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见到了李斯所写的“谏逐客书”。很明显,也是李良手抄的文字。旁边还有李良的注解。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昔穆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求丕豹、公孙支于晋;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穆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昭王得范睢,废穰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今取人则不然: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疆者则士勇;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之无危不可得也。”
李良的下面书写了自己的见解,对李斯当年的这篇文章很是推崇。
“君子直于行,良臣谏于言。夫李公之秦公谏,明秦之局势,使贤士归心。后秦汇天下之能士,纳四海之精英,得天下于一统,之所一因也。”
后面还有两句明显是李良后来加上去的,李良对李斯为丞相后的一些转变,有些无奈,但也很明显与李斯意见相左。
“然天下一统,公成秦之相,只看始皇之气,不费思为民。为官之患,贪权恋势,何为当年义,非吾所同也。”
的确,在秦始皇统一六国成为第一个皇帝后,他就更加独断专行。如果说当时还有人能说动秦始皇帝,可能就非李斯不可。但李斯贪图他的权势,只是完全顺从于秦始皇。到了后来,始皇帝赢政又用武力北上驱逐匈奴,南下征服南方土著,所向披靡。赢政就更是听不进别人的忠言了。
后来赢政就完全相信武力,哪里不服就征服哪里。因为秦朝的武力的强大,各地就是有怨言,也不敢明地里反对。而秦始皇的几次出巡宣扬他的文治武功,所到之处也全是顺从和歌颂之声。也正是因为秦始皇后来听不到反对之声,他才更加不管民间的死活,以至于后来各个郡县也对老百姓横暴敛,以致于大秦朝的最终的覆亡。
另一篇李斯的文字,是李斯在帮助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力谏取消分封制改为郡县制的一篇文章。在大秦朝那个时期,李斯就能超出那个时代的提出废除分封制,改为天子直接管理的郡县制。
而且李斯在文中直言,郡县制将“大秦无尺土之封,不立子弟为王、功臣为诸侯者,使后无攻伐之患。唯大秦朝之皇帝一代传一代,流传万世。”这也是赢政称为始皇帝和赢政能最终排除万难,实行郡县制度的原因。
说起来,这些制度对李斯这些出身寒门的人是有好处,尤其是取消贵族世袭制,对这些随着秦朝南征北战才建立的新贵族十分有好处。因为这些寒士没有什么家族的根基,其子女相比那些贵族的子弟一般还是强了不少。而民间的能人贤士看到他们的希望。大秦朝实际上在刚统一天下的时候,除了那些贵族外,其他对大秦朝很是归心,这也是大秦朝的统治政策虽然很强势,也能一开始执行到位的原因。
在历史上对李斯最认同的就是,向秦始皇建议了郡县制。虽然因为六国诸候后代后来还是控制住了各郡县,使得郡县制等政策在各地只是有名无实。
但西汉初期几乎完全照抄了秦朝的这种郡县制,并经过了几代的努力,利用皇权的集中和统一,到汉武大帝时终于从形式和内容上都建设成封建社会的模板。李斯无论如何自私,贪恋权利,残害忠良,都无法抹掉他的功劳。
而李斯下一篇的文章,是一封家书样式文字,应该是李斯在要求李良去解决赢兰赢氏公主前,专给李良所写。
这封信中,李斯也略微解释了为何胡亥做了秦二世,而不是一直在民间素有仁义之誉的扶苏,也解释了为何要对扶苏斩草除根的做法。
“扶苏公子仁义,人皆知,然扶与始皇不同。唯今之际,仍唯武可施。六国虽灭,贵族尚在,民心仍存。贵族非一日不想复国,行仁义仍弱向也,天下将重履之旧辙也。”
“扶公已逝,满门皆灭,唯赢氏兰公主仍生。非吾等不仁义也,乃扶氏公主之命也。若其被他人所持,行反秦之事,何以对扶公。生死之约,乃天定也,吾岂能逆天乎。”
李良在下面只加了四个字,“天命,人为?”看来就是李良对李斯的一些不认同,才使他救下了赢氏公主。
21世纪的很多历史学家和其他人也在讨论,如果是扶苏做了秦二世后,会怎么样怎么样,但很少考虑过扶苏的仁政秦始皇刚死后,能否执行下去。
秦始皇从221年统一天下,到他210年在东巡的路途中去世,共统治了十年多。在此期间,秦始皇的政策都以武力压迫且独断专行,不管行得通,行不通,都必须要执行到位。一开始的很多政策也是大秦朝的各层精英研究出来的国策,也为大秦朝的从军事上的统一,到各种管理上的统一起到了其应有的作用。
