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史前巨石阵


本站公告

    舒婷的要求让我有些左右为难,一来不知道将来要面临怎样的重重险阻,不能让无关人等和我一起去冒风险,二来又希望有美女相伴,于是说道:“这样不合适吧,里面存在什么样的危险还不清楚,让你一道冒险有点说不过去,而且影响你的工作,刚有了好工作,不要因为不明不白的事情给耽误了。”

    老顽童也在一旁说道:“是啊,这项使命看来不太适合女孩子去做,先让我们去摸摸底吧,你先安心回去工作,等我们的消息。”

    舒婷倔强的说:“不行!你这是缓兵之计,想把我支开,我现在还没有完全明确工作任务,正好有点空闲,可以请假,真上了岗,想去哪都不行了,况且女孩子怎么啦?你们不要歧视女性嘛!我可以继续给你们当翻译,而且我还有更厉害的没有说呢。”

    老顽童本意并非如此,听舒婷急了,说话上纲上线的,给逗乐了,说道:“好啊,说说你还有什么杀手锏?”

    看舒婷情绪激动,蛮较真,倒挺可爱,只要她自己不认为会影响到工作,我当然求之不得。

    舒婷看说话管用了,继续得意的说:“下一步是要去英国的巨石阵吧?那可是个闻名的古迹噢。”

    我故意刁难道:“是啊,我知道,古迹又怎么啦?中国到处都是。”

    舒婷不以为然的说:“哼!你以为古迹这么简单啊,不了解清楚它的历史背景和来历,怎么帮助我们很好的解开数字之谜呢?”

    老顽童接话道:“有道理,不过这和你说的厉害东西有关系吗?”

    舒婷自豪的说:“当然啦!我在伦敦认识一个最清楚它历史的人,著名的历史学家和考古专家霍华德博士,他不仅精通考古,还是个中国通,为了了解中国的历史,在中国呆过十几年,我们就是在中国认识的,包括我来这边都是通过他介绍的,如果他听说我们此行和古迹有关,一定会大力帮助的,他会讲汉语,交流起来更方便。”

    一口气说完,舒婷看了看我和老顽童,试探性的问道:“这个理由够充分了吧?”

    我想再逗逗她,说道:“够!太够了!既然他会说汉语,你通知一声就行了,翻译就不劳你大驾了。”

    舒婷蛾眉倒蹙、凤眼圆睁,嗔怒的说道:“气死我啦!你这不是过河拆桥吗?真是狗咬吕动兵、不识好人心。”

    说完按耐不住娇气,重重的打了我一拳,等于给我挠痒痒。

    老顽童赶紧圆场道:“行了行了,你们俩就别闹了,说正经事儿,舒婷讲的不无道理,能有这样一个人帮我们,当然是最好,那就辛苦舒婷和我们走一趟吧。”

    舒婷转怒为喜道:“不辛苦,还是周大哥明事理。”

    我在一旁笑了笑,突然想起签证的事,大呼不妙:“糟糕,出国时只签了到瑞士,英国也不是申根协议国,怎么过去呢?”

    舒婷轻蔑的看了我一眼道:“这还不简单?我是干嘛的啊,请霍华德博士从那边发个邀请过来,我在领事馆轻轻松松就给你们办了,有什么好发愁的?现在知道我的重要性了吧。哼!”

    我干咳了两声没有说话,小姑娘还挺厉害的。

    商定好一切,我们打道回苏黎世,舒婷联系霍华德博士和转签证,我和老顽童抽空在市区转了转,事情很快办妥,霍华德博士正愁手上没有挑战性的事情,在府上随时欢迎我们前去,三人定了下午的机票直飞伦敦。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飞行时间,就已经横跨法国和多佛尔海峡,途径包括德国在内的四个国家,于黄昏时分抵达伦敦。

    博士特别交代要请我们到家里共进晚餐,初来咋到,我们就不客气了,在舒婷的指引下,乘出租在极尽繁华的伦敦市区转了好久,终于来到霍华德博士家。

    博士家位于老城区,独门独户的房子,陈色有些旧,但到处散发着经典的古朴,很有历史感,家里就博士和妻子两位老人,老伴热情的招呼着,非常的随和,博士年近古稀,看得出饱经沧桑的岁月痕迹,但依然红光满面、面目慈祥,一头天然的银发所剩无几,衬映着他的博学,室内古香古色,异常的温馨,具有相近年龄的房子和老人,相得益彰,我第一眼就对这里充满了好感。

    舒婷像老朋友见面一样上前和两位老人打招呼,并给我们相互介绍,博士随后用近乎流利的汉语向我们问好,立即有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气氛十分和谐。

    我们围坐在古老的大木桌前用餐,舒婷一边介绍道:“英国人平常用餐很简单,今天已经很丰盛了。”

