑褐色,叩之有金属感,石柱最上端刻有一圆圈,稍下刻有直线和点线,线以下有一鸟喙状鹿群头朝上向圆飞去,此鹿的造型倒与轻雪所画有几分相似。

    沙导游给我们说道:“这就是草原上有名的鹿石雕刻,大家对它的了解各不相同,有人认为这是古人的太阳崇拜,在古游牧民族的心目中惟有跑得最快的鹿和马,方能追随天空中光芒四射的太阳,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石柱都雕刻着这种鸟嘴鹿。已发现的鹿石从俄罗斯到我国新疆、蒙古等地遍布整个远东、中亚草原地区,人们看到除了最多的圆圈、条纹造型外,还有很多种神秘图案,并不能简单的用太阳崇拜来解释。其中有一条斜线,两条、三条或五条斜平行线纹,带点双套环纹、大**行对应或一上一下双环纹、上下左右分列三环纹、四环纹、五环纹、三角形、圆锥形、阴阳双套环纹,以及带三根支架状图案的圆圈纹等等。而很多石柱上雕刻的也并非只有鹿和马,其它还有像羚羊、牛、驴、野猪、狼、虎、豹、天鹅和鸨等,以及其他一些不知名的动物。”

    “那为什么鹿的嘴像鸟喙一样啊?”明月问。

    沙导游笑了笑:“哈哈,所有第一次看到这些画的人都会问这个问题,只是这个问题到现在也没有个明确的答案,有几种说法吧。其一是说古人崇拜鹿,认为鹿跑的很快像飞一样,就将鹿和鸟合在了一起进行崇拜,例如中国古代神话中常可见到风神飞廉的形象。《三辅黄图》记载:“飞廉神禽能致风气者,身似鹿,头如雀,有角而蛇尾,纹如豹。”可见风神的形象是“鸟头鹿身”,与鹿石中的鹿形象一致。而“飞廉”与阿尔泰语中的“风”音同,在鹿石分布区有关民族的语言中,对于“风”的称谓几乎都与“飞廉”的发音相近。还有说法认为是源于神秘的天猎现象,来自于天空中的某种神秘力量将动物吸向空中,抽走血液,切去头、大脑、内脏和器官等,现场却不留任何血迹,然后又从高空被抛了下来,而当鹿被强力吸上天空时,其嘴部会被高压气流所拉长,出现长长的鸟喙状,有些鹿石正描画了鹿被抛下的情景,也许先民看到这一神奇的“天猎”情景,被此震撼认为这是一个通天地神灵的现象,于是用鹿石这一方式去崇拜、纪念、信仰这一神圣的事件。”

    “真的假的,还有天猎这种事吗?”江涛奇道。

    沙导游耸了耸肩:“你问我,我也不知道,反正我是从来没看见过。但是在古书上却有记录,在19世纪部分国家的人们就已经开始关注此事了,在我国明代陆容的《菽园杂记》卷15中也载有此类事件:‘弘治癸母(1493年5月),蓟州大风雷,牛马在野者多丧其首。’近年,在世界各地如美国、加拿大、英国、中南美洲、澳大利亚,等地出现大量动物、植物、矿物、土壤、液体等被神秘猎取的事件,这就是神秘的天猎现象。”

    “哇!沙导,你知识好渊博哦,古书都能随口背出来,我好崇拜你哦。”明月夸奖道。

    沙导被我们的美女一夸,脸不禁红了起来:“过奖,过奖。”

    沙导游顿了顿,接着说道:“还有一种说法就更传奇了,将鹿石文化与天体联系到了一起,这种说法来自草原上的一则传说,有一个天上的猎人带着三只大鹿及其小鹿飞向天上的猎户星座。”

    信马由缰,来到了第二个石柱跟前,只一看明月就叫了出来:“这就是草原上有名的外星人雕像吧?”

    “不错,只不过这种在这里算是普通的石像了,前面还有更精彩的。”沙可淡淡的说。

    闻听此话我不禁一怔,眼前的石像虽然线条简朴,但却刻画传神,戴一顶方形帽,鼻梁高挺,眼神深邃,那样子倒有几分复活节岛石像的模样,如果这样的石像都叫一般,那不知怎样的石像才是沙可眼中的精品?

    明月眼睛倒是一亮,忙问道:“哪里、哪里,快领我们去看看。”

    越往前走,马背上越是颠簸了,因为我们已经走上了进山的通路,说是通路实际上也就是勉强过得越野车的山路,山路崎岖怪石横斜,山道两侧长满了参天的西伯利亚红松,杂有白桦和山杨等树,环绕山路的是山间小河潺潺流过,山风吹过万壑松涛竞响,马声嘶鸣一副塞北风光。

    “这条山路据说是7百多年前蒙古大军西征通道,早已废弃多年,前几年旅游开发热县里组织人力物力修了一下,但很快就被我们上报叫停了。”沙可策马说道。

    “为什么呢?人来多点,路修好点不是更好吗?”江涛大奇。

    “因为我不想让这最后一块充满历史文化气息的神秘净土变了模样。”沙可叹了口气。

    “就是,现在很多地方都打着开发旅游资源的旗号,实际上却将历史文化遗迹或者自然风景破坏了。”明月深有同感。

    走过弯道,前方现出一个高山湖泊,狭长的水面平滑如镜,水天一色,间或有几只水鸟飞过,空谷鸣音余韵悠长,湖光山色间人如置身画中。

    “那是什么?”明月指着湖对面一座座耸起的黑色石堆问道。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