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节 大明才子


本站公告

    京师里,李明这个富翁发家好象是一夜之间的事,还好知道李明名字的人极少,而且他的有钱是隐在了宋兴记之下,更多的人则以为他是宋兴记雇请的郎中。

    永乐二年的会试,主试官是解缙,所以今年的国子监里,解缙的门生扎堆。永乐帝再一次向解缙下达了修书的命令之后,国子监里来了更多的宏学硕孺,而且全国各地字写的好的人也向京师集中。

    冬至前三天,为了修书而会集到京师的人已经达到一千人之多。朝庭并没有因为入冬放慢修收的脚步。江宁县学和国子监里专门空出了很多学舍,供这些人居住。

    天气转冷,成贤街这一带倒是热闹了起来。

    李明的眼镜店自从姚解两位光顾之后,渐渐已经热闹起来。越来越多的学士官员愿意进来坐坐,不过李明这个店里的消费可不低,喝杯茶至少都要二十文,算上茶点之类的,一次下来都要五十文左右。

    可让那些客官意外的是,里面那些茶都不同于以往自己喝过的茶,茶点也是特别,慢慢居然也小有名气,来往的士子不少,其中一位名叫周忱的最对李明的脾气。

    庶吉士周忱,字恂如,江西吉水人,解缙的老乡,呵呵,解缙主试今年会试,今年一甲状元曾?、榜眼周述、探花周孟简均出自吉安府,其实二甲第一名杨相、第二名宋子环、第三名王训、第四名王直,也都是吉安府人,看到没有,前七名都是出自吉安府。江西人在明朝初年真的是牛呀,如果算上靖难时的高考名人胡广、王艮、李贯,和永乐年入阁的大学士解缙,杨士奇、胡俨、金幼孜他们都是江西人。

    永乐初登大位的时候,能用的官员不多,当时建文时期的高官很多都进了《逆臣录》,更多的中下级官员采取的是不合作态度,永乐急于用人,也很热心的培养人,他让解缙再选出二十八人就学文渊阁。周忱时年二十三岁,胆子很大,主动对老乡解缙表示,自己年龄不大,也想继续学习。解缙把这事禀报了上去,永乐很高兴。本来他先二十八人这个数字是想凑个二十八宿,吉利。现在有人主动要学习,当然了,也是有那个资格,就把周忱给增补了进去。

    这二十九人由司礼监每月供给他们笔、墨、纸,命光禄卿供给早晚餐,礼部每月每人给灯油费三锭,工部为其选择靠近文渊阁的房子居住,皇上还经常来检查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情况。老大一重视,这二十九人在生活和学习方面马上受到了多方面的关心,特别是内府,还安排了宦官在他们的宿舍,照顾起居。

    周忱他们这帮人算是口袋里有点零花钱了,有那么一点能力在李明的店里消费一下。除了喜欢在李明这里吃吃喝喝以外,对李明这种做法也相当欣赏,他一眼便看出了,李明以眼镜店养茶楼,和以茶楼为眼镜店打基础的长远意图。与李明聊过几次之后,对李明的经济头脑也极为欣赏。慢慢的,周忱又把同为老乡又吃住在一起的曾?、周述、周孟简、杨相、王直等带了过来。

    李明没想到自己居然一下子与本年度高考的名人们结成朋友,同样也是佩服江西人。另外,周述和周孟简居然是亲兄弟,这让李明大呼神奇。

    话说李明的店里江西人扎堆,连小叶子都学会了几句河西话。这帮人可都是高材生,学富五车,尽管如此,这几位也都非常佩服李明。他们的印象里,李明没读过什么书可杂学惊人。就一个眼镜来说,里面有丰富的生理学和光学,这些是他们所读过的经史子集里所欠缺的。