    放眼望去,有不少烤肉,还有汉堡、三明治,以及品种繁多的蔬菜和甜品,另外,博士还专程拿来上了年代的红葡萄酒,我本来就喜欢吃西餐,正合胃口,看得我嘴馋,不过据说英国人比较绅士,先克制一下,舒婷在国外这么多年就不用说了,只是担心老顽童老吃西餐会不会适应。

    我们向两位老人表示了感谢,两位热情的请我们随意,大家先喝了点酒庆贺这次难得的聚会,的确是好酒,沁人心脾,放下酒杯,开吃,侧眼一看老顽童比我胃口还好,就放心了,也许时不时的来回西餐,也别有一番情趣。

    一边吃,博士就迫不及待打听关于我们此行的内容,我们说起报纸的事,并提到巨石阵,博士开始滔滔不绝的说上了。

    巨石阵是在距离伦敦120公里以外的威尔特郡一个叫索尔兹伯里的地方,巨大的石建筑群位于空旷的原野上,占地大约11公顷,是英伦三岛上最为壮观的史前遗址,1986年被列为世界遗产,始建于公元前3000年前,历经多个阶段才完工,是欧洲最著名的史前历史痕迹之一。

    我对历史不是很了解,心说再著名,能赶上咱们中国的长城吗?那个规模,那个气势,绵延数千公里,全部建在山顶,八达岭算是最低的地方了,到慕田峪去看看,那才叫一个壮观,再从功能上讲,长城上面可以屯兵走人和抵御胡人入侵,巨石阵能干嘛呢?把石块竖起来玩吗?长城除了历史年轻一点,别的巨石阵都应该比不了吧,我一直不理解,巨石阵的历史价值为何还在长城之上呢?等听完博士接下来说的话,才发现真的是我错了。

    巨石阵的主体由上百块巨大的石柱组成,这些石柱排成几个完整的同心圆,本来一堆石块立在那里是不足为奇的,然而,最不可思议的是石阵中心群体石柱巨大的程度,最高的有8米,重量达50吨,最小的也有5吨,平均达30吨,更惊奇的是,有不少重达7吨的巨石是横架在两根竖着的石柱顶上的。

    另外,石柱的主要材料是蓝砂岩,但在索尔兹伯里地区的山脉中并没有这种石头,石柱最近也要从300多公里外威尔士的普利塞里山脉开采加工后运来,5000年前至多只有石斧的人们是如何将此巨大的石块从山中开采出来,并且在没有任何起重和交通工具的情况下运送到这里的呢?

    我终于开始意识到修巨石阵比修长城难了,要说修长城是很难,但只要有足够的人力和时间,是可以理解的,难度相当于在山顶建造无数的石屋,事实上也不用去理解,它本来就是秦始皇最先开始修的,是古人修建的无疑,而巨石阵修砌,基本不可能用常规的人力和时间来定论。

    也有不少不相信所为伪科学的学者非要认定这就是当时的古人干的,上万人利用滚木、撬杆和绳子花费数年的时间建成,姑且不论做石阵有什么用,在我看来,相信原始的古人去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就和相信地球人现在可以去到火星一样可笑,这本身就是种伪科学。

    我表达了我的观点,我相信这是人为的,也相信是当时的人干的,只是我不认为他们是“古人”,他们很可能是一群拥有非常先进的施工工具的人,言下之意,我首先排除了他们是所谓新石器末期的原始人,新石器时代是现代人赋予的,而当时的人们可能是在建一个赛马场的看台,他们更不屑用石斧去开山采石。

    虽然我比喻得比较夸张,还是得到了霍华德博士的大力赞赏,他觉得我的思维非同一般,也只有大胆的运用这种思维方式才能更容易的去窥见历史遗留给我们的痕迹背后的真相,不能用有限的科学基础去理解所有的事物,否则反而陷入唯心主义的泥沼,在这点上我们很快达成了共识,博士希望我要是有兴趣,可以加入他的考古队伍,我表示有机会一定参加,事实上,后来我的确参加了,还解开了若干世界未解之谜,轰动了全球,此书暂且不表。

    老顽童的想法则比较简单,他认为,只要有石头立在那,就是有人把它给建起来的,观点当然是对的,只是缺乏一点建设性,或者等于没说,他是搞刑侦的,不喜欢花太多精力去想这些不着边际的事,可以理解。

    舒婷一如既往的表示好奇,不发表意见,与她从事的工作很相配,外交忌多言,言多必失。

    博士碰到我一个知音就足够了,显得异常兴奋,晚餐在意犹未尽中结束,博士家里有的是地方,招待我们绰绰有余,盛情邀请我们在家里留宿,晚上还想和我把烛长谈。

    明天,博士将与我们一起亲临巨石阵,试图去解开数字矩阵之谜。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