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下东洋


本站公告

    1402年明成祖派遣使臣分赴四方。永乐元年(1403年)琉球、日本、暹罗各国使节到中国朝贡,建立了宗藩与册封关系。1404年明成祖派郑和出使日本。郑和统督水师10万到达日本,向室町幕府第三任将军足利义满宣旨:“使其自行剿寇,治以本国之法”。足利义满同时受明朝封赏,并派遣使节献上抓获的倭寇,与明朝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双方签订了《勘合贸易条约》,日本以属国的名义对明朝进行朝贡贸易。明朝赐足利义满“日本国王”金印一枚,足利义满回书自称“日本国王,臣源义满”。

    日本向大明朝称臣纳贡史实是鲜为人知的历史事实

    日本足立尊氏于公元1336年自镰仓占领京都,废后醍醐天皇,拥立徒有其名的光明天皇,自称征夷大将军,后设幕府于京都的室町,史称室町幕府,也称足利幕府。

    后幕府大将军足立义满接受出使日本的明朝钦差使臣郑和剿灭倭寇、接受大明朝册封日本国王称号、向大明朝纳贡、准与明朝通商的诸项宣喻。于公元1401年5月亦既明惠帝建文三年,自称源道义向明建文帝称臣纳贡。次年2月建文帝复诏,接受足立义满源道义纳贡。

    郑和下西洋前曾出使日本

    明永乐初年,倭寇累累侵犯浙江沿海,直至江苏境内长江口区。永乐帝派王抒巡视。王时为都御史,赴任后即将倭情上达永乐帝。永乐帝派郑和出使日本交涉,《明书?戎马志》记载:明永乐二年四月,郑和受命出使日本,“谕其国王源道义”,源道义随即捉了二十多个盗魁来献。王抒在“题本中记述此事”:说这伙盗魁递解来时,日本人已用“蒸杀”的方法把他们处死,即将犯人放在一只大甑上,下面燃起柴火,活活蒸死。郑和回京报告后,永乐帝对日本国“嘉其勤诚,赐王九章”,向源道义赠送了冠服、文绮、金银、瓷器、书画等物,并允许日本国十年一贡,正副使等可以多至二百人,在江浙贸易。此举促使当时中日关系的改善,也是郑和出使日本的成果。

    郑和下西洋已为世人熟知,但郑和下东洋却鲜为人知了。近两年来,海内外许多郑和研究学者开始注意郑和航海对全球的影响,而且对七下西洋的航海领域提出了补充与扩展。因此,又出现一个郑和“下东洋”的问题。为此,记者采访了学术研究委员、考古专家南京博物院研究员罗宗真。

    长期从事文物考古和历史研究及考古教学等工作,曾应邀赴日本进行考古学术交流,并兼任中国海外交通史研究会理事,在海内外考古界颇有影响。

    罗宗真对记者称,明成祖即位后,准备派郑和下西洋,就在郑和积极筹备下西洋时,却发生了严重的倭寇骚扰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事。为了巩固边防和自己的统治,明成祖决定立即派人去日本进行政治交涉。这一任务就落到郑和身上。郑和在朱棣夺权过程中跟随朱棣多建奇功,深得朱棣赏识。郑和接受任务后,立即组织人马东渡扶桑。

    当时东渡日本也是很艰巨的,唐朝高僧鉴真六次才东渡成功,足以说明其艰难。罗宗真说,郑和从桃花渡(今浙江宁波附近)东渡至日本,代表明朝政府向日本政府指出应严格按照会谈内容办事,不得违背。日本执政源道义自知理亏,立即下令逮捕了倭寇首领,并保证今后不再出现类似情况。郑和胜利完成使命,向明成祖禀报,明成祖很高兴,致书国王源道义,表示满意。

