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抗日铁血军的骨干部队所剩无几,绝大部分官兵都是没有经历过严峻战火考验的新丁,其战斗力显然与老一团、二团等无法相提并论,要想重新恢复到鼎盛时期,还需要较长时间的严格训练、整顿军纪。
好在关东军经此一败,暂时丧失了进攻的锐气,同时,由于抗日武装遍地烽起,日军现有兵力严重不足,缺乏在东北全境展开全面进攻的能力,故而只能驻守于城市及交通要冲、铁路沿线。甚至不得不放弃了某些较为偏僻的县城,而且,整个吉东地区都属于日本人难以涉足的地区。
为了摆脱眼前的困境,日本人想到了三种方法:一、大量招募伪军,经过训练后投入作战,不过,日本人对伪满军队的战斗意志和战斗力极其怀疑,就算能够最终训练出一支相对精锐的部队,也不是短期内可以成军的;二、朝鲜军仅剩下一个师团的兵力,因而不可能再从中抽调部队,因而只能从国内调兵,可这次关东军的失败完全出乎意料,国内并没有已经整装待命的部队,等到完成集结、再装船过海,黄花菜都凉了;这两条都行不通,那么就只有第三条路可走了:集中兵力进攻一地,各个击破。
但是攻击哪个方向上的抗日武装,日本人再度纠结陷入了纠结,思量再三,最终决定先弱后强,首先打击黑龙江的马占山,然后南下对付辽宁抗日武装,最后双管其下,在日本国内增援到达的情况下,啃掉吉林这块硬骨头。
这一战略是基于马占山所部回旋余地较小,不能作大范围的机动,而且与东北其他地区的抗日武装相分隔,无法相互呼应,更得不到有效支援。关东军认为,即便不能将马部歼灭,也可以迫使其退向苏联境内,基本上等同于消除了威胁。
至于主要在辽西活动的抗日武装,不但人数最多,且多为东北军在关外的旧部及警察部队,战斗力颇强,而且背靠华北,在长城沿线可以进退自如,更可以得到热河及关内东北军的暗中支持,让日军深感头疼。
吉东的抗日联军被关东军看作是头号大敌,勇师团的连续战败,让日本人终于收起了轻视之心,对对手的战斗力进行了较为客观的评估,认为不投入绝对优势的重兵,不足以对吉东抗日联军造成毁灭性的打击。而大量兵力的投入,意味着在其他地区兵力的削减,会给其他抗日武装以可乘之机。
所以,吉东抗日武装,包括东北抗日铁血军在内,获得了一段较长的、极为宝贵的休整时间。
时间进入八月份,天气愈发热了起来。为了更好地协调三支主要抗日武装的共同行动,经过协商,一致决定成立吉林抗日联军,由李杜任总司令,罗立胜、冯占海分别为副司令。在基本处理完吉东大战的诸般事宜后,抗日联军上下统一了思想,充分意识到了兵贵在精而不在多的至理,兼之战事相对平静,各部立即展开了空前火热的大练兵。铁血军派出了不少官兵,协助友军提高技战术水平。
至八月中旬,关东军完成了现有兵力的整合部署,同时关东军的指挥机关也作了相应调整,南次郎卸去临时兼任的司令官一职,武藤信义走马上任,八日,并兼驻满洲国全权大使,小叽国昭为关东军参谋长,冈村宁次为副参谋长,板垣征四郎、石原莞尔等人则被调往他处。
在做好准备工作之后,关东军司令部遂于十八日发部了“捷”一号作战的命令,兵锋直指黑龙江北部,其大体作战计划如下:以残缺不全的第二师团驻防奉天及长春地区,同时加以补充整顿;第六师团和混成第三十九旅团坐镇哈尔滨,威慑辽西,、监视吉东,使两省的抗日武装不能轻易北上西进;第八师团、第十四师团、混成第三十八旅团及伪满军队四个旅,总兵力多达四万余人,兵分四路,齐头并进,讨伐马占山所部。骑兵第一旅团则作为全军预备队,随时驰援。
重兵压境,黑龙江北部的抗日武装在马占山将军的率领下,与日军展开了殊死战斗。然而,终究因为兵力上的劣势、战略上的不利地位以及其他种种因素,在历经近两个月的残酷血战之后,黑龙江的抗日斗争失败了,马占山带领残部,黯然退入苏联境内,继而转道回国。
十月十四日,关东军高调宣布“捷”一号作战胜结束,共计歼灭抗日武装共一万八千四百余人,伪军伤亡一千七百八十七人,日军伤亡两千一百零三人。一时之间,日本国内为之精神大振,欢呼吹捧之声,喧嚣尘上。
在此期间,还发生了两件事情。一是在九月十五日的时候,伪满洲国国务总理郑孝胥和日本驻伪满全权大使武藤信义签订了所谓的“日满议定书”,伪满洲国“确认日本或日本国臣民在满洲国领域内根据以往中日两国间的条约、协定、其他条款以及公私契约所享有的一切权益予以享受……日本国和满洲确认两国共同担负防卫国家的责任,为此需要日本**队驻扎于满洲国内”。由此,日本政府发表了关于承认伪满洲国的声明。
这事在战略上和国际影响上具有重大意义,但是和吉林抗日联军的关系不大。不过,两天后发生的另一件事,就和穿越者们关联甚大了:为了报复抗日武装的袭击,日军在平顶山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用机枪、刺刀杀害无辜居民两千八百多人。这下,穿越者们的身份有了着落,基本上不怕被人揪出老底了。58xs8.com