秦始皇的这种强势,无论六国贵族和民间的力量都第一时间选择了服从,这也是秦始皇能迅速地在全国实行郡县制,取消分封制,统一文字和度量衡等各种政策,并能执行成位的原因。虽然很多工程也是用平民和六国奴隶的血换来的,但整体来说,经过了几百年的诸候争斗,秦朝只用了几年时间,就建立好一种新的制度,这种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从221年到216年,始皇帝的这种强硬的政策是可行的。而实际上在此期间,秦始皇还是做了很多利民的事,如修建农业设施,修建道路,车同轨,行同伦,重实际的军功,反出身世袭,从民间选拔人才,都对经历过诸候争霸和秦统一天下战争的人民,是有着积极的作用。至少这段时间,民间一般老百姓不会再经历什么战争,普通老百姓还是比较满足的。
而秦朝的严法律人,实际上最不习惯的还是那些原来的贵族,这段时间他们是有苦也不敢说而已。但过了几年后,这些贵族的根基还是深厚,逐渐也习惯了秦朝的这种制度。而这些贵族也逐渐与各地郡县的官府人员,建立了一种关系,或者这些贵族直接做了郡县的官员。而215年开始,实际上秦朝的国策在各郡县的执行,逐渐变了味道。
此时各地郡县的官员,也早就知道如何来应付这个好大喜功的秦始皇。那就是只报喜不报忧,只要达成各地定下的徒役和赋税的目标,还能在秦始皇出巡时一切顺着这个始皇帝就可以了。于是各地郡县和原来的贵族,逐渐连成一体,开始压榨百姓,这样他们的特权重新建立了起来。
由于秦各地政府暴政的影响,民间对大秦朝的怨言越来越重。但他们还是没有力量去反抗强大的秦朝,但平民也有平民的办法。而代表就是各地方士和术士的反秦传言。燕人卢生在向秦始皇献的一本图书中说到“亡秦者胡也。”和“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就是最突出的两个。
前215年,迷信的秦始皇为了消除“亡秦必胡”的影响,开始派蒙恬率领30万大军北击匈奴,并开始修建长城。扫荡匈奴的战争很是顺利,但修建长城的这一巨大工程,虽然也能阻止匈奴的南下,但其反作用是相当明显的。
而大秦朝常年做的这些大工程,常年需要几十万人的血和泪来堆彻。这也是引起亡秦农民大起义的因素之一,这一点秦始皇没想到的。因为当时秦始皇已经在做的,需要几十万人在做的大工程已经有了好几个,如阿房宫的修建,骊山墓的修建,长城的修建。
当时整个大秦朝只有约不到2000万人,但用在这些工程的人至少也有一百多万人。而修建之些工程的人,一般都有三成的死亡率。而死亡的正是大秦朝的青壮年,这些人不可能一直接受这样的命运,这才是大秦朝败亡的真正原因。
而秦始皇于210年冬去世后,民间对秦暴政的反抗已经是经常发生,只是规模不大。如果这时候扶苏即位,实施仁政和安抚天下的政策。这样的政策与各郡县政府的执行习惯了的政策有着很大的差别,能执行到位的可能性也比较小。而这个时候如果再采取这种弱势的政策,各地早就蠢蠢欲动的六国贵族估计早就揭杆起义了,而不是等到209年陈胜吴广起义,六国贵族才敢跟风而起了。
所以说从现实意义上来说,经过几百年诸候争霸后的大秦朝,注定只能完成天下一统的一部分任务。只有完全消除这些诸候争霸的守旧势力,即六国贵族的力量,天下才能真正进入一统。
李斯实际上已经看到了大秦朝的这种趋势,他也无力改变这一切。忠于秦始皇的心,想保留住自己的特权,贪恋权利的想法,使李斯最终和赵高胡亥结成联盟。这点才是导致原来民间支持的扶苏公子,最终被三人害死。
翻看后面的文章,还有一篇文章是李良自己一些记述。但韩信看了后,感到十分奇怪。这里面记载了韩国贵族张良的事,但在里面说了张良已经死掉了。那历史上记载辅佐刘邦成就大业的谋士张良,难到是另外一个人吗,韩信就无从所知了。
原来李良在未投奔李斯前,曾经也师从于一个隐士,而韩信贵族张良就是李良的师兄。李良还与张良一起见过很多韩国的贵族,尤其与与韩国贵族成关系最好。
前218年张良与他人一起策划了博浪一椎,刺杀秦始皇赢政的事件。秦始皇在全国通辑张良,而与张良交住的很多韩国贵族都受到了牵连,也被秦始皇杀死了很多无辜的人。
后张良在朝庭的抓捕当中,身负重伤,在逃到李良家后,终不治身亡。在临死前,把他的全部身世和所有的事情都告诉了李良。实际上张良也是韩国的贵族,后来才改姓张的,而张良与韩国贵族成是同一父所生。张良给了李良他的信物,并叮嘱李良,他一生的目标就是推翻秦朝的暴政。如果乱世到来,李良可以去找韩成一起成就一番事业,但成功后一定要在史册上记载他张良的一笔。
韩信终于找到李成良托他找的东西十分高兴,也终算完成了这次出山的任务。此时就是无法在季氏混下去了,再回凡心谷,他也满足了。在兴奋中,韩信进入季氏的第一天终于结束了。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