    “之宜(杨相表字),难不成你要跟了老高去磨镜片?”周忱问杨相。

    “诚如李明所说,可制得望远镜,看天上的星宿,倒想看看那蟾宫里有没有仙子?”杨相回他。

    “听,之宜想的是看仙子,呵呵,思春了噢!”曾?哈哈大笑。

    “之宜,仙子怕是躲在宫里头,最多说看到吴刚伐木。”说这话的是王直。

    “那算了,一鲁莽的樵夫,不值一看。”周述也跟着凑趣。

    “听,恂如也想看仙子呢。”杨相笑了。

    “小叶子,那蚕豆还有不,再来一碟。”李明发话,他说的是盐水香葱煮的青蚕豆,煮好放干作闲食最佳。

    “大爷,没有了呢。”小叶子在柜台里气鼓鼓的看着这帮人。这几位每回过来没超过四人真付五十文,超过四人只付一百文。偏偏东家与这帮书生聊的开心,不计较。

    “那还有啥,随便弄个两碟过来。”

    “小叶子,东家发话了!”杨相提高了嗓门。

    “小叶子是你叫的吗!”小叶子鼓个腮帮子,拿了一碟怪味豆和一碟锅巴过来。

    杨相听了他这话,直起身子,一脸严肃,两手抱拳头,“叶姑娘有礼了。”

    小叶子一看他那样,“扑哧”一声笑了。

    “李兄所说的望远镜真能用千里之观?”

    “呵呵,别说千里,万里都可以呀。”这东西难不倒李明的,开始他在眼镜店打工的时候,经常用两个试片镜比在一起,看马路对面卖手机的姑娘。他知道只有把放大镜的焦距弄清,做个望远镜出来不成问题。

    “问询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寂寞嫦娥舒广袖。”李明开始没明白什么“蟾宫”“仙子”之类,后来才反应过来,那是要看月亮。刚才李明说到可制潜望镜、望远望之类,特别提到了天文望远镜,这才引来了杨相的话。

    大强大壮和帮主去做学徒之后,眼镜店里主要就是小强小叶子和李财三人在。在这京师里,李明能去的地方不多,平时店里也没什么生意,进来喝茶的,不用李明去招呼,而买眼镜的人少之又少,开店两月了,不到十人来问,也就成交一单生意。

    李明很羡慕那些国子监的士子们,那可是比清华北大还牛的大学呀。全国这么多人,每年才几百人能到这里读书,容易嘛。

    至于曾周杨这些人,好几人都是出身寒家,或是中产阶级,所以与李明还能交往。这些人到他店里喝茶聊天,李明大多时候并不插嘴,只是在一旁听着。对那些诗词等高深的东西,他很有兴趣,但没有功底,一点都不懂。通常每个人都有好奇心,对那些不懂的东西,都会极有兴趣,李明这会就是这样。只是他很老实,不懂不会装懂。

    通常周忱他们吟诗的时候,李明都是面带微笑的在一边听着。今天,他也来了兴致。毛爷爷的词,他可记得不少。那会女友追韩剧,什么韩国的片子李明都租来陪她看。结果,有一回那古装戏里,隋炀帝背后的屏风上写的是毛主席的诗词,把他女友笑翻了,李明一点都不懂这些,看到女友那个样子,心里惭愧的很,于是他便来了兴致,买了毛主席诗词,恶补了一下。

    不看不要紧,一看才知,毛爷爷在诗词方面是个高手。李明一直在想要不要哪天,背个一两首出来,看看这些古代人怎么评论毛主席诗词。但心里也有点怕,他是看过穿越文的,那些写手们个个都说,毛主席诗词王八气极重,放在古代很可能会被砍头的。

    李明突然冒出的几句词,让在座几个刮目相看。周述手上捏个豆子正准备放到嘴里,结果放了一半,定格在那。王直也是,才喝完一口姜奶茶,刚回味一下,便听到了李明嘴里冒出这三句。周忱更是闭上了眼睛,周孟简刚是在重复,曾?接口“下面?”

    “下面?太监了,下面没有了。”呵呵,下面还是有的,李明也会背,只背这几句就行了。背多事多,他解释不清。

    这几人都知李明的底,知道他没读过什么书,这一个月来没少和李明吹过,也清楚的知道李明真是的没啥墨水。可刚才这几句,分明就是佳句。一帮人,你看我我看你,听了李明这句太监了,个个哈哈大笑。

    最后周忱发话:“这佳句天成,妙手偶得,倒应了李兄这几句。人说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三天没来喝茶,李兄这些天难不成在家喝墨汁了?”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