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学界,存在着一个极大的误区,或者说是极大的谎言,就是所谓的康(熙)雍(正)乾(隆)盛世.
首先,我们来看这个所谓‘盛世‘的来由.宣扬这个盛世的人,其依据无非康熙是‘千古一帝‘;雍正鞠躬尽瘁,理财能手;乾隆前期还能好生守业.
其实这样的说辞都是不负责任的,或者说是只看到了表象,或者说完全是无耻的吹捧.甚至不排除某些族的人用心险恶的为他们曾经的罪行开脱.其性质,与现在的日本军国主义招魂无异.
我们现在透过表象看本质,先让我来揭开康熙这个千古一帝的‘画皮‘.康熙之所以可以得到‘千古一帝‘的名头,吹捧者无非是吹嘘他的文治武功.其文治方面,在用人方面,除健全科举取士外,开博学鸿词科,破格荐用人才。又开明史馆,编纂《全唐诗》、《佩文韵府》、《康熙字典》等书籍。这为乾隆时期开四库馆打下基础。因此,康熙统治时号称治平。继任者乾隆皇帝沿着康熙路线向前推进。这就是历史上称道的康乾盛世,康熙是这一治世的主要时期,又省称康熙之治。因此,庙号“圣祖”。
看起来真的很不错.但是如果深究其目的和结合他的另一些作为来看,却可以发现,他这样做的原因首先是为了维护满族和少许蒙古贵族对汉族及其他各民族的压迫;第二是为了维持已经走向没落,接近灭亡的封建主义制度,保证以他为首的大地主阶级对社会的统治;第三是在精神上打垮和软化作为中华主体的汉民族精神的精华,而宣扬其糟粕.以利于满族可以千秋万世统治华夏大地.第四是努力阻挡历史潮流的前进,为了自己的统治,不惜拖累整个中华民族.
健全科举制度,是为了更好的禁锢思想,使一批批可以代表中华先进思想的知识分子穷尽一生,困死在经书八股之中.做他的好奴才.
开词科,破格录用人才,则更是残酷迫害不愿意与之合作的先进知识分子.像一些希望保持自己人格尊严之人,居然用捆在轿中送京做官的方法,打断中华民族最后的脊梁.如傅山,李光地.中国文人之失去尊严和道义,阿谀吹捧成风正始于康熙朝.其流毒至今,不能根除.
而为了使宁死不屈者屈服,康熙在肉体,精神上对于他们百般折磨,如三月不使说话,不许文人看书.其手段之毒辣,更胜于文革.中华之最后一点骨气,终被抽走,只余下愚忠或者顺奴之才.
但是即使是对于为其所用,甘心效命的汉人,如周培公,用完后则弃之如蔽履.前朝汉族之重臣如三藩,则百般逼迫,除而后快.汉族人自强自信之信念,以及其高贵矜持的精神,被其掷于粪堆,一扫而光.
其修书,与其孙乾隆修四库一样,皆是以修书之名而毁书.将精华的,高贵的汉族精神去除,留下宣扬做奴隶,当顺民的糟粕.是一次可耻的开倒车,一次可恨的优汰劣胜.
康熙处于中国封建社会的晚期,中央集权专制制度的各种弊端丛生,康熙要重整乾纲来巩固帝权制度,所以若要把他和前代明君雄主相比,他的开明不象唐太宗李世民那样从谏如流,他的用法也不象汉文帝那样宽仁轻缓。康熙所钦定的《满清律》及其事例可见用刑之重,那一次次令人触目惊心的文字狱不仅是康熙用刑严的明证,而且也是他加强思想统治,扼杀新鲜思想的明证。康熙的暴虐,方之秦始皇,也不过分。前有秦皇,后有康熙,这可是思想界的克星。
而在他统治的最后十五年的统治,内部矛盾加剧,康熙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加强权力和巩固自身的统治上,加上精力不继,荒弛政务,于是吏治败坏,风气日衰,许多地方出现了民不聊生的景况。国库亏空极巨,以至于黄河决口无钱拨治,面对青海的小规模叛乱而无力进攻,只能防御.
他的另一半所谓赫赫武功,更是不堪回首的记忆.他戎马倥偬,在西南平定三藩之乱,在东南统一了台湾,在东北打击了沙俄,在西北平定了噶尔丹之乱,随后进兵新疆和西藏,看起来千古奇功.可是这千秋战功下掩盖着的是什么?
