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甩也甩不掉


本站公告

    陆羽离开家乡时本来是孑然一人的,中间和邴原呆了三个月,之后又是一个人上的路,那么现在身边多出了一个莽汉,这大汉到底是谁?怎么会跟在陆羽的身边呢?

    答案就是,捡来的!

    没错,就是陆羽在路上捡来的!

    当时陆羽正在赶往东平寿张,准备去拜访当地的名士,名列“八厨”的张邈。

    所谓的“八厨”,实际上是当时遭到党锢的党人集团为了提高凝聚力和影响力,而研究出来的一套封号,由下而上,分别是“八厨”、“八及”、“八顾”,“八俊”和“三君”,每个有封号的党人都是一方的领袖人物,都是党人中的道德表率,是党人们争相效仿的楷模。

    “厨”是指乐善好施,能以钱财救人;

    “及”是指能为人表率,是人们可以效仿的对象;

    “顾”是道德楷模;

    “俊”是精英;

    而最顶端的“三君”是宗师的意思。

    张邈虽然只是位于最底层的“八厨”之一,但也是党人中的重量级人物了,在士人中的影响力不容忽视,陆羽既然要踏入庙堂,行那大“仁”之道,拜访这种人物是必需的,这也是邴原的意思。不过邴原自己却是最厌烦此种事情,所以宁愿浪迹天涯也不愿为官。

    行到半路,却是发现一个人躺在了前面的路上,陆羽不忍心见死不救,于是上前查看,这几年陆羽博览群书,四处游学,也是通了一些简单的医术。

    在把脉之后,陆羽的嘴角忍不住一阵抽搐,这人脉象平稳,但是稍缓而无力,竟然是饿昏了过去。

    大汉这几年天灾人祸不断,不少灾区的人举家迁徙,有的甚至是全村大转移,路边有人昏倒也是常有的事。但是今年大汉难得喘了一口气,一整年都是太太平平,各州大都丰收,居然还有人单独饿昏在路边,这就太不正常了。

    看这人身强体健,一身乡土气息,也不像是那种惫懒之人啊!

    想归想,陆羽还是半途带着这个大汉折回了客店,让店家熬了碗清粥给他灌了下去。这大汉的身体底子的确是好,不一会儿,就醒了过来。休养了两三日之后,这大汉已经是活蹦乱跳,说话也中气十足了,但就是怎么也不肯离开。

    原来,这大汉姓管名亥,家中尚有一个年轻漂亮的寡嫂,为人端庄,对他极好,管亥也极为敬爱,却也正因此惹出了祸事。邻村有一个泼皮恶霸,久闻他嫂嫂年轻貌美,仗着自己舅舅是县里的县尉,想要强娶他的寡嫂为妾。

    管亥听说这事后,只觉得一股热血直冲脑门,冲动之下,居然在光天化日之下就冲入了那恶霸家中,将那恶霸好一顿毒打,偏巧不巧,其中一拳正中那恶霸太阳穴之上,用力过猛,竟将那人活活打死了。

    无奈惹上了人命官司,管亥连家都不敢回,连夜逃了出来。管亥天生力气大,但是饭量也大,又不愿行那偷鸡摸狗之事,最后竟然就饿得昏倒在了路边。

    管亥为人讲义气,他是庄稼人,没读过什么书,但是也懂得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虽然他不知道这句话,但道理他懂。既然陆羽救了自己一命,那么自己的这条命就是他的了,自己就只有这把子力气,看恩人瘦瘦弱弱的一副不禁风的样子,那么就在恩人身边当保镖,保护他不受人欺负好了。

    至于自己无家可归,无处吃饭,想跟着恩人这张长期饭票,只不过是附带的想法嘛!忽略不计,反正俺老管是跟定了恩人了,赶也赶不走。

    按管亥的原话说就是“俺老管堂堂一个汉子,你救我一命,俺就得还你一命,只要俺不死,俺就绝不会离开恩人的。”

    面对如此泼皮,纵是陆羽读遍诗书也是没有什么法子,更何况人家连杀人的事都坦诚相告,可见为人不坏。而且现在盗贼四出,虽然官道上少见,但是以防万一,带上这人也好,多个人多份力,于是就把这个自称力大的管亥留下了。

    汉末儒生不像后世,虽然也是以修文为主,但是儒家六艺,礼、御、射、乐、书、数都有通习,大多还会练剑,因为剑乃是百兵之君,是君子之器,而儒家推崇君子之道,自然对此趋之若鹜。

    陆羽也练了一手三十六路剑法,舞起来虎虎生风,煞是好看,不过,实战能力嘛,自然是尚有待考量了。

    管亥是个庄稼汉子,哪里懂得什么礼法,一路上多有失礼之处,陆羽多次呵斥,刚刚答应,转头就忘,也是无用。最后,陆羽也只得是由他去了。

    但是这次是在号称大汉人才集中营的颍川,站在了颍川最著名的大名士荀爽所主办的颍川学院的门口,管亥居然还是混话不断,不由得让陆羽心火一旺,面无表情的望了管亥一眼。

    这也是这些天相处下来的经验,管亥这个混人根本就不怕陆羽的呵斥,总是大大咧咧、笑嘻嘻的没事人一样,但是只要陆羽一旦面无表情,管亥就知道陆羽是真的发火了,言行举止就立马大为收敛。这回也是如此。

    见管亥不再出声,不去管管亥一副受委屈的小媳妇的别扭样,陆羽又转过身来,望着高高的颖川书院的牌匾出神。

    颖川书院,虽然名字同样叫书院,但是与后世的书院完全无关,这是颍川大名士荀爽,荀慈明在党锢之祸起后,回乡以个人名义用自家庄园作为场地开办的专门供颍川的学子士人讲经论道的场所。

    因为挂着荀爽的名头,书院的名声几乎可以说是传遍了整个大汉,各地的才子名士纷纷涌来,书院之中三天一小讲,五天一大论,繁荣之极,各地的士人多以能在颖川书院中讲经论道为荣。

    但因为地小人多,所以如果不是有着极高声望的名士,或者有着真才实学的高士,要进入这颖川书院却是难上加难。

    陆羽这次来,是因为邴原的名帖中着重地提到了这座颖川书院,对这家书院赋予了极高的评价:“荀慈明之颖川书院,藏龙卧虎,能士辈出,大汉人才其独占半数矣!”

    邴原最是实事求是,能得他如此赞誉,可见这书院的确非同凡响,年轻人争强好胜之心总是免不了的,所以陆羽今天来到了这颖川书院,未尝没有比一比邴原口中的半数大汉英才的想法。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