    罗宗真指出,郑和下东洋一事,经过海内外学者研究,不论是《明史》成书的清人著作,或者是其他明人的有关记载,还有日本史书的记载,都证明永东二年郑和确实出使过日本。

    罗宗真列举说,顾炎武在《天下郡国利书》中有专门论述:“文皇帝永乐二年四月,夷船一十一只,寇穿山,百户马兴(与战)死亡。寻寇苏松诸处。是年,上命太监郑和统督楼船水军十万诏谕海外诸番,日本首先纳款,擒献礼边倭贼二十余人。”《日本一鉴?穷诃话梅》卷六“流通”条对郑和出使日本的前因后果也作了记载:“永乐甲申(二年),倭寇直隶、浙江地方,遣使中官郑和往谕日本王。明年乙酉(永乐三年),其王源道义遣使献所俘倭寇尝为边患者”。《筹海图编》“直隶倭寇变记”中也有同样的记载:“永乐二年四月,对马(壹)歧倭寇苏松,贼掠浙江穿山而来,转掠沿海,上命太监郑和谕其国王源道义,源道义出师获魁以献。”明人冯应京在其《皇明经世实用编》中写道:“永乐二年,倭寇浙直,乃命太监郑和谕其国王源道义。源道义出师获渠魁以献,我于是有什物纹绣之赐,封为日本国王。名其国之山曰寿安镇国山。”清人俞维麟《明书?戎马志》记载:‘永乐二年,冠浙直,乃命太监郑和谕其国王源道义,源道义乃执其渠魁以献”。

    从以上记载可以看出,郑和出使东洋,通过与日本国王磋商,使其本国主动出师剿捕倭寇,并绳之以法。日本国王接受了郑和的建议,接受了明朝“日本帝国”的封号和金印、冠服等,并遣使致谢,与永乐朝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双方签订了“勘合贸易条约”,即“永乐条约”。

    1982年,时任山东大学中西交通史研究室主任的潘群,在第三期《文史哲》上发表文章《郑和使日问题初探》一文。文中称郑和在下西洋之前,就曾出使过东洋。此说一经媒体披露,霎时在历史学界引起轩然大波。

    那么,支撑这一神秘学说的历史依据是什么?郑和为什么出使日本?为什么这么重要的历史事件却鲜为人知呢?

    一段尘封的历史

    已过古稀之年的南京大学退休教授潘群在对记者说起这段经历时,依然颇为激动。“1956年,当时我是山东大学二年级的学生,我的导师黄云眉是明史专家,为了培养我特批休学两年,专修明史。期间我发现了两本书,一本是《明史纪事本末》,一本《明书》,这两本书都是在《明史》之前编著的。”

    潘老边说边从书架中抽出两本泛黄的线装《明史纪事本末》,上载:(永乐)十五年冬十月,遣礼部员外郎吕渊等使日本。先是帝命太监郑和等赍谕诸海国,日本首先归附,诏厚赍之,封建诸山,赐勘合百道与之期,期十年一贡。

    “我当时就怀疑,郑和出使西洋,日本为何首先归附呢?而且还签订了《勘合条约》,每年都要向朝廷纳贡,而这些在《明史本纪》、《明史》、《郑和传》等典籍中均无记载。”

    时年22岁的潘群擅于逆向思维,凡事好打破砂锅问到底,这件事引起他极大的兴趣。之后,他又翻看了《明书?戎马志》,他惊喜地看到这样一段记载:“永乐二年,寇浙直,乃命太监郑和谕其国王源道义,源道义乃执其渠魁,以献复金,十年一贡……”

    经过之后的查阅,潘老的这一观点又有多部史书记载为证。江苏省南京博物院研究员罗宗真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也列举说,顾炎武在《天下郡国利书》中有专门论述:“文皇帝永乐二年四月,夷船一十一只,寇穿山,百户马兴(与战)死亡。寻寇苏松诸处。是年,上命太监郑和统督楼船水军十万诏谕海外诸番,日本首先纳款,擒献礼边倭贼二十余人。”

    《日本一鉴?穷诃话梅》卷六的“流通”条也对郑和出使日本的前因后果做了记载:“永乐甲申(二年),倭寇直隶、浙江地方,遣使中官郑和往谕日本王。明年乙酉(永乐三年),其王源道义遣使献所俘倭寇尝为边患者”。

    《筹海图编》“直隶倭寇变记”中也有同样的记载:“永乐二年四月,对马(壹)歧倭寇苏松,贼掠浙江穿山而来,转掠沿海,上命太监郑和谕其国王源道义,源道义出师获魁以献。”

    明人冯应京在其《皇明经世实用编》中写道:“永乐二年,倭寇浙直,乃命太监郑和谕其国王源道义。源道义出师获渠魁以献,我于是有什物纹绣之赐,封为日本国王。名其国之山曰寿安镇国山。”

    以上史料,都为郑和出使日本,提出了有力的依据。

    使日为除寇

    郑和为何下东洋?一句话,明代初年海防的重点在日本,而贯穿明代300年的外患简单道来只有四个字:南倭北虏。南指日本,北指蒙古,郑和下东洋是为了解决这个“腹背之患”。

