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六节 炎热夏天


本站公告

    大热天,蝉叫着闹心,李明下午又开始泡游泳池了。这会有冰了,这夏天过的爽了。游泳池边上今年春天的时候移了些大树过来,但没用,这会枝丫不多,虽然也有了些叶子,可遮到的阳光有限。

    小强和帮主也会游泳,狗刨式,李明怎么看怎么觉得姿势难看,你别看人家姿势难看,可游起水来一点都不费力,耐力还是很强,游上十多个来回脸不红气不喘。

    “大爷在水里象只大田鸡。”田鸡者青蛙也,敌百虫说道。

    “没错,这就是蛙泳,就是学着青蛙的样子。”李明站在边上回他,随即又转了身,开始仰泳。

    “浮着象个尸首,手划的象个帆车,身子扭的象个水蛇。”敌百虫李大壮还是很会形容的。

    泳会就要到凉棚下坐下息息,倒不是累了,李明怕晒伤。至于什么是晒伤,跟他们也说不懂,紫外线是啥,能说清吗。

    游完水,去冲澡。边上放的是厨房熬的绿豆汤,这会有冰了,冰镇绿豆沙,感觉可爽。

    ...............

    请来的炉头肖师傅以前是烧瓷器的,也烧过琉璃。琉璃在中国古代是指用火烧的玻璃质珠子以及其它一些透明物质的统称,在大明朝人眼中琉璃是不透明的。

    李明请了肖师傅和几个窑工过来就是要造出玻璃,他现在所有的知识就是,玻璃是用黄沙为原料的,别的就不知道了。认识了清虚道长之后,李明又多了一点知识,道士们炼丹,在那过程中也有烧出琉璃来的。至于眼镜生意给李明的经验就是,不要小看了中国的文人,他们可能从中国古籍中找出点蛛丝马迹。

    比如曾?这位当去的状元就是牛B,他就发现,中国很早前所谓的“明月珠”就是半透明的琉璃,可能就是李明想要的东西。

    李明请来的铜匠告诉李明,他曾经听铁匠说过,在炼青铜的时候,有烧出过半蓝或半绿的透明琉璃。

    肖师傅给李明的信息是,离的近的山东博山,那里出琉璃。博山(山东淄博)是哪?李明不知道。

    这就是李明目前掌握的所有的造玻璃的知识准备,别人烧琉璃用的还是陶土,而李明决定用黄沙,然后学要往里头加上各种各样的东西,来试。大海掏针,反正这会他有钱,只要碰对了,他就发了。

    清虚道长自然愿意在李明的宅子里住上,虽说这京师里要比他那茅山热的多,不过李明营造出的小环境却是真的爽。这个嬉水呀,冲澡呀,池浴呀,古人可没这么多花样,也没这么勤快洗澡,可大热天冲个澡的确又很舒服。加上凉瓜,冰茶之类的供着,乐不思蜀。还有一点就是相熟的方?中是丹徒县内老方郎中的侄子,刘太医说起来与他还有点师门上的关系,城南的姚广孝当年也是交情不错的朋友,清凉山上的三清观里也有他相熟的道友,在京师里,他可算是最逍遥的人。

    玻璃的事就交给肖师傅了,李明观察了肖师傅一段时间之后,发现也是可信任之人,就把肖师傅的家人也从城南陶作接到了李明宅子里住下,这下子,肖炉头算是死了心的跟着李明走了。

    家里开了个窑,不用说,那个院子在夏天是最热的。好在炉头窑工都习惯了,他们现在除了寻找东家嘴里所描绘的玻璃之外,另一个任务就是烧制陶瓷的望远镜筒。

    当李明看着烧出来的瓷质望远镜筒,马上就发现自己错了,自己真正要的不是瓷质的望远镜筒,而是景泰蓝。

    李明的历史知识是个有限公司,他根本就没想到景泰蓝这种东西是大明朝景泰年间才有的工艺。中学时学过一篇课文,讲的就是景泰蓝的制作,他知道是在铜底上面填颜料然后再烧。当他把这做法跟宅子里的铜匠和肖炉头一说,两人居然还真的听过说这么个玩法。