所谓一将功成万古枯.康熙在位期间,前期圈地,大量汉族百姓流离失所.好容易不圈地了,一次次无休止的战争迎面而来.打仗对于皇帝是功绩,而对于百姓呢?则意味着拉夫,逃亡,横死,捐税,兵灾,盗匪,粮食减产,衣食无着.但是,这些都不重要.因为这些草民,这些汉族的草民,他们的痛苦,他们的尸骨都无法被人看到.看到的,只有‘千古一帝‘那光辉的身形.很难相信,在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下,连年不断战乱中,人民还可以吃的饱,还能过上好日子.一个民不聊生的‘盛世‘,的确是少见的很啊!!!!
这个千万年难逢的‘盛世‘就这样在残酷的精神压迫,和无休止的战乱中拉开序幕.等这个虐待狂的康熙死掉,一个比他更变态的人登上了帝位.他就是雍正.
和那个‘千古一帝‘相比,雍正的特长是兢兢业业的工作,出色的理财本领.但是实际上呢?请看看历史上的一些真相吧.
雍正从他老头子的手上接下一个烂摊子,虽然日夜辛劳,并且执行了摊丁入地,火耗归公等一些措施,但是从根本上却难以扭转财经的颓势.怎么办?一个字,抢!雍正有个极大的嗜好,就是抄家.许多官员被抓住小辫子,二话不说,家产抄没,都进了库.一个皇帝抢钱,抢到自己的大臣身上,实在是个创举.而因为文字狱,等各种民族压迫问题而被满门抄斩的民间大户,其家产的归属则更不必多问.
朝廷官员和有名望的大户尚且如此,卑微的百姓遭遇更可想而知.摊丁入亩,把税归到地上,大大提高了剥削之效率.活耗归公,说白了就是把原来由地方政府征收剥削的税款直接拽到中央手里,跳过代理人,直接剥削.
而对于真正可以提高收益的工商业,雍正的政策则极为短视,遵奉重农业、轻工商的信条。他说‘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群趋为工,则物之制造者必多,物多则售卖不易,必至壅滞而价贱,是逐末之人多,不但有害于农,而并有害于工也‘。根据这一理论制定的政策必然不利于工商业的发展。他又认为:开矿‘断不可行‘。因为开矿将引诱人们离开农本,追求末业,而且矿工聚集一地,易于闹事。
对于对外通商,则更是固步自封.当时外国商人来华贸易,日益增多,但雍正却不许中国商人出洋贸易,设置种种障碍,声言‘海禁宁严毋宽,余无善策‘。后来,在沿海各省的再三要求下,虽稍稍放宽海禁,但仍加以种种限制。尤其对久住外国的华侨商贩和劳工,‘逾期不归,甘心流移外方,无可悯惜,不许其复回内地‘。
不但不开源,反而把越来越多的农民捆绑到无法刨出更多利益的土地上.地少人多,看天吃饭,但是税收却一文不少.百姓所遭受的痛苦可以想见.
所以说,雍正根本就不是什么理财能手,充其量一个乡间土财主,再难听点就是一村霸.
而雍正的一些其他执政特色就更难以看到盛世的踪迹了.他在位期间虽没有出现大规模农民起义,但零散的反抗经常发生,雍正的镇压措施十分严厉。不论具体情节,抗官者即以反叛论处,斩杀不赦。甚至拒捕时,有人‘共在一处,虽非下手之人,在旁目观,即系同恶共济‘,均斩立决。对民间秘密结社,嘱咐官吏们‘时时察访,弋获首恶,拔树寻根,永断瓜葛‘。苏州手工业工人要求增加工资,罢工叫歇,雍正严加惩处,立碑永禁叫歇。雍正时文字狱日益频繁,汪景祺因‘谄附‘年羹尧而立斩枭首,查嗣庭因趋奉隆科多而戮尸示众,陆生楠因议论时政而被军前正法。最为轰动的是吕留良案,吕是清初具有民族思想的学者,已去世40年,后有曾静、张熙读吕氏之书,受其影响,竟去策反岳钟琪,要他反清复明,酿成大案。吕留良被开棺戮尸,其儿子、学生处死刑。雍正朝文网甚密,株连人众,处刑严酷。知识分子动辄得咎,形成闭眼不敢看现实,缄口不敢谈政治的沉闷风气。
雍正还好大喜功,急于求成。正因如此,故河南垦荒,四川清丈,陕西挖井,直隶营田,本意为利民,却劳而无功,反成民间之累。他的性情偏急,喜怒无常,手段残酷,造成了许多冤假错案。他死后,乾隆继位,一反雍正苛严之治,实行‘宽严相济‘的方针,昭雪死者,释放囚犯,缓和了矛盾。故后人评:‘纯皇帝(乾隆)即位,承宪皇帝(雍正)严肃之治,皆以宽大为政,万民欢悦,颂声如雷。‘
这个土财主打仗的本事却比他老子差的很远,区区几万人的青海叛乱,却硬是打了几年,拖得甘肃陕西四川叫苦连天,那里百姓的生活只怕离盛世差的远极吧.