    明朝建立前后,日本浪人在中国沿海进行走私、抢劫,对中国形成倭寇之患。明太祖一怒之下于洪武十六年(1383年)下令断绝中日交通。

    1402年6月,燕王朱棣夺取帝位后,为了巩固统治,解除海禁,协调与周围邻国的关系,派使臣到日本,日本也派使者到中国正式入贡。

    但就在明成祖准备派郑和筹备下西洋时,却发生了倭寇侵犯苏州府和松江府一带的事件。明成祖决定立即派人去日本进行政治交涉,而这一任务就落到了在朱棣夺权过程中屡建奇功,深得赏识的郑和身上。

    郑和也不负重托,在接受任务后,立即组织人马东渡扶桑。永乐二年(1404年),郑和统督楼船水师十万,历经千辛万苦到达日本,并将明成祖的旨意告诉日本执政者源道义,“使其自行剿寇,治以本国之法”。日本统治者自知理亏,立即下令逮捕倭寇首领,并保证今后不再发生类似情况。

    明永乐初年,倭寇累累侵犯浙江沿海,直至江苏境内长江口区。永乐帝派王抒巡视。王时为都御史,赴任后即将倭情上达永乐帝。永乐帝派郑和出使日本交涉,《明书?戎马志》记载:明永乐二年四月,郑和受命出使日本,“谕其国王源道义”,源道义随即捉了二十多个盗魁来献。王抒在“题本中记述此事”:说这伙盗魁递解来后,日本国王下令用“蒸杀”的方法把他们处死。即将犯人放在一只大甑上,下面燃起柴火,活活蒸死。郑和回京报告后,永乐帝对日本国“嘉其勤诚,赐王九章”,向源道义赠送了冠服、文绮、金银、瓷器、书画等物,并允许日本国十年一贡,正副使等可以多至二百人,在江浙贸易。此举促使当时中日关系的改善,也是郑和出使日本的成果。

    此后,郑和还去过一次越南,可见之后郑和七下西洋,已经积累了航海经验,并且具备了外交才能。郑和亦因此对江浙沿海港口有较多了解,永乐二年七月选定太仓刘家港为下西洋基地,就不是偶然的了。

    “源道义”是谁

    “源道义就是当时的日本国国王足利义满。”“一休就是当时退位天皇的直系。”关于郑和下东洋之说,潘老在1985年“纪念郑和下西洋580周年”时也曾提出过,只是当时忙于组织编撰《郑和下西洋》一书,故未公开发表。

    “不战而屈人之兵”

    根据《客越志》记载,郑和当年扬帆东渡日本的出发点应当是浙江宁波附近的“桃花渡”。前些年还在那里发掘出了刻有“郑和”字样的大铁锚,随后陆续发现的史书也都有记载。

    如今,“郑和下东洋”的观点已在学界得到了不少学者的赞同。罗宗真认为,郑和这次下东洋,发生在下西洋之前的一年,即1404年。

    元代曾有十万海军,但元世祖忽必烈率十万海军攻打日本时,最后回来的只剩下3人。相反,郑和下东洋的船队只有27000人。“不战而屈人之兵”,由此也可以看出,伟大的航海家郑和还是一位出色的外交家。

    也正因郑和下过东洋,对其下西洋起了保障作用。从明帝国当时面临的形势来看,郑和必须先解决作为海防重点的日本这个后顾之忧后,才可以大举下西洋。

    郑和七下西洋与鲜为人知的郑和“下东洋”,不战屈人之兵

    鲜为人知的“下东洋”

    从元朝末年起,倭寇不断袭扰我国沿海,多次侵犯掠夺我浙江、山东等地。到明初的永乐年间,倭寇犯境更加猖獗,直接威胁到各国来华贡船的安全,使朝廷对外联系受到阻碍。永乐皇帝朱棣选派亲信郑和出使日本,以制止倭寇袭扰,调整日趋紧张的中日关系。

    1404年,郑和率领一支船队,从浙江宁波附近的“桃花渡”出发,横越东海,出使日本。郑和使团同日本国王源道义进行会谈,宣扬明王朝威德,强调中、日睦邻友好,经过谈判磋商,达成了共识,解决了3大问题。

    一、源道义接受了明朝皇帝给他的“日本国王”封号和金印、冠服等,中、日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随后中国附近各国相继被招抚,为明朝创造了良好的和平环境。

    二、双方签订了经济条约《勘合贸易条约》(即《永乐条》),推动了中日贸易的正常发展。

    三、日王承诺积极解决倭寇犯边问题。到永乐十五年,我国沿海大体上实现了“海洋平静。”

    鲜为人知的“下东洋”,是郑和十分重要的海洋实践活动,使他亲身体会到海洋对国家的重要性,依靠强大的海上实力及和平外交政策,是搞好周边睦邻关系的重要手段。

    (百度百科)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