    这真的要感谢朱元璋在京师集中了全国各地的工匠,这些工匠住到一起后,真的对各行各业工艺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比如李明所说的这种工艺“铜胎掐丝珐琅”在元朝就有人玩过,只不过玩的不象李明说的景泰蓝工艺那么成熟。

    不管是窑工还是炼丹的道士,他们往往都需要一个金主,他们玩的东西都是极费钱的,现在李明这里好象万事俱备,东风也有,那还有什么好说的。

    铜匠董师傅没吃过猪肉也看过猪跑,既然东家已经说的这么细了,自己再去铜作打听打听,回来就摸着黑干呗,反正东家也不在意你失败个三五十回。

    肖炉头那的玻璃李明本来就想着可以一天两天弄出来,七月底,李明正在指挥着小强等人往他们家的游泳池里种荷种菱的时候,肖炉头捧了个宝似的跑了过来。

    几人围着一看,算是一个粗制的景泰蓝。就是一个牡丹图,颜色花样不多,表面摸上去还不平滑,有的地方颜料没填满。

    要说提意见怎么改进工艺,大家没那个本事,但挑毛病个个都很在行,一说一大堆,把肖炉着手上的东西说的一分不值。

    这可是肖炉头和铜匠董大的结晶,好在两人也都不以为意,回去接着搞。颜料是粘上去了,粘的牢不牢还不清楚。还有敲打之后会怎么样还不知,李明记得要敲打几会还要磨。

    鬼月一过,京师里的红眼病风潮也过去了。但天还是热,出门戴太阳镜的还是不少。以好事者也跟着学样,没有木制竹制的镜框,就用硬纸剪上一个,然后中间用的也是黑纸,怕看不到,用针扎两洞。

    这倒让李明想起了小孔眼镜,国子监里还真有几个近视眼呢,因为没钱,李明还没给他们配眼镜。这下李明又让刘小东那做了几付全木的眼镜,整个镜框加镜片就是一片木板制成,只是在镜片上钻了很多小孔,再把整个眼镜涂黑上油上漆。这批眼镜,马上就得到了那批士子和小官们的欢迎。这帮人朝廷每月有钱给他们,省省,李明一百文一付卖给他们,也是被他们骂心黑。

    当然,李明这会卖的是学识,他已经从周忱那里找到了理论依据,那就是墨子的书里提过小孔聚光成象。这样一来,把他们给压了下去。

    这种小孔眼镜的技术含量不高,他明那一推出之后,马上就有人开始仿制,价格在五十文,后来越出越多,价格居然下到了十文。

    李明那里出的都打了他的商标,隶书的“明”字。还有一大堆型号、尺寸、颜色编号,这可是别家怎么都弄不明白的东西,特别是那些阿拉伯数字,那简直就是天书。价格不降,还是一百文,但花样在变,李明脑子里可是装着各种各样的款式。这段推出一批仿雷朋,过段推出的是仿警察,再过一段仿万宝龙。这样一来,整个京师还是光明眼镜出的小孔镜最为行销。

    这个夏天,京师的一场红眼病带来了太阳镜的问世,因为价格原因,最后在京城里真正流行起来的反倒是小孔眼镜。而且这股风法潮以京城为中心,慢慢的往四周扩散,先是苏淞凤阳湖州等地,然后又从这里往更远的行省推去。

    中秋节之前,李明的院子里个个都在忙,驻在他家的锦衣卫也开心,李明私底下给也他们一些酒水钱。李实走的时候已经交待好了,要小心办差。这差事并不是锦衣卫在盯着,兵部内府都在盯着。而且可以肯定的是,锦衣卫只能控制一时,以后说不定真的还是会被兵部或内府拿走。当然了,到那时可能是李实去与朝廷里的大佬再去交易时候了。

    在他家当值的锦衣卫倒不要什么酒水钱,总是跟李明讨小孔眼镜。现在京师里的锦衣卫已经与李明前世看过的香港黑帮有的一比了。他们的职业装里,除了飞鱼服、锈春刀以外,又多了付全黑的木制小孔眼镜,清一色的仿警察那款蛤蟆镜型式,出去巡街那叫一个拉风。

    (推了一周,数据不理想,郁闷中,本人也不大会宣传拉票。这真叫一个惨!)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