到了乾隆年间,所谓的‘盛世‘终于到达顶峰.但是请注意,不是人民百姓的顶峰,而是封建社会的顶峰.层层的经济压迫,文化腐蚀,民族歧视,一层又一层的套在了汉民族的头上.这个昏庸又好大喜功的败家子,接过的是他父亲抢夺而来的万贯家财,等他离开的时候,义兵四起,国库空乏,暗流汹涌.就连满族自己也评论,乾隆晚年,危机四伏,矛盾丛生.
乾隆号称十全老人,自诩文治武功天下少有(要是没有那个虐待狂的爷爷,他只怕自称第一了).而实际情况呢?乾隆花在游玩写诗上的时间远超过勤政的时间.一个皇帝,一个主管全国命脉的人,一生仅诗就以万记.可以说是古代诗人中最为多产的.这是完完全全的不负责任,玩忽职守.不务正业是他最好的写照.每天生活在宫廷大殿的虚华背后,听着大臣们奉承欺骗的奏报治理国家.风花雪月,诗情画意,好不浪漫.可惜当时满清没有势均力敌的对手,否则他的下场绝好不过李后主.
当然在某些方面他是强过后主万倍.他对人思想的禁锢达到登峰造极的程度.为了维护满族的统治,文字狱在他手中甚至于写个‘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就是死罪.如果说他的祖父父亲只是不许人乱说话,那么他完全就是不许人说话.
他修订>,借着修书之名,从全国各地搜罗来宣扬汉民族精神的图书,加以毁灭,留下宣扬号召做顺民,当奴才的糟粕加以修订宣扬,他的愚民政策之完美,大约比之后世的文革有过之而无不及.他对文明之光的毁灭,比之先前的秦始皇焚书更为恶劣.就其修书之立场,完全无法与为文明而修的>相提并论!!!耻辱的优汰劣胜,到他统治的时期到达顶峰.
财经方面,史学界已经达成共识,这个二世祖早早将父亲遗留的财产挥霍一空,于是买卖官爵,议罪银等黑暗的制度.官员的犯罪半公开和半合法化,百姓的生活更加暗无天日.注意,这里的百姓基本都是指是汉人.而八旗子弟们则躺在祖宗的树阴下,做着贪婪吸食汉族鲜血的寄生虫.
同样在他这里的闭关锁国也到达了颠峰.一个无聊的皇帝,只为使节行单腿下跪还是双腿而争执的不可开交.心里一动就把一个和平打开国门的机会扔了出去.就使得中国的近代化拖后了许多年.就这层意义来说,他,乾隆,是整个中华民族的罪人!!!!
而他最宠爱的大臣和绅之天下第一贪,不用过多言语,很能说明问题.
至于大名鼎鼎的乾隆七下江南,我觉得就没有必要再复述,他的每一次南训,都给沿途百姓带来无尽灾害.劳民伤财以及.在他的晚年,大肆搜刮民脂民膏,大兴文字狱,政治上越来越腐败,百姓生活十分贫苦,甚至出现了人吃人的惨剧。尤其是其晚年重用大奸臣、“贪官之王”--和?,使满清国库逐渐虚空.应该说,满清是从乾隆中后期开始走向衰落的。到他禅位前后,白莲教起义已经在中国大地上轰轰烈烈的展开.等他死后,一支农民义军居然摸进了皇宫.可怜的嘉庆皇帝写下了‘千古未有事,竟出满满清!‘的诗句.这也算是乾隆,以及这个可笑的康雍乾盛世留给继任者的一笔遗产,留给后世的一个笑柄,留给这个‘盛世‘的一个无厘头结局吧.
这个文章真的写的好,什么狗屁砖家叫兽,统统都是欲亡我汉族的